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热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u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意义单位,小学生在习作时,需要有好的素材、立意和构思,但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量,写出来的文章也往往会干瘪、无趣,变成所谓的“流水账”,无法吸引人。然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我们用于词语教学的时间不可谓不多,学生为了学习词语所付出的劳动应该说也不少。从词语的抄写、听写到词义的理解、背诵,作业里做,考试中考,可学生说话、作文时却仍旧词汇贫乏。相反,笔者观察发现,那些在日常交际中常被使用的“流行语”,学生却往往能用得恰当、传神。像“晕、酷、哇噻、有没有搞错”这些词,还常常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由此,笔者以为,在促成学生词语积累这个问题上,我们语文教师虽然在“识”和“记”上做足了文章,但其关键环节“用”这方面,却往往被我们忽略。基于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被热门”的方式,有目的地在学生的日常交际中加大词语的使用频率,以达成学生对词语的有效积累,最终运用于作文练习中。
  “被热门”是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实场景为载体的,在具体操作上,笔者从教师、同伴和家长三个层面展开实施。
  一、引领——教师的榜样示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示范效应,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在课堂或者其他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学生平时积累的词语,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主动地对这些词语进行合理运用。
  比如,在课堂上,希望学生静下来,我们可以说:“老师希望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举手发言的多,我们可以表扬:“同学们举手发言争先恐后,老师很高兴。”发现有学生讲小话,我们可以提醒:“有的同学窃窃私语,请注意。”像这样的教学用语,看似无意,但笔者发现,时间久了,学生在日常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这些词语使用的频率也慢慢提高了。
  二、实践——同伴的互助互学
  同伴关系,是学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同伴关系中,由于彼此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处于相近的水平,因此相互之间更容易产生影响。显然,同伴之间的交际,应该是“被热门”的主阵地。鉴于此,笔者与学生进行讨论后,设计了三种促“热门”的模式。
  1.词语传播者
  我们首先在班级里评选出“小秀才”,而这“秀才”的评选标准是“满腹经纶”,也就是要求该学生词语的积累量比较丰富,并且能把这些积累的词语时常挂在嘴边。“小秀才”的评选,首先激发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运用词语的动力。“小秀才”评选出来后,就由他们作为班级的“词语传播者”。“传播者”在平常的传播方式,分为集体行动和单独行动两种。集体行动,即由教师统一安排一组词语,所有“传播者”集体在同学中间进行传播,一段时间后,教师通过考察这些词语的热门程度来考评“传播者”的工作成绩,并给予适当奖励。所谓单独行动,则由“传播者”自行思考,各自提出一组自己待传播的词语,然后在与同学的日常交际中运用并影响同学,最后由全班学生来评价这些词语的热门程度,评选出班级的最佳“传播者”。
  “词语传播者”这种方式,因为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和竞赛性,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并且,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选的目标词汇也并不局限于课本,因此其效果十分喜人。
  2.请你照我说的做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功。然而,在习作中,小学生动词词汇量的贫乏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用上眼睛的都是“看”,用上手的都是“拿”,这样的现象,在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基于此,笔者设计了“请你照我说的做”这个游戏,来帮助学生积累动词词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开展这个游戏,首先要做的是收集动词。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因为课本、课外书都是我们动词的来源。
  其次,要能够让学生对每一个动词所指向的动作都有准确而清晰的了解。实践中,教师可以用动作的示范以及比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做到这一点。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捏”和“抓”这两个动作时,笔者先是用左手,伸出两个手指“捏”了一个粉笔头,然后又伸出右手,从粉笔盒里“抓”了一大把粉笔。这样,“一声不响”的,学生就准确地掌握了两个动词的意思。
  最后,才是“请你照我说的做”这个游戏真正的开展。游戏的时间可以是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游戏的方式,分“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两种。
  单个动作的游戏很简单。例如,事先收集一组表示“看”的动词:望、盯、瞪、仰望、俯视、眺望、目不转睛、左顾右盼……一个学生报出一个动词,请另一个学生照着他说的做动作即可。
  组合动作的游戏,则要求大家事先写好一段话,内含一组连贯的动词,读了以后,要求一个学生根据话中描述的内容,把动作演示一遍。如这样一段话:“他轻轻地敲了两下门,见没人应,就推开门,先探着脑袋向屋里扫了一眼,然后,低着头,蹑手蹑脚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以上两种方法,教师都应该重视及时地评价,让学生讨论动作是否合理、到位。“组合动作”游戏,还可以用“写剧本”“做导演”这样的形式来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游戏的教学效果。
  3.即时大讨论
  学生在日常的校园学习生活中,不经意间发生的一些偶然事件,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运用练习的好材料。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专业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精准地捕捉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即时地组织学生对刚刚发生的偶然事件展开讨论,我们称之为“即时大讨论”。比如,有一次上课时,窗外忽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学生都蠢蠢欲动,注意力都到了教室外边。这时候,我干脆把课停了下来,让学生到教室外面进行观察。回到教室后,我及时让学生就刚才看到的景象进行了交流。于是,“纷纷扬扬、铺天盖地、欢呼雀跃、洁白、晶莹、乐滋滋、昂首眺望”等词语都从学生的口中自然流出。“即时大讨论”这种形式,因为讨论的对象新鲜,学生印象深刻,它既是学生词语练习的良好材料,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为进一步的表达打下了基础。
  三、倡议——家长的亲情参与
  家庭环境是学生言语交际的另一个主阵地,如果能将“被热门”的“热度”传到学生的家里,无疑会对他们词语的积累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笔者向学生家长提出了“全家总动员”的倡议,以充分发掘家庭的教育教学功能。
  首先,发动家长是“全家总动员”的首要任务。大部分家长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乐意配合。
