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培养蓝领”何以起争议?
田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已是大势所趋。大学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办学也早已是不争之理。然而当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和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近日在某校长论坛上的讲话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蓝领的话音刚一落地,就引来一片责问:“北大愿意培养蓝领吗?”问得海闻有口难辩:“我什么时候说过北大要培养蓝领了?”仔细查一查两位校长的原话,也确实没有把蓝领培养和北大挂钩。
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学院各有各的定位。导致这场讨论的“敏感神经” 恐怕还是“蓝领”两字。在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寒窗十数载不就是为了摆脱“蓝领”的命运,在办公室有一张自己的桌子吗?这种社会心理的背后,是对普通劳动者以及体力劳动的鄙视,以及社会晋升机制的不合理—一旦当了蓝领,自己的上升空间就非常狭小。近几年,高级技工年薪超过大学教授的新闻时有耳闻,但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往这条路上奔呢?像“抓斗大王”包起帆这样从基层工人起步,进而成长为世界知名技术专家的人又有几个呢?由此,公务员招考独木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
并非就业市场上的结构矛盾没有传导到高校。大学就业难的信号早就以“考证热”等方式传导到校园里,会计证、律师证、计算机证,甚至驾驶证都成了找工作的法宝。弄得一些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屡屡叹息:“我们的大学生职业意识不是太强,而是过剩。”然而,在落后的人才观念下,这种就业竞争被扭曲为学历竞争。结果,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技工荒”也越来越盛。
与其讨论“大学该不该培养蓝领”,不如问一问“大学应该培养哪些素质”。这些年,无论出身于重点大学还是大专高职,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普遍现象。缺乏敬业精神,使得大学生不愿脚踏实地从头做起,而离开实践这个源头,创新也无从谈起。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既需要站在人类智慧之巅的大师,更需要大批有知识、肯钻研的一线技术人员。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愿意并乐意在“高级蓝领”的岗位上发挥所长创造成就,是各级各类高校共同的课题。而重新树立对“劳动光荣”的“蓝领文化”的尊重,更有待全社会的共识。
高校培养更多蓝领将会改变什么?
马龙生
大学的责任不光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在新的产业中发挥功能的技术型人才。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并不仅仅针对当前技术人才奇缺的暂时现象而引发,而是立足于当前高等教育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巨大结构偏差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从方向的意义上说,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方向正确,却未必能够走出稳健的步伐。大学应该培养更多蓝领,但是假如北大、中科大这样的高校也来培养蓝领,却未必人人能够接受。那么,到底由什么样的高校培养蓝领?谁来培养哪一层次的蓝领?是由政府主导、进行全国规划,还是由市场主导、无序竞争?都有着很大的讨论空间。
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大学培养蓝领观念的确立,对整个高等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刻影响。
一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蓝领算不算人才,不是教育部门说了算的。我们的社会,向来是把蓝领白领分开管理、分别评价的,这种导向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不会消除。退一步说,就算未来的大学生不在乎这个,甘心当个蓝领,但是高校能够从投入产出比的经济角度,保证他们有一个可以预期的回报吗?
二是对生源、师资、设备等教育要素的影响。现在的通过统考上大学,是为了传统大学的课程而设。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还用得着这样的统考、统招吗?入学门槛是应该更低还是结构性的“更高”?现在大学的师资标准,都是通过文凭、论文、职称等获得的,针对的是课堂上更多讲授理论、概念。
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师资还应该遵循这样的标准吗?如果不行,新师资又该是什么标准?原有的教师又到哪里去按新标准进修?现在的高校,都是按照课堂教育的模式来设立的,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教学更多应该搬到车间、农田来进行,这样的调整,显然也不是轻易就能到位的。
三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现在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公办教育的一统天下。教材、教法等高度同一化,教育与市场脱节严重,却没人承担任何责任。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校企联姻、定向培养等多种形式办学,将对传统教育体制形成很大挑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又该如何面对呢?
