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范式研究

来源 :红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教育,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师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达到互塑的效果。事实表明,实践的参与范式和基于对话的交流范式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理解范式则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精神基础。基于这三种范式的教学理解,可以为数学的有效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数学教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形成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认识。通常情况下,数学教师对他们所接触学科的理解是经验性的,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经验的作用是使各方按照既定的方式稳步前进。经验的局限在于它以没有理论形成的状态而成为指导形式的存在。理解教学显然离不开理论建构。因此,把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解置于一定范式之下,显然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使教师的经验提升为教学的智慧。
  一、参与范式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意义
  参与范式认为,作为一种自由的存在,人们通常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聆听和记录对间接知识达到一定理解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在这种范式中,学生的参与成为学习的关键,这种参与并非毫无意义,反而是指向了实践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并不少见。尽管它们与参与范式中概述的实践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参与到一定的范式中,建立数学知識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会更加有效。
  例如,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种范式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数学“问题串”要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出来的、难易程度区分比较明显的“问题串”,这样课堂的互动性将会更高。例如,给你两个图钉,一根无弹性的细绳,一张纸板,能画出椭圆吗?在纸板上作图说明什么?在作图过程中,有哪些物体的位置没变?若调节两图钉的相对位置,所得到的图形有何变化?有哪些量没有变?用多媒体演示从椭圆变化到圆的过程,把圆与椭圆进行类比。通过一个个问题,让学生逐步去了解、思考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交往范式引导学生高效数学对话教学
  从数学史的角度来看,交流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现代数学的进步源于数学家的交流。将需求从数学史转移到高中数学教学,也可以揭示交流对学生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交往范式中,教学主要体现在交流中,这种交流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学生之间基于一个共同的数学话题进行思想交流和意义建构。交往范式建立在传播理论的基础上。传播理论强调个体(如以学生为主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时,交流范式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教学内容,积极主动地发言。显然,这种理解超越了当前共同学习的语境,强调了学生在交流范式下的心理安全需求。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并非只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能够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求解圆锥曲线中范围问题的教学中,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有效的转化,带领学生学会应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和曲线上的坐标点确定不等关系。在构造目标函数的过程中,把原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转化,引入参数,根据参数进行范围求解。利用高效率的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学生对相关问题解决思路和技巧的理解。而在演示的过程当中,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按照同样的思考方式,进而解决相应的题目。使得学生在解题时能够深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量与量之间的有效转化,并且能够掌握定值问题和定点问题的求解方法,学会应用已知量求解未知量。
  三、理解范式驱动数学学习中的精神体验
  探索“理解范式”就是探索“理解”。理解范式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律、反思、契约”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在学生中形成超然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互信关系。与参与范式和交流范式相比,理解范式似乎对学生学习的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空间环境,教师可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由此推断一下不同的圆锥曲线会有什么样的联系?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圆锥曲线的知识。上文提到的圆锥曲线,无论是学生实践还是学生交流,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正是通过相互信任,他们才能在共同学习中理解或批评彼此的观点。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就会将问题抛给老师。正因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理解,其中包含了一个可以依赖的角色,所以教师参与到这种理解范式中也很重要。
  结语
  总之,范式作为描述个体或群体行为的重要理论,它不同于一般理论的地方在于,从范式角度研究教学,使得教师的个体教学理论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教师的个体理论可以获得群体效应,进而获得一种能够对自身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媛.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在数学归纳法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27(01):118-119+122.
  [2]殷向东,费存信.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教学范式[J].中学数学月刊,2013(01):14-15.
  [3]施长文.315课堂教学范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2(18):141+14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基础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意,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启蒙期,老师要尽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其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形结合;教学  引言:数形结合的方式不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
期刊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在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是重难点学科之一,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有效的预习,引起了广大家长以及教育者的广泛关注。进行有效自主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不受老师讲课的禁锢,同时缩短有效接受知识的时间,也能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在学习方面由被动转为主动。  【关键词】数学;小学;自主学习;预习  引言  教学是一个
期刊
【摘要】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异,尤其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差异为基础,应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教学内容等。基于此,在本文中,笔者联系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阐述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堂组织形式的影响。在传统的小学体育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必修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义务教育课标上,而且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也将语文学科推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无疑是教育体系所关注的重点,那么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应当做出哪些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策略  引言:素质教育的出现意味着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要做出调整与改变,尤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展现洪洞新英学校日常历史授课中,贯彻“学习金字塔”理论、小组互助学习、教师点拨归纳的教学方式,阐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学习;“学习金字塔”理论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民族复兴的宏观时代背景之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中被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意识形态领域的学科,同时又是提升人
期刊
【摘要】处于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更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极高关注。为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养,提高教师教学高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创新传统教学形式,把握好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真正提高学生综合数学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高效学习  引言:针对高中数学课程来讲,内部涵盖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再加上教师传統中直接讲
期刊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在阅读时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所以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并且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滞后,很难满足当下的阅读教学需求。小学阶段是打好阅读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深入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有效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期刊
【摘要】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教材中为学生准备了大量插图(七年级上册的有效插图就有282副,七下123副,八上200副,八下173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应用好这些插图,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这导致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激发。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教
期刊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和问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而学生问的意向来源于有关的问题情境。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思考和问题,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得切身体验,形成对知识点的感性、系统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价值;原则;问题与应用策略  引言  新课
期刊
【摘要】近几年Python语言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课程和发展方向,而针对中职的Python网络学习平台的稀缺使该门专业学科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意在通过基于个性化学习的中职Python网络平台开发实践研究,对个人学习情况和学习目标进行人工智能解析,定制学生专属的学习方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专业技术、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等能力,最终为教育变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