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面对亚洲安全的新现实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又将在新加坡召开。近年来,在这个亚太地区重要的多边安全论坛上,美国常常主导着议题,而中国则往往是矛盾集中的焦点。这次中国面临的局势似乎尤为严峻:中越、中菲之间的领土争端再度激化;东盟外长会议就南海问题发表了声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利用各种场合损毁中国的形象;朝鲜处在第四次核试验的边缘。所有的问题背后,似乎都有美国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中国的决策层和战略学者对于当前的局势有一种普遍的情绪,那就是认为亚洲正转向错误的方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合作一直是亚洲区域政治的主题。在东盟和中、日、韩等地区大国的推动下,亚洲的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相关政治协调机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区大国之间主要的竞争,是谁来领导和如何推动地区合作的良性竞争,而绝对“零和”的领土纷争被边缘化。可是,在美国“回归亚洲”短短几年时间里,亚洲的政治主题就很大程度上转向。尽管过去十多年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并没有被颠覆,但亚洲国家对未来安全的不确定感却急剧上升,而威胁的来源被不断指向中国。
  中国一直想把局势扭转回原来的轨道,总的思路就是“在发展中解决矛盾”。从内部来讲,中国相信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上升,大国实力对比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周边环境就能好转;从外部来讲,中国认为如果各国能够集中关注于发展与繁荣议题,地区安全纠纷是可以在积极有效的经济合作大局中被搁置、以至最终妥善解决的。为此,中国一方面继续提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倡议,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另一方面,尽力阻止安全问题扩大化,强调双边领土纠纷应该由双边政治协商解决,不应该放到多边场合,更不应该有第三方大国的干涉。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战略没有问题。可是在当前阶段,这两个方向都面临现实的挑战。我们发现,中国的实力越上升,一些周边国家越发不安,矛盾纠纷呈现多发、并发和联动趋势;双边经济合作仍在进行,可是安全纠纷或者安全疑虑同时上升。在美国和日本的挑动下,周边国家有走向“抱团取暖”的态势,安全问题向多边舞台蔓延的趋势似乎难以遏止。
  为此,中国必须要面对亚洲政治的新现实。美国来了,亚洲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美国带来了安全议题,中国就必须要面对这个议题。美国和日本要讲的是一个“中国威胁”的故事,中国就要讲一个“集体安全”的故事。中国外交的多边主义不能只是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成功——这是过去的成功,还必须在安全领域创造新的外交成功。这就必须在多边层次上超越之前在安全问题上相对保守、就事反应、压制灭火式的行为模式,积极创制更有力的亚洲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目前中国已经提出了在亚洲建立“命运共同体”,其本质应该是在经济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基础上,补充入“安全共同体”的更广阔内涵。对于这个机制,有一些关键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首先中国要积极利用各种多边舞台,讲述中国的亚洲安全观。中国崛起之后,亚洲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中国秉有和周边各国不成比例的强大实力,如何贡献于地区安全?中国为什么没有扩张的意愿和必要?中美之间为什么能不冲突、不对抗?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萦绕在亚洲国家的心中,他们在疑虑,也希望消除疑虑。像“香格里拉对话会”这样的场合,不只是为美国和日本提供了一个质疑中国的场所,实际上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讲台。中国不能再停留在以“质疑回应质疑”,也不能简单地把话题转向“促进地区繁荣”的经济议题。中国需要提出系统的亚洲安全观,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还要照应亚洲的政治现实和共同价值。
  笔者认为,中国的亚洲安全观可依托于“海洋空间多元共存”的理论。要用海洋空间开放、易于共存的特质,超越于历史上美苏在东欧、法德在西欧的封闭、对立、以领土控制为基础的陆权关系,这在中美之间尤其重要。中国的亚洲安全观还要凸显多元、包容的亚洲历史传统。历史上亚洲虽是一个多宗教、多种族共存的地区,却没有发生过像欧洲和中东那样激烈的宗教战争和民族种族冲突。中国还要明确承诺,中国的天然实力优势将最终转化为为亚洲的安全秩序提供公共产品。
  最终,中国要根据地区国家普遍接受的集体安全观,推动建立包容协调的新多边地区安全机制。如果经济合作已经不能有效搁置安全纠纷,那就用更宏观的多边安全保障来隔离、甚至最终消化纠纷。就像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一样,亚洲的区域合作迟早要补充入安全合作这根支柱。美国的“回归”不过提早了这一天的到来。
其他文献
1月14日,韩国《中央日报》一篇文章指出:候任总统朴槿惠一改过去的风格,频频穿着鲜艳颜色的上衣露面。新总统还没宣誓,韩国媒体已经做好八卦的准备了。  2013年1月10日,朴槿惠会见中国特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志军的时候,身着橘黄色上衣搭黑色裤装,左胸别着一枚漂亮的胸针。一天以后,她参加“2013国际就业创业大典”时,则以粉红色上衣搭灰色西裤和浅灰色皮鞋亮相。颜色鲜艳,成为两套衣服的共同特点,这样
