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交流”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的频率,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要保障合作交流的实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把握学生个体需要的时机
在数学课堂中,有许多个体无法完成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此时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课件先播放一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各种机动车辆的视频,请同学们统计出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们单独统计时,需要边看边记,录像放完后,几乎都要求教师再播放一遍。此时,每个学生都面对独立完成统计任务的困难。教师提出:怎么办呢?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引导学生想到与同伴合作来完成任务。同学们主动要求组成合作小组,并做好明确分工:有人记录轿车的数量,有人记录公共汽车的数量,有人记录摩托车的数量,有人记录卡车的数量。各组迅速、圆满地完成了统计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把握住了学生个体需要合作的时机,使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的积极性,主动与同伴合作,分工合作完成统计任务。学生在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的同时,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快乐。把握住学生个体需要合作的时机,让学生在产生合作的心理需求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每个学生主动、认真,合作探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获得健康情感体验的过程,能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教育功能。
把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时机
每一个数学内容都有其重点、难点。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认知能力各异,面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信心十足,有的学生犹豫畏难,有的则茫然等待。在此时,组织小组开展讨论、操作、交流,使学生在同伴的启发下深入思考、在同伴的帮助下调整完善自己的认识。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体积”概念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物体体积的理解。学生凭借自己观察、比较物体大小的经历和感受,热情交流自己对“体积”的理解:“物体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物体的个儿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物体占的空儿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怎样表述体积的含义更好些?”请学生再次讨论。最后归纳概括为规范的体积概念,生生交流强化了学生对体积含义的理解,教师参与引导提升学生对体积的认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抽象概括体积概念的过程,分享同伴思考的成果,同时锻炼了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把握开放性教学活动时机
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组织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在为学生提供了学校运动会情景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喜欢的运动项目不同,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跳远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子的和跳高的有多少人?”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想的问题说给同桌听,再组织全班的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在看、想、说。来自学生的多个“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感受与伙伴合作的快乐。接着,让学生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活动中探讨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成多种方法的生成。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不断体验成功,在欣赏自己、本组、全班同学的成果中不断增强合作意识。
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如教学“统计”时,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完成统计图,在尝试中发现“格子不够”的问题。此时,请各小组探讨“格子不够怎么办?”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思考着、尝试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向上涂”“并排涂”“一格代表2人”,在这个基础上交流总结出“用一格表示2人”。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完成统计图,欣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把握住教学中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共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某个规律、得出某个结论、解决某个问题,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滋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小学)
把握学生个体需要的时机
在数学课堂中,有许多个体无法完成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此时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课件先播放一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各种机动车辆的视频,请同学们统计出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们单独统计时,需要边看边记,录像放完后,几乎都要求教师再播放一遍。此时,每个学生都面对独立完成统计任务的困难。教师提出:怎么办呢?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引导学生想到与同伴合作来完成任务。同学们主动要求组成合作小组,并做好明确分工:有人记录轿车的数量,有人记录公共汽车的数量,有人记录摩托车的数量,有人记录卡车的数量。各组迅速、圆满地完成了统计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把握住了学生个体需要合作的时机,使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的积极性,主动与同伴合作,分工合作完成统计任务。学生在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的同时,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快乐。把握住学生个体需要合作的时机,让学生在产生合作的心理需求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每个学生主动、认真,合作探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获得健康情感体验的过程,能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教育功能。
把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时机
每一个数学内容都有其重点、难点。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认知能力各异,面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信心十足,有的学生犹豫畏难,有的则茫然等待。在此时,组织小组开展讨论、操作、交流,使学生在同伴的启发下深入思考、在同伴的帮助下调整完善自己的认识。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体积”概念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物体体积的理解。学生凭借自己观察、比较物体大小的经历和感受,热情交流自己对“体积”的理解:“物体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物体的个儿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物体占的空儿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怎样表述体积的含义更好些?”请学生再次讨论。最后归纳概括为规范的体积概念,生生交流强化了学生对体积含义的理解,教师参与引导提升学生对体积的认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抽象概括体积概念的过程,分享同伴思考的成果,同时锻炼了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把握开放性教学活动时机
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组织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在为学生提供了学校运动会情景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喜欢的运动项目不同,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跳远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子的和跳高的有多少人?”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想的问题说给同桌听,再组织全班的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在看、想、说。来自学生的多个“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感受与伙伴合作的快乐。接着,让学生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活动中探讨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成多种方法的生成。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不断体验成功,在欣赏自己、本组、全班同学的成果中不断增强合作意识。
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如教学“统计”时,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完成统计图,在尝试中发现“格子不够”的问题。此时,请各小组探讨“格子不够怎么办?”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思考着、尝试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向上涂”“并排涂”“一格代表2人”,在这个基础上交流总结出“用一格表示2人”。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完成统计图,欣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把握住教学中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共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某个规律、得出某个结论、解决某个问题,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滋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