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纵切口改良缝合临床应用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C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9月,我科开腹手术532例,其中二次手术42例,其余490例90%采用吸收性手术合成缝线缝合腹部切口各层,成功率100%。其中子宫下段剖宫产196例(44.44%),子宫切除152例(34.47%),异位妊娠手术34例(7.71%),卵巢肿瘤手术58例(13.15%),广泛子宫切除1例(0.23%)。
  对象:年龄18~45岁,皮肤弹性良好,皮下脂肪厚度<2.5cm,无贫血及感染征象。
  麻醉:多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某些手术为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如广泛子宫切除,放两根硬膜外導管,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少数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切口位置及长度:为腹部中线纵切口,一般剖宫产及子宫切除术切皮长10~12cm,异位妊娠及卵巢肿瘤手术切皮长6~18cm。
  缝合线:采用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吸收性手术合成缝线(2/0)150cm。
  缝合方法:①腹膜:连续褥式缝合法,即自切口一端打结于腹腔外,由一侧外缘进针对侧外缘出针,再同侧进针,对侧出针,间距约1cm,终末结在腹腔外。保持腹膜切缘外翻和腹腔闭合严密,以避免腹腔粘连和腹腔液体外溢,而影响切口愈合。②筋膜:简单连续缝合法,即切口一端打结于皮下组织下,由一侧外缘进针,对侧外缘出针,进针距边缘约0.5cm,再入对侧进针,间距约1cm,终末结打在皮下组织下。③皮下脂肪间断缝合,间距约1cm,避免留死腔。④皮内连续缝合,自切口一端皮下打结,由一侧皮内进针同侧皮内出针,进针距皮缘0.2cm,针应与皮缘平行,在皮内潜行1cm为好,再入对侧皮内做同法缝合,第二进针空第一出针孔相平,不要回缝,助手将线拉紧,切缘对合严密似一切线状,至切口另一端终末结打在皮下,以上4层均由1条可吸收线完成。
  术后管理:术后给予补液及抗感染治疗,排气后进食,3天、5天更换腹部切口敷料,无需拆线,全部Ⅰ期愈合。
  讨 论
  
  妇产科手术对象系女性患者,抵抗力差,皮下脂肪厚,尤其孕产妇,易发生脂肪液化和感染,我科腹部各层均采用吸收性手术合成缝线缝合,仅需1条线完成,经济实用,且较以往所用的普通丝线刺激性小,易吸收,使腹部切口愈合良好。连续缝合腹膜和筋膜,使腹腔内无缝合线,减少腹腔粘连,筋膜层无线结。关腹过程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麻醉时间短,皮肤切口皮内缝合,皮外无缝针,不需拆线,皮肤表面瘢痕小,不遗留“蜈蚣腿”样痕迹,体表美观,且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手术方法简单,易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轻、中度预后较好,重度死亡率较高,重度存活者遗留永久性脑组织发育障碍,如脑瘫共济失调、智力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1]。    資料与方法  我院2003年8月~2005年2月收治HIE患儿48例,男28例、女20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37例。根据HIE的诊断及分度标准,轻度28例、中度12例、重度8例,治愈45例,治愈率达94%,随访半年留有后遗症2例、死亡1
随着WebGIS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基于C/S结构网络传输模型已难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海量数据传输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技术的GIS数据传输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借助相对成熟的P2P技术,由资源服务器搜索资源,然后建立连接,完成地图数据的传输,可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本文论述了信息产业的渊源、现状、地位及发展趋势等 ,特别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图书馆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以及图书馆应如何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在手术科室尤其是妇产科,导尿及留置导尿是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每位手术患者术前或术后都需要留置尿管,这就需要我们的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的护理。现就临床观察及护理实践谈几点体会。  导管方法:先用0.1%新洁尔灭棉球常规消毒会阴部及尿道口,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再用1%碘伏消毒会阴部及尿道口,然后将尿管1/3用无菌石蜡油充分润滑,左手分开大阴唇,右手将尿管徐徐插入尿道约4~6cm,见尿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血清肌钙蛋白T(TnT)浓度升高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分析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后4~48小时测定TnT浓度及根据心电图(ECG)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TnT浓度随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TnT升高时间越早梗死面积越大。结论:TnT浓度是评估AMI心肌梗死面积判断预后简便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 AMI TnT ECG 心肌梗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