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老师若巧妙运用化学韵语,可增加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独特风格。
在很多调查问卷中,学生都表示喜欢有个性、幽默风趣的教师,教师善于在课堂上使用趣味性语言,无疑有利于树立自身独特的风格,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能增强教师的自信,本身也能加深教师对教学的热爱。笔者的上一届初三毕业生做了一个毕业留言册,学生们在纪念册中畅所欲言,其中不少学生提到了我在课堂上使用过的趣味性语言,也许若干年后他们会记不清这个教师的模样,但那些曾经让他们快乐过、曾经帮助过他们的言语,也许会一生刻在他们脑海中。这些来自于学生的记忆,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生动、富有个性。
二、运用幽默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是丰富知识,耐人寻味。教学的语言就是要力求生动、形象、幽默和风趣,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幽默诙谐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引进化学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韵,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师和蔼可亲,能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感;教师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而声情并茂,则学生就会情绪高涨,兴趣倍增。例如,在讲用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由黑变红就撤灯,试管冷却才停氢。可按韵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又如当把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其实它也有点象我们人一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再如讲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化学元素:O、Si、Al、Fe、Ca、Na、K、Mg、H,可谐音为“养鬼铝铁盖,那家没青菜。”还可戏说质量守恒定律,“我不是孙悟空,我来有影,去有踪”等等。这种记忆方法妙趣横生,寓教于乐,便于学生快速记忆经久难忘。利用谐音作为联想基础,既是促进和帮助记忆的好方法,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三、设置教学疑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意思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处于心求通而未遂,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才去启发。然而怎样才能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呢?这就对教学语言提出要求。实践表明,善于激疑,功于解惑,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途径之一。在简单的导语中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和悬念,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要想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关键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不是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地塞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一定的问题基础上,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并掌握要领。“求而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出求知欲和主动性,目的明确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例如,“纯醋酸是不是电解质?”“纯醋酸导电吗?”“将 1mL 纯醋酸滴入 1000mL 水中后,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通过这三个逻辑性较强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电解质和电解质溶液概念的理解。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之中,思维才能变得活跃,解决问题才会标新立异;语言还可以与眼神相结合,眼神的变化,可传递着无声的信息,维系着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
四、规范符号语言。
符号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计算式等。1、化学符号用字母表示时,还应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及上下标。例如: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不能写作“Co”;“pH值”不能写作“PH值”等等。2、符号的读音要正确。我国化学符号的读法遵从汉语发音,但也有其特殊读法。例如:反应式中“=”不能读成“等于”应读作“生成”;“↑”不能读成“箭头”应读作“气体”。另外,化学教师本人不仅要正确地运用化学符号语言,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地运用化学语言去打开化学思维之路。例如,绝不能把“氯化氢”说成“盐酸”、把“烧杯”说成“玻璃杯”、将“蒸发皿”与“表面皿”混为一谈等。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和接触具体的化学物质,尤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似是而非的化学用语,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和认识绚丽迷人的商品,例如:白金、铅笔、干冰、水银、铂金等,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望文生义,好像干冰就是干燥的冰块。
五、激发学习兴趣。
在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机会的同时,要有所要求。要求:答对所问,用词要准,语句完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严密性。比如:只能说某元素的化合价而不能说某原子的化合价,因为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只能说某物质中某元素而不能说分子中某元素或原子中某元素。比如:学生讲氧化物这一概念时,有时会说:含氧的物质,含氧的化合物等只突出“含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指出氧化物有三个特点:含氧元素,是化合物,只有两种元素。这时再要求学生完整地表述,最后再和教材相对照、比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氧化物”这一概念的理解。
六、引入古代诗文。
比如,在上“环境保护”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入的:“两個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一幅多么撩人的美景啊!可是如今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无穷无尽的灾难,赤潮,酸雨,土壤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等,所以我们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拯救生命,拯救地球,保护环境”.当时学生很激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相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硫酸”一内容中,我也运用了一句诗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我们就来爬上硫的最高蜂,去领略它的独特风光(“最高蜂”意指硫酸中硫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每次我的诗文只说了前半句,他们就念出了下句,这样既传递了知识,又引起同学们对知识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堂课果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趣味性语言教学看似容易,要真正利用好该工具却并非易事,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的或许是欢乐,起到的是破解重难点的作用,而背后,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去搜集、创造趣味形象的语言,从而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游刃有余。新课改和学生的需求在客观上推动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内在驱动力,让我们保持自身的创造性和幽默感,利用更多趣味性语言,让教学辛苦而快乐,让学习生动而充实。
