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采用的都是老师介绍作者、课文背景,然后通篇翻译、学生记笔记,最后是老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老师填鸭式地讲,学生机械性地记,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流、没有合作探究,教学缺乏开拓性、创造性,完全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执教者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课堂。师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教授、学习文言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那样的课堂也正是教育工作者苦苦追寻的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理想的目标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文言文这种文体的使用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它本身所蕴涵的文化积淀又那么博大精深,再加之行文时有许多的特殊句式(如:使动句式、被动句式、意动句式、省略句式、倒装句式),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只是读这一关就很难过。尤其像初中课本现在收录的长篇文章《陈涉世家》《出师表》等,就更难让我们教得得心应手。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预习文言文的任务: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和疏通文意。前两项只要求了解,后两项必须让学生落到实处。其次,老师要在上新课之前,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先要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正确断句。如《湖心亭看雪》一课“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如果不教给学生将“湖中”与后边断开,那么这个句子就无法读懂。最后,在上第一课时,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检查,使预习的习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二、加强诵读,读出情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语道出了读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往往不够重视诵读的指导,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初中科目多,晨读、晚读的时间少,就连有限的朗读也是机械的,读得结结巴巴,破句连连,不见美感。因此,教师应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把时间归还给学生。教师要做好必要示范,对停顿、语气、语调、情感等做好指导,教会学生尽情地朗读,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进而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文言文语感。
  三、用疏通文意来务实文言文教学的基础
  虽然新课程淡化了文言文的翻译,但是学生如果连课文的基本意思都搞不清楚,就谈不上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环节中的工作呢?
  第一,以分小组疏通文意来带動课堂教学。教师把全班同学按四人一小组分配,在分配时应该注意好、中、差学生的搭配。这种分配每组人少,学生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积极发言,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明确指出本课要重点掌握的实虚词,使学生分清主次。如《爱莲说》一课,共有116 个字,如果教师不能明确本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字词,学生就会哪个字词都放不下。相反,如果教师把“蕃、之、蔓、亵玩、鲜”等这些字词出示在黑板上,学生就会有的放矢,既节省了时间,又准确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要点。
  第三,解决重点字词。在疏通文意后,教师指名解释板书的重点实虚词的意义,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反映出本课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让那些中、差学生多发言,回答正确的,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第四,重视归纳。在古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给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总结归纳。如在《核舟记》中指导学“中轩敞者为(是)舱”一句时,应及时引导学生跟前文中出现的“为(做,指雕刻)宫室”和《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对、向)外人道也”中的“为”对比归纳。这样用简单明了的方法,既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又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激发兴趣,让文言文课堂激情飞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首先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大胆创新,利用多种教法和辅助性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挖掘其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利用历史故事、典故、神话等巧设情境导入新课,既简单快捷,又便于学生理解。像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就可以借此引入对《出师表》《孙权劝学》等课文的学习。还可以调用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来学习相关的文言文,如《三峡》《岳阳楼记》《陈涉世家》等。利用由简笔画到甲骨文,再到现代汉字的演变,来讲解文言词的字形和字义,给学生留下了生动而深刻的印象。
  五、精心设计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文章的透明度
  对于初中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对内容的分析不必究得过深。一来这样不符合新课程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来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课文内容透明化,这样就降低了学文言文的难度。如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教师可避重就轻,只提问:“文中的‘陋室’为什么不陋?”这一问题贯穿文章的始末,既简单又指向明确,而且不至于学生摸不清头脑,最后还加深了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
