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情感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把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使用能力上,很少或者几乎没有通过语文特有的魅力来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作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能簡单地把语文教学理解为工具性的教学,把语文教学的所有都倾心于语言和文字方面。让学生掌握理解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表达是一个重要的层面,但如果能更深层次地通过语文特有的魅力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正确地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那将是最好不过的了,对一个学生来说,也许是受益终生的。
   那么,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多种情感呢?
   一、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领悟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历代的仁人志士都甘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以爱国主义为素材的课文,这为教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所作的《邓稼先》一文中,杨振宁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和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简单地来教授这篇课文,学生的心灵也不大会可能产生强烈的震撼,因为此文对邓稼先生平的描写和叙述过于简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情节需要有重点的详细介绍。譬如邓稼先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科研攻关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对于当时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介绍,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邓稼先的那颗爱国心,感悟多位两弹元勋奋斗的艰难,爱国之情自然油然而生。
   二、让学生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腻处品真情,培养学生的亲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极其有限,特别是大部分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叛逆的性格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家长的教育和亲人的关怀,有时候他们都不能理解,许多学生和亲人之间存在着代沟,无法用很好的方式去沟通,致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出现了大量问题。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描写亲情的文章,在细微的情节和细腻的文字描写中,一般都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感动。如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父子之间的至深亲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和作者自己心里的感受,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许多学生是一种很深的心灵启示。通过诵读文章和教师的教学引导,他们就会有意无意地联想到自己和父亲之间的一切,反思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感情,在实际的生活中就会表现出来。
   三、读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触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一直是许多人励志成才、取得成功的基石。社会的变化使得许多学生在初中时代就开始受到熏染,丢掉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品质,丧失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语文有着她特有的文字魅力,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句话,更能在心灵上让学生得到认同。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许多教师只是解读了诗句的意思,并没有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曹操当时的远大抱负。如果能把这首诗的情景和曹操的心境联系起来品读,我们就会发现诗人心潮澎湃、豪情横溢的每句诗,都不单单是在抒情。登高望远,气吞山河的豪情也不仅仅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是体现了诗人长期的、远大的人生抱负。试想一下,曹操在垂暮之年,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但他依然对人生抱有很大的希望,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这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启发。
   四、带领学生探索科技的神奇力量,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兴趣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是涉足语言和文字等,语文教学活动再怎么开展,也无法和科技创新能紧密的相关联,其实这是一个陈旧的观念。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许多科普类的文章都被纳入到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的用意就是要在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便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
   如教材中的《月亮上的足迹》描述了美国于60年代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对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过程叙述得过于简单,学生对飞船、登月舱、火箭分离等科学概念几乎很难理解,况且教师也无法为学生讲述清楚整个登月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文的讲授中不能把科技活动和科技发明作为重点,而应该以科技活动或科技发明为主线,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此文中教师可以阐述一下探月的科学意义,月球作为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可以创造出许多地球上不存在的新奇事物,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五、通过文字,借助学生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对祖国山河风情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全球的自然环境在逐年的恶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不例外。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已经成了每个人应有的意识,在初中时代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必然能让他们树立更好的环保意识,在今后的成长中能为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描绘大自然美景和祖国河山的诗文很多,都是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留下来的经典作品。这些诗文中无不充满着崇山峻岭的巍然神秀、大江大河的汹涌澎湃,也有山涧小溪的静谧之美,万物苍生的勃勃生机。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了夕阳西下一副苍凉凄美的风景,将古树、枯藤、小桥、溪水、村落等绘成了一副给人无限遐想的画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想象这幅风景的美丽,也能体会作者在这情景下的失落之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须摒弃以往只重视内容而忽视情感的教法,要善于发掘能触动学生心灵的素材与细节,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能发现作者描写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情感出发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地认识人生和社会、能更好地辨别是非美丑善恶、能更好地适应生存,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崇高理想的情感。
   (通渭县什川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利用人类骨髓粒一单核系祖细胞集落(CFU—GM)和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体外检测技术,比较观察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11例慢性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症(CIN)患者的造血
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经临床和CT确诊,CT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型,并分析颅内出血28例的CT表现。并对HIE及颅内出血CT表现形成机理及围产期窒息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摘 要:如今,体育不再是简单的活动活动筋骨,而是对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品质、振奋民族精神等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启发学生心理的“内驱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学;运动兴趣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体
摘 要: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最理想的境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课堂,需要扎实备课,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有效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全员参与,有效参与。    关键词:语文;课堂;优质高效       农村由于经济文化的条件,课堂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尤其是语文教学的改革,令许多农村语文教师一筹莫展。但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实现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那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情感认同,以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得以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更牢固地记忆教学内容,并最终得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
以A型行为问卷对100名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人和10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A 型行为类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敌意、竞争因子分高于对
目前,农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强化记忆,向学生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只有如此,
用单克隆抗体(OKT3、OKT4、OKT8)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14例结核性胸膜炎及12例肿瘤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表明:结核性胸膜渗液中CD3^+、CD4^+T淋巴细胞群体均高于肿瘤性胸膜渗液
报告4例幼儿脱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表现。经用强的松治疗皆治愈3例,死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