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密切配合教材设定的主题和学习目标,其丰富的选篇可以加深学生对特定主题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充分掌握,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相对于传统教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立足于单元双线主题,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真正实现了质从量出,迁移运用。本文以统编教材七年级小说的教学为例,谈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
1.以单元目标为指导
统编教材的编纂使学习目标与能力序列更清晰。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几乎各册都安排有小说篇目,但小说篇目承载的学习目标、涉及的语文要素却是不同的。
七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学做标注,理清作者思路”,七年级下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熟读精思,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入手把握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意蕴”,八年级上册没有安排小说篇目,八年级下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感受作者情思,品味语言”,九年级上册两个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分别是“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九年级下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从以上可以看出,“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及社会意义,体验艺术特点”等主要的小说教学任务基本在九年级完成。
清楚了目标序列,再回头检视七年级的小说教学,我们就不会“拔苗助长”了。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只要遵循着教材设定的目标,教学就不会轻易偏离“航线”。
2.突出一课一得
一课一得,这里“一得”中的“一”不是“一个”的意思,而是“简”“明”的意思。 “简”就是“精”,就是简约,不贪多求全;“明”,就是清楚、明白、具体。
把握了这个原则,我们就不会被单元目标所困惑了,我们根据课文的特点来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节课最多设置2~3个教学目标,尽可能避免“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出现。
3.贯穿“主体性”原则
每节课学习目标的制定,最好遵循“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原则。学习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怎么教。
如《植树的牧羊人》,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小说。结合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植树的牧羊人》教读引领课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1)读课文,理思路,了解故事情节;(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3)认识到在生活中遇到挑战时,要勇敢坚强。
二、学习目标的落实
1.课型的选择
“语文主题学习”主要采用单元预习课、教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单元写作课等课型来完成教学任务。七年级所选的五篇小说,三篇是精读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狼》《驿路梨花》),两篇是略读课文(《台阶》《带上她的眼睛》)。精读课文大都可以选择单元预习课和教读引领课这两种课型,略读课文可以采用组文閱读课这一课型。部分目标也可以通过单元写作课实现。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教读引领课侧重设计活动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教读引领课更注重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探究与发现,最终真正实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在《植树的牧羊人》教读引领课上,可设计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读课文,理思路”。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从而理清文章思路,实现第一个学习目标。第二个活动是“品味语句,学方法”。考虑到学生刚刚由小学跨入初中,可先结合例句给学生介绍环境描写几种常见的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性格;为下文做铺垫;突出某地(某物)的特征。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品味环境描写的语句,试着探究其作用。第三个活动是“依法赏文,练技能”。让学生在例文中找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其作用,之后集体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多给予他们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第四个活动是“对比人物,谈感受”。让学生通过对比两篇文章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得到启示,“认识到在生活中遇到挑战时,要勇敢坚强”。
(2)组文阅读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展开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当精读课文来上,靠教师的“教”,来实现学生“学会”的目的。在主题学习的背景下,我们在设计组文阅读课时,要让学生运用在教读引领课学到的方法,去自主地分析课文。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自由表达,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所以,不论哪种课型,教师都应该多下功夫,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3.灵活安排教学课时
有的小说篇幅比较长,学生读起来比较耗时。教读引领课上,如果把所有知识能力目标只留一节课来完成,往往不切实际。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灵活安排课时。遇到学生讨论激烈的时候,教师最好不要打断,可以适当延伸教学时间。比如,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时,也可把“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寻找环境描写的句子,试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进行总结;第二课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主题丛书中相关的片段。学与练各占一课时,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在七年级小说篇目教学过程中,切忌随意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毕竟刚刚跨入中学的大门,我们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课型的选择要根据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要以人为本,合理调整教学活动,认真落实一课一得,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
1.以单元目标为指导
统编教材的编纂使学习目标与能力序列更清晰。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几乎各册都安排有小说篇目,但小说篇目承载的学习目标、涉及的语文要素却是不同的。
七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学做标注,理清作者思路”,七年级下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熟读精思,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入手把握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意蕴”,八年级上册没有安排小说篇目,八年级下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感受作者情思,品味语言”,九年级上册两个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分别是“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九年级下册小说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从以上可以看出,“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及社会意义,体验艺术特点”等主要的小说教学任务基本在九年级完成。
清楚了目标序列,再回头检视七年级的小说教学,我们就不会“拔苗助长”了。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只要遵循着教材设定的目标,教学就不会轻易偏离“航线”。
2.突出一课一得
一课一得,这里“一得”中的“一”不是“一个”的意思,而是“简”“明”的意思。 “简”就是“精”,就是简约,不贪多求全;“明”,就是清楚、明白、具体。
把握了这个原则,我们就不会被单元目标所困惑了,我们根据课文的特点来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节课最多设置2~3个教学目标,尽可能避免“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出现。
3.贯穿“主体性”原则
每节课学习目标的制定,最好遵循“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原则。学习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怎么教。
如《植树的牧羊人》,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小说。结合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植树的牧羊人》教读引领课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1)读课文,理思路,了解故事情节;(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3)认识到在生活中遇到挑战时,要勇敢坚强。
二、学习目标的落实
1.课型的选择
“语文主题学习”主要采用单元预习课、教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单元写作课等课型来完成教学任务。七年级所选的五篇小说,三篇是精读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狼》《驿路梨花》),两篇是略读课文(《台阶》《带上她的眼睛》)。精读课文大都可以选择单元预习课和教读引领课这两种课型,略读课文可以采用组文閱读课这一课型。部分目标也可以通过单元写作课实现。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教读引领课侧重设计活动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教读引领课更注重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探究与发现,最终真正实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在《植树的牧羊人》教读引领课上,可设计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读课文,理思路”。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从而理清文章思路,实现第一个学习目标。第二个活动是“品味语句,学方法”。考虑到学生刚刚由小学跨入初中,可先结合例句给学生介绍环境描写几种常见的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性格;为下文做铺垫;突出某地(某物)的特征。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品味环境描写的语句,试着探究其作用。第三个活动是“依法赏文,练技能”。让学生在例文中找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其作用,之后集体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多给予他们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第四个活动是“对比人物,谈感受”。让学生通过对比两篇文章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得到启示,“认识到在生活中遇到挑战时,要勇敢坚强”。
(2)组文阅读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展开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当精读课文来上,靠教师的“教”,来实现学生“学会”的目的。在主题学习的背景下,我们在设计组文阅读课时,要让学生运用在教读引领课学到的方法,去自主地分析课文。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自由表达,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所以,不论哪种课型,教师都应该多下功夫,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3.灵活安排教学课时
有的小说篇幅比较长,学生读起来比较耗时。教读引领课上,如果把所有知识能力目标只留一节课来完成,往往不切实际。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灵活安排课时。遇到学生讨论激烈的时候,教师最好不要打断,可以适当延伸教学时间。比如,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时,也可把“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寻找环境描写的句子,试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进行总结;第二课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主题丛书中相关的片段。学与练各占一课时,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在七年级小说篇目教学过程中,切忌随意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毕竟刚刚跨入中学的大门,我们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课型的选择要根据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要以人为本,合理调整教学活动,认真落实一课一得,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