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提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时需要格外注重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从课程一开始就对学习充满期待。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比如,数学概念难以理解,数学课程很无聊等等。基于此,教师应当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让学生能够化抱怨为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从教学细节方面切入,也就是说,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劣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教师需要对此进行优化和提升。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策略进行研究。
一、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课堂导入环节的常用方式,并且导入效果极佳。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导入问题的设计。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到导入问题与课程教学的联系,若这二者之间联系微弱,导入问题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其次,教师需要考虑到导入问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对于平铺直叙的问题的回答兴致不高,而趣味性的问题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1)”的教学时,我从游戏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设计了导入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在打竞技类电子游戏时是不是经常需要用到地图?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易见,意在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一个情境问题,即:现在有一个游戏,需要团队作战,每名队友都需要报告自己的位置,你知道怎么样具体描述自己的位置吗?有学生说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表示,还有学生说用距离某地多少米来描述,等等。在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给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标题,即“位置与方向”。课程从这里就进入了正式的新知识教学阶段,有了导入阶段的问题铺垫,学生对新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高。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地设计问题进行导入。
二、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是进行课堂导入的有效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具体来说,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比较抽象,如果只进行文字阅读和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到其深刻含义。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展示与多种图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会给学生打下一定的学习和想象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并且图片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时,我在课程导入环节中给学生展示了很多关于三角形应用的图片。这些图片多种多样的,比如,埃及金字塔、港珠澳大桥、民房屋顶、高楼大厦、三角形家具、三角形耳钉等等。在图片看完之后,我问学生有没有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特点,有学生发现了,有学生要求再看一遍。我又给学生重新展示了几张,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图片中包含的三角形,由此感叹三角形的应用之广。借此,我问学生对于三角形的了解有多少,都是什么?有了前面的图片展示,学生的交流兴致比较高。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在此之后,我正式引导学生进行了三角形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的特性自己在讨论中提到过,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学习态度更加积极。所以,教师应当善用图片导入。
三、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是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可以挑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并进行一定的剪辑与优化,比如,剪辑其中最具有教育意義的片段,或者在视频播放之前或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又或者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思考。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导入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视频。仅看拼接完成的图形,学生觉得好像并不难,但在视频中,学生会看到基础图形的挑选过程,图形拼错后的纠正过程等等,越看学生越觉得不易。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我问学生图形拼组难不难,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即使觉得难也不愿说出来。因此,我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进行了本节课的学习,并在教学结束之后,又将导入环节的视频播放了一遍,让学生选择一个图形在课后进行拼组。通过这样的导入和最后的呼应,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而课堂导入环节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把握好这个基础,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稳固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与优化,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宗混.简洁开场,精巧导课——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46-147.
[2]张思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5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比如,数学概念难以理解,数学课程很无聊等等。基于此,教师应当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让学生能够化抱怨为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从教学细节方面切入,也就是说,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劣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教师需要对此进行优化和提升。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策略进行研究。
一、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课堂导入环节的常用方式,并且导入效果极佳。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导入问题的设计。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到导入问题与课程教学的联系,若这二者之间联系微弱,导入问题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其次,教师需要考虑到导入问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对于平铺直叙的问题的回答兴致不高,而趣味性的问题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1)”的教学时,我从游戏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设计了导入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在打竞技类电子游戏时是不是经常需要用到地图?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易见,意在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一个情境问题,即:现在有一个游戏,需要团队作战,每名队友都需要报告自己的位置,你知道怎么样具体描述自己的位置吗?有学生说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表示,还有学生说用距离某地多少米来描述,等等。在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给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标题,即“位置与方向”。课程从这里就进入了正式的新知识教学阶段,有了导入阶段的问题铺垫,学生对新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高。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地设计问题进行导入。
二、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是进行课堂导入的有效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具体来说,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比较抽象,如果只进行文字阅读和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到其深刻含义。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展示与多种图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会给学生打下一定的学习和想象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并且图片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时,我在课程导入环节中给学生展示了很多关于三角形应用的图片。这些图片多种多样的,比如,埃及金字塔、港珠澳大桥、民房屋顶、高楼大厦、三角形家具、三角形耳钉等等。在图片看完之后,我问学生有没有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特点,有学生发现了,有学生要求再看一遍。我又给学生重新展示了几张,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图片中包含的三角形,由此感叹三角形的应用之广。借此,我问学生对于三角形的了解有多少,都是什么?有了前面的图片展示,学生的交流兴致比较高。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在此之后,我正式引导学生进行了三角形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的特性自己在讨论中提到过,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学习态度更加积极。所以,教师应当善用图片导入。
三、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是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可以挑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并进行一定的剪辑与优化,比如,剪辑其中最具有教育意義的片段,或者在视频播放之前或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又或者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思考。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导入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视频。仅看拼接完成的图形,学生觉得好像并不难,但在视频中,学生会看到基础图形的挑选过程,图形拼错后的纠正过程等等,越看学生越觉得不易。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我问学生图形拼组难不难,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即使觉得难也不愿说出来。因此,我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进行了本节课的学习,并在教学结束之后,又将导入环节的视频播放了一遍,让学生选择一个图形在课后进行拼组。通过这样的导入和最后的呼应,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而课堂导入环节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把握好这个基础,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稳固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与优化,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宗混.简洁开场,精巧导课——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46-147.
[2]张思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