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语言积累十分匮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二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抓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这个学生语言积累的主阵地,学生的语言仓库得到了充实,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时抓耳挠腮说不清心中的想法,当老师替他说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时,他如释重负,连连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写作时,词语用得不准确,缺乏表现力……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情况,是因为学生脑袋里的东西太少——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由于语言积累的缺乏,学生的语文世界变成了一片“荒漠”。
为了改变课堂阅读教学的状况,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的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老师应提高自己对语言积累教学的认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积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积累,所以,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关注语言积累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切实做好语言积累教学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其次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积累的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没有语言积累,就不会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
整个初中阶段,初中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大约有一百五十篇。这些课文既是语言的范例,又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认真真地掌握好这些课文可以为学生积累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淋漓畅快地读背。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诵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却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时间的讨论和分析。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一些熟读背诵课文或片段的内容,并在课堂内留出时间加以落实。
如在教学《乡愁》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诗歌,熟悉内容。读第二遍时,要求学生边自读诗歌边划节奏,标重音。然后请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接着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最后让学生朗读,看谁读得好。这样反复地读,学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内容,而且还当堂就背出了这首诗。
读和背这些方法看起来毫无新意,其实这正是学习语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即使学生当时似懂非懂,但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发酵酝酿”,也能融会贯通,头脑中“死”的语言材料就会“活”起来,从而把握文章实质,将文本中的语句化为己有。所以,课堂上要尽量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背,而且让学生淋漓畅快地读和背。
(二)热热闹闹地评说。
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学生练习说话的好机会。练习说话的机会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时间和机会练习说话,让他们把学到的语言材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并反复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然后让同学简述“父亲”对作者的关爱。说话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摘录的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
对好词佳句赏析时,应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美点所在,“换一换”,“删一删”,“评一评”是常用的方法。如《枣核》一文中,“她托在掌中,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为什么要用“托”而不用“拿”?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里“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一句中的“才”能否删掉?陶渊明的《饮酒》这首诗中,将“悠然见南山”改为“悠然看南山”,好不好?这样,学生在对妙词美句进行评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语言,不仅明白了好词佳句妙在何处,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还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认认真真地仿写。
虽然学生脑海里积累了不少语言,但如果不加以运用,那也是死的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将语言素材沉淀下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春》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春的形象很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这些使用了修辞的优美语句,体会它们的精妙所在。然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仿照这样的句式,恰当地使用修辞,生动地表现出所写季节的特点。这样反复不断地运用语言,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被激活了,新鲜词汇也吸收了不少,语文素养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我们要抓住课堂阅读教学这个语言积累的主阵地,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引导和训练,切实为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努力,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唤民.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新语文.1997年第6期.
3.中學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P7,第5期P13.
关键词: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时抓耳挠腮说不清心中的想法,当老师替他说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时,他如释重负,连连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写作时,词语用得不准确,缺乏表现力……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情况,是因为学生脑袋里的东西太少——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由于语言积累的缺乏,学生的语文世界变成了一片“荒漠”。
为了改变课堂阅读教学的状况,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的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老师应提高自己对语言积累教学的认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积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积累,所以,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关注语言积累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切实做好语言积累教学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其次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积累的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没有语言积累,就不会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
整个初中阶段,初中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大约有一百五十篇。这些课文既是语言的范例,又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认真真地掌握好这些课文可以为学生积累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淋漓畅快地读背。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诵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却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时间的讨论和分析。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一些熟读背诵课文或片段的内容,并在课堂内留出时间加以落实。
如在教学《乡愁》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诗歌,熟悉内容。读第二遍时,要求学生边自读诗歌边划节奏,标重音。然后请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接着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最后让学生朗读,看谁读得好。这样反复地读,学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内容,而且还当堂就背出了这首诗。
读和背这些方法看起来毫无新意,其实这正是学习语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即使学生当时似懂非懂,但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发酵酝酿”,也能融会贯通,头脑中“死”的语言材料就会“活”起来,从而把握文章实质,将文本中的语句化为己有。所以,课堂上要尽量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背,而且让学生淋漓畅快地读和背。
(二)热热闹闹地评说。
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学生练习说话的好机会。练习说话的机会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时间和机会练习说话,让他们把学到的语言材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并反复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然后让同学简述“父亲”对作者的关爱。说话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摘录的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
对好词佳句赏析时,应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美点所在,“换一换”,“删一删”,“评一评”是常用的方法。如《枣核》一文中,“她托在掌中,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为什么要用“托”而不用“拿”?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里“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一句中的“才”能否删掉?陶渊明的《饮酒》这首诗中,将“悠然见南山”改为“悠然看南山”,好不好?这样,学生在对妙词美句进行评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语言,不仅明白了好词佳句妙在何处,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还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认认真真地仿写。
虽然学生脑海里积累了不少语言,但如果不加以运用,那也是死的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将语言素材沉淀下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春》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春的形象很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这些使用了修辞的优美语句,体会它们的精妙所在。然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仿照这样的句式,恰当地使用修辞,生动地表现出所写季节的特点。这样反复不断地运用语言,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被激活了,新鲜词汇也吸收了不少,语文素养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我们要抓住课堂阅读教学这个语言积累的主阵地,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引导和训练,切实为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努力,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唤民.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新语文.1997年第6期.
3.中學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P7,第5期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