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意识形态正面临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这要求高校必须在意识形态传播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心理,搭建双向沟通的平台,以期良好的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意识形态传播;新媒体;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95-0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击,高校学生作为心智相对不成熟、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传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中受到冲击
社会转型是我国在发展富强过程中的必经道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借助新媒体技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不断蔓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到一定程度的侵蚀与冲击,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突出了效益、竞争、效率,其不良发展会引起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轻精神重物质享乐、轻集体主义重个人主义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大学生。
二、新媒体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新媒体高速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不良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性地位削弱。
一是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受到挑战。新媒体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控了网络技术的控制权,新媒体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其控制的网络信息技术遍及全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引领国际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发展。在西方新闻媒体借助信息技术掌控国际舆论的复杂情况下,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难度必然越来越大。
二是对舆论监督机制的挑战。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将自由表达的权利放在了每个人的手中,自由表达使舆论讨论内容的边界不断外延,民间舆论场不断扩大。新媒体与传统的舆论相比具有更强的传播优势,它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可能性,提供了交流思想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其强大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使信息传播更加迅捷。在互联网世界中,任何人都有平等自由的机会借助网络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的同盟军制造强烈的网络舆论,使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从而满足自己的归属感。这种有意识地寻找组织可以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不受现实的约束,容易受群体的影响。难以控制的网络舆论给监督机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基于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实证分析
高校一直是众多先进文化与多元社会思潮的聚集地,对社会舆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提供稳定的舆论环境十分重要。高校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时必须将新兴大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
作为首批获“江苏省青年学习社”称号的学校,南京林业大学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共同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新模式,共同组織校内青年教师,用网络微课新媒体方式推行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和青年思想教育,向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微团课”。首批上线的“微团课”共10集,为提高“微团课”质量,共制定十期拍摄计划,设计画面内容,严格把控政治方向,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运动、共青团历史、中国梦等主题,用“微团课”短短几分钟时间,为同学们诠释青春、奋斗、梦想等时代话题。他们用生动具体的案例追忆“五四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马克思主义思想,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意识形态传播,成为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微团课”。
(一)关注受众即学生的选择性心理特征
学生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选择性心理特征,传播易受到学生关注的信息,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是选择性注意。面对如今海量的信息潮,受众往往会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传播内容必须要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这就要求传播者一方面具体了解传播对象的信息需求,使用受众更加青睐的传播媒介。另一方面,传播者要使用重复强调突出传播内容,引起受众的注意。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在传播形式的选择上进行了创新,抛弃了以往微课视频长达40分钟的容量,也避免了图片、文字等相对枯燥的形式,采用时长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贴合当下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选择性理解。不同的受众对于相同的传播内容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意识形态传播主体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群体,有意识地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的具体内容。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运动、共青团历史、中国梦等主题,准确贴合高校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将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内容讲准讲透,避免学生对于传播内容产生不准确的理解。
(二)建立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考在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上考虑了在传播过程中“噪音”的影响;奥古斯特、施拉姆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播过程的循环与双向互动模式。
单向的传播过程无法收到传播客体的反馈,只有双向的传播模式才能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传播客体及学生的作用,使学生作为传播的参与者、信息的接收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互动作用,提升意识形态传播的实效。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在单向的视频授课外,提供了学生与思政名师的交流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挥社交媒体的沟通功能。学生积极在公众号中对微课内容进行留言评论,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思政教师则通过后台一一进行解答。《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微课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为高校学生与教师搭建了双向互动的平台。
新媒体的应用作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创新媒介,相比于过去的单向传播教学模式,更易受到学生的互动和反馈,传播内容也更易被学生接受,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势必将在新媒介的加持下获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助力高校牢牢掌握学生意识形态和舆论的话语权。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自信战略下的青少年文化消费研究”(课题号:2018SJZDI12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大学文化自觉与精神塑造研究”(课题号:D/2018/01/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詹志华,黎林娟.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58-59
[2]高健,郑光耀,徐伟悦.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73-74 78
[3]高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评《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137
[4]李悦.网络传播社会思潮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95-98.
[5]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29-33.
