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心理上:培养学生想象意识,引导自主参与
(一)激发兴趣,打开想象空间
1. 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一课时,我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出现了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便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
2. 以美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激情。“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如教学《哆来咪——色彩的渐变》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中,根据乐曲旋律的变化引导出色彩的渐变,学生兴趣高涨。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
(二)引导观察,培养参与意识
1. “艺术源于生活”。无论简单的手工制作或是繁复至极的美术创作技巧,无一不是拥有其创作原型。如在《真情对印》一课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从细处观察生活,大胆想象并进行创作。想一想、找一找,从身边的校园、建筑、自然动植物中寻找并发现具有对称美的事物,进而导入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制作对印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其中融入游戏性、趣味性。由于对印画制作方法简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这些图形中发起大胆的联想,找出生活中的种种对称图形,拓展创作思维。
2.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但是教师如果把学习任务的难度定得过低,学生不费多大劲就能够达到,那么,即使完成了任务学生也感到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不愿去完成它或对此失去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难度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二、从行为上:赋予学生动手参与能力
1. 加强技法训练。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蜡笔水彩的造型、勾线、上色;泥塑课的揉搓粘画;手工课的折纸、裁剪、粘贴等。这些技法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使学生从小了解民间传统艺术,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2. 拓展想象空间。“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3. 选择多种创作途径。学生天性爱玩,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
三、从环境上: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1. 美术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会更快,更全面。
2. 教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这种方法遏止了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因此,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其创造能力。
(一)激发兴趣,打开想象空间
1. 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一课时,我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出现了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便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
2. 以美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激情。“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如教学《哆来咪——色彩的渐变》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中,根据乐曲旋律的变化引导出色彩的渐变,学生兴趣高涨。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
(二)引导观察,培养参与意识
1. “艺术源于生活”。无论简单的手工制作或是繁复至极的美术创作技巧,无一不是拥有其创作原型。如在《真情对印》一课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从细处观察生活,大胆想象并进行创作。想一想、找一找,从身边的校园、建筑、自然动植物中寻找并发现具有对称美的事物,进而导入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制作对印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其中融入游戏性、趣味性。由于对印画制作方法简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这些图形中发起大胆的联想,找出生活中的种种对称图形,拓展创作思维。
2.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但是教师如果把学习任务的难度定得过低,学生不费多大劲就能够达到,那么,即使完成了任务学生也感到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不愿去完成它或对此失去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难度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二、从行为上:赋予学生动手参与能力
1. 加强技法训练。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蜡笔水彩的造型、勾线、上色;泥塑课的揉搓粘画;手工课的折纸、裁剪、粘贴等。这些技法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使学生从小了解民间传统艺术,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2. 拓展想象空间。“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3. 选择多种创作途径。学生天性爱玩,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
三、从环境上: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1. 美术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会更快,更全面。
2. 教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这种方法遏止了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因此,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其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