  六、调动情感,激起共鸣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把孩子带入知识的海洋,情感的圣境,让他们学得开心,学得轻松。特别是带动学生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地思考和探索,打开他们的思路,从而使学生从浅层面的学习转入深层次的探究学习中。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提出,“如果宋濂不写这篇赠序给马生,劝勉他努力学习,那么马生最终能学有所成吗?”学生一一发表看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还有在教学《木兰诗》时,学生也提出木兰“不用尚书郎”的一个原因是古代没有女子做官,于是,我马上加入古时重男轻女民风的讲解,正确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疑惑。
  结语
  总之,新课改号召下的文言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与学生走出文言文教与学的误区和阴影,最终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对文言文有系统地掌握,并激发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文言文教学沉闷的教学状况,学生愿学、乐学、勤学,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真正落实了高效课堂理念。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中学
其他文献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
期刊
摘要:在现代科技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学习无处不在。社会各界热议的“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对深度学习探究的新视角。运用大数据思维在看待事物的全局性、容错性和关联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视觉识读能力成为视觉文化时代新的探究领域。为学生精选优质图像,使学生学会观看图像的方法,主动转换观赏图像时的注意力和思想态度,引导学生从艺术鉴赏者成为视觉文化探究者。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 批判性 视觉识读 探究  一、
期刊
摘要:高中生面临高考,面临着他们人生当中最大的一次转折点,其内心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这将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高中美术专业的艺术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学习能力不足,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故此在美术高考之前,教师需要借用美术之力,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考美术 心理健康  为了满足新世纪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在艺术类专业方面投入了更大力度,在美术
期刊
摘要:儿童画区别于传统绘画,它是以表现儿童主观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儿童在各种形式的绘画学习中学会感知、理解、思考、创造来表达内心世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提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因此,绘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表达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意向的表达的眼光尤为重要。  关键词:诗意童趣  以《小雪》为例,利用网络直播为媒介,以讲故事和做游戏的形式把传统美
期刊
摘要:现代散文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类别,既能给人以感悟和启迪,也能让人享受其中的情感和美感,所以在欣赏现代散文的时候,必须要从文学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分析其作为文学的价值,探究其作为艺术的审美。本文即浅谈现代散文的艺术欣赏价值与方式。  关键词:现代散文 艺术欣赏 永久的生命  散文像诗,读起来如涓涓细流,品起来似淡淡云纱,给人一种文字美的享受;散文像海,看起来波澜壮阔,
期刊
摘要:作为高邮人的汪曾祺,自幼生活在属于淮扬吴文化圈的里下河地区,他的小说有着独特风格,与水文化紧密相连,在他的作品中矛盾冲突较少,小说的情节安排也比较平滑朴实,很少让读者有大起大落的阅读体验,在普通的叙事情节中常常蕴含着作者炽热的情感表达,于平淡中彰显丘壑。他的作品语言朴实而又充满诗意,往往在主人公平淡的一生中体现着人性的温暖与力量。  关键词:里下河 温情 水 人性  一、里下河流派与水文化 
期刊
记得那是2016年的初春,天空飘着小雨,泥泞的道路在雨水的稀释下变得更加粘脚,周围寂静得只能听见鸡鸣狗吠之声。作为一位新来的年轻教师,看到这样艰苦的环境,心情变得跟脚步一样沉重。浓郁的乡村气息充满了我的大脑,只能随着稀少的几张指示牌机械地迈着步伐,直到遇见了你……  走过“长征”,终于来到学校。由于离开学还有一天,所以学校大门悄无声息地紧闭着。我用力地推开这带锈的大铁门,学校竟空无一人,在慌乱中一
期刊
作者简介:刘禹西,1996年3月生,漢族,女,佳木斯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
期刊
摘要:古诗词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缩影,更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我国古诗词不仅仅是叙事,更多的是进行情感的抒发,例如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对韶华易逝的感慨等,其中悲悯是古诗词一个重要的情感主线。悲悯之情可以是抒发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也可以是对社会现实的悲悯,还可以对战乱的悲悯。总之,悲悯之情抒发的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愤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亲人友人的怀念感伤之情。  关
期刊
摘要: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后期制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优质、高效的后期制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为观众带去良好的观赏体验。随着后期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效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来说,我国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运用还处于发展探索的阶段,如何合理地将特效运用到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中去,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从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特效 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