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校之长,我经常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社会将如何发展、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想,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而且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对社会的未来发展需要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
我认为,课程是体现这种教育追求的最有效载体,教师是实现这种教育追求的最关键因素。如何搭建这样的学校课程体系,如何造就能担负起这样使命的教师,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条可行之路。
坚持教育科研与实践,实现学校创新发展
科研工作是我校管理工作指导、服务的核心,我们的管理更多的是给教师以方法、方向,指导教师如何思考和发现问题,如何提升工作的标准与品质,如何更好地遵循教育科学规律。
1.科研先导的管理体系模型的建立与实施
我校始建于1992年,当时由对外经济贸易部筹建,2001年,经贸部与北师大签署协议,学校开始由北师大管理。基于学校的客观条件,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发展,我们在2003年开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中小学适应性的研究”,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科研先导—主体推进—质量保障”的管理思路,并运用管理学斜坡球体理论设计了学校的管理模型。
该模型明确了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成立了科研部,由校长直接管理,2010年科研部编制扩大,下设课程研发中心。通过近10年的工作,科研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指导研发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与科研课题的管理与指导中心,真正起到了科研先导的作用。学校专设质管部,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科学制定学校动态管理标准,形成了提高质量、持续改进的思想,实现了学校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
2.校本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高素质的教师需要培养,高品质的教师团队更需要科学规范的培训。我校校本培训的定位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培训,而是通过培训,传达学校办学理念,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落实理念的策略和方法,作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促进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形成良好的研究文化,使教师在培训中提高研究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确定了完整的校本培训体系。该体系从目标、内容、方法、管理4个维度,保障了培训体系的科学与严谨;培训分为基础、专项和综合3个层次,有利于保障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系之间彼此融合、相互促进,保障了培训过程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在学校管理体系的运转下,校本培训体系不断改进。2005年,学校开始研发教学工作指导书,以促进教师日常教学的提高。目前,教学工作指导系列丛书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3.校本教材及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途径和灵魂,在较好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和课程的开发成为学校科研的主要工作。
在2001年家长课堂活动的基础上,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行动;2002年,学校编写了《快乐成长》校本教材。教材出版后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在学校试用过程中也得到了教师的支持;2004年,学校又编写《美丽的生命》校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起确定选题内容、查阅资料、设计教育活动、修订版式呈现方式,并与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通过编写相关教材,教师们更好地理解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多地思考了实施的策略和方法,保障了学校办学理念的落实。
在生命教育相关教材开发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出版印发了《小学语文多水平阅读资源》1~6册,小学数学活动(低、中、高)3册,小学英语听说、小学合唱试唱等校本教材。学校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了由传统活动课程、社会资源课程、学校校本课程、个性兴趣课程、家长资源课程组成的完整校本课程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学校重点以《中小学生命教育家校协作方式研究》为突破点,进行课程体系的落实与评价研究,并于2012开始开发博士授课课程,旨在通过高端专业人士提升校本课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学校重点就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2006年,《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校本教材开发和活动实践研究》获北京市规划办重点课题立项;2008年,《中小学生命教育家校协作方式研究》获教育部规划办课题立项;2009年,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2011年,生命教育获北京市课程改革重点研究推广项目立项。2011年9月,学校在生命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就“生命与社会”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开始《小学公民教育读本》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公民素养,公民责任、权利、义务,公民情怀等相关内容,并在研究发达国家公民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特点进行本土化的转化,使生命教育内涵得以延伸。
随着各项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逐步将研究重点转向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运用到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使研究成果真正为学校发展服务。
坚持科研先导——对学校未来科研及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
在坚持生命教育办学特色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探索生命教育的时代内涵,加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我们将对国内外和未来社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研究探讨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特征,用国际视角反思我们的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前瞻性,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开展工作。在坚持生命教育办学特色、成果的基础上,我校将结合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变化,进一步修订课程结构与评价,增补、调整相关内容,使其保持时代特征与先进性。
我们将建立基于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即在目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国内外课程相关成果,进一步调整完善我校课程体系;进一步调整融合与地方课程、国家级课程的关系,减轻过重负担,完善课程评价实施体系;进一步改进课程授课方式,拓展课程空间。
