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铭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这里,我们就金培忠老师执教的省级课题“语文‘三维’创造性阅读探究”的一个课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片段(第一课时)
一、提问环节(“三维”之一)
反复朗读后,老师提示了“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的作用,然后学生发言。
生1:文章第14段写到:“百十个腰鼓发出沉重的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我觉得这里的“隆隆”应改为“咚咚”,因为“腰鼓”的响声应该是“咚咚”,可作者为什么写成“隆隆”呢?
师:有意思,作者真的不知道吗?
生2:我认为不能改为“咚咚”,一个腰鼓的响声是“咚咚”,但我们想象一下,众多“咚咚”的声音撞击在山崖上的时候,山崖发出的回响便是“隆隆”了。
生3:有道理,课文中就有现成的文字来证明:(有激情地朗读)“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师:说得很好。一是注重了文章的语言根据,二是能调动联想和想象,这样读课文使“隆隆”声有如响在耳边,使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这叫“披文以入情”。另外,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气势;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不用“隆隆”不足于表达。
生4:老师,第7段“……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既然是舞蹈,又有鲜明的节奏感,怎么会像乱蛙的脚步呢?
师:是啊(故意问),难道是他们没有彩排吗?
生5:不是(语气肯定),我认为这“乱”说明当时跳舞的人多。
师:好,能够联系全文来看。
生6:我觉得这里说的“乱蛙”是强调那种紧密的脚步和热烈的场面。
师:好,从“乱”字想到了另一个层面。
生7:我同意,安塞腰鼓是一种民间艺术,不可能要求跳舞的人像阅兵式那样整齐划一,正像迪斯科的脚步一样。
师:好,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来思考。同学们,为什么我对他们的看法都说“好”呢?因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没有从“乱”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而是结合全文由表入里地去认识,并能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用“乱”字的本意。这就是孟子说的读书方法“以意逆志”。
……
二、评价环节(“三维”之一)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下列语段,然后找适当的角度进行评价。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读完后,学生纷纷站起来评论)
师:好!我们在词语、标点以及修辞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论。
生1:老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句中“形体”怎么会成了“思绪”呢?
师:这个问题有水平。有哪位同学能回答?
师:(学生七嘴八舌回答,但答不到点上)大家看,第七段是写“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中的哪个词?第九、十、十一段的“使人想起”又是写哪个词?
(两分钟过后)
生2:噢,前一个是写“形体”,后一个是写“飞绪”。文章在这里概括,写得真严密!老师对吧?
师:好个金睛火眼!“形体成为思绪”在文学鉴赏上叫做“物我两忘”的境界,又叫做“无我之境”。
生3:但“沉重”怎能“纷飞”呢?
师:呀,了不得!虽然理解有点不对,“沉重”修饰的是“思绪”,“纷飞”也是修饰它,但我为你深刻的思考而鼓掌。(老师鼓掌,全班同学也鼓掌)
生4:(有点激动)我不明白“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怎么理解?
师:呀,你更厉害!(敲敲桌子)对路了,理解了它,我们就理解了“沉重”。同学们,我们可以截取一段历史来理解:清朝末年,中国何处去?我们“晦暗”了;孙中山推翻了皇帝,我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清晰”了……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又“晦暗”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我们又“清晰”了。文章发表于1986年《人民日报》,那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果的年头,中国人民终于大彻大悟:只有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才有前途!所以这里的“沉重的思绪”是指对历史的沉重的思考。
众生叹:哇!原来这样理解。
……
三、从评价引向质疑(“三维”之一)
生1:我觉得“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也写得很好,束缚、羁绊、闭塞,语意相近又层层递进,读起来一气呵成,充满力量,势不可挡。
生2:是啊,前后句三个词语又一一对应,逻辑严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精当。
生3:我以为,“羁绊”和“冲破”的搭配并不恰当,因为“绊”的意思侧重“拦住”,不应用“冲破”。
师:是吗?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我也觉得“冲破羁绊”似乎欠妥,用“斩断羁绊”更好一些吧?看来大作家也有失误的时候啊,你们……
生4:(激动地打断)老师,没用错哟,我刚查《现代汉语词典》,“羁绊”也是指“束缚”,它用的例句就是“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羁绊”呢。
师:(有些吃惊)是吗?我来看看。(凑过去看)确实是这样啊!看来我也理解错了,刘成章用词还是很准确的。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不能望文生义,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哟。
师: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句子真的有语病,它在课文结尾处——“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 (学生议论纷纷:真的有语病吗?)
