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等.尽管课堂小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审视我们的课堂小结,有些数学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忽视数学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有的对课堂小结匆忙一带而过,有的甚至由于下课时间到了也就“省略”掉了.我认为数学课堂小结不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对学生系统、有效地掌握数学课堂知识有很大影响,能否恰当地进行课堂小结,并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数学课堂小结方面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整理知识,恰当评价,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
一个课堂小结意味着学习将进入另一个新的阶段,前面的学习和知识将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固定的程式和必要的环节,其实更是上课教师教育理念和智慧的体现.例如我在高三复习(选物理化学班)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2,0),请补充条件后,求轨迹方程.课堂上同学们思维十分活跃,列出许多方法,在生A加了一个条件并采用交轨法求出方程后,我这样做出了如下的小结:很好,生A在求轨迹方程时采用了交轨法,即引入参数,寻找动点的诸个方程,直接消参得方程.交轨法在某种意义上也称消去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些元素量间的已知等量关系,通过恒等变换,消去其中的某些元素,得出其他一些元素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求轨迹方程时还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要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的不同.
这个片段看起来不是那么精彩,甚至感到有些啰嗦.但我认为:课堂小结除了让学生有一个反思和梳理知识的机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那些学困生重新整理知识,强化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像“学了哪些知识”之类的陈述型小结,尽量让“学困生”完成;像“应注意什么”之类的陈述型小结可先让“中等生”完成;概括性比较强或深层次的“反思型”的小结则由优等生完成.
我们在评价中应该有鼓励、批评,更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课堂上自己该怎么做”,解决问题要不断追求,勇于创新.同时,也要求学生明白“自己做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和其他同学横向比较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总结自己的前期行为,促进学习能力提高.
二、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有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再次经历核心内容,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有可能为进行下一阶段学习提供思路、目标和内容等.
例如,在高三二轮“平面向量的应用”的教学中,在讲解完成下面的例题之后,(2008年青岛市检测卷)已知向量a=(cosα,sinα),b=(2-sinα,cosα),α∈-π2,π2.(1)若|a+b|=3+1,求α的值;(2)若向量c=(2,sinα),求(a-c)•b的最大值.
我进行了这样的小结: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向量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模、数量积等知识的运用,将问题化归为三角函数,而后再具体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问题.平面向量除了在三角函数中应用,还在函数、数列等方面应用,下面我们来看下一题……
这样的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体会平面向量在三角函数中应用的基本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同时,为学生进行后面的学习创设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他们进行开放性思维添加了充足的润滑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创思维.
三、自主体验,合作交流,优化学习方法
“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给教学的启示是:学习中,诸多的知识不可能全部由教师传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下面是我在执教“椭圆复习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在多媒体中出示如下的例题:当m为何值时,直线l:y=x+m与椭圆x2+2y2=2,①有一个交点?②有两个交点?③没有交点?
生1:联立方程组,用Δ法进行判断.
生2:老师,也可利用几何法求解.设F1(1,0)关于直线l:y=x+m的对称点F1′,可求得F1′(-m,m-1),则dmin=|F1′F2|=(-m-1)2+(m-1)2=2(m2+1),所以,当dmin=2(m2+1)=22,即m=±3时,直线与椭圆相切……
生3:也可将椭圆转化为圆处理,先将椭圆化为x22+y2=1,然后设x=2x′,y=y′,椭圆变为x′2+y′2=1,同时直线变为y′=2x′+m,所以原题变为:当m为何值时,直线y′=2x′+m与圆x′2+y′2=1,①有一个交点?②有两个交点?③没有交点?因而利用几何法很快可以求解到答案……
面对以上的三种解法,我并没有马上引导学生应该怎么做,也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价这些方法的优劣,而是创造环节让学生继续活动,自主体验,自我小结.
师:以上三名同学都非常不错,都说出了自己的方法.现在,请每名同学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交流每种方法所花的时间、精力和计算的难易程度等,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然后,讨论一下,以上的三种方法哪一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规方法?我们以后该采用哪一种方法求解?