  其次,教师要事先做足功课。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他们不可能以教师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生活的情境,设计可运用的词语,要求家长先学习理解这些词语,然后有意识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进行运用。
  例如,以下生活情境当中,笔者设计了一些词语。
  吃饭:狼吞虎咽、细嚼慢咽、美味佳肴、垂涎三尺、色香味俱全、津津有味、挑三拣四、酒足饭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迫不及待、香喷喷、大饱口福……
  起床:睡眼蒙胧、磨磨蹭蹭、几次三番、翻身而起、一骨碌、捏鼻子、挠耳朵、掀被子、千呼万唤、捂住被窝、极不情愿、无可奈何……
  和孩子一起逛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杂七杂八、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筋疲力尽、拐进、穿过、挤出、急匆匆、闹哄哄……
  最后,“全家总动员”活动的展开,教师要重视评价和反馈。笔者在实践中,一方面通过评选“优秀家长”来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及时地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让他们意识到孩子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如此一来,家长参与活动也就乐此不疲了。
  “被热门”的方式,借助了学习和生活的情境,在不同的语境中使词语得到了反复的运用,形成了学生思维上的语言信息的不断刺激,促成了词语的有效积累。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作文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写话产生了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的一到二年级的教材,几乎每
《小学习作教学“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开题以来,经过课题组老师大胆地实验、研究与探索,到目前为止,呈现出了学生喜欢上作文课、积极交流、乐于表达的可喜局面。课题实验让多数学生的表达欲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觉得,这样的结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活动中作文并做人  课题组根据传统节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  儿童节,
关于写作的目标,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学生要“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从“留心”到“观察”进而到“养成观察习惯”,课程标准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观察”。第二学段,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观察的要求。由此可见,观察对第二学段的写作的重要性。
创造力是衡量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小学阶段应及早抓起。而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下面单从学习方式角度谈以下四点建议。  一、准确认识,合理创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按水平高低把创造力分成两种:一种叫“特殊才能创造力”,另一种叫“自我实现创造力”。前者是指杰出人物的新想法,产生的新事物,社会前所未有;后者是指开发自我潜能产生的新想法、新事物,对社会和他人来说
高效的语文课堂常常围绕一个主问题来展开。这样,在简洁的语境中,在整体的情境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对话和互动。教材中的小说类文本有着自身的特点,课堂问题设计既要抓住故事本体,又要关注小说语言,也要把握人物的形象,彰显语文的魅力。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船长》为例,谈谈如何设计此类文本的主问题。  一、儿童立场和人物心理糅合  教学《船长》一文,大多教师都以“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的问题来引领教学。这样虽然
书名: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  作者:谭爱平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ISBN:9787564358785  定价:58.00元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成形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门学科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和系统论等学科,它不是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一种研究范式,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认知语言学以第二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
年段越高,生字教学就越被淡化,高段的语文教学将重心都放在了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上,忽略了生字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论是高段还是低段都应重视。那么高段的字词教学应如何实施呢?  一、自学,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秦兵马俑》第一次生字教学:  出示词语:拱形、军吏、战靴、铜戈、擎着、下跪、模拟、所向披靡、向上翘起、神态严峻、战车千乘  小组自学:(1)用多种形式认读词语;(2)正音:靡(第
四年级的教材出现了童话写作,重点让学生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从而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童话的一些写作形式和有意思的童话编写方法。要写童话,我们得有纯粹的心灵、会想象的脑袋、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会飞翔的双手。  学生用天真的心灵,用动植物代替人物形象,表达他们对诚实、勤劳、勇敢、合作和乐于助人等品质的喜爱和对说谎、懒惰、贪婪和自私等品行的厌恶。一个词、一个画面、
设计理念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模仿。因此,本设计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段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为主,让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实践,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明确写作顺序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石榴树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2.这节课让我们踏着季节的脚步,跟随作者去山东枣庄,一起走进驰这名中
状物作文所描写的对象多为动物、植物,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恰恰缺乏观察力,因而对状物作文常常感到无从下笔。观察力需要培养,学生只有认识到自身观察角度、观察方法的差距,才能有所提高。  作文评改课以学生的作文为评改对象,可直接指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对于范文学习,能够进行一对一地教学,针对性更强。在状物作文的写作中,观察是整篇作文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