师:哈哈,要敢于质疑,不要迷信课本。
(学生继续思考议论)
师:我们把范围收窄一点,就看“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部分。
生5:这里好像语序有误,“对它”和“感到”应该调换位置。但我说不出道理来。
师:(板书:十岁的局长的儿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你们说病在哪?
(众生笑)
生6:我知道,应改为“局长的十岁的儿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师:对,这叫语序不当。
生7:哦,我明白了,要看前后词语的关系情况。“十岁”跟“局长”没关系,跟“儿子”才有关系,所以要让它靠近“儿子”。
师:对!正是这样。
生8:(激动得有点结巴)“感到”与“陌生”关系密切,应该调到它前面去。
师:那就是“对它十分感到陌生”了?
生9:唔,也不对。“十分”跟“陌生”更密切,应该“十分陌生”,“感到”再放在前面,成为“对它感到十分陌生”。
师:你真行!(翘起大拇指)同学们理解了吗?(扫视一遍颔首的同学们)可见,即使是经典课文、名家作品,也有可能存在瑕玼。所以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千万不能迷信书本呀。
……
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真正主体
金培忠老师的这节发散思维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这节课的师生“提问”环节,我有如下的听课感受。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回答与教师的归纳,体现了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而学生的主动发问,又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标志之一。
这节课,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同学提到,腰鼓的响声应该是“咚咚”,作者为什么写成“隆隆”呢?这好像是常识问题。金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激励学生思考、讨论。其实,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从“‘隆隆’强调声音大,突出安塞腰鼓的气势”到“众多‘咚咚’的声音就变成‘隆隆’”,并能结合文本的朗读进行证明,这些都是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加工的结果。这样的发问释疑,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探讨热情。
最后是金老师的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一是注重了文章的语言根据,二是能调动联想和想象,这样读课文,使‘隆隆’的回响有如响在耳边,使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这叫‘披文以入情’。”这里,金老师无形中传授了散文阅读应该运用的方法,实在巧妙!接着又用“安塞腰鼓”在历史上的作用——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于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来进一步解读“隆隆”,让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安塞腰鼓既然是舞蹈,又有鲜明的节奏感,怎么“脚步像乱蛙”呢?这好像是很常识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似乎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金老师回答的每一个“好”字,都为后面的作结准备着,他最后来个共同特点的概括,水到渠成地抛出孟子的“以意逆志”,真是化深奥为简单的高手。
这一环节体现出在学生对问题的自我定向、学生自主提问、学生讨论释疑等方面,达到了“(课堂上)要使所有学生都进行思考,都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语)的目的,同时又表现了教师“引”的作用。
郭铭辉:陶行知先生说:“发明万万千,起点一个问。”我想,创造性阅读的起点也是一个问,因此如何让学生敢问、善问是首要的功夫。这一环节中很喜人的是学生自主发问,但正如发明创造需要理论和方法指导一样,创造性的阅读也需要理论和方法,因此,这一环节表现更佳的,是金老师的“引”功夫。
匠心独运,让学生发挥话语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第一次的“评价”材料选得不错,值得评价的精彩之处很多,且在文章的结尾处。金老师先是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语段,然后让学生自由评价,当学生指出本段文字在用词、修辞和标点等方面的精彩之处及老师作了相应的点评之后,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毕竟还是浅层次的思考和评价。似乎是天意,一个有深度的提问及时出现了:“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句中“形体”怎么会成了“思绪”呢?可以看出金老师对这一提问表现得格外惊喜。他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并适时传授文学欣赏术语:“物我两忘”、“无我之境”。他知道这于初中生而言是很深的话题,所以他点到为止,并不展开。接着,下一个提问“但‘沉重’怎能‘纷飞’呢?”更让金老师喜出望外,因为这个问题已触及到了文章的内核:作者是通过写安塞腰鼓,表达对改革开放的由衷拥护和赞扬之情。这回他抓住“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的理解来展开,让学生也来了个“大彻大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当止则止,当行则行。止,则止于“大山”前,让学生仰视;行,则行于险远处,让学生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金老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和独到的看法,看到了他“引”的硬功夫。
后一次质疑是真质疑,金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直接讲解“病处”,然后炫耀一下自己,镇住学生,而是做一个充满机智的善问者,“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循循善诱,旁征博引,让学生在自悟中得到“炫耀”,得到鼓励。金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知“质疑”是创造能力的起点,必须想尽办法来培养。因此,他有如庖丁解牛“视为止,行为迟”,待“如土委地”时,他翘起大拇指表扬学生“你真行”,仿如庖丁“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真正做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有力地诠释了他力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语文教学观。
