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92岁高龄肩负特殊使命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1- 1973,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曹聚仁于1972年7月23日因癌症病逝,92岁高龄的章士钊要求再度赴港。章士钊因腿摔伤骨折,只能靠轮椅代步。毛泽东决定派专机,于1973年5月25日送章士钊赴港。章士钊毕竟年事已高,加之到香港后活动频繁,同年7月1日在香港去世。
  章士钊是一个特殊的人物,终其一生,亦官亦士,亦主亦客,最终得以头顶“无党派人士”的桂冠。新中国开国大典那天,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宣布:“资政”宋庆龄以及“国策顾问”邵力子、章士钊、李明扬、张难先等“被共方利用,甘心附逆,特予免职,以肃法纪”。不过,以章士钊的身份,此后他仍与许多国民党元老如于右任、张群等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也因为这,海峡两岸在需要时,他就成了最合适的斡旋人。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不过,根据已公开的材料,海峡两岸的国共两党的联系持续地保持着。
  1956年8月7日,带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嘱托,章士钊从北京乘火车,经广州赴香港。这次名义上是私人的探亲之行,其实是有特殊的使命,即持密信赴香港,会见国民党驻香港的宣传负责人许孝炎,转交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信。
  此外,章士钊过去在上海时,曾与杜月笙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据章含之回忆:此行,“中央当时还有一任务,即动员杜月笙回国”。虽然对大陆心存疑惧的杜月笙未能成行,但章士钊开始执行大陆与台湾建立渠道的使命却由此启动了。
  1957年,蒋介石派国民党立法委员宋宜山(宋希濂的弟弟)返大陆。同时,海外记者曹聚仁也在北京先后访问了章士钊以及周作人等。并与中共领导人接触,传达海峡两岸高层的信息。此后,每当章士钊出行之前,周恩来都会与章士钊商谈。章含之后来说:“父亲的口风很严,从来不对我们多说什么。”
  1958年8月,为了报复台湾对大陆沿海的破坏和渗透,同时为了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开始炮击金门、马祖。炮战打响后,毛泽东曾让章士钊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其中称道:“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希诸珍重。”毛泽东读了之后,很是欣赏,但以为把台湾看做“南天”不太恰当,遂改为“南云”。1960年3月30日,周恩来与章士钊谈话,又提及台湾问题。两人分析之后,认为美国的“两个中国”阴谋最终搞不通,台湾则是能拖就拖的局面。在此前后,章士钊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多次介入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包括参与接待多次“北行”的记者曹聚仁。
  从1956年到1964年,章士钊每两年赴香港“探亲”一次,每次都要住上半年。实际上,这是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一个稳定而畅通的渠道。可惜,就在1966年又该启程的时候,内地“文革”爆发,章士钊固定的行程因此也被打断。
  1973年5月25日。92岁的章士钊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带着亲属和特别配备的医生、护士、秘书、警卫等,飞赴香港。这次仍然名为探亲,实质是来恢复大陆与台湾联系的。因此,章士钊的此行成为当时震动海内外的一条重大新闻。据章含之回忆:当天,中国民航的包机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时,“为了我们这架专机,香港方面专门封锁了整个跑道,我印象中那天的机场是空空荡荡的”。“主席在我们临行前说,我们派一个包机过去,就是要制造轰动效应。”章士钊在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坐着轮椅,被抬下飞机舷梯。到达香港后,章士钊“出奇地冷静”,“他似乎意识到他是在履行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伟大使命”。第二天,他就急匆匆地安排会见各方面的旧友。也许是气候不适,以及过于劳累,章士钊不久得了肺炎。周恩来立即下令组成医疗队,连夜办签证赶赴香港。然而医疗队还没动身启程,7月1日,章士钊在香港去世了。
  章含之回忆说,就在章士钊到达香港之前,台湾的张群和“二陈”(陈立夫、陈果夫)的代表也已经到了香港。父亲曾嘱咐她:“你告诉总理,我已和台湾来的人接上头,开始工作了。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告诉周总理,我很想北京,事情办好我就回去,叫周总理不要忘记派飞机来接我。”这竟成了章士钊的遗言。
  (摘自《党史博览》2011年第3期)
其他文献
【瑞士籍,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离婚后居住瑞士日内瓦】  汪长诗和蒋孝武维持了一段短时期的婚姻。汪长诗的父亲汪德官曾任中南九省长途电话局局长,退休后定居日内瓦。然而,正是这父女俩,以其独特身份,为了两岸关系的解冻,曾行走于两岸,启航过一次迄今鲜为人知的“破冰之旅”。  汪长诗,瑞士籍,是中德混血儿。1968年8月,23岁的蒋孝武正在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留学,玩心甚浓。一天,他开着跑车,穿越隧道,花了4
期刊
