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0.53%,P<0.05;护理前2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并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
【关键词】颅脑损伤;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肌肉废用性萎缩
患者颅脑损伤发生后对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严重的伤害,这使得患者的残疾率相对较高,也威胁其生命健康。通过早期规范化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然而卧床时间较长,同时患者的生理机能减弱,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并发症率偏高,如肌肉废用性萎缩十分常见,该并发症的出现导致患者的残疾率和残疾程度大大上升,所以做好颅脑损伤患者的科学护理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发生意义重大。以下将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本院7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6~68岁,均值为(40.8±0.5)岁。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均值为(40.7±0.6)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药物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环境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联合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为:(1)入院当天护理: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进一步对路径式康复护理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流程以及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以及依从性;(2)生命体征平稳后24小时护理:协助体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肢体痉挛,上肢尽可能维持伸展状态,同时下肢维持屈曲状态以及双足为中立体位。患者卧床期间尽可能减少侧卧体位,以及每隔两小时协助其完成翻身,并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向其介绍康复训练的具体目的和方法;(3)生命体征平稳后第2~7天护理:若该阶段患者仍处于昏迷,则需要通过刺激手段,例如语言或者音乐等刺激加快其苏醒。同时给予肢体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协助其完成被动式的关节练习。该阶段的护理目的是加快患者苏醒以及预防血栓形成、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避免关节畸形以及挛缩;(4)生命体征平稳后第8~14天护理:该阶段患者仍然昏迷,需要继续提供刺激促醒护理。意识恢复患者可指导其完成简单的肢体动作,并逐步增加自主洗脸、穿衣等活动。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踝关节主动锻炼,从而逐步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进一步过渡到扶床行走活动和走廊内的短距离行走活动。还须开展语言功能训练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喉部发音,之后过渡到语句练习;(5)生命体征平稳后≥15天护理:进一步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强化锻炼,例如独立步行、上下楼梯和语言训练等。
1.3评价标准
(1)记录2组患者住院期间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发生率。(2)在护理前后运用上下肢运动功能评估表(Fugl-Meyer)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其中上肢0~66分以及下肢0~34分,得分越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 ±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率组间对比
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0.53%,P<0.05。
2.2 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前2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
3讨论
肢体障碍是颅脑损伤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随着患者肢体障碍的持续时间延长,非常容易诱发肌肉废用性萎缩,对于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生存质量构成严重影响,所以积极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意义重大。通过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康复护理的质量和效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路径式护理方案,并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予康复训练指导,从而改善肢体活动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住院期间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该组在护理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表明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并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
参考文献:
[1] 束玲玲,唐怡,王蓓蓓. 基于路径式的早期康复护理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肌肉废用性萎缩中的應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4011-4014.
[2] 王菲菲,王洪岩,王树君,等.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对患者肢体偏瘫康复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9(8):1-2.
[3] 董观燕. 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19,32(5):1229-1231.
[4] 李少. 阶段性康复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认知功能、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9):1174-1176.
【关键词】颅脑损伤;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肌肉废用性萎缩
患者颅脑损伤发生后对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严重的伤害,这使得患者的残疾率相对较高,也威胁其生命健康。通过早期规范化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然而卧床时间较长,同时患者的生理机能减弱,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并发症率偏高,如肌肉废用性萎缩十分常见,该并发症的出现导致患者的残疾率和残疾程度大大上升,所以做好颅脑损伤患者的科学护理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发生意义重大。以下将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本院7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6~68岁,均值为(40.8±0.5)岁。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均值为(40.7±0.6)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药物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环境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联合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为:(1)入院当天护理: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进一步对路径式康复护理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流程以及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以及依从性;(2)生命体征平稳后24小时护理:协助体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肢体痉挛,上肢尽可能维持伸展状态,同时下肢维持屈曲状态以及双足为中立体位。患者卧床期间尽可能减少侧卧体位,以及每隔两小时协助其完成翻身,并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向其介绍康复训练的具体目的和方法;(3)生命体征平稳后第2~7天护理:若该阶段患者仍处于昏迷,则需要通过刺激手段,例如语言或者音乐等刺激加快其苏醒。同时给予肢体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协助其完成被动式的关节练习。该阶段的护理目的是加快患者苏醒以及预防血栓形成、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避免关节畸形以及挛缩;(4)生命体征平稳后第8~14天护理:该阶段患者仍然昏迷,需要继续提供刺激促醒护理。意识恢复患者可指导其完成简单的肢体动作,并逐步增加自主洗脸、穿衣等活动。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踝关节主动锻炼,从而逐步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进一步过渡到扶床行走活动和走廊内的短距离行走活动。还须开展语言功能训练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喉部发音,之后过渡到语句练习;(5)生命体征平稳后≥15天护理:进一步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强化锻炼,例如独立步行、上下楼梯和语言训练等。
1.3评价标准
(1)记录2组患者住院期间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发生率。(2)在护理前后运用上下肢运动功能评估表(Fugl-Meyer)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其中上肢0~66分以及下肢0~34分,得分越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 ±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率组间对比
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0.53%,P<0.05。
2.2 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前2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
3讨论
肢体障碍是颅脑损伤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随着患者肢体障碍的持续时间延长,非常容易诱发肌肉废用性萎缩,对于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生存质量构成严重影响,所以积极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意义重大。通过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康复护理的质量和效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路径式护理方案,并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予康复训练指导,从而改善肢体活动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住院期间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该组在护理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表明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并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发生。
参考文献:
[1] 束玲玲,唐怡,王蓓蓓. 基于路径式的早期康复护理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肌肉废用性萎缩中的應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4011-4014.
[2] 王菲菲,王洪岩,王树君,等.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对患者肢体偏瘫康复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9(8):1-2.
[3] 董观燕. 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19,32(5):1229-1231.
[4] 李少. 阶段性康复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认知功能、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9):1174-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