由此可见,千方百计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质疑问难、发挥话语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问题意识下的“自主”
《安塞腰鼓》的教学期待通过营造问题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激发自主提问,引导积极评价,鼓励大胆质疑,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氛围,激发“提问”
《安塞腰鼓》是篇气势磅礴的散文,因而我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创设一种“语场效应”,让学生感悟课文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所抒发的感情。
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也能够跳出来进行冷静的思考,思维不断往深处发展,终于出现了精彩的问题。如,是用“隆隆”还是用“咚咚”的激烈争论,“乱蛙”是否能算舞步等。从表面上看,这是学生在基本常识的把握上的问题,从思维能力上看,其实是学生思维局限的问题。初一的学生很容易停留于问题的表面,很难思考得更深入,因此,我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注意到他们在思维方面有深入的趋向时,进行适时点拨、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的是学生自我定向、无格式的“自主”提问,通过师生共同发问,学生的思维更“流畅”,达到了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最基本的思维习惯的目的。
二、突破重点,引导“评价”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的是教师单维定向、格式化的“自主”发言。这里的“评价”即“品析鉴赏”,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流畅、变通的思维能力。
怎样选材?我深读文章后,发现文章可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两个部分,而三个“愈捶愈烈”则是“无我之境”的结尾,属概括段落,方便启发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及主旨,且段中句式修辞等方面可评之处多多。因此决定用此三个自然段作为评价材料。
果然,学生很快在修辞、标点、用词等方面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是,这些都不是我要期待的,怎么引导他们往深处思考呢?我把眼光投向思维王子周鑫,他很快站了起来:“‘形体’怎么会成了‘纷飞的思绪’?”我非常高兴——学生的思维终于向深处发展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沉重’怎能‘纷飞’呢?”
这是多好的问题,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一掌把课题思考推向了高潮,触及文章基本思想的提问。“‘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怎么理解”终于出现了,我迅速抓住这个良机,把文章“歌颂改革开放”这一主旨揭示出来。此刻,的确有一股得意而又幸福的感受。
三、抓住时机,鼓励“质疑”
当学生思路打开之后,思维的确变得十分活跃,在评论“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鼓劲!”的句子时,学生却冒出了“质疑”:“冲破了”与前文的“羁绊”搭配欠妥。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鼓励质疑的好时机,立即放弃原来的思路,鼓励学生完成质疑,并及时向学生传授质疑的应有态度——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没有怀疑就没有创造,这是创造学上的一条铁律。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如一地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作者、挑战经典、挑战老师。但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要指出其谬误的确不易,这就需要老师的示范。
我顺着学生的质疑,抛出了自己对“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的看法,由于我注重对质疑的引导,所以学生普遍都赞成我的看法,并从中受到了鼓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想,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意识就能形成。
郭铭辉:与工作室成员们磨完本节课,心情是很好的。我感觉这节课是听觉的盛宴,思维的跑马场。学生的读书声、提问声、回答声、质疑声、争辩声,老师的诱导声、反问声、释疑声;师生的鼓掌声、感叹声、欢笑声,嘈嘈切切,声声入耳。最难得的是这声声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反映出师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以及创造性思维中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充满创造力的教师才能教出充满创造力的学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金培忠老师正是这样做了,且做得很好,所以不管在“三维”中的哪一个环节,学生的思维都表现得非常活跃:提问和评价时,思维是那么的流畅而变通;质疑时又表现出令人惊喜的独特性。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老师对于“创造性”的探索前途无量。
附人物简介:
郭铭辉, 1971年开始从教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曾获广东名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荣誉称号。李学任、宋洁、金培忠是广东珠海市语文高级教师,分别为三灶中学(市、区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小林中学(年级长、学校学科带头人)、金海岸中学(省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片段(第一课时)
一、提问环节(“三维”之一)
反复朗读后,老师提示了“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的作用,然后学生发言。
生1:文章第14段写到:“百十个腰鼓发出沉重的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我觉得这里的“隆隆”应改为“咚咚”,因为“腰鼓”的响声应该是“咚咚”,可作者为什么写成“隆隆”呢?
