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湘西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张家界地貌,有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动人的华章、图画与歌声,有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各民族兄弟创造的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然而在大湘西地区,长期存在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如何依托“大湘西”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软实力和雄厚坚实的旅游产业硬基础,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和武陵山片区连片扶贫攻坚的战略机遇,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将“大湘西”打造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区和民族文化展示的核心区,让世界各地更多的客人到大湘西这方多情的山水来,成了上至党政高层、下至普通百姓共同关心的话题。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祖炬。
记者: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了很多工作,请问为什么会把文化发展的目光投向大湘西?
蒋祖垣:在湖南的文化版图上,长株潭处于核心极,其文化创意产业总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起到了龙头作用。但我们不能拘泥和满足于长株潭这一个核心区域,还应该培育若干个新的增长点。我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有相当基础和优势的大湘西。
大湘西这个板块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那里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趋势越来越好,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也越来越强。预计到2015年,大湘西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1.5亿人次。日益增长的游客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需求强烈,这正好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条件。
大湘西人民有着渴望快速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发展文化旅游也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大路径和最佳选择。
记者:目前,国家正在加紧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而大湘西是武陵山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您是怎样看待大湘西和武陵山片区之间的关系的?
蒋祖炬:我最近到武陵山片区调研时发现,武陵山片区真的是个奇特的板块。在地理上,武陵山片区是云贵高原和洞庭湖平原之间过渡的一块台地:在区域上,武陵山片区是渝、鄂、湘、黔4省市的边缘地带:从历史和民族来讲,武陵山片区又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我特别赞同网络上关于“武陵山片区就是一个武陵山公园”的说法,这里山同脉,水同源,人文同类,语言、习俗、饮食相似相近。把武陵山片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来规划、设计、开发和经营,实现跨地区的、跨行政壁垒的区域整体协同发展非常必要。
武陵山片区跨重庆、湖北、湖南和贵州4省市,包括71个县市区,其中湖南占了37个。除湘西、张家界、怀化外,包括邵阳、常德部分县市,大湘西地区既是武陵山片区的核心地带,又占了武陵山片区的半壁江山,在整个武陵山片区板块当中举足轻重,不管是从分量还是位置上来说,它都是武陵山片区的一个中心。
记者:您认为在大湘西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蒋祖烜:过去说“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如果二者不结合就魂不附体”。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也很有意思,“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是走路,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是看书”。所以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最现实、最可能的。在大湘西地区,文化节目和文化产品是老的,但游客天天是新的,这就形成了流动的市场。推进大湘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符合两型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如果不问条件地盲目发展工矿业,有可能得不偿失。
记者: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您认为在大湘西地区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蒋祖炬:节目是个好生意。在整个大湘西地区,目前有七八台节目,愈演愈火,其中,《天门狐仙》具备了世界水平,《魅力湘西》也进入了中国知名,《烟雨凤凰》日前隆重上演,一条演艺走廊正在形成。游客到大湘西已经不仅仅是看风景了,精彩的旅游演艺节目成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这一方面宣传了大湘西优秀的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一方面又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在丰富游客参观游览项目的同时,又增加了当地吃、住、行、娱、购、游等旅游项目的收益。
节会是个大舞台。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既可以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一个符号。在大湘西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节会资源,四月八是苗族人的姑娘节,家家摆长席、吃黑米饭,七月十四,苗族人有赶歌会,跳苗鼓舞;侗族人来了客人,要摆合拢宴,跳多耶舞,他们每年还要过一次芦笙节,举办大戊梁歌会;土家人的舍巴节也十分热闹。但目前,这些少数民族节会中还没有一个像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那样有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仅仅开了一个头,湘西的苗鼓文化节才刚刚响起开场的锣鼓。今后,我们将围绕苗家的鼓、土家的舞和侗家的歌,打造和培养有潜力的地方民族节会品牌。
