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关键所在。阅读习惯是阅读的基石,没有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就等于形式,学生就难以从阅读中受益、实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贯穿习惯养成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积极拓展课文阅读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外界强制作用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的行为,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更与学生情趣爱好、人格个性和终身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素养。由此可见在小学低年级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现实情况来采用合适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热爱、喜欢阅读的习惯是最为基本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其它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前提。而要想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就必须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不能强迫学生进入到严肃、规矩的学习和阅读状态中,而是要积极地创设生动、灵活地教学情境,包括组织游戏来创设趣味情境、引入故事以创设故事情境、结合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赋予阅读教学生机与活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总会保持一种严肃的状态,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紧张,所以,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笔者首先转变了教学理念,在课程中积极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以此消除学生们的排斥心理。随后,笔者再引出本节课文,让学生们打开课本进行阅读,另外,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笔者还会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引出一些图片与视频,进而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进阅读习惯形成
学生有了初步的阅读兴趣,还得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阅读兴趣才能持久,才能够形成更为全面的阅读习惯。所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把阅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并教授学生泛读、速读、精读等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再标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不懂的地方并进行进一步地查阅、思考和分析,带着问题和疑惑展开对课文的深入阅读,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而养成主动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思考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授《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为了促进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笔者从阅读最基本的技巧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初步掌握阅读的技巧。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阅读,熟悉课文的内容,然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认识课文中的陌生字词,待学生们熟悉了课文中的字詞以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熟悉课文,以此增强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三、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课本中,而是要实现广泛地拓展和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积累,促使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大量阅读的习惯。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拓展课外阅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来精心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此外,教师还需要定期让学生们展示课外阅读成果,鼓励学生交流感受、谈谈心得、分享素材,共同分享读书所带来的快乐,进而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积累中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们的阅读视野,笔者还为学生们设置了课外阅读活动。首先,笔者为学生们引出课外阅读材料,同时给予学生们充足的阅读空间,待学生们阅读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将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促进其阅读能力形成的前提,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所以,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要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实现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积极拓展课文阅读等策略的运用,有效引导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学春.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254.
[2]姚彩凤.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43-44.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外界强制作用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的行为,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更与学生情趣爱好、人格个性和终身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素养。由此可见在小学低年级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现实情况来采用合适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热爱、喜欢阅读的习惯是最为基本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其它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前提。而要想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就必须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不能强迫学生进入到严肃、规矩的学习和阅读状态中,而是要积极地创设生动、灵活地教学情境,包括组织游戏来创设趣味情境、引入故事以创设故事情境、结合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赋予阅读教学生机与活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总会保持一种严肃的状态,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紧张,所以,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笔者首先转变了教学理念,在课程中积极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以此消除学生们的排斥心理。随后,笔者再引出本节课文,让学生们打开课本进行阅读,另外,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笔者还会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引出一些图片与视频,进而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进阅读习惯形成
学生有了初步的阅读兴趣,还得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阅读兴趣才能持久,才能够形成更为全面的阅读习惯。所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把阅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并教授学生泛读、速读、精读等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再标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不懂的地方并进行进一步地查阅、思考和分析,带着问题和疑惑展开对课文的深入阅读,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而养成主动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思考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授《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为了促进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笔者从阅读最基本的技巧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初步掌握阅读的技巧。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阅读,熟悉课文的内容,然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认识课文中的陌生字词,待学生们熟悉了课文中的字詞以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熟悉课文,以此增强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三、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课本中,而是要实现广泛地拓展和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积累,促使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大量阅读的习惯。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拓展课外阅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来精心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此外,教师还需要定期让学生们展示课外阅读成果,鼓励学生交流感受、谈谈心得、分享素材,共同分享读书所带来的快乐,进而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积累中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们的阅读视野,笔者还为学生们设置了课外阅读活动。首先,笔者为学生们引出课外阅读材料,同时给予学生们充足的阅读空间,待学生们阅读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将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促进其阅读能力形成的前提,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所以,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要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实现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积极拓展课文阅读等策略的运用,有效引导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学春.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254.
[2]姚彩凤.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