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节选)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
  “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
  “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
  “啊!啊!原来如此……如此……”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
  “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父亲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
  “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母亲马上回答道:
  “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的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简析】
  《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品之一,同学们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即将接触到这篇课文。
  小说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无情寡义,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小说波澜起伏,情节巧妙曲折,关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刻画生动,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有致。
  节选文字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描摹,层次鲜明地展现了菲利普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菲利普夫人听丈夫说那个卖牡蛎的穷水手好像是于勒时,害怕起来,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那样一家人的梦想就会破灭了,于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但当她亲自看清楚果真是于勒,并且等丈夫确认后,终于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非常生动、传神,让人印象深刻。
  (江苏溧水 蒋岭 荐析)
其他文献
有你相伴,真好!  这是离开你以后我的感觉。  刚出生的你安静地睡在摇篮里,我战战兢兢地站在小板凳上,探着脑袋,想一睹你的“尊容”。可是过了好半天,你却对我“熟睡无睹”,没有半点儿要回应我的“诚意”。于是,我把摇篮当成拨浪鼓摇起来,偏不信你还能像小猪一样沉睡不醒。果然,你醒了,眼睛却依旧不睁,只管蹬着小脚大哭。我呢,则咧着嘴大笑,直到上气不接下气。  就这样,在我对你“漫不经心”的欺负中,你一点一
梁丽芬是个学习非常拔尖的女孩,并因此深受老师和父母的宠爱。但遗憾的是,她在班上没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大家都对她 “敬而远之”,因为与她交往太困难了。举一个例子:每当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题后,学习能力强的她总能迅速简捷地解出答案来。对此她的同桌张莉赞叹不已:“呀!你真棒!你的大脑赛过电脑了!”要是换了别人,听到这番赞扬肯定会高兴,至少不会反感。可梁丽芬却皱起了眉头:“她这是想干什么?她是想通过吹
常州市朝阳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春蕾”文学社也是个成立才三年的年轻社团,但小“春蕾”有大理想:  希望同学们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能在这一方天地找到一泓清泉,洗涤自己的心灵;能发现一条小溪,在它的歌声陪伴下写出自己的心曲;能浇灌出一朵朵鲜花,让它们的芳香熏陶自己的心志。只要是对文学怀揣梦想,渴望在这方舞台上坦露心迹、展现才华的同学,都可以走进这个文学之“家”,成为其中的一员。虽然他们暂时还不能长成参天大
井中鱼  主人待馆宾,每食设鱼,多无中脔。馆宾问曰:“鱼从何所得?”主人曰:“池中养者。”馆宾曰:“恐是井中养者,不然如何这等短。”  ——《广笑府》  一钱莫救  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舟子索钱,一钱方往,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广笑府》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灵活多元,录取评价指标包括中学成绩、标准化考试分数、课外活动、才艺与能力、个性品质等。  其中,中学成绩是美国大学入学最重要的一条标准。但大学在评估此项指标时,也并非片面追求高分数,而是将其放置到学生的中学教育条件或家庭背景中综合评价。此外,鼓励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多选修难度大的高级课程或大学预修课程,学生修习并通过了这些高难度课程的统一考试,可以为大学入学申请增加不少
(1988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反映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路遥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用三部书、上百万字的篇幅,刻画了社会各阶层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在历史演变进程中普通人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书中所表达的热爱生活的主题,以及面对困难坚忍奋斗的精神,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
松鼠是我的好朋友  它总爱上蹿下跳  它和我玩捉迷藏  每次我都找不到它  最后一个人哭着鼻子回家    松鼠很孤独,它没有家  那天,它问我  朋友是什么东西,是不是  很好吃    松鼠太小,比我还小  我不知道它是怎么知道贝多芬的  它问我——贝多芬  有什么了不起  他只不过写了几首钢琴曲  呼,傻傻的松鼠    留声机  妈妈   你见到那台留声机了吗  那是松鼠送给我的礼物  我一个人
游过长城的人,在一起谈论长城,有的说“长城真雄伟”,有的说“长城真古老”,有的说“长城真奇妙”。这些都是人们游历长城后的感受。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感受,在作文中,如果能把自己最真切的那一点感受写出来,作文就有了个性,就显得真实、深刻。  那么,我们怎样去获得真切的感受呢?  一、感受人的真情。与人交往,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总能感受到某种思想感情,用心体察一下,就会有真切的认识。有人过10岁生日
这是个争分夺秒的世界,我们的步履太过匆匆,无形的绳索始终束缚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期待自由的空气,我们期待别样的人生。如果我们希望过去能给未来松绑,历史能给创新松绑,习俗能给时尚松绑,父母能给子女松绑,老师能给学生松绑,那么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自己的心灵松松绑?  松绑自己的心灵,就等于给自己一片广阔的天地;松绑自己的心灵,就等于给自己的内心腾出更多包容的空间;松绑自己的心灵,会使内心深处多一点
《给儿子的信——  一个父亲的谆谆教导》  作者:[美国]肯特·尼伯恩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给儿子的信》是作家肯特·尼伯恩写给儿子尼克的一本书信集。这组精美的信札涉及了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工作、金钱和财富、死亡、职业、战争、忠实守信、奉献的奇迹、艺术的力量等。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谆谆教导我们:生活并非总是轻松愉悦的;生活是我们一路走来、要与人生路上的同路人共同分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