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貌之谜
武则天是一位美女这是毫无疑问的,要不然她也不会被唐太宗看中,封为才人。但是武则天究竟长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从文字里探知一二。据说太平公主最像武则天,史书对太平公主的相貌是有记载的,“公主丰硕,方额广颐”(《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她体态丰腴,脸蛋饱满,额头也比较宽,这符合唐代的审美标准。史书说“则天以为类己”,所以武则天可能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
另外,武则天个头可能不低。由于遗传基因的缘故,武家人普遍个子都不高。史书有记载的武懿宗、静乐县主,都是小个子,但是武则天是个例外,有唐代文献说“武氏最长,时号‘大哥’”(《朝野佥载》卷四),这里“长”念cháng,不是长zhǎng,武则天绝不是他们家族里辈分最高的,那就是说,她的个子是家族里最高的。是不是矮子里拔将军呢?因为武家人都矮嘛。这不好说,但起码可以说武则天个子不低吧。
20世纪80年代,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被发现,石破天惊,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文物。根据地宫物帐碑的记载,在唐朝皇室馈赠给法门寺的物品中有“武后绣裙一腰”,即是武则天生前穿过的绣裙——要是它被完全复原出来,那咱们可就有条件八卦了,量一下就知道武则天的腰围、身高了。但遗憾的是,这件绣裙出土时和其他丝织品一样,朽坏得很厉害,叠成一团,难以分辨真面目。目前,这件绣裙被妥善保管在文物部门的库房里。中外专家正联手尝试修复。
虽然史料里有各种线索,但都是文字记载,并没有一张可信的武则天的画像流传下来,尤其是与她同时代的人给她画的像。大家见到的流传比较广的一幅画像出自《历代古人像赞》。这是明弘治年间画的,服饰有很多和唐朝不符合的地方,只可以看作明朝人的想象,可信度很低。而且此图中的武则天被画得阴阳怪气的,图中还有文字:“屠虐宗支,毒害忠良,攘窃神器,淫秽纲常。”据此可知,这幅图的作者是站在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基础上对武则天大加指责的,自然有所偏见。
历史上还有几幅画,人们推测里面有武则天,但是都缺乏过硬的证据。比如,《唐后行从图》被认为是唐代著名大画家张萱的作品。张萱与武则天基本同时代,这如果真是他创作的,那图中“唐后”是武则天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那么,究竟是不是呢?由于原画已经比较模糊了,我们来看一下今人临摹的《唐后行从图》:这幅临摹的画里“皇后”的形象比较清晰,的确符合史书中记载的武则天的体态特征,所以有现代学者据此认为这幅画像就是描绘武则天的。可是问题在于,这幅画是不是唐代的还有疑问。有人根据其中出现的太湖石以及竹子的画法,认为恐怕是宋以后的作品,而且这幅画也没有题记文字,所以很难断定画的就是武则天。
还有一些雕像也被认为有可能是按照武则天的真容塑造的,最著名的就是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
大佛净高17米以上,是龙门石窟第一大佛,十分雄伟壮观。有一种说法是,这尊大佛的脸是按照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理由是修建这尊大佛的是高宗皇帝,武则天当时把脂粉钱捐出来赞助。按照古人的传统,捐钱的“供养人”会通过某些方式,比如壁画、雕像等,把自己的形象留在佛祖身边。但是一般来讲,将自己的脸直接“安”到佛祖身上的并不多见,尤其此时武则天还只是皇后,她敢不敢如此大胆还是个疑问,起码没有史料做直接的依据。有关大佛建造的历史记载,主要是刻在这里石壁上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里面说大佛是咸亨三年(672年)唐高宗下令修建的,“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至于佛像的面部形象依据了什么,没有提及。武则天要是真的敢把自己的脸留在这里,也就敢在文字里提这事儿,但是没有任何文字资料记载此事。只是因为这尊大佛的形象很接近《旧唐书》里“方额广颐”的记载,所以人们就产生了很多美好的遐想。那到底是不是呢?谨慎地说,我们无法肯定,也无法完全否定这种说法。
武则天小时候在四川广元生活过,广元的皇泽寺里也有她的塑像,可能是有所依据的。但是原件已经损坏,现存的是后世翻修的,所以也很难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武则天的真容。