一、树立独特风格。
在很多调查问卷中,学生都表示喜欢有个性、幽默风趣的教师,教师善于在课堂上使用趣味性语言,无疑有利于树立自身独特的风格,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能增强教师的自信,本身也能加深教师对教学的热爱。笔者的上一届初三毕业生做了一个毕业留言册,学生们在纪念册中畅所欲言,其中不少学生提到了我在课堂上使用过的趣味性语言,也许若干年后他们会记不清这个教师的模样,但那些曾经让他们快乐过、曾经帮助过他们的言语,也许会一生刻在他们脑海中。这些来自于学生的记忆,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生动、富有个性。
二、运用幽默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是丰富知识,耐人寻味。教学的语言就是要力求生动、形象、幽默和风趣,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幽默诙谐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引进化学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韵,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师和蔼可亲,能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感;教师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而声情并茂,则学生就会情绪高涨,兴趣倍增。例如,在讲用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由黑变红就撤灯,试管冷却才停氢。可按韵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又如当把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其实它也有点象我们人一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再如讲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化学元素:O、Si、Al、Fe、Ca、Na、K、Mg、H,可谐音为“养鬼铝铁盖,那家没青菜。”还可戏说质量守恒定律,“我不是孙悟空,我来有影,去有踪”等等。这种记忆方法妙趣横生,寓教于乐,便于学生快速记忆经久难忘。利用谐音作为联想基础,既是促进和帮助记忆的好方法,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三、设置教学疑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意思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处于心求通而未遂,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才去启发。然而怎样才能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呢?这就对教学语言提出要求。实践表明,善于激疑,功于解惑,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途径之一。在简单的导语中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和悬念,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要想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关键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不是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地塞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一定的问题基础上,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并掌握要领。“求而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出求知欲和主动性,目的明确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例如,“纯醋酸是不是电解质?”“纯醋酸导电吗?”“将 1mL 纯醋酸滴入 1000mL 水中后,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通过这三个逻辑性较强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电解质和电解质溶液概念的理解。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之中,思维才能变得活跃,解决问题才会标新立异;语言还可以与眼神相结合,眼神的变化,可传递着无声的信息,维系着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
四、规范符号语言。
符号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计算式等。1、化学符号用字母表示时,还应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及上下标。例如: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不能写作“Co”;“pH值”不能写作“PH值”等等。2、符号的读音要正确。我国化学符号的读法遵从汉语发音,但也有其特殊读法。例如:反应式中“=”不能读成“等于”应读作“生成”;“↑”不能读成“箭头”应读作“气体”。另外,化学教师本人不仅要正确地运用化学符号语言,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地运用化学语言去打开化学思维之路。例如,绝不能把“氯化氢”说成“盐酸”、把“烧杯”说成“玻璃杯”、将“蒸发皿”与“表面皿”混为一谈等。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和接触具体的化学物质,尤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似是而非的化学用语,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和认识绚丽迷人的商品,例如:白金、铅笔、干冰、水银、铂金等,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望文生义,好像干冰就是干燥的冰块。
五、激发学习兴趣。
在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机会的同时,要有所要求。要求:答对所问,用词要准,语句完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严密性。比如:只能说某元素的化合价而不能说某原子的化合价,因为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只能说某物质中某元素而不能说分子中某元素或原子中某元素。比如:学生讲氧化物这一概念时,有时会说:含氧的物质,含氧的化合物等只突出“含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指出氧化物有三个特点:含氧元素,是化合物,只有两种元素。这时再要求学生完整地表述,最后再和教材相对照、比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氧化物”这一概念的理解。
六、引入古代诗文。
比如,在上“环境保护”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入的:“两個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一幅多么撩人的美景啊!可是如今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无穷无尽的灾难,赤潮,酸雨,土壤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等,所以我们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拯救生命,拯救地球,保护环境”.当时学生很激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相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硫酸”一内容中,我也运用了一句诗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我们就来爬上硫的最高蜂,去领略它的独特风光(“最高蜂”意指硫酸中硫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每次我的诗文只说了前半句,他们就念出了下句,这样既传递了知识,又引起同学们对知识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堂课果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趣味性语言教学看似容易,要真正利用好该工具却并非易事,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的或许是欢乐,起到的是破解重难点的作用,而背后,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去搜集、创造趣味形象的语言,从而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游刃有余。新课改和学生的需求在客观上推动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内在驱动力,让我们保持自身的创造性和幽默感,利用更多趣味性语言,让教学辛苦而快乐,让学习生动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