高校需要培养更多蓝领,绝非只是划出几个班级专门施教那么简单,而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挑战。如果看不到挑战对传统教育的颠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也未必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蓝领。
大学人才观的时移事易
维夏
在现代世界,大学究竟该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什么类型的人才,并最终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何种人才是大学、尤其是那些顶尖大学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欧洲的大学传统形成于中世纪中晚期,因此,从一开始欧洲的大学就拒绝了彻底的世俗化,拒绝完全服务于现实。不管是古典,还是那被神化了的知识,相对于现实的生活,总是具有某种超越性。大学因而也成为一个独立而异常重要的社会制度。
而到了上个世纪之交,这一由欧洲传入美国的大学传统却遭到了工业化与大众民主的双重冲击,大学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工业社会所需要之员工,还是传承文明、创造纯粹的知识精英?美国社会与教育界纷争不已,最终形成了美国大学模式的折中模式。
其实,类似的争论,在大学创设较晚的我国也一直存在着。北京大学因其研究文科而自然具有传承文明、更化人文的自觉,但工科比较突出的清华,却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实用特色。
潘光旦先生曾在《论教育的更张》一文中称,人毕竟和蚂蚁不同,蚂蚁的分工是一种本能,人的发展却有无限可能性。
上世纪50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实用主义更是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大学主要是培养工程师,不管是文科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大学取消了古典教育、通识教育。在哲学、历史、语言等学科,学生毕业之后,将进入学校、报刊及各个单位,成为人们的“灵魂工程师”。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也需要某些专业技能,比如,制定计划的技能,审理案件的技能,他们将成为“社会工程师”、“法律工程师”等等。由此,大量创建纯粹的工科学院,培养“技术工程师”,也就是一件合乎逻辑的事情。
如果说普通民众就是螺丝钉,那么,大学所培养的就是工程师。而“螺丝钉”也好,“工程师”也罢,他们虽活动于不同领域,但都为了实现一个单一目标。因此,上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的大学教育在事实上并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精英”。整个大学体制具有一种反精英主义,甚至是反智主义的倾向。知识仅仅是一种用于实现某个既定目标的简单工具,而不具有更多价值。
今天,教育部官员同样振聋发聩地告诫大学生不应再以“精英”自居。其实,大学生们以前也不是“精英”。那时他们让人羡慕的只是,考入大学,就获得了进入现代部门、进入城市、成为国家干部的资格,获得了分配某些特权的机会。一个利益完全依靠国家的群体,当然不是精英。
随后,大学面临整个社会商业化的冲击。大学开始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思考自己的定位:是否应当满足一个追求财富的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大学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开始培养“财富工程师”,当然,一些大学的“客户”从政府变成了企业。
然而,“财富工程师”很快就出现饱和,于是,大学校长们准备调整自己的生产线。在 “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都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蓝领。海闻还指出了一个妨碍高校培养蓝领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的很多专业是从师资来设计,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导致大学在经济改革中成为落后的一部分,这也是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原因。另外,两位大学校长也都提到了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可以借鉴。
但其实,中国也许并不需借鉴社区学院模式,因为很多大学就是从大专升级换牌而来的。更重要的是,在中国,长期以来,大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将知识单纯视为一种工具,其所传授的,也正是实用性的、工具性的知识,以前是用来满足经济发展的单一目标,现在则是满足商业所设定的单一财富目标。那些具有超越性的知识,则没有得到应有发展。
在笔者看来,大学始终陷入一种身份迷失境地。大学、知识、教授,从来都没有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因为大学所教授的知识都是由外部设定的、实用性的。容我直截了当地说:那些看起来“无用”的知识,比如,古典教育,人文教育,才会让大学看起来像大学,从而在社会体系中享有独特而异常重要的地位,由大学、由精神引导社会、国家,而不是相反。
链接
蓝领
“蓝领”一词是直接从英文“Blue-Collar”翻译过来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耐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将现代劳动力划分为三种类型: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劳动力、个人服务业劳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劳动力。从事解决问题的劳动力们上班时千篇一律穿着深色西服,白衬衫加上领带,因而产生了“白领”(White-Collar)的称呼。而一些负责维修电器、机械的技术工人、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因为每天都要穿着不容易弄脏的蓝色制服,而被称为“蓝领”。西方国家现在对蓝领的普遍定义是,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的工作者,特别指称工作时间要求穿工作服的阶层,他们一般拿“周薪”或“小时薪水”。蓝领的主要职业有工厂的技术人员、医院的护理人员、维修人员和客服人员等。
美国社区学院:蓝领培养的摇篮