5月13日,据德国媒体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当天在莫斯科正式宣布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对美反制裁措施,涉及国际空间站运行、火箭发动机供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俄基站运行等多个领域。对此,有舆论称,美俄正在走向“太空冷战”。  俄罗斯为何敢对美国说“不”  自1957年苏联将人类首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之后,美苏两国便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人类登月等太空探索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并纷纷将最
被称为“世纪审判”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案6月2日正式宣判。经过十个月、49次开庭之后,当天,开罗刑事法庭主审法官在被用作临时法庭的埃及警察学院宣布,判处穆巴拉克和前内政部长阿德利终身监禁,穆巴拉克的两个儿子以及六名前高级警官等,则被判无罪。为使“世纪审判”万无一失,埃及出动了15000多名军警,100多辆装甲车维持秩序。  中东媒体分析认为,这是埃及司法机构平衡各方利益的“折衷结果”,可谓“用心良
如果巴希尔一味在总统宝座上赖着不走,今天穆巴拉克的下场就是巴希尔明天的结果。    在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和埃及“莲花革命”分别推翻本·阿里和穆巴拉克之后,苏丹总统巴希尔宣布不再谋求总统连任。  巴希尔称得上是一位强人,虽然他在世界上的名声和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远不及穆巴拉克,但执政能力和水平还是具备的。他这样做,显然是为了避免步突尼斯和埃及两国元首的后尘。这自然是明智的选择,受到了中东媒体的
自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亚太地区接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危机事件,当下热度颇高的就是美国拉拢我周边22个国家举行环太平洋军演,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关于南海岛屿的主权争端等。纵观这些危机,其发生发展的背后往往都有美国的推手或直接与间接地涉及美国。这是在美国加快“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大国利益激烈博弈与角逐的表现,而中美两国则是这些危机的关键博弈方和角力者。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
乌克兰危机似乎正在远离战争的阴云,而作为国际关系中常用手段的制裁则被频繁提及。然而,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可能只是惺惺作态,欧盟则是顾虑重重。作为当代最有争议的国际政治现象之一,作为仅次于军事力量的一种强制手段,制裁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为什么制裁不仅较少达到预期目的、还时常造成制裁方与被制裁方的长期对峙?本期特邀三位专家为您解读制裁的“奥秘”。——编者手记  判断一项经济制裁是象
叼着雪茄悠哉于江湖的丘吉尔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残酷地对待他们的领袖。”  不敢肯定这位英国前首相算不算曾受过此番礼遇。二战胜利后,英国选民无情地抛弃了擅长带兵打仗的丘吉尔,他们“倒逼”丘吉尔走上退休隐居的幸福之路。  然而,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世上的确有一群陷入穷途末路的政客,他们下场凄惨,或被盟友抛弃,或流亡、受审、入狱,甚至被枪决。罗马尼亚前领导人齐奥赛斯库夫妇被乱枪行刑后葬于荒野,其
“看那厄尔布鲁士山呐,白雪皑皑,古树葱葱”,伊朗国家新闻台节目经常插播这首民谣。德黑兰坐落在厄尔布鲁士山的南麓,常年可见白雪覆顶的山脉,但若要见到葱葱古树,则必须到山的另一边——紧挨里海、终年湿润的马赞达兰。  历史上,广义的马赞达兰地区不仅仅包括今天的马赞达兰省,它指的是处于稻米文明影响下的里海沿岸,西至今天的吉兰省,东至今天的戈勒斯坦省戈尔甘-卡布斯一带,在阿拉伯语的地理志中被称为塔巴列斯坦地
乐观主义的下行  冷战结束后,还没有哪个年份像即将逝去的2014年这样纷乱。人们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前途的忧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冷战和热战的幽灵在欧亚大陆上空和网络空间徘徊,美俄、欧俄、中美、中日关系的紧张和中俄异乎寻常的靠近似乎都表明新的地缘政治博弈时代已经来临。美俄对峙和中美摩擦到底哪个才是当前大国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国特别是上升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如何避免掉入两败俱伤、群死群伤的“修昔底德
第13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11月23日在外交学院沙河校区举行。经过预赛和决赛中模拟青年会议、情景表演等环节的较量和角逐,外交学院代表队在29所院校中胜出,夺得大赛冠军。  本次大赛以“秉仪天下,蕴礼四方”为主题,旨在秉承礼仪之道,通过学习将多样的外交文化礼仪蕴于青年内心,以青年外交官之担当,灵活应对外交外事,展现中华礼仪之邦尚和明礼的传统,提高青年外交素养。决赛分为三个环节,比赛内容涉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