节日是个好机会。目前在我国,带薪年假还很难满足游客全家出行的需要,所以文化旅游最好的时间节点主要是在小长假和黄金周。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大湘西的旅游都十分火爆,但为避免平时的空置,我们又不能按照节日的游客规模来安排文化设施。这个矛盾还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记者:我们了解到,为推动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您先后多次赴大湘西及其周边地区调研,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蒋祖烜:我们将调研活动辐射到了湖北、重庆、贵州等大湘西周边地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调研了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德市桃源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黔江区、武隆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市等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具体节目和项目。周边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调研结束后,我们对这些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寻找大湘西可以借鉴的经验。
记者:您对大湘西地区这5个市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蒋祖垣:大湘西地区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自然奇迹和文化奇观。目前,整个大湘西地区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逐步统一,基础设施的条件也基本具备,文化旅游的井喷之势渐次来临。首先是在张家界井喷,后来在湘西凤凰县,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很可能在怀化再出现一个井喷,邵阳和常德的文化旅游产业也逐渐起步。
记者:最近,世界著名旅游书籍Lonely Planet评选出2014年世界10大旅行地区,湖南省成为中国唯一的入选地。书中特别提到了大湘西地区无与伦比的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您认为目前发展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蒋祖炬:交通格局的形成必然带来大湘西文化旅游的井喷发展。目前大湘西有张家界机场、凤凰铜仁机场、怀化芷江机场、桃花源机场组成的密集机场网,还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立体的交通格局丝毫不亚于湖南中心地带和东部地带。其中,高铁跟旅游有最直接的联系,武广高铁的开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相信沪昆高铁的开通必将再次证明这一点。
现在大湘西地区的金融机构、投资担保公司和投资基金明显偏少,这是当地项目建设和开发的一个瓶颈。如何使大湘西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最近湖南省委宣传部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共同制定了一个《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融资规划》,这是一个很好的融资基础和信息平台,值得分享。
另外,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光靠政府是不够的,还要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本,而大湘西地区的本土企业规模和能力都相当有限,因此,大手笔地建设大湘西的文化旅游项目还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些年,我们相继组织了侨商湘西行和香港客商湘西行等活动,还在谋划台商的湘西行,他们都是带着项目考察的目的而来。今后,我们还要把招商引资的目标投向更大的区域。
记者:2014年湖南省在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将做哪些具体的工作?
蒋祖烜:在推动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空谈误事、实干兴业。许又声部长反复强调,我们既不搞大规划,也不提配套政策,力争把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做得实些再实些,认定了的事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措施。
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当好联络员和服务员,为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优质服务。2014年我们将重点抓好永顺老司城申遗、湖南抗战纪念馆、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国际乡村音乐周、国际鼓文化节、侗族大戊梁歌会等一批民族品牌节会,举办大美湘西摄影展览,并继续在深圳文博会和东南亚招商行等活动中加大对大湘西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
记者:湖南将把大湘西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未来大湘西文化旅游将呈现怎样的局面?
蒋祖垣:将形成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沪昆高速民俗生态旅游带、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4条精品旅游带,打造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怀化古城古镇古村、大峎山原生态文化、中华瑶乡民俗文化等6大旅游功能区。
通过实施“品牌化、国际化、一体化、精品化”的战略思路,保护原生态的环境和民族民俗文化,完善旅游交通运输与配套服务系统,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建立起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神秘大湘西”旅游品牌,把大湘西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大湘西将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养生疗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神秘文化、土苗侗瑶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
记者: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了很多工作,请问为什么会把文化发展的目光投向大湘西?
蒋祖垣:在湖南的文化版图上,长株潭处于核心极,其文化创意产业总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起到了龙头作用。但我们不能拘泥和满足于长株潭这一个核心区域,还应该培育若干个新的增长点。我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有相当基础和优势的大湘西。
大湘西这个板块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那里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趋势越来越好,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也越来越强。预计到2015年,大湘西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1.5亿人次。日益增长的游客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需求强烈,这正好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条件。
大湘西人民有着渴望快速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发展文化旅游也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大路径和最佳选择。
记者:目前,国家正在加紧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而大湘西是武陵山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您是怎样看待大湘西和武陵山片区之间的关系的?
蒋祖炬:我最近到武陵山片区调研时发现,武陵山片区真的是个奇特的板块。在地理上,武陵山片区是云贵高原和洞庭湖平原之间过渡的一块台地:在区域上,武陵山片区是渝、鄂、湘、黔4省市的边缘地带:从历史和民族来讲,武陵山片区又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我特别赞同网络上关于“武陵山片区就是一个武陵山公园”的说法,这里山同脉,水同源,人文同类,语言、习俗、饮食相似相近。把武陵山片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来规划、设计、开发和经营,实现跨地区的、跨行政壁垒的区域整体协同发展非常必要。
武陵山片区跨重庆、湖北、湖南和贵州4省市,包括71个县市区,其中湖南占了37个。除湘西、张家界、怀化外,包括邵阳、常德部分县市,大湘西地区既是武陵山片区的核心地带,又占了武陵山片区的半壁江山,在整个武陵山片区板块当中举足轻重,不管是从分量还是位置上来说,它都是武陵山片区的一个中心。
记者:您认为在大湘西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蒋祖烜:过去说“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如果二者不结合就魂不附体”。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也很有意思,“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是走路,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是看书”。所以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最现实、最可能的。在大湘西地区,文化节目和文化产品是老的,但游客天天是新的,这就形成了流动的市场。推进大湘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符合两型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如果不问条件地盲目发展工矿业,有可能得不偿失。
记者: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您认为在大湘西地区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蒋祖炬:节目是个好生意。在整个大湘西地区,目前有七八台节目,愈演愈火,其中,《天门狐仙》具备了世界水平,《魅力湘西》也进入了中国知名,《烟雨凤凰》日前隆重上演,一条演艺走廊正在形成。游客到大湘西已经不仅仅是看风景了,精彩的旅游演艺节目成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这一方面宣传了大湘西优秀的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一方面又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在丰富游客参观游览项目的同时,又增加了当地吃、住、行、娱、购、游等旅游项目的收益。
节会是个大舞台。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既可以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一个符号。在大湘西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节会资源,四月八是苗族人的姑娘节,家家摆长席、吃黑米饭,七月十四,苗族人有赶歌会,跳苗鼓舞;侗族人来了客人,要摆合拢宴,跳多耶舞,他们每年还要过一次芦笙节,举办大戊梁歌会;土家人的舍巴节也十分热闹。但目前,这些少数民族节会中还没有一个像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那样有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仅仅开了一个头,湘西的苗鼓文化节才刚刚响起开场的锣鼓。今后,我们将围绕苗家的鼓、土家的舞和侗家的歌,打造和培养有潜力的地方民族节会品牌。
节日是个好机会。目前在我国,带薪年假还很难满足游客全家出行的需要,所以文化旅游最好的时间节点主要是在小长假和黄金周。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大湘西的旅游都十分火爆,但为避免平时的空置,我们又不能按照节日的游客规模来安排文化设施。这个矛盾还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记者:我们了解到,为推动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您先后多次赴大湘西及其周边地区调研,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蒋祖烜:我们将调研活动辐射到了湖北、重庆、贵州等大湘西周边地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调研了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德市桃源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黔江区、武隆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市等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具体节目和项目。周边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调研结束后,我们对这些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寻找大湘西可以借鉴的经验。
记者:您对大湘西地区这5个市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蒋祖垣:大湘西地区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自然奇迹和文化奇观。目前,整个大湘西地区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逐步统一,基础设施的条件也基本具备,文化旅游的井喷之势渐次来临。首先是在张家界井喷,后来在湘西凤凰县,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很可能在怀化再出现一个井喷,邵阳和常德的文化旅游产业也逐渐起步。
记者:最近,世界著名旅游书籍Lonely Planet评选出2014年世界10大旅行地区,湖南省成为中国唯一的入选地。书中特别提到了大湘西地区无与伦比的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您认为目前发展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蒋祖炬:交通格局的形成必然带来大湘西文化旅游的井喷发展。目前大湘西有张家界机场、凤凰铜仁机场、怀化芷江机场、桃花源机场组成的密集机场网,还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立体的交通格局丝毫不亚于湖南中心地带和东部地带。其中,高铁跟旅游有最直接的联系,武广高铁的开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相信沪昆高铁的开通必将再次证明这一点。
现在大湘西地区的金融机构、投资担保公司和投资基金明显偏少,这是当地项目建设和开发的一个瓶颈。如何使大湘西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最近湖南省委宣传部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共同制定了一个《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融资规划》,这是一个很好的融资基础和信息平台,值得分享。
另外,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光靠政府是不够的,还要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本,而大湘西地区的本土企业规模和能力都相当有限,因此,大手笔地建设大湘西的文化旅游项目还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些年,我们相继组织了侨商湘西行和香港客商湘西行等活动,还在谋划台商的湘西行,他们都是带着项目考察的目的而来。今后,我们还要把招商引资的目标投向更大的区域。
记者:2014年湖南省在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将做哪些具体的工作?
蒋祖烜:在推动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空谈误事、实干兴业。许又声部长反复强调,我们既不搞大规划,也不提配套政策,力争把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做得实些再实些,认定了的事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措施。
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当好联络员和服务员,为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优质服务。2014年我们将重点抓好永顺老司城申遗、湖南抗战纪念馆、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国际乡村音乐周、国际鼓文化节、侗族大戊梁歌会等一批民族品牌节会,举办大美湘西摄影展览,并继续在深圳文博会和东南亚招商行等活动中加大对大湘西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
记者:湖南将把大湘西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未来大湘西文化旅游将呈现怎样的局面?
蒋祖垣:将形成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沪昆高速民俗生态旅游带、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4条精品旅游带,打造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怀化古城古镇古村、大峎山原生态文化、中华瑶乡民俗文化等6大旅游功能区。
通过实施“品牌化、国际化、一体化、精品化”的战略思路,保护原生态的环境和民族民俗文化,完善旅游交通运输与配套服务系统,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建立起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神秘大湘西”旅游品牌,把大湘西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大湘西将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养生疗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神秘文化、土苗侗瑶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