美国教育家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提出了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目标:获取广博的知识。在深度方面,擅长一个专门领域;在广度方面,了解几种不同的学科;掌握准确交流的能力和方法;熟悉主要的调查和思考方式,并运用这些方式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社会和本人的能力;具有理解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传统和不同制度下的其他文化的能力;经过多次探索之后,确定永久的智力兴趣和文化兴趣方向,具有自知之明,最终有能力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和职业生涯;通过与各类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具有与各种人相处共事的能力。
美国的短期高等教育比较发达,人们一般称之为“社区学院”。短期教育有多种目的,除了就业训练外,还有升学、补习、成人继续教育、更换职业教育等。它既有普通教育的特点,又有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毕业生或就业工作,或转入四年制本科院校续读后两年课程。它最大特点是收费低廉。
田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已是大势所趋。大学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办学也早已是不争之理。然而当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和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近日在某校长论坛上的讲话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蓝领的话音刚一落地,就引来一片责问:“北大愿意培养蓝领吗?”问得海闻有口难辩:“我什么时候说过北大要培养蓝领了?”仔细查一查两位校长的原话,也确实没有把蓝领培养和北大挂钩。
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学院各有各的定位。导致这场讨论的“敏感神经” 恐怕还是“蓝领”两字。在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寒窗十数载不就是为了摆脱“蓝领”的命运,在办公室有一张自己的桌子吗?这种社会心理的背后,是对普通劳动者以及体力劳动的鄙视,以及社会晋升机制的不合理—一旦当了蓝领,自己的上升空间就非常狭小。近几年,高级技工年薪超过大学教授的新闻时有耳闻,但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往这条路上奔呢?像“抓斗大王”包起帆这样从基层工人起步,进而成长为世界知名技术专家的人又有几个呢?由此,公务员招考独木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
并非就业市场上的结构矛盾没有传导到高校。大学就业难的信号早就以“考证热”等方式传导到校园里,会计证、律师证、计算机证,甚至驾驶证都成了找工作的法宝。弄得一些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屡屡叹息:“我们的大学生职业意识不是太强,而是过剩。”然而,在落后的人才观念下,这种就业竞争被扭曲为学历竞争。结果,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技工荒”也越来越盛。
与其讨论“大学该不该培养蓝领”,不如问一问“大学应该培养哪些素质”。这些年,无论出身于重点大学还是大专高职,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普遍现象。缺乏敬业精神,使得大学生不愿脚踏实地从头做起,而离开实践这个源头,创新也无从谈起。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既需要站在人类智慧之巅的大师,更需要大批有知识、肯钻研的一线技术人员。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愿意并乐意在“高级蓝领”的岗位上发挥所长创造成就,是各级各类高校共同的课题。而重新树立对“劳动光荣”的“蓝领文化”的尊重,更有待全社会的共识。
高校培养更多蓝领将会改变什么?
马龙生
大学的责任不光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在新的产业中发挥功能的技术型人才。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并不仅仅针对当前技术人才奇缺的暂时现象而引发,而是立足于当前高等教育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巨大结构偏差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从方向的意义上说,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方向正确,却未必能够走出稳健的步伐。大学应该培养更多蓝领,但是假如北大、中科大这样的高校也来培养蓝领,却未必人人能够接受。那么,到底由什么样的高校培养蓝领?谁来培养哪一层次的蓝领?是由政府主导、进行全国规划,还是由市场主导、无序竞争?都有着很大的讨论空间。
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大学培养蓝领观念的确立,对整个高等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刻影响。
一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蓝领算不算人才,不是教育部门说了算的。我们的社会,向来是把蓝领白领分开管理、分别评价的,这种导向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不会消除。退一步说,就算未来的大学生不在乎这个,甘心当个蓝领,但是高校能够从投入产出比的经济角度,保证他们有一个可以预期的回报吗?
二是对生源、师资、设备等教育要素的影响。现在的通过统考上大学,是为了传统大学的课程而设。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还用得着这样的统考、统招吗?入学门槛是应该更低还是结构性的“更高”?现在大学的师资标准,都是通过文凭、论文、职称等获得的,针对的是课堂上更多讲授理论、概念。
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师资还应该遵循这样的标准吗?如果不行,新师资又该是什么标准?原有的教师又到哪里去按新标准进修?现在的高校,都是按照课堂教育的模式来设立的,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教学更多应该搬到车间、农田来进行,这样的调整,显然也不是轻易就能到位的。
三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现在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公办教育的一统天下。教材、教法等高度同一化,教育与市场脱节严重,却没人承担任何责任。而如果大学定位于培养蓝领,校企联姻、定向培养等多种形式办学,将对传统教育体制形成很大挑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又该如何面对呢?