养生达人
《新唐书》记载:“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武则天退位时已经年过八十,但身边的人也不觉得她像个八十岁的人,因为武则天很善于保养,据说她有秘方。
唐代医学家王焘写的《外台秘要》里记载过一则“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有兴趣的女读者不妨试一试。只是,制作也是非常麻烦的。主要材料是五月五日采集的益母草,采的时候根上不能带土。之后,晒干,用一个泥炉子将其烧成灰,用水搅合,然后让它发酵,捏成鸡蛋大小的团子,再晒干,再用炉子烤,烤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能烤得发黄发硬,要烤出白色。最后用玉锤研碎,再筛,连续研三天,这才是成品。用它洗脸洗手,据说可以使皮肤白嫩。
这个制作方法够复杂。原材料倒是不算难得,就是这制作过程太麻烦了。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受她的影响,也善于保养。据说太平公主也有一个美容方,是唐代一本书叫做《韦氏月录》的书记载的。方法比较简单: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上三月三日收采的桃花末,用来涂脸。据说三日就有效,可使皮肤白皙。这个简单点,就是满脸鸡血有点儿吓人。
武则天相貌与年龄的视觉误差曾导致她的儿子唐中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震荡。怎么回事呢?神龙政变发生,武则天被推翻了,心情很差,再加上病痛折磨,所以也没心情保养化妆了,结果一下子老态龙钟,完全成了八十多岁人的样子。唐中宗去看望母亲,他已经习惯了母亲那副年轻的面孔,一进门却大吃一惊:母亲如此苍老,和以前简直是判若两人。唐中宗大为伤心,他觉得正是自己使得母亲变成了这个样子,所以非常内疚。这也告诉我们,最好的保养品是好心情,心情不好相貌也就跟着遭殃了。
后来武则天去世了,唐中宗亲自护送母亲的灵柩回长安,想把武则天埋到乾陵。但是大臣反对,理由是卑不动尊。武则天去世前特地留下遗嘱,去帝号,号“则天大圣皇后”。既然是皇后,那就不应该打开乾陵地宫。乾陵地宫的墓道是用石头填塞的,石头之间用铁连接,要想打开必须费很大劲儿,大臣们认为这样会惊动高宗皇帝的灵魂。但是中宗皇帝还是力排众议,将武则天葬入乾陵。 为了维护母亲的形象,唐中宗很反感大家称他为“中兴之主”。“中兴”本是朝廷内外许多人共同的期待,希望他成为带领大唐复国并且中兴的领袖。但是,唐中宗自己不认可。他刚刚复位时,天下很多寺庙、道观都改名“中兴寺”或者“中兴观”,表达对李唐复国的欣喜。可是后来唐中宗却下令,所有叫“中兴”的寺庙或道观一律改名“龙兴”,不许任何人说“中兴”。唐中宗这样做无非是表示不愿意与自己的母亲划清界限,所以他也很亲近武家子弟,这也就为后来一系列的宫廷政变埋下了伏笔。要想探究唐中宗这样做的心理动机,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起码可以肯定的是,武则天容貌的变化对他来说具有足够的心理冲击力。
女皇的餐桌
武则天爱吃什么,平时吃什么,大家也很想搞清楚。但是很可惜,这方面的史料实在是太稀缺了,民间倒是有一些传说。
洛阳是武则天最爱的城市,她当皇帝后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洛阳有个著名的“水席”(洛阳的特色宴席),头道菜叫做“燕菜”,据说就和武则天有关系。说是有一年洛阳郊外菜农种出一个重三十多斤的大萝卜,菜农视其为祥瑞,便将其进献给武则天。武则天让御厨把它做成菜,御厨们把萝卜切成花形,配上山珍海味烹制成一道汤菜。武则天吃了赞不绝口,因为那萝卜切得酷似燕窝丝,当即赐名为“假燕菜”。从此,这道菜风靡开了。现在您去洛阳吃水席还有这道菜。但这只是个传说而已,唐代没有文献记载。
唐代饮食还处于发展阶段,中国的烹调体系还没完全形成。例如,唐代很可能没有炒菜,或者说即便有也很罕见。但是,这不妨碍贵族饮食的奢靡。
《说郛》卷九十五记载了唐代韦巨源宴请皇帝的烧尾宴的菜单。因为这个菜单实在是太长了,这里摘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光明虾炙,就是烤生虾;红罗丁,是用肥肠和动物的血做的;巨胜奴,把面粉和上蜜再和上动物油脂,然后炸;贵妃红,就是加红点的酥皮点心;吴兴连带,就是生鱼片;甜雪,就是用火烤蜜糖;玉露团,就是奶酥雕花,很考刀工呢;格食,羊肉羊肠子羊内脏加上豆荚一块儿烹煮;水炼犊,小牛肉微火慢炖;西江料,就是粉蒸肉;白龙,就是鳜鱼丝;仙人脔,就是用奶煮鸡块;凤凰胎,就是鱼的胰脏;小天酥,鸡肉和鹿肉掺和;鸭花汤饼,就是加鸭肉的汤面条等等。大家从这儿就可以看出贵族饮食的奢靡了。或许这纯粹是皇室的炫耀,皇帝就是一道菜吃一口也会撑破肚皮的。
