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欧洲遭遇了“马肉风波”,至今人人谈马色变。1月中旬,爱尔兰和英国最早发现部分超市销售的牛肉汉堡中掺有马肉,揭开了“马肉风波”的序幕。开始,人们并没有太在意,法国名厨雷蒙德·布兰科还指责一些反应“过于激烈”的英国人虚伪,认为吃点马肉也无伤大雅,这也是一些老马的“最佳归宿”,甚至一些英国人也调侃自己的同胞“小题大做”。然而,一个多月来,“马肉风波”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揭露出来,许多人轻松不起来了。
“挂牛头卖马肉”早已存在
“马肉风波”之初,人们只把矛头对准了一些食品供应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条贯穿欧洲的马肉供应链呈现在人们眼前,而东欧的罗马尼亚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调查表明,流向英法等国的马肉,源头就在罗马尼亚。
一直以来,马车是罗马尼亚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许多农民也有养马的传统。然而,自2007年加入欧盟以后,为了与其他欧盟国家接轨,罗马尼亚宣布禁止马车在城镇的主要道路上行驶,这使得马匹对许多人失去了意义。去年,罗马尼亚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让生活本就不宽裕的农民变得更加窘迫。而一匹马的饲料每月将近150欧元(1欧元约合8.33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罗马尼亚人平均工资的40%。很多农民无奈,只好把马卖给屠宰场,以减轻负担。
也有人舍不得杀,将很多马匹遗弃,放任其成了野马。这又催生了专门捕猎野马的团伙,这些人仍把捕到的野马卖给屠宰场,成为了罗马尼亚马肉的主要来源,而且是非法来源。据统计,早在2011年,就有6779吨马肉从罗马尼亚出口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再经过几次转手加工,最终贴上法国、卢森堡等国企业的标签,流入市场。因此,“挂牛头卖马肉”的现象早已存在了。
现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罗马尼亚一肚子委屈。其总理愤怒地表示:“说实话,罗马尼亚被当成怀疑对象,我非常生气。我们确认,出口马肉的企业没有违反欧盟的任何规定,也没有贴错标签。”一位罗马尼亚农民更是说:“我们为了生存出售马肉,有什么错?”
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事实上,把罗马尼亚当成罪魁祸首确实有失公允。此次“马肉风波”发生之初,法国的冷冻食品销售商称在自己的商品中检测出了马肉,法国政府随即进行了调查,并认定一家名为斯潘盖罗的肉类加工公司负主要责任,正是它,把750吨来自罗马尼亚的马肉贴上了牛肉的标签,销售给了下游的肉类加工商。斯潘盖罗公司当然不认账。首席执行官阿盖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并不知道卖出的牛肉里掺杂了马肉,因为这批肉是他们从塞浦路斯的中间商手里买的。在记者的追问下,他又声称公司的确收到过和牛肉一起发来的马肉,但“绝对没有碰过那些马肉”。尽管竭力声称自己无辜,但阿盖尔终归拿不出证据洗刷自己。现在,法国政府已经吊销了该公司经营肉制品的卫生许可证,并且派了一个专家组前往公司调查,以决定是否永久吊销该公司的经营许可证。
现在看,即便吊销斯潘盖罗公司的执照,也没有办法弥补冒牌马肉给欧洲食品业,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带来的冲击。“马肉风波”发生以来,欧洲众多零售商已经撤下了有嫌疑的商品,这让肉食品加工企业损失惨重,尤其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企业来说,构成了毁灭性打击,整个欧洲的肉食业今年的利润可能会因此下滑超过15%。
更难以置信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也卷入其中。比如食品巨头雀巢,他们的牛肉产品中检测出了马肉,虽然只有1%,但也足够头疼了。雀巢日前召回了在意大利的所有掺假食品,并承诺用“100%的牛肉产品替换”。一些著名超市也深受其害。在德国,包括麦德龙在内的几大连锁超市都发现了问题马肉。而乐购、家乐福这些享誉世界的连锁零售业巨头也无一例外地卷入其中。它们虽然采取了让问题产品下架的措施,但其股价这些天的跌幅全部高达3%左右,《华尔街日报》因此下调了这些公司股票的短期投资价值预期。由于超市是诸多产业产品的销售终端,它们遭受的损失注定会传导给其他行业,因此,问题马肉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
对那些以出口廉价食品为重要经济来源的欧洲小国来说,问题马肉也构成了灾难。塞浦路斯由于卷进了问题马肉销售链,最近被迫销毁了16吨滞销的汉堡,因为消费者一听是来自塞浦路斯的食品,就避犹不及。
马肉背后的经济难题