师:有意思,作者真的不知道吗?
生2:我认为不能改为“咚咚”,一个腰鼓的响声是“咚咚”,但我们想象一下,众多“咚咚”的声音撞击在山崖上的时候,山崖发出的回响便是“隆隆”了。
生3:有道理,课文中就有现成的文字来证明:(有激情地朗读)“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师:说得很好。一是注重了文章的语言根据,二是能调动联想和想象,这样读课文使“隆隆”声有如响在耳边,使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这叫“披文以入情”。另外,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气势;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不用“隆隆”不足于表达。
生4:老师,第7段“……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既然是舞蹈,又有鲜明的节奏感,怎么会像乱蛙的脚步呢?
师:是啊(故意问),难道是他们没有彩排吗?
生5:不是(语气肯定),我认为这“乱”说明当时跳舞的人多。
师:好,能够联系全文来看。
生6:我觉得这里说的“乱蛙”是强调那种紧密的脚步和热烈的场面。
师:好,从“乱”字想到了另一个层面。
生7:我同意,安塞腰鼓是一种民间艺术,不可能要求跳舞的人像阅兵式那样整齐划一,正像迪斯科的脚步一样。
师:好,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来思考。同学们,为什么我对他们的看法都说“好”呢?因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没有从“乱”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而是结合全文由表入里地去认识,并能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用“乱”字的本意。这就是孟子说的读书方法“以意逆志”。
……
二、评价环节(“三维”之一)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下列语段,然后找适当的角度进行评价。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读完后,学生纷纷站起来评论)
师:好!我们在词语、标点以及修辞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论。
生1:老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句中“形体”怎么会成了“思绪”呢?
师:这个问题有水平。有哪位同学能回答?
师:(学生七嘴八舌回答,但答不到点上)大家看,第七段是写“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中的哪个词?第九、十、十一段的“使人想起”又是写哪个词?
(两分钟过后)
生2:噢,前一个是写“形体”,后一个是写“飞绪”。文章在这里概括,写得真严密!老师对吧?
师:好个金睛火眼!“形体成为思绪”在文学鉴赏上叫做“物我两忘”的境界,又叫做“无我之境”。
生3:但“沉重”怎能“纷飞”呢?
师:呀,了不得!虽然理解有点不对,“沉重”修饰的是“思绪”,“纷飞”也是修饰它,但我为你深刻的思考而鼓掌。(老师鼓掌,全班同学也鼓掌)
生4:(有点激动)我不明白“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怎么理解?
师:呀,你更厉害!(敲敲桌子)对路了,理解了它,我们就理解了“沉重”。同学们,我们可以截取一段历史来理解:清朝末年,中国何处去?我们“晦暗”了;孙中山推翻了皇帝,我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清晰”了……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又“晦暗”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我们又“清晰”了。文章发表于1986年《人民日报》,那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果的年头,中国人民终于大彻大悟:只有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才有前途!所以这里的“沉重的思绪”是指对历史的沉重的思考。
众生叹:哇!原来这样理解。
……
三、从评价引向质疑(“三维”之一)
生1:我觉得“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也写得很好,束缚、羁绊、闭塞,语意相近又层层递进,读起来一气呵成,充满力量,势不可挡。
生2:是啊,前后句三个词语又一一对应,逻辑严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精当。
生3:我以为,“羁绊”和“冲破”的搭配并不恰当,因为“绊”的意思侧重“拦住”,不应用“冲破”。
师:是吗?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我也觉得“冲破羁绊”似乎欠妥,用“斩断羁绊”更好一些吧?看来大作家也有失误的时候啊,你们……
生4:(激动地打断)老师,没用错哟,我刚查《现代汉语词典》,“羁绊”也是指“束缚”,它用的例句就是“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羁绊”呢。
师:(有些吃惊)是吗?我来看看。(凑过去看)确实是这样啊!看来我也理解错了,刘成章用词还是很准确的。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不能望文生义,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哟。
师: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句子真的有语病,它在课文结尾处——“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 (学生议论纷纷:真的有语病吗?)