烧尾宴是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曾经吃过的。武则天要想奢靡的话自然更有条件,但是武则天的饮食恐怕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奢侈,为什么呢?这跟她的宗教信仰有关。武则天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中国的佛教徒从梁武帝时期开始就断绝酒肉了,武则天出过家,当了皇帝后也终日礼佛,所以她很可能也吃素,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吃素。而且她还想把吃素推广到全国。她曾经下令天下禁屠,禁止屠杀牲畜那就是不让大家吃肉嘛。不过,这个决策纯属想当然,不仅造成畜牧产业的损失,也遭到民众甚至官员暗地里的抵制。
《御史台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看得出底下人实际上都在暗地违反禁屠令,故事的主人公是娄师德,当时他担任御史大夫,到陕州出差。吃饭时厨师端上一盘肉,娄师德说:“这怎么回事?皇上禁屠,你这肉哪里来的?”厨师回答:“这是被豺咬死的羊。”娄师德听了嘿嘿一笑:“嗯,这豺真懂事。”于是甩开腮帮子大吃起来。一会儿厨师又端上一盘鲙,鲙就是切成细丝的鱼肉。娄师德又问:“这鱼肉哪里来的?”厨师回:“这是豺咬死的鱼。”娄师德大笑一声:“蠢货,你家豺能咬死鱼?你应该说是水獭咬死的。”
《资治通鉴》还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个叫张德的人,职务是右拾遗,他得子后,摆席宴请同僚,私下杀了一头羊。结果宾客中有个叫杜肃的家伙悄悄藏了一块肉,回来后就向武则天举报,说张德违反禁屠令。第二天,武则天见了张德说:“恭喜啊,听说你家生了一个儿子。”张德拜谢。武则天紧跟着问:“那肉是从哪里来的啊?”张德一听吓出一身冷汗,立即跪倒谢罪。武则天徐徐地说:“我的禁屠令,限制的是平常时候杀生,家有红白喜事的话不在限制范围内。我劝你一句,以后请客吃饭,你要好好选择一下宾客呢!”然后就把杜肃告状的表给了张德。杜肃从此抬不起头来,满朝文武都讨厌他。
从这个事大家可以看到,武则天这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不含糊,禁屠令无关宏旨,而必须把奸佞小人晾出来,非如此无以整肃官场风气,所以说武则天是个做事极有分寸之人。
作为书法家、书法迷的武则天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很早就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高峰期,隋唐时也涌现过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其中就包括武则天。
唐代窦臮(jì)写过一篇回顾书法历史的文章叫《述书赋》,其中上篇里说:“今记前后所亲见者,并今朝自武德以来迄于乾元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亦书之。……唐四十五人:神尧皇帝、文武圣皇帝、则天武后……”窦臮是唐中期人,他认为从唐朝建国到唐肃宗时期能称得上书法精妙的一共四十五人,其中包括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还包括唐高祖,唐太宗和武则天。
这还真不是窦臮拍马屁,这几个皇帝包括武则天的确是书法家。武则天善于写飞白书和行草,其他字体也不差。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武则天亲自书丹的《升仙太子碑》,原碑在河南偃师县。碑文是用行草书写的,据说这是中国第一块以行草书写的碑,反映了武则天突破常规、大胆试探的做事风格。她的行草被历代书法家奉为精品。
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更有条件精练书法了,因为唐代宫廷内书法精品实在是太多了,这全要归功于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收藏家,尤其热爱魏晋时期的书法,比如“二王”的作品,常以重金四处求购,还组织褚遂良等人做鉴定,所以唐朝宫廷内有大量的书法精品,包括著名的《兰亭集序》。这样,武则天就有很多的书法经典可做字帖。武则天自己也曾经搜集“二王”书法。《法书要录》记载,武则天手下有个大臣叫王方庆,是东晋著名宰相王导的第十世孙,家中有历代先祖的作品,这里面包括王羲之的,当时只剩一卷了,加上其他王氏先祖的作品一起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要,王方庆敢不给吗?