高校需要培养更多蓝领,绝非只是划出几个班级专门施教那么简单,而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挑战。如果看不到挑战对传统教育的颠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也未必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蓝领。
大学人才观的时移事易
维夏
在现代世界,大学究竟该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什么类型的人才,并最终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何种人才是大学、尤其是那些顶尖大学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欧洲的大学传统形成于中世纪中晚期,因此,从一开始欧洲的大学就拒绝了彻底的世俗化,拒绝完全服务于现实。不管是古典,还是那被神化了的知识,相对于现实的生活,总是具有某种超越性。大学因而也成为一个独立而异常重要的社会制度。
而到了上个世纪之交,这一由欧洲传入美国的大学传统却遭到了工业化与大众民主的双重冲击,大学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工业社会所需要之员工,还是传承文明、创造纯粹的知识精英?美国社会与教育界纷争不已,最终形成了美国大学模式的折中模式。
其实,类似的争论,在大学创设较晚的我国也一直存在着。北京大学因其研究文科而自然具有传承文明、更化人文的自觉,但工科比较突出的清华,却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实用特色。
潘光旦先生曾在《论教育的更张》一文中称,人毕竟和蚂蚁不同,蚂蚁的分工是一种本能,人的发展却有无限可能性。
上世纪50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实用主义更是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大学主要是培养工程师,不管是文科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大学取消了古典教育、通识教育。在哲学、历史、语言等学科,学生毕业之后,将进入学校、报刊及各个单位,成为人们的“灵魂工程师”。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也需要某些专业技能,比如,制定计划的技能,审理案件的技能,他们将成为“社会工程师”、“法律工程师”等等。由此,大量创建纯粹的工科学院,培养“技术工程师”,也就是一件合乎逻辑的事情。
如果说普通民众就是螺丝钉,那么,大学所培养的就是工程师。而“螺丝钉”也好,“工程师”也罢,他们虽活动于不同领域,但都为了实现一个单一目标。因此,上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的大学教育在事实上并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精英”。整个大学体制具有一种反精英主义,甚至是反智主义的倾向。知识仅仅是一种用于实现某个既定目标的简单工具,而不具有更多价值。
今天,教育部官员同样振聋发聩地告诫大学生不应再以“精英”自居。其实,大学生们以前也不是“精英”。那时他们让人羡慕的只是,考入大学,就获得了进入现代部门、进入城市、成为国家干部的资格,获得了分配某些特权的机会。一个利益完全依靠国家的群体,当然不是精英。
随后,大学面临整个社会商业化的冲击。大学开始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思考自己的定位:是否应当满足一个追求财富的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大学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开始培养“财富工程师”,当然,一些大学的“客户”从政府变成了企业。
然而,“财富工程师”很快就出现饱和,于是,大学校长们准备调整自己的生产线。在 “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都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蓝领。海闻还指出了一个妨碍高校培养蓝领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的很多专业是从师资来设计,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导致大学在经济改革中成为落后的一部分,这也是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原因。另外,两位大学校长也都提到了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可以借鉴。
但其实,中国也许并不需借鉴社区学院模式,因为很多大学就是从大专升级换牌而来的。更重要的是,在中国,长期以来,大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将知识单纯视为一种工具,其所传授的,也正是实用性的、工具性的知识,以前是用来满足经济发展的单一目标,现在则是满足商业所设定的单一财富目标。那些具有超越性的知识,则没有得到应有发展。
在笔者看来,大学始终陷入一种身份迷失境地。大学、知识、教授,从来都没有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因为大学所教授的知识都是由外部设定的、实用性的。容我直截了当地说:那些看起来“无用”的知识,比如,古典教育,人文教育,才会让大学看起来像大学,从而在社会体系中享有独特而异常重要的地位,由大学、由精神引导社会、国家,而不是相反。
链接
蓝领
“蓝领”一词是直接从英文“Blue-Collar”翻译过来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耐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将现代劳动力划分为三种类型: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劳动力、个人服务业劳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劳动力。从事解决问题的劳动力们上班时千篇一律穿着深色西服,白衬衫加上领带,因而产生了“白领”(White-Collar)的称呼。而一些负责维修电器、机械的技术工人、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因为每天都要穿着不容易弄脏的蓝色制服,而被称为“蓝领”。西方国家现在对蓝领的普遍定义是,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的工作者,特别指称工作时间要求穿工作服的阶层,他们一般拿“周薪”或“小时薪水”。蓝领的主要职业有工厂的技术人员、医院的护理人员、维修人员和客服人员等。
美国社区学院:蓝领培养的摇篮
美国教育家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提出了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目标:获取广博的知识。在深度方面,擅长一个专门领域;在广度方面,了解几种不同的学科;掌握准确交流的能力和方法;熟悉主要的调查和思考方式,并运用这些方式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社会和本人的能力;具有理解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传统和不同制度下的其他文化的能力;经过多次探索之后,确定永久的智力兴趣和文化兴趣方向,具有自知之明,最终有能力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和职业生涯;通过与各类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具有与各种人相处共事的能力。
美国的短期高等教育比较发达,人们一般称之为“社区学院”。短期教育有多种目的,除了就业训练外,还有升学、补习、成人继续教育、更换职业教育等。它既有普通教育的特点,又有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毕业生或就业工作,或转入四年制本科院校续读后两年课程。它最大特点是收费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