师:哈哈,要敢于质疑,不要迷信课本。
(学生继续思考议论)
师:我们把范围收窄一点,就看“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部分。
生5:这里好像语序有误,“对它”和“感到”应该调换位置。但我说不出道理来。
师:(板书:十岁的局长的儿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你们说病在哪?
(众生笑)
生6:我知道,应改为“局长的十岁的儿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师:对,这叫语序不当。
生7:哦,我明白了,要看前后词语的关系情况。“十岁”跟“局长”没关系,跟“儿子”才有关系,所以要让它靠近“儿子”。
师:对!正是这样。
生8:(激动得有点结巴)“感到”与“陌生”关系密切,应该调到它前面去。
师:那就是“对它十分感到陌生”了?
生9:唔,也不对。“十分”跟“陌生”更密切,应该“十分陌生”,“感到”再放在前面,成为“对它感到十分陌生”。
师:你真行!(翘起大拇指)同学们理解了吗?(扫视一遍颔首的同学们)可见,即使是经典课文、名家作品,也有可能存在瑕玼。所以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千万不能迷信书本呀。
……
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真正主体
金培忠老师的这节发散思维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这节课的师生“提问”环节,我有如下的听课感受。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回答与教师的归纳,体现了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而学生的主动发问,又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标志之一。
这节课,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同学提到,腰鼓的响声应该是“咚咚”,作者为什么写成“隆隆”呢?这好像是常识问题。金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激励学生思考、讨论。其实,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从“‘隆隆’强调声音大,突出安塞腰鼓的气势”到“众多‘咚咚’的声音就变成‘隆隆’”,并能结合文本的朗读进行证明,这些都是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加工的结果。这样的发问释疑,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探讨热情。
最后是金老师的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一是注重了文章的语言根据,二是能调动联想和想象,这样读课文,使‘隆隆’的回响有如响在耳边,使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这叫‘披文以入情’。”这里,金老师无形中传授了散文阅读应该运用的方法,实在巧妙!接着又用“安塞腰鼓”在历史上的作用——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于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来进一步解读“隆隆”,让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安塞腰鼓既然是舞蹈,又有鲜明的节奏感,怎么“脚步像乱蛙”呢?这好像是很常识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似乎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金老师回答的每一个“好”字,都为后面的作结准备着,他最后来个共同特点的概括,水到渠成地抛出孟子的“以意逆志”,真是化深奥为简单的高手。
这一环节体现出在学生对问题的自我定向、学生自主提问、学生讨论释疑等方面,达到了“(课堂上)要使所有学生都进行思考,都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语)的目的,同时又表现了教师“引”的作用。
郭铭辉:陶行知先生说:“发明万万千,起点一个问。”我想,创造性阅读的起点也是一个问,因此如何让学生敢问、善问是首要的功夫。这一环节中很喜人的是学生自主发问,但正如发明创造需要理论和方法指导一样,创造性的阅读也需要理论和方法,因此,这一环节表现更佳的,是金老师的“引”功夫。
匠心独运,让学生发挥话语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第一次的“评价”材料选得不错,值得评价的精彩之处很多,且在文章的结尾处。金老师先是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语段,然后让学生自由评价,当学生指出本段文字在用词、修辞和标点等方面的精彩之处及老师作了相应的点评之后,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毕竟还是浅层次的思考和评价。似乎是天意,一个有深度的提问及时出现了:“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句中“形体”怎么会成了“思绪”呢?可以看出金老师对这一提问表现得格外惊喜。他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并适时传授文学欣赏术语:“物我两忘”、“无我之境”。他知道这于初中生而言是很深的话题,所以他点到为止,并不展开。接着,下一个提问“但‘沉重’怎能‘纷飞’呢?”更让金老师喜出望外,因为这个问题已触及到了文章的内核:作者是通过写安塞腰鼓,表达对改革开放的由衷拥护和赞扬之情。这回他抓住“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的理解来展开,让学生也来了个“大彻大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当止则止,当行则行。止,则止于“大山”前,让学生仰视;行,则行于险远处,让学生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金老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和独到的看法,看到了他“引”的硬功夫。
后一次质疑是真质疑,金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直接讲解“病处”,然后炫耀一下自己,镇住学生,而是做一个充满机智的善问者,“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循循善诱,旁征博引,让学生在自悟中得到“炫耀”,得到鼓励。金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知“质疑”是创造能力的起点,必须想尽办法来培养。因此,他有如庖丁解牛“视为止,行为迟”,待“如土委地”时,他翘起大拇指表扬学生“你真行”,仿如庖丁“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真正做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有力地诠释了他力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语文教学观。