750吨问题马肉就能让欧洲经济风声鹤唳?说起来虽有点夸张,但背后却是让人担心的经济现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经济陷入了衰退。不景气的经济让欧洲许多国家的消费者对于食品的价格十分看重,便宜产品无疑会抢占更多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无法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打起了歪主意。据悉,英国的牛肉价格至少在每公斤10欧元左右,相比之下,马肉就“物美价廉”了,成了牛肉的理想替代品。当然,也不能直接“指马为牛”,中间商们的做法是掺假——这次查出的问题食品,马肉掺在牛肉中的比例从1%到60%不等。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一定比例的马肉混在牛肉中,根本吃不出来。
此外,欧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是根源之一。跟随欧盟东扩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农牧业产品价格也相对较低,这让英法等国的很多企业不畏距离,大量采购来自这些国家的产品,增加了肉类从产地到市场的中间环节。为了牟利,一些出口国家也放松了对食品质量的监管,让出现问题的几率直线上升。前不久,罗马尼亚的一位兽医就揭露,捕猎野马的团伙贿赂动物检疫人员,使得没有合格来源证明的马肉获得了出口文件。
而进口国为什么放松了对产品的监管?欧洲号称完美的产品监管体系为何也是漏洞百出?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长久以来在产品质量上过于自信,对肉类产品的检验并不严格。英国媒体报道说,其实政府早在两年前就收到了问题马肉可能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的警告,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英国相关部门更是已经10年未对肉食品做过是否含有马肉的检测了。
另一方面,欧盟在食品标识的管理上很不完善,对于乱贴标识的惩罚太轻。一些食品企业看到违法成本很低,也就敢于作假,比如把马肉公然贴上牛肉标签出售。
比丑闻更严重的后果
除了眼前的经济损失,“马肉风波”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严重打击了欧洲食品产业的信誉。现在,陷于丑闻之中的所有责任者还都在推卸责任:政府批评食品部门监管不力,监管部门指责企业不负责任,企业又在相互扯皮。责任甚至被一直推到了罗马尼亚,但罗马尼亚也不认账。这样的相互推诿,让欧洲消费者心寒。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法国巴黎的超市内了解到,近日有不少顾客询问马肉事件,并对此表示担忧。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消费市场教授温斯·米切尔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马肉风波”事态本身,而是政府部门、生产商、零售商等如何应对。在目前的危机中,他们的反应速度越快、透明度越高,风波造成的长远破坏才可能越少。
米切尔认为,此次“马肉风波”对消费者信心的重创,是比丑闻更为严重的后果。其实不止欧洲人自己,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对于欧洲食品的信任也在下降。南非、香港等地已经开始撤下部分从欧洲进口的肉类食品对其进行检验,这会使欧盟产品面临信任危机。欧洲经济复苏本就进程缓慢,人们又能拿出什么好办法除掉“马肉风波”带来的雪上之霜呢?让时间给出答案吧。
“挂牛头卖马肉”早已存在
“马肉风波”之初,人们只把矛头对准了一些食品供应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条贯穿欧洲的马肉供应链呈现在人们眼前,而东欧的罗马尼亚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调查表明,流向英法等国的马肉,源头就在罗马尼亚。
一直以来,马车是罗马尼亚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许多农民也有养马的传统。然而,自2007年加入欧盟以后,为了与其他欧盟国家接轨,罗马尼亚宣布禁止马车在城镇的主要道路上行驶,这使得马匹对许多人失去了意义。去年,罗马尼亚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让生活本就不宽裕的农民变得更加窘迫。而一匹马的饲料每月将近150欧元(1欧元约合8.33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罗马尼亚人平均工资的40%。很多农民无奈,只好把马卖给屠宰场,以减轻负担。
也有人舍不得杀,将很多马匹遗弃,放任其成了野马。这又催生了专门捕猎野马的团伙,这些人仍把捕到的野马卖给屠宰场,成为了罗马尼亚马肉的主要来源,而且是非法来源。据统计,早在2011年,就有6779吨马肉从罗马尼亚出口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再经过几次转手加工,最终贴上法国、卢森堡等国企业的标签,流入市场。因此,“挂牛头卖马肉”的现象早已存在了。
现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罗马尼亚一肚子委屈。其总理愤怒地表示:“说实话,罗马尼亚被当成怀疑对象,我非常生气。我们确认,出口马肉的企业没有违反欧盟的任何规定,也没有贴错标签。”一位罗马尼亚农民更是说:“我们为了生存出售马肉,有什么错?”
