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分析 找准方法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什么是重要的语句?
  1. 作用上,指那些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俗作“文眼”。
  2. 结构上,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以及揭示和深化主旨的语句。
  3. 内容上,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内涵较为丰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 表达上,指那些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手法精妙的语句。
  5. 频率上,指那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二、 重要语句的作用有哪些?
  1. 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2. 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 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 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 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 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
  
  
  
  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三、 如何理解重要语句?
  
  
  1. 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句子的结构,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将其含意理解清楚,就可以准确地推知整句的含意了。
  例1 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经营生命
  申力雯
  
  我第一次感悟生命,那是十年前的一个冬天。
  许多人,从那间屋里接出了妈妈,①我拉开车门,连忙用我的羽绒大衣和羊绒围巾把车座及靠背铺得温暖舒服。我叫了一声“妈——”那声音在风中抖动了一下,旋即被撕扯断了,②只有两位工人师傅戴着手套,机械而利索地把妈妈推进了汽车的后备箱里。在寒风中我茫然了,一个真实的残酷令我僵硬,尽管我来时原本是知道的。
  人的生命竟如此难以把握,昨天晚上妈妈还对我说:“待我出院要买一盆大朵的黄菊花。”只过了一夜,妈妈就走了,走得急切仓促,生命原本那样没有耐性,匆匆滑落像一颗飘落红尘的尘埃。我木然地坐在汽车里,妈妈在汽车的后备箱里颠簸,我的心骤然荒凉而麻木,像历经沧桑的老人。
  ……
  
  (有删节)
  
  解析 第①句重点抓住“我”“把车座及靠背铺得温暖舒服”,显然是想让母亲坐着舒适,下意识地认为母亲还活着,还像平时一样。同时,由文中“只过了一夜,妈妈就走了,走得急切仓促”一句可见,母亲的去世令“我”难以接受。
  第②句重点抓住工人师傅“机械而利索”,说明工人师傅对这项工作太熟悉了,但文章不是来写工人师傅的,从下文“人的生命竟如此难以把握”等句子来看,作者是在写对生命的感悟。
  答案 ①通过对“我”下意识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明“我”不愿相信母亲已经去世,尽管“我”来时原本是知道的。
  
  ②通过描写工人师傅的“机械而利索”,表明了工人师傅的态度,因为这种情景他们见得太多了,从而说明生命的结束是必然的,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为下面写对生命的感悟作了铺垫。
  2. 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做题时可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句子的丰富意蕴。
  例2 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
  
  灯 火
  萧 萧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
  
  解析 本句靠近文章的最后,此时,家中、城中到处是电灯,随着煤油灯消失的还有什么?是那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结合上文“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这喃喃自语表现了我
  
  惆怅的心情。结合下文“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分析,可见社会是在进步的,在这进步的同时,曾经给了我美好回忆的“煤油灯”的消失虽令人惆怅,却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 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惆怅;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
  
  3. 从分析句子的表达入手。
  文学作品常常借助描写、修辞等手法,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在理解这些句子时,要从句子的表达入手,分析其表达特色,进而理解其含意和效果。
  
  例3 下列文段描写了怒江峡谷的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解析 这是一段对怒江峡谷险峻气势进行描写的文字。作者立足壁顶观察景物,描写顺序由远及近,远眺“深远似涓涓细流”,近听“隐隐喧声腾上来”,还有内心感受“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的描写,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衬托。作者还使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震撼。
  答案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这句话。
  
  
  【参考答案】
  
  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
  
  (作者:孙粉林,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有六个方面的突出亮点,形成了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山东省 农业改革发展 突出亮点 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168-0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呈现出许多突出亮点,形成许多有益经验。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山东省乃至全国进
期刊
【摘要】本网络考试系统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平台上的应用系统,使考试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系统中的题目生成、题库管理、试卷管理、教师阅卷、学生考试和考试评估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通过应用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编程技术jsp来设计数据库及维护、考试子系统、成绩管理查询子系统、阅卷子系统四大模块来实现有效、
期刊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本文在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江苏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是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240-02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
期刊
宋明镜 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淮安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1997年5月由江苏省清江中学调至淮安市教研室工作,担任中学语文教研工作,高中教研科科长,兼任淮安市高中语文学科基地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中小学电教教材评审委员。       古希腊斯巴达一位著名的斗士斯丹说,让他受益终身的是母亲激励他的一句话。  那时,斯丹刚刚18岁,血气方刚,尚武习剑。有一次,他的剑还没有刺到对方
期刊
【Abstract】Symbolism and imagery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D. H. Lawrence’s writing style. This essay lays special stress on the short stories of him, and takes one of his short stories, The Odour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好坏和班级管理的到位与否直接相关。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发挥作为一个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这个班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态势。  【关键词】大学生 班主任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231-02    大学生虽已基本形成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
期刊
古时因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有时就是死别,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就送别诗鉴赏的三个切入点,谈谈如何赏析送别诗。  一、 抓标题。  我们知道,标题一般点明中心、论点以及大致内容,通过标题可以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例1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期刊
开头和结尾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精美的开头和结尾,就没有散文的珠联璧合和浑然天成。开头和结尾是散文家所精心打造的部分,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看中的部分,在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中,他们往往要以文章开头和结尾设置题目,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扑进画框  韩少功    我一眼就看上了这片湖水。  汽车爬高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车头大喘一声,突然一落。一片巨大的蓝色冷不防冒出来,使乘客们的心境顿时空阔
期刊
中国古代诗词无论是“言志”还是“缘情”,都比较侧重济世报国的襟怀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纯粹个人化的情感是较少的,这就为哲学思考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哲理诗词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睿智思索和深刻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为一体,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意境深远,启迪心扉。解读哲理诗词要在准确理解诗词含义的
期刊
在江苏语文高考中,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个得分低谷,      而散文的人物形象欣赏题更具有代表性  (得低分零分的极多)。  究其失分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不得要领。  二、 未能遵照题干指令答题(或不理解指令要求)。  三、 不知从什么角度回答,或摘用原句,或同意反复,或漏点太多。  四、 缺少规则意识,混乱、啰嗦、无条理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