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会不会损害自身健康?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秒钟都有人因为病情严重而接受输血,他(她)可能是一个严重贫血的孩子,一个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男人,或者是一个发生大出血的产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血液!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数以十亿计的人不能确保获得安全有效的血液供应,并由此承担着可能危及其健康乃至生命的风险。与此相对的是,虽然很多企事业单位会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献血,马路旁也经常会有流动献血车,但仍有不少人有着这样的担忧:献血会不会损害到自己的健康?
  献血会不会损害健康?
  人体失血5%~10%后,血浆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就会由组织液渗入血管而得到补充;血浆蛋白浓度在一天左右就可以恢复;红细胞恢复的速度稍慢,但也仅需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可补足。换句话说,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比如间隔6个月,献血200~400毫升并不会损害身体健康。
  血液好比是体内的运输大队,其中有负责携带氧气的红细胞、负责消灭异端的白细胞、负责堵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还有负责糖类、电解质和脂蛋白运输的血脂,都随着血流运送到需要它们的地方。血液常年保持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120天,它衰老之后,弹性会变差,变得奇形怪状,并被脾脏截获,回收再利用。而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地制造全新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因此,可以说破坏与新生同时都在发生,在人体内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
  当人失去一部分血液时,身体的感受器会检测到由于体液减少带来的血压降低。这时人体会做出一系列改变进行代偿,如血管会收缩,把血压升上去;人会感到口渴而去饮水补充体液;肾脏也会临时减少尿液生成,把体液留在血管里;造血干细胞会被激活,以更高的产量制造血细胞。但这都需要时间。
  平时在血管内奔流的血液只占人体血液总量的70%~80%,其余的血液都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在人进行适量献血后,血管内的血液很快会得到“贮血库”血液的补充,同时骨髓等造血器官也会加快生成血细胞,代偿造血速度可达平时的6~8倍。
  一系列过程之后,损失的血量会被代偿,人体机能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当然完全恢复得等新一批血细胞到位。但只要不是马上就投入剧烈运动的运动员或是重体力劳动者,人几乎用不到那部分血液带来的运输机能。
  简单来说,正规献血对机体造血机能的影响,与来一次例假或受一次小外伤没有什么区别。可以肯定地说,献血完全不会损害健康。
  献血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虽然献血并不会损害健康,但献完血也有很多细节不能马虎。
  比如,献血后需要稍事休息,不要急起,并要用棉球加压穿刺部位15分钟左右。如果针眼周围有青紫,热敷两三天可逐渐消退。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避免脏水污染针眼,以防感染。在献血后的1~2天里,适当吃一些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过食,也不要剧烈运动,适当休息。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当然,首次参加献血的人中有极少数人会发生晕眩反应。其表现为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等,然后出汗,出汗后面色逐渐红润,症状很快消失。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对献血缺乏生理知识,精神紧张所致;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别人晕眩,自己也觉得晕了;有的睡眠不够充足;有的未进早餐;有的献血前疲劳过度等。不过,上述晕眩反应只要经适当护理,一般不会发生意外。
  献造血干细胞要抽骨髓吗?
  有些市民不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原因在于害怕和存在“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抽骨髓,会损害健康”的认识误区。作为一种临床治疗白血病等的主要技术,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技术和水平目前已经完全成熟。如今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成分献血,无需抽骨髓,对健康没有影响。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有骨髓直接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采集3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人们传统理解的献骨髓。需要住院一天,在麻醉状态下,通过骨髓穿刺,在人体骨髂处直接采集骨髓,捐献者会有一定的痛感,局部有时也会有淤血出现。这种方法目前已经很少使用了。后两种方法不同于第一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法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通过手臂外周血提取干细胞,其余的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极大地减少了捐献者的痛苦。
  人体造血干细胞大多存在于骨髓中,外周血里数量较少,因而捐献前需向捐献者体内注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以满足采集、分离所需。因此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骨髓直接采集有着本质区别。此外,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量通常很少,完全不会影响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一般在捐献后1~2周内,机体造血干细胞和血细胞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也不会损害机体造血功能,更不会影响健康。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由于干细胞移植需要配型,非亲属之间的配型完全相同的概率极低,寻找供体相当困难。而研究发现并证实,脐带血中也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替代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很多不治之症。如果在婴儿出生时不利用脐带血而将之废弃,就非常可惜。而捐助或存储脐带血,可以为充分利用自己的这一重要的生物资源创造机会。
  目前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如各种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及对放化疗敏感的恶性实体瘤;也可治疗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累及造血干细胞的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营造快乐校园文化氛围。  一、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还安排了早操、大课间、眼保健操、社团活动、课外训练等。其中眼保健操不列入1小时的活动时间之内,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见表1)。  (一)早操  1.早操分
摘要:要增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就得改革人才的培养方式,让学生认清将来的职业定位、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在实践课中积极引导,坚持产学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注重职业意识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职业定位;企业文化;产学结合;职业意识教育  作者简介:徐惠彬(1964-),男,江苏启东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工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