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这一育人任务再次被强调。我国历来重视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就我区而言,南宁市“洒扫应对”活动已开展多年,柳州市“立德树人”工作常抓不懈,桂林市多次开展“让心灵与山水同美”活动……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学生的价值取向已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一些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缺乏积极的精神追求,道德素质滑坡,这说明德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学校犹如一个巨大的“育儿袋”,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德育是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成,也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因而,我们要搭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校园文化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的多位一体育人平台,将德育要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形成系统、全面、一贯的累积教育效应。
首先,强化两个阵地的作用。一方面,将德育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细化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使各学科教学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与良好的审美情趣。各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落实到教学当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德育目标细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例如,开展以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开展敬老爱老、“清洁家园·建立美丽乡村”等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纪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目、入脑、入心。
其次,坚持三网共育的做法。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教育,家庭是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用正确的思想与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并给孩子做好榜样,使孩子养成勤学笃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品质。学校要巩固发展家庭教育的成果,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德育方法,向学生家长推广有效的德育经验。此外,学校还应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与帮贫扶贫活动,让学生去社会工作岗位上体验、交流,从而对敬业、友善等内容有感性的体悟和理解,使道德要求不断外化为行为。
最后,发挥四种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让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有育人的功效。二是传承优良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经典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浸润于浓厚的传统文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三是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创建德育教育网络,创办德育电子刊物,開发德育教育软件,加强学生的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四是激活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与本地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学习的情感与动力。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责无旁贷。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学校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让学生在校园里养成影响一生的好品德,形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筑成改变一生的好基础,学成伴随一生的好技能,拥有受益一生的好素质,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责编 秦越霞)
学校犹如一个巨大的“育儿袋”,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德育是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成,也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因而,我们要搭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校园文化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的多位一体育人平台,将德育要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形成系统、全面、一贯的累积教育效应。
首先,强化两个阵地的作用。一方面,将德育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细化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使各学科教学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与良好的审美情趣。各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落实到教学当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德育目标细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例如,开展以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开展敬老爱老、“清洁家园·建立美丽乡村”等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纪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目、入脑、入心。
其次,坚持三网共育的做法。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教育,家庭是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用正确的思想与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并给孩子做好榜样,使孩子养成勤学笃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品质。学校要巩固发展家庭教育的成果,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德育方法,向学生家长推广有效的德育经验。此外,学校还应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与帮贫扶贫活动,让学生去社会工作岗位上体验、交流,从而对敬业、友善等内容有感性的体悟和理解,使道德要求不断外化为行为。
最后,发挥四种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让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有育人的功效。二是传承优良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经典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浸润于浓厚的传统文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三是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创建德育教育网络,创办德育电子刊物,開发德育教育软件,加强学生的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四是激活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与本地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学习的情感与动力。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责无旁贷。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学校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让学生在校园里养成影响一生的好品德,形成受用一生的好习惯,筑成改变一生的好基础,学成伴随一生的好技能,拥有受益一生的好素质,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