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慷慨说项羽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og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项羽是影视剧中热衷演绎的悲剧形象,这一形象之所以为后人议论纷纭,在于其人格魅力、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诸方面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人格魅力来看,项羽虽然德才兼俱却盲目自信;从英雄气概来看,项羽虽然勇武盖世却政治短视;从儿女情怀来看,项羽虽然重情重义却过于儿女情长。此三者,铸就了项羽荡气回肠的悲剧诗篇。
  关键词 项羽 人格魅力 英雄气概 儿女情怀
  
  西楚霸王——项羽,是叱咤风云的千古英雄,在汹涌澎湃的反秦浪潮中,其充满传奇性与戏剧性的人生悲剧,为无数仁人志士扼腕叹惋。两千多年来。有关项羽和刘邦楚汉相争的故事蔓衍于中国的正史和民间传说。仅仅近几十年来上演的霸王传奇的影视、戏剧就不下百部。细读太史公司马迁原著《史记》,在我国三千年的盛衰兴亡的叙述中,展示了一系列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历史人物,而项羽无疑是司马迁倾注情感最多、描写最为成功的悲剧英雄人物。正是项羽形象自身的丰富性,才激发影视作品尽情演绎项羽性格之不同侧面,有褒有贬,莫衷一是。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则应追本溯源,透过《史记》原著,笔者认为项羽之所以为后世人议论纷纭,在于其人格魅力、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此三方面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一
  
  从人格魅力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德才兼俱却盲目自信。项羽有高贵的血统,高贵的人格,志向远大,胆略超群,坦荡率真,仁慈诚信。《项羽本纪》介绍项羽出身于世代楚将家庭,其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为秦所戮。先祖的遗传和积淀使年轻的项羽秉承了雄伟的体魄和过人的才气,项羽少年学剑,以为不足以敌万人,足见其志向不同寻常。学兵法“又不肯竞学”,则见其志向宏远而性情粗疏浮躁。为其一生欠精细而多轻率做张本。项羽观始皇出游的威武仪仗,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其叔父项梁急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从项羽轻蔑的态度。项梁掩口的动作,尤其是项羽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展示了他的勃勃野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失,暗示了他惊天动地的一生。青年项羽身材魁伟,力能扛鼎,在反秦运动中,斩杀宋义,掌控局面:破釜沉舟,与秦决战,敌兵溃败,诸侯折服,项羽成为反秦运动中众望所归的英雄。司马迁以诗人般的激情。展示了项羽过人的胆识,力挽狂澜的智勇,强悍勇猛的性格。
  同时,项羽还具有贵族将门的气度与美德,他爱豪杰,讲诚信,为人直爽、厚道。在楚汉战争的多次交锋中,项羽没有使过诈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始终保持着贵族应有的道德和人格。项羽所崇尚的是力敌万夫的刚烈与勇武。那是贵族将门历来所提倡的气质与品行。鸿门宴上。樊哙闯帐。项羽非但不指责,因见其“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而赞之曰“壮士”,并赐酒、赐肉:见其“拔剑切而啖之”,又赞曰“壮士”,赏识英豪到了不分敌我的地步。当