[6]高健,葛子豪.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公寓精准化管理研究[J]软件,2020,41(12):30-32
[7]高健,葛子豪.高校品牌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的哲理与实践——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汉字文化,2020(22):169-171
[8]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9]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02):166-172
关键词:意识形态传播;新媒体;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95-0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击,高校学生作为心智相对不成熟、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传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中受到冲击
社会转型是我国在发展富强过程中的必经道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借助新媒体技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不断蔓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到一定程度的侵蚀与冲击,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突出了效益、竞争、效率,其不良发展会引起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轻精神重物质享乐、轻集体主义重个人主义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大学生。
二、新媒体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新媒体高速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不良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性地位削弱。
一是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受到挑战。新媒体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控了网络技术的控制权,新媒体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其控制的网络信息技术遍及全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引领国际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发展。在西方新闻媒体借助信息技术掌控国际舆论的复杂情况下,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难度必然越来越大。
二是对舆论监督机制的挑战。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将自由表达的权利放在了每个人的手中,自由表达使舆论讨论内容的边界不断外延,民间舆论场不断扩大。新媒体与传统的舆论相比具有更强的传播优势,它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可能性,提供了交流思想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其强大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使信息传播更加迅捷。在互联网世界中,任何人都有平等自由的机会借助网络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的同盟军制造强烈的网络舆论,使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从而满足自己的归属感。这种有意识地寻找组织可以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不受现实的约束,容易受群体的影响。难以控制的网络舆论给监督机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基于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实证分析
高校一直是众多先进文化与多元社会思潮的聚集地,对社会舆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提供稳定的舆论环境十分重要。高校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时必须将新兴大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
作为首批获“江苏省青年学习社”称号的学校,南京林业大学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共同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新模式,共同组織校内青年教师,用网络微课新媒体方式推行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和青年思想教育,向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微团课”。首批上线的“微团课”共10集,为提高“微团课”质量,共制定十期拍摄计划,设计画面内容,严格把控政治方向,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运动、共青团历史、中国梦等主题,用“微团课”短短几分钟时间,为同学们诠释青春、奋斗、梦想等时代话题。他们用生动具体的案例追忆“五四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马克思主义思想,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意识形态传播,成为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微团课”。
(一)关注受众即学生的选择性心理特征
学生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选择性心理特征,传播易受到学生关注的信息,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是选择性注意。面对如今海量的信息潮,受众往往会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传播内容必须要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这就要求传播者一方面具体了解传播对象的信息需求,使用受众更加青睐的传播媒介。另一方面,传播者要使用重复强调突出传播内容,引起受众的注意。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在传播形式的选择上进行了创新,抛弃了以往微课视频长达40分钟的容量,也避免了图片、文字等相对枯燥的形式,采用时长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贴合当下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选择性理解。不同的受众对于相同的传播内容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意识形态传播主体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群体,有意识地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的具体内容。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运动、共青团历史、中国梦等主题,准确贴合高校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将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内容讲准讲透,避免学生对于传播内容产生不准确的理解。
(二)建立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考在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上考虑了在传播过程中“噪音”的影响;奥古斯特、施拉姆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播过程的循环与双向互动模式。
单向的传播过程无法收到传播客体的反馈,只有双向的传播模式才能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传播客体及学生的作用,使学生作为传播的参与者、信息的接收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互动作用,提升意识形态传播的实效。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在单向的视频授课外,提供了学生与思政名师的交流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挥社交媒体的沟通功能。学生积极在公众号中对微课内容进行留言评论,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思政教师则通过后台一一进行解答。《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微课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为高校学生与教师搭建了双向互动的平台。
新媒体的应用作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创新媒介,相比于过去的单向传播教学模式,更易受到学生的互动和反馈,传播内容也更易被学生接受,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势必将在新媒介的加持下获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助力高校牢牢掌握学生意识形态和舆论的话语权。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自信战略下的青少年文化消费研究”(课题号:2018SJZDI12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大学文化自觉与精神塑造研究”(课题号:D/2018/01/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詹志华,黎林娟.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58-59
[2]高健,郑光耀,徐伟悦.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73-74 78
[3]高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评《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137
[4]李悦.网络传播社会思潮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95-98.
[5]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29-33.
[6]高健,葛子豪.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公寓精准化管理研究[J]软件,2020,41(12):30-32
[7]高健,葛子豪.高校品牌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的哲理与实践——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汉字文化,2020(22):169-171
[8]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9]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02):16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