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合唱教学不再望而却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2011年3月,我很幸运进入到乐清市全员赛课第二关的课堂教学展示。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我们的教研员杨老师公布了一个令人极其兴奋不已,而又叫人望而却步的想法——合唱教学进课堂。这真是在我们的音乐公开课中前所未有的,真算是“潮点子”、“金点子”。剧情中的我又是如何在合唱教学进课堂中从连爬带滚中站起来的呢?
  【案例描述】
  既然是合唱教学,我想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应该是紧紧围绕怎样让学生会合唱,唱出和声的效果来。我就是按着这个思路来设计《嘹亮歌声》这堂课的合唱部分:
  案例一:
  一、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树儿们来为大家演唱。先来听听小树的歌声吧!
  现在我们来听听大树的歌声。
  2、哎?要是它们一起合作唱歌,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合唱在钢琴上弹出来的效果。
  3、填入歌词
  【思考】
  此环节的设计看似如挺顺的,想象中也是比较好的。可惜,实施起来发现抓不住中心,有种散架的感觉。从情景创设中,用小树和大树的歌声表示两条不同旋律音高的乐句,为了让孩子分清楚这是两条不同音高的旋律,也是这首歌的重难点部分。先是各自分声部演唱,再是二声部同时进行。上到这里,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之后填入歌词演唱时,越唱声音越乱,越唱声音越弱了?问题还是出在声部音准没有落实到位,每个环节挖得不深,像走走过场。设计上还是偏平淡,无法提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通过反复思考及结合听课老师的提点,将教案又进行了更深度的挖掘和修改。希望能挽救这败笔的一课。
  案例二:
  一、创设情景——猜声音
  1、今天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想不想听听它的声音呢?(师用盒子装沙子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个很像大自然中什么声音?(我觉得它特别像树儿唱歌的声音?
  那你们说说,树儿的歌声是谁送给它动力的啊?(风)
  1=D 4/4
  0 6 6 6︱ 5 - - -︱0 5 5 4︱3 - - -‖
  呼呼呼 呼 呼呼呼 呼
  来,一起来唱唱风儿的歌声。1次
  2、哎?要是风儿和树儿一起合作唱歌,会怎么样呢?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3、下面让你们自己分角色合作唱唱看啊!有没有信心?
  4、老师用表扬歌声的旋律引出
  1=D 4/4
  0 6 6 6︱ 5 - - -︱0 5 5 4︱3 - - -‖
  啊歌声 哟 啊真好 听
  老师用歌声表扬高声部
  A这么好听的歌声你们是不是也要表扬一下自己呀
  (学生用“啊歌声 哟 啊真好 听”表扬自己)
  B低声部同学老师也用歌声表扬你们
  C让我们一起用歌声表扬自己!(合唱)
  0 6 6 6︱ 5 - - -︱0 5 5 4︱3 - - -‖
  0 4 4 4︱ 3 - - -︱0 4 3 2︱1 - - -‖
  啊歌声 哟, 啊真好 听
  【思考】
  从用盒子发出的声音引出风和树唱歌的声音,以此导入是为了使课堂更童趣,吸引学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接着,用旋律线来表示它们的音高,能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音准。这也是符合三年级孩子的学习心理特点。再从学生和老师分别来扮演不同角色来练唱旋律,从不知不觉中感受了音程的和声效果,再到听琴声弹奏音程,演唱其中一个声部。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因为听觉是任何音乐活动的先导,此时的听是为了不断地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走向,建立音程的概念,在无意的注意中形成有意的记忆,为歌曲学唱做了铺垫。在练唱有简单的象声词的基础上,再加大难度。
  【深度反思与探究】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合唱艺术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 , 提高学生的自身的素質。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很多,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充分利用一部分时间,使学生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学习和掌握合唱。
  一、兴趣是先锋。
  1、引导学生多听。引导同学们欣赏一些中外著名合唱作品。
  2、鼓励学生多唱。我鼓励学生多唱多练,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到合唱训练中。
  3、采用多种方法。在课堂中,我选择一些容易的作品让学生训练。
  二、培养团体合作意识。
  班级合唱教学是一项合作性很强的音乐活动,活动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领唱、主旋律声部的任务,有时又要求一些学生承担副旋律、伴唱的任务。这些角色的变化,意味着他们必须要与人紧密合作。在什么时候突出,什么时候配合,什么时候应该出现,什么时候应该沉默……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有一种角色感,都应该把握适当的分寸。
  三、理论结合实践。
  有了兴趣和合作意识,对于学习合唱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但是,没有最基本的音乐知识,那么要想学好合唱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也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
  1、良好的发声技巧。良好的声音是合唱的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发现学生在开始演唱时总爱大声喊唱,特别是练习多声部合唱歌曲时,课堂训练时间少,他们总认为哪个声部声音大,哪个声部就占优势,就不容易跑调,有时个别同学还将自己的耳朵遮起来等,但他们却不知道在合唱里,只有“我们”而不能只讲“我”,要唱好合唱,声部之间的配合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懂得如何配合,才能准确表达歌曲的内容。
  2、良好的音准概念。音准训练是合唱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我就采用一个声部的同学和老师配合的效果,让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样学生很快进入歌曲学习的状态。
其他文献
色彩生财:日本东京市三叶咖啡屋老板挖空心思,利用人眼对颜色产生的不同感觉,达到了节省咖啡用料进而赚取更多利润的目的。他让30多位朋友每人都喝4杯完全相同的咖啡,但盛咖
1.氨化原料.各种质地较好、未出现霉变、含水量不超过13%的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秸秆、麦秆,谷壳和棉籽壳等均可.rn
来信选登rn“我们是一家技术领先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1家海外风险投资基金主动找到我们,经过紧张的前期谈判,他们希望与我们签署一份投资条款清单,开始尽职调查及最终确定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提高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注重
教学模式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结构,但在教学中没有唯一的、绝对有效的教学结构;教师的“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把握好“导”的时机,不能丧失课堂讨论的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索的是在建构学习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新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这种新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先进,课题研究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课题研究也锻炼了我们的教师队伍,同时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加深了我们对小学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认
近年来,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也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本文对比分析目前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手段的优缺点,并介绍了雅克夏雪山隧道“以地质法为基础、HS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做好物理实验也是学生将来投身物理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开发与利用物理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