由此可见,千方百计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质疑问难、发挥话语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问题意识下的“自主”
《安塞腰鼓》的教学期待通过营造问题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激发自主提问,引导积极评价,鼓励大胆质疑,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氛围,激发“提问”
《安塞腰鼓》是篇气势磅礴的散文,因而我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创设一种“语场效应”,让学生感悟课文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所抒发的感情。
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也能够跳出来进行冷静的思考,思维不断往深处发展,终于出现了精彩的问题。如,是用“隆隆”还是用“咚咚”的激烈争论,“乱蛙”是否能算舞步等。从表面上看,这是学生在基本常识的把握上的问题,从思维能力上看,其实是学生思维局限的问题。初一的学生很容易停留于问题的表面,很难思考得更深入,因此,我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注意到他们在思维方面有深入的趋向时,进行适时点拨、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的是学生自我定向、无格式的“自主”提问,通过师生共同发问,学生的思维更“流畅”,达到了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最基本的思维习惯的目的。
二、突破重点,引导“评价”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的是教师单维定向、格式化的“自主”发言。这里的“评价”即“品析鉴赏”,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流畅、变通的思维能力。
怎样选材?我深读文章后,发现文章可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两个部分,而三个“愈捶愈烈”则是“无我之境”的结尾,属概括段落,方便启发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及主旨,且段中句式修辞等方面可评之处多多。因此决定用此三个自然段作为评价材料。
果然,学生很快在修辞、标点、用词等方面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是,这些都不是我要期待的,怎么引导他们往深处思考呢?我把眼光投向思维王子周鑫,他很快站了起来:“‘形体’怎么会成了‘纷飞的思绪’?”我非常高兴——学生的思维终于向深处发展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沉重’怎能‘纷飞’呢?”
这是多好的问题,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一掌把课题思考推向了高潮,触及文章基本思想的提问。“‘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怎么理解”终于出现了,我迅速抓住这个良机,把文章“歌颂改革开放”这一主旨揭示出来。此刻,的确有一股得意而又幸福的感受。
三、抓住时机,鼓励“质疑”
当学生思路打开之后,思维的确变得十分活跃,在评论“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鼓劲!”的句子时,学生却冒出了“质疑”:“冲破了”与前文的“羁绊”搭配欠妥。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鼓励质疑的好时机,立即放弃原来的思路,鼓励学生完成质疑,并及时向学生传授质疑的应有态度——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没有怀疑就没有创造,这是创造学上的一条铁律。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如一地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作者、挑战经典、挑战老师。但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要指出其谬误的确不易,这就需要老师的示范。
我顺着学生的质疑,抛出了自己对“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的看法,由于我注重对质疑的引导,所以学生普遍都赞成我的看法,并从中受到了鼓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想,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意识就能形成。
郭铭辉:与工作室成员们磨完本节课,心情是很好的。我感觉这节课是听觉的盛宴,思维的跑马场。学生的读书声、提问声、回答声、质疑声、争辩声,老师的诱导声、反问声、释疑声;师生的鼓掌声、感叹声、欢笑声,嘈嘈切切,声声入耳。最难得的是这声声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反映出师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以及创造性思维中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充满创造力的教师才能教出充满创造力的学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金培忠老师正是这样做了,且做得很好,所以不管在“三维”中的哪一个环节,学生的思维都表现得非常活跃:提问和评价时,思维是那么的流畅而变通;质疑时又表现出令人惊喜的独特性。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老师对于“创造性”的探索前途无量。
附人物简介:
郭铭辉, 1971年开始从教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曾获广东名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荣誉称号。李学任、宋洁、金培忠是广东珠海市语文高级教师,分别为三灶中学(市、区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小林中学(年级长、学校学科带头人)、金海岸中学(省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