我们还会借鉴“开放式”学校的相关理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学生自助式的学习方式,体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特色。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学校将更加努力,以新的视角去发现问题、以新的思维去研究问题、以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遵循规律、坚持研究,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
□编辑 吴君
我认为,课程是体现这种教育追求的最有效载体,教师是实现这种教育追求的最关键因素。如何搭建这样的学校课程体系,如何造就能担负起这样使命的教师,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条可行之路。
坚持教育科研与实践,实现学校创新发展
科研工作是我校管理工作指导、服务的核心,我们的管理更多的是给教师以方法、方向,指导教师如何思考和发现问题,如何提升工作的标准与品质,如何更好地遵循教育科学规律。
1.科研先导的管理体系模型的建立与实施
我校始建于1992年,当时由对外经济贸易部筹建,2001年,经贸部与北师大签署协议,学校开始由北师大管理。基于学校的客观条件,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发展,我们在2003年开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中小学适应性的研究”,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科研先导—主体推进—质量保障”的管理思路,并运用管理学斜坡球体理论设计了学校的管理模型。
该模型明确了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成立了科研部,由校长直接管理,2010年科研部编制扩大,下设课程研发中心。通过近10年的工作,科研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指导研发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与科研课题的管理与指导中心,真正起到了科研先导的作用。学校专设质管部,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科学制定学校动态管理标准,形成了提高质量、持续改进的思想,实现了学校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
2.校本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高素质的教师需要培养,高品质的教师团队更需要科学规范的培训。我校校本培训的定位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培训,而是通过培训,传达学校办学理念,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落实理念的策略和方法,作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促进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形成良好的研究文化,使教师在培训中提高研究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确定了完整的校本培训体系。该体系从目标、内容、方法、管理4个维度,保障了培训体系的科学与严谨;培训分为基础、专项和综合3个层次,有利于保障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系之间彼此融合、相互促进,保障了培训过程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在学校管理体系的运转下,校本培训体系不断改进。2005年,学校开始研发教学工作指导书,以促进教师日常教学的提高。目前,教学工作指导系列丛书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3.校本教材及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途径和灵魂,在较好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和课程的开发成为学校科研的主要工作。
在2001年家长课堂活动的基础上,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行动;2002年,学校编写了《快乐成长》校本教材。教材出版后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在学校试用过程中也得到了教师的支持;2004年,学校又编写《美丽的生命》校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起确定选题内容、查阅资料、设计教育活动、修订版式呈现方式,并与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通过编写相关教材,教师们更好地理解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多地思考了实施的策略和方法,保障了学校办学理念的落实。
在生命教育相关教材开发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出版印发了《小学语文多水平阅读资源》1~6册,小学数学活动(低、中、高)3册,小学英语听说、小学合唱试唱等校本教材。学校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了由传统活动课程、社会资源课程、学校校本课程、个性兴趣课程、家长资源课程组成的完整校本课程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学校重点以《中小学生命教育家校协作方式研究》为突破点,进行课程体系的落实与评价研究,并于2012开始开发博士授课课程,旨在通过高端专业人士提升校本课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学校重点就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2006年,《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校本教材开发和活动实践研究》获北京市规划办重点课题立项;2008年,《中小学生命教育家校协作方式研究》获教育部规划办课题立项;2009年,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2011年,生命教育获北京市课程改革重点研究推广项目立项。2011年9月,学校在生命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就“生命与社会”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开始《小学公民教育读本》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公民素养,公民责任、权利、义务,公民情怀等相关内容,并在研究发达国家公民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特点进行本土化的转化,使生命教育内涵得以延伸。
随着各项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逐步将研究重点转向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运用到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使研究成果真正为学校发展服务。
坚持科研先导——对学校未来科研及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
在坚持生命教育办学特色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探索生命教育的时代内涵,加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我们将对国内外和未来社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研究探讨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特征,用国际视角反思我们的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前瞻性,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开展工作。在坚持生命教育办学特色、成果的基础上,我校将结合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变化,进一步修订课程结构与评价,增补、调整相关内容,使其保持时代特征与先进性。
我们将建立基于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即在目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国内外课程相关成果,进一步调整完善我校课程体系;进一步调整融合与地方课程、国家级课程的关系,减轻过重负担,完善课程评价实施体系;进一步改进课程授课方式,拓展课程空间。
我们还会借鉴“开放式”学校的相关理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学生自助式的学习方式,体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特色。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学校将更加努力,以新的视角去发现问题、以新的思维去研究问题、以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遵循规律、坚持研究,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