【1925年生于北京,首位进入白宫的华裔女特使】  在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上,她是一位至为关键的人物。她与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总指挥陈纳德将军,结为伉俪,为海峡两岸的商贸往来等工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享有“中美民间大使”和“破冰使者”等美誉。她说:“只要中国人能扬眉吐气,我余愿已足”。  陈香梅,祖籍广东南海,1943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1944年加入中央社昆明分社担任记者。抗战胜利后,
期刊
万宝宝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万季飞的女儿,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万里的孙女。  16岁时,完全不懂英文的万宝宝只身远赴美国,她一走7年,先在美国读法国文学和摄影,20岁时再往巴黎进修法文。  2003年,毗邻巴黎协和广场的克利翁饭店举办“社交名媛成年舞会”,十多个国家的公主、政商文艺名人之后悉数登场,万宝宝也受邀参加。19岁的万宝宝是第一个参加“克利翁国际名媛俱乐部”的中国女孩。  跨入上流精英
期刊
在中国30余年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厉以宁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这位北京大学的教授,以他具有建设性的经济学著述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而他对中国经济改革最大的贡献,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提出了在中国要积极引进企业的股份制度,他由此而得到了“厉股份”的外号。  李克强、李源潮、陆昊、孟晓苏、龚方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厉以宁有所联系。北大读博期间,李克强与厉以宁、李源潮等师友合著《走
期刊
毛泽东未看清林彪的真实面貌  1971年8月,毛泽东开始南巡。他从北京出发的,先到武汉,又到长沙,再到南昌,每到一处,他都将周围数省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召集过来开会。这次“周游列国”的讲话主要是针对去年九届二中全会以来的党内斗争。  1970年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暴露出了林彪、陈伯达一伙人的政治野心。毛泽东严厉批评了林彪手下的一伙人: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对陈伯达更是定性为反革
期刊
侄子叶选基  叶选基是开国元帅叶剑英的侄子,自上世纪50年代末至1986年叶剑英逝世,他一直生活在叶剑英身边。公开资料显示,叶选基曾任中信香港集团总经理、正天科技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叶剑英家族是一个大家庭。叶剑英四女叶向真接受采访时曾谈到:“叶家后人现在有50多口,每年在广州都会有一次家族大聚会,其乐融融”;“父亲在世时,我们各忙各的,不怎么聚;父亲离开之后,我们反倒要聚在一起。”  公
期刊
【四川人,原国民党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认真而紧张的对台作战准备。穷途末路之际,蒋介石想再做一次和平试探,争取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他怀着复杂的心情,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长子蒋经国。蒋经国经过反复物色,最终选定由李次白担当赴大陆的密使。  李次白危难中受命  从1949年夏天开始,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开始进行认真而紧张的对台作战准备
期刊
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出席在京举行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裁减军队员额30万,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使军队更加精干高效。2015年12月7日,拥有副军级待遇的军旅歌手韩红宣布退役。这引发了人们对军队其他“明星”的关注,肩膀上同样有肩章的军队明星们,享受的都是什么级别和待遇?  “军改”大幕拉开,文工团首当其冲?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
期刊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国民党立法委员】  1956年以后,中共中央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毛泽东说:“爱国一家,爱国不分早晚。”中央还致信台湾蒋介石,情真意切地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和办法。蒋介石决定派宋宜山到大陆打探虚实,以便回旋。  毛泽东向蒋介石频投橄榄枝  随着抗美援朝的节节胜利,蒋介石想借共产党深陷朝鲜战争机会第一次“反攻大陆”的美梦彻底破灭了。在国际形势开始出现缓
期刊
“四人帮”垮台后反邓联盟出现  20世纪90年代,人们所说的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即我们国家的主流思想。但是在那个时候,邓小平的理论不仅不能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而且简直就是被当做逆流来批判的。翻翻1976年春天到1977年春天这一段时间的报纸,就可以看到种种批判邓小平的文章。这些文章说邓小平是“右倾翻案风”的总风源、“正在走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邓纳吉”、“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