在我们的解题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多种方法,如何优化计算方法是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经常面对的问题.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体验,不仅使他们体会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可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法,还能及时纠正自己在思维活动中的偏差,在信息交流中体会优劣,并找出最优和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整理知识,恰当评价,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
一个课堂小结意味着学习将进入另一个新的阶段,前面的学习和知识将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固定的程式和必要的环节,其实更是上课教师教育理念和智慧的体现.例如我在高三复习(选物理化学班)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2,0),请补充条件后,求轨迹方程.课堂上同学们思维十分活跃,列出许多方法,在生A加了一个条件并采用交轨法求出方程后,我这样做出了如下的小结:很好,生A在求轨迹方程时采用了交轨法,即引入参数,寻找动点的诸个方程,直接消参得方程.交轨法在某种意义上也称消去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些元素量间的已知等量关系,通过恒等变换,消去其中的某些元素,得出其他一些元素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求轨迹方程时还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要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的不同.
这个片段看起来不是那么精彩,甚至感到有些啰嗦.但我认为:课堂小结除了让学生有一个反思和梳理知识的机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那些学困生重新整理知识,强化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像“学了哪些知识”之类的陈述型小结,尽量让“学困生”完成;像“应注意什么”之类的陈述型小结可先让“中等生”完成;概括性比较强或深层次的“反思型”的小结则由优等生完成.
我们在评价中应该有鼓励、批评,更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课堂上自己该怎么做”,解决问题要不断追求,勇于创新.同时,也要求学生明白“自己做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和其他同学横向比较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总结自己的前期行为,促进学习能力提高.
二、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有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再次经历核心内容,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有可能为进行下一阶段学习提供思路、目标和内容等.
例如,在高三二轮“平面向量的应用”的教学中,在讲解完成下面的例题之后,(2008年青岛市检测卷)已知向量a=(cosα,sinα),b=(2-sinα,cosα),α∈-π2,π2.(1)若|a+b|=3+1,求α的值;(2)若向量c=(2,sinα),求(a-c)•b的最大值.
我进行了这样的小结: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向量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模、数量积等知识的运用,将问题化归为三角函数,而后再具体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问题.平面向量除了在三角函数中应用,还在函数、数列等方面应用,下面我们来看下一题……
这样的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体会平面向量在三角函数中应用的基本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同时,为学生进行后面的学习创设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他们进行开放性思维添加了充足的润滑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创思维.
三、自主体验,合作交流,优化学习方法
“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给教学的启示是:学习中,诸多的知识不可能全部由教师传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下面是我在执教“椭圆复习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在多媒体中出示如下的例题:当m为何值时,直线l:y=x+m与椭圆x2+2y2=2,①有一个交点?②有两个交点?③没有交点?
生1:联立方程组,用Δ法进行判断.
生2:老师,也可利用几何法求解.设F1(1,0)关于直线l:y=x+m的对称点F1′,可求得F1′(-m,m-1),则dmin=|F1′F2|=(-m-1)2+(m-1)2=2(m2+1),所以,当dmin=2(m2+1)=22,即m=±3时,直线与椭圆相切……
生3:也可将椭圆转化为圆处理,先将椭圆化为x22+y2=1,然后设x=2x′,y=y′,椭圆变为x′2+y′2=1,同时直线变为y′=2x′+m,所以原题变为:当m为何值时,直线y′=2x′+m与圆x′2+y′2=1,①有一个交点?②有两个交点?③没有交点?因而利用几何法很快可以求解到答案……
面对以上的三种解法,我并没有马上引导学生应该怎么做,也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价这些方法的优劣,而是创造环节让学生继续活动,自主体验,自我小结.
师:以上三名同学都非常不错,都说出了自己的方法.现在,请每名同学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交流每种方法所花的时间、精力和计算的难易程度等,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然后,讨论一下,以上的三种方法哪一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规方法?我们以后该采用哪一种方法求解?
在我们的解题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多种方法,如何优化计算方法是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经常面对的问题.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体验,不仅使他们体会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可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法,还能及时纠正自己在思维活动中的偏差,在信息交流中体会优劣,并找出最优和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