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事实上,把罗马尼亚当成罪魁祸首确实有失公允。此次“马肉风波”发生之初,法国的冷冻食品销售商称在自己的商品中检测出了马肉,法国政府随即进行了调查,并认定一家名为斯潘盖罗的肉类加工公司负主要责任,正是它,把750吨来自罗马尼亚的马肉贴上了牛肉的标签,销售给了下游的肉类加工商。斯潘盖罗公司当然不认账。首席执行官阿盖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并不知道卖出的牛肉里掺杂了马肉,因为这批肉是他们从塞浦路斯的中间商手里买的。在记者的追问下,他又声称公司的确收到过和牛肉一起发来的马肉,但“绝对没有碰过那些马肉”。尽管竭力声称自己无辜,但阿盖尔终归拿不出证据洗刷自己。现在,法国政府已经吊销了该公司经营肉制品的卫生许可证,并且派了一个专家组前往公司调查,以决定是否永久吊销该公司的经营许可证。
现在看,即便吊销斯潘盖罗公司的执照,也没有办法弥补冒牌马肉给欧洲食品业,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带来的冲击。“马肉风波”发生以来,欧洲众多零售商已经撤下了有嫌疑的商品,这让肉食品加工企业损失惨重,尤其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企业来说,构成了毁灭性打击,整个欧洲的肉食业今年的利润可能会因此下滑超过15%。
更难以置信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也卷入其中。比如食品巨头雀巢,他们的牛肉产品中检测出了马肉,虽然只有1%,但也足够头疼了。雀巢日前召回了在意大利的所有掺假食品,并承诺用“100%的牛肉产品替换”。一些著名超市也深受其害。在德国,包括麦德龙在内的几大连锁超市都发现了问题马肉。而乐购、家乐福这些享誉世界的连锁零售业巨头也无一例外地卷入其中。它们虽然采取了让问题产品下架的措施,但其股价这些天的跌幅全部高达3%左右,《华尔街日报》因此下调了这些公司股票的短期投资价值预期。由于超市是诸多产业产品的销售终端,它们遭受的损失注定会传导给其他行业,因此,问题马肉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
对那些以出口廉价食品为重要经济来源的欧洲小国来说,问题马肉也构成了灾难。塞浦路斯由于卷进了问题马肉销售链,最近被迫销毁了16吨滞销的汉堡,因为消费者一听是来自塞浦路斯的食品,就避犹不及。
马肉背后的经济难题
750吨问题马肉就能让欧洲经济风声鹤唳?说起来虽有点夸张,但背后却是让人担心的经济现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经济陷入了衰退。不景气的经济让欧洲许多国家的消费者对于食品的价格十分看重,便宜产品无疑会抢占更多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无法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打起了歪主意。据悉,英国的牛肉价格至少在每公斤10欧元左右,相比之下,马肉就“物美价廉”了,成了牛肉的理想替代品。当然,也不能直接“指马为牛”,中间商们的做法是掺假——这次查出的问题食品,马肉掺在牛肉中的比例从1%到60%不等。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一定比例的马肉混在牛肉中,根本吃不出来。
此外,欧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是根源之一。跟随欧盟东扩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农牧业产品价格也相对较低,这让英法等国的很多企业不畏距离,大量采购来自这些国家的产品,增加了肉类从产地到市场的中间环节。为了牟利,一些出口国家也放松了对食品质量的监管,让出现问题的几率直线上升。前不久,罗马尼亚的一位兽医就揭露,捕猎野马的团伙贿赂动物检疫人员,使得没有合格来源证明的马肉获得了出口文件。
而进口国为什么放松了对产品的监管?欧洲号称完美的产品监管体系为何也是漏洞百出?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长久以来在产品质量上过于自信,对肉类产品的检验并不严格。英国媒体报道说,其实政府早在两年前就收到了问题马肉可能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的警告,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英国相关部门更是已经10年未对肉食品做过是否含有马肉的检测了。
另一方面,欧盟在食品标识的管理上很不完善,对于乱贴标识的惩罚太轻。一些食品企业看到违法成本很低,也就敢于作假,比如把马肉公然贴上牛肉标签出售。
比丑闻更严重的后果
除了眼前的经济损失,“马肉风波”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严重打击了欧洲食品产业的信誉。现在,陷于丑闻之中的所有责任者还都在推卸责任:政府批评食品部门监管不力,监管部门指责企业不负责任,企业又在相互扯皮。责任甚至被一直推到了罗马尼亚,但罗马尼亚也不认账。这样的相互推诿,让欧洲消费者心寒。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法国巴黎的超市内了解到,近日有不少顾客询问马肉事件,并对此表示担忧。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消费市场教授温斯·米切尔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马肉风波”事态本身,而是政府部门、生产商、零售商等如何应对。在目前的危机中,他们的反应速度越快、透明度越高,风波造成的长远破坏才可能越少。
米切尔认为,此次“马肉风波”对消费者信心的重创,是比丑闻更为严重的后果。其实不止欧洲人自己,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对于欧洲食品的信任也在下降。南非、香港等地已经开始撤下部分从欧洲进口的肉类食品对其进行检验,这会使欧盟产品面临信任危机。欧洲经济复苏本就进程缓慢,人们又能拿出什么好办法除掉“马肉风波”带来的雪上之霜呢?让时间给出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