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42-01
信息技术有别于中学课程中的其他学科的,不论是在教法研究、学法指导,还是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靠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如何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然后确定一系列问题,供学生选择。确定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能做”;也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对所提问题“可做”;还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对所提问题“愿做”。
2、自我学习、小组学习成果作品化。学生根据选定的问题,搜集资料和学习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让其制作成电子作品时,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3、组间交流问题化。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不尽相同,为了使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4、评价标准客观化。教师要想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学生,必须先创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标准或方法,并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自我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对问题的注意力。评价标准可以从研究方法、资料的数量、可信度、提取信息的准确性、电子作品的质量等方面去设计。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
1、教师的准备。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备课,弄清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是努力就能学到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精选问题,估计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容易出现偏颇,哪些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思维,哪些问题会让学生感觉难等等。
2、学生的准备。讨论的先决条件是参与者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在课前对问题进行多渠道的了解,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弄懂问题的主要内容,理清自己的思路,作好标记,以便于在讨论时提出。
3、讨论的过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一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讨论的任务,只是说,下面我们讨论讨论,你有什么看法。随即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在一旁溜达,全然脱离了学生。那么如何展开讨论?讨论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由学生提出,另一方面是由教师提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是不全面的,这需要教师引导并补充。
4、讨论的结果。学生讨论后有时是没有结果的。我们不急于让学生找到结果,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对于一些大家趋向一致的结果,应该让学生知道结果是如何来的,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意义
研究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彻底重构,突破信息技术课上成“计算机操作课”和单纯作为一门学科来上的顽症,切切实实把信息技术课程理念贯彻到实处。
让学生适应在信息化平台上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创导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深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上述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进行自主探究,构建认知结构,发展各种能力的学习环境。提供生动真实的学习情景,设计灵活开放的学习活动,多方位开辟信息来源,充分提供应用工具,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自主确定活动的评价指标,是形成这种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角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形成这种学习环境的重要保证。评价原则从单纯的统一测试给出鉴定性结果评价转变为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是形成这种学习环境的重要措施。
编辑:练堂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42-01
信息技术有别于中学课程中的其他学科的,不论是在教法研究、学法指导,还是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靠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如何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然后确定一系列问题,供学生选择。确定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能做”;也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对所提问题“可做”;还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对所提问题“愿做”。
2、自我学习、小组学习成果作品化。学生根据选定的问题,搜集资料和学习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让其制作成电子作品时,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3、组间交流问题化。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不尽相同,为了使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4、评价标准客观化。教师要想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学生,必须先创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标准或方法,并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自我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对问题的注意力。评价标准可以从研究方法、资料的数量、可信度、提取信息的准确性、电子作品的质量等方面去设计。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
1、教师的准备。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备课,弄清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是努力就能学到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精选问题,估计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容易出现偏颇,哪些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思维,哪些问题会让学生感觉难等等。
2、学生的准备。讨论的先决条件是参与者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在课前对问题进行多渠道的了解,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弄懂问题的主要内容,理清自己的思路,作好标记,以便于在讨论时提出。
3、讨论的过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一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讨论的任务,只是说,下面我们讨论讨论,你有什么看法。随即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在一旁溜达,全然脱离了学生。那么如何展开讨论?讨论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由学生提出,另一方面是由教师提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是不全面的,这需要教师引导并补充。
4、讨论的结果。学生讨论后有时是没有结果的。我们不急于让学生找到结果,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对于一些大家趋向一致的结果,应该让学生知道结果是如何来的,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意义
研究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彻底重构,突破信息技术课上成“计算机操作课”和单纯作为一门学科来上的顽症,切切实实把信息技术课程理念贯彻到实处。
让学生适应在信息化平台上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创导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深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上述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进行自主探究,构建认知结构,发展各种能力的学习环境。提供生动真实的学习情景,设计灵活开放的学习活动,多方位开辟信息来源,充分提供应用工具,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自主确定活动的评价指标,是形成这种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角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形成这种学习环境的重要保证。评价原则从单纯的统一测试给出鉴定性结果评价转变为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是形成这种学习环境的重要措施。
编辑:练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