这是无奈献出。但是没想到,武则天下令调集书法高手,将这些书法作品临摹了一遍,然后把临摹品留在宫内,不仅把原件还给了王方庆,而且还用各种宝物织锦将这些书卷重新加以包裹。人们都称赞武则天这事做得有分寸,仁义。 唐代有个学者叫武平一,他是武家子弟,小时候在宫廷里生活过,所以他说的宫内的事情应该有较高的可信度。武平一写过一篇文章叫《徐氏法书记》,描述了宫内各种书法藏品,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洎大圣天后御极也,尤为宝啬。”就是说武则天登基后,对宫里这些书法藏品特别爱护,甚至已经到了抠门的地步。唐代《法书要录》记载,有一次,武则天当着群臣的面品评朝中大臣们的书法,其中品评到狄仁杰,她夸赞狄仁杰“能书”,也就是说字写得好,这对狄仁杰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啊。狄仁杰很谦虚,说:“我那是凭着天性瞎写的,算不上写得好。关键是我自幼没见过古人书法精品,所以写字全靠感觉。”于是,武则天下令从大内库房里拿出“二王”真迹二十卷,然后派一个五品的宦官带着给诸位宰相看。大家欣赏完,心里想着:能不能留给我们临摹一下啊?没想到那宦官一看:都看完了是吗?就把那些书法一卷,拿回去了。哦,敢情就是给宰相们扫一眼啊。武则天为什么这么小气?恐怕是因为爱惜这些文物精品。
说到这里,有个重大问题需要辩白一下,那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下落。《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的代表作,大概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名的作品。但是它现在已经失传了,现存的版本都是后人临摹的,原件去哪里了?现在最盛行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被唐太宗带入了昭陵。
这个说法有大量的唐代文献作支撑。比如《法书要录》《独异志》、何延之《兰亭记》、韦述《叙书录》等等,都记述过这件事情,但各自的版本还不大一样,综合起来是这样的:唐太宗生前最爱王羲之书法,尤其钟爱《兰亭集序》,所以在去世前他对太子李治说,你要是孝顺的话,就把《兰亭集序》给我陪葬吧。唐高宗听从了父亲的嘱托,将《兰亭集序》放进了昭陵地宫中。
第二种说法,被武则天带入了乾陵。
这种说法最近这些年颇为流行。支持这个观点的人指出,唐太宗的昭陵在五代时期被军阀温韬盗掘了,出土珍宝无数,可是没有提到《兰亭集序》,可见《兰亭集序》没有进入昭陵。虽然唐太宗死前想让《兰亭集序》陪葬,但唐高宗也喜欢《兰亭集序》,于是违背了父亲的遗嘱,悄悄藏起来了,后来被武则天带入乾陵了。
这个论据有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没有史料能支持这个说法。这是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
第二,逻辑上有问题,不在昭陵就肯定在乾陵吗?难道唐代就这两个陵或者说就这两三代皇帝吗?
第三,说温韬盗墓没看到《兰亭集序》是对史料的误解。我们看看《新五代史》记述这件事:“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就是说昭陵地宫棺床上的确有铁盒子,里面有书法作品,其中包括钟繇(yóu)和王羲之的,而且保存得还不错。的确,这里没有直接提到《兰亭集序》,但是谁能保证所谓“钟、王笔迹”里不包含《兰亭集序》呢?史书作者在这里没有一一列举作品的名字,无非是因为温韬当时盗掘到的书法作品较多,所以一言以蔽之——钟、王笔迹。他并不会知道21世纪的人对《兰亭集序》那么感兴趣。
那么《兰亭集序》到底在哪里呢?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是,被温韬毁坏了。温韬是劫匪出身,赳赳武夫,他可不懂得欣赏什么书法,他挖掘唐陵的目的很简单——奔着金银玉器去的,这些书法不入他的法眼。宋代的《爱日斋丛钞》记载:“温韬发昭陵所藏书画,亦剔取装轴金玉而弃之。”就是说他把装饰着金玉的书画轴都拿走了,他喜欢这个,书画本身被他当作垃圾毁掉了。第二个可能是,落入温韬外甥郑玄素手里了。《旧五代史》记载,郑玄素是温韬外甥,温韬死后,他在唐陵里盗掘的书画就归了郑玄素。郑玄素后来当了隐士,《兰亭集序》是不是跟着他进入了深山,然后消失了呢?没有史书记载,这个就不好说了。
总之,没有史料能证明武则天把《兰亭集序》带入乾陵了。
摘编自《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删节
除标注外,图均由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