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学与道德情感教育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ch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等方面阐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重视道德情感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 情感 道德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性学习,以理育情
  情感和认识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干扰的。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认识越丰富、越深刻,情感就越丰富、越深刻;而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推动和加深人的认识。另一方面,不正确或肤浅的认识也可以引起不正确的或肤浅的情感;而不良的情绪和情感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所以,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必须以理育情,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入手,以理智来支配情感。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知情交融,情理通达。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等,将教材中的道德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为培养相应的道德情感打下坚实的认识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用饱满的激情传授道德知识,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渲染道德情感,用生动的事迹树立道德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在愉悦的心境中开启智慧、陶冶情操。
  二、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
  1、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思想政治课讲解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时候,可借助电教媒体选播电影《孔繁森》片段,电影中孔繁森的光辉事迹,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同时,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又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3、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情理往往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理性的灌输和培养,更需要情感的陶冶和丰富。
  三、发挥和谐师生关系的道德情感教育功能,以情育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个性,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一个缺乏安全感、缺少爱和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不可能有效地积累积极的道德情感。以情育情,也叫做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是以情育情的心理学依据。教师要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
  1、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与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依恋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2、善于表达真情,发挥表情的信号功能。教师在讲解道德范例、分析道德准则时应投入真情,充分发挥真情的信号功能,如丰富的面部表情,语音的抑扬顿挫及适当的机体表情等。
  四、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和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以美育情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别林斯基有一句名言:“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优美的自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心灵;艺术美感中的优秀文艺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感人的精神力量,能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恶、丑的痛恨。因此,选择文艺作品时,必须考虑其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因为远离学生实际的内容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美育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特殊作用,是道德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
  五、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如前所述,高中生的道德情感虽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他们的道德情感往往会流露出某些矛盾和不稳定性,表现出容易冲动、难于自制等特点。 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讲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时,就着重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问题,我遵循了下列做法: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情感是好的,什么样的情感是不好的,应该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启发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的弱点,平静而理智地悦纳自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预见到某种消极情感表现的后果,学会理智地控制情感。再次,对于学生的消极情感不要简单禁止,要了解原因,耐心改变学生对消极情感的错误认识。要善于引起并维持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愉快接受教育,有利于积极体验的产生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目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重等问题;人格适应不良;兴趣爱好娱乐性强”的特点。要教好中职学生,就必须面对他们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实际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兴趣:    一、明确目的,激活动力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使学生明白学习语文写作的重要性。现在读职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的应试教学模式上。上课交待知识点;复习背诵要点;考试答要点。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喊出了“思想品德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呢?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
期刊
“面向每一位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创造性使用教材”……这些都是老师们耳熟能详的字眼,关键是在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践行,让每个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多维互动对话中,实现知、情、意、行等的全面和谐发展。现结合个人日常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少些“一对一”,多元互动顺学而导    这里的“一对一”指的是“单一的互动方式”。教学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教师是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进行“
期刊
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必考课。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 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另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能力对学生不作要求)。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 绩。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1、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
期刊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
期刊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相融会,汇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了要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要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近两百篇文章,大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 学、勤俭、公而忘私等等,其中以
期刊
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对史料的学习可以使他们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可是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如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图画、文物、民谣等,那么如何精选和运用好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生经过初中英语的系统训练,已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和具备了初步应用的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将基础知识有效地转化成为言语技能,并且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强化英语语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深化语感教学是培养
期刊
常言“教无定法”,这是指在教学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为了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一定不要照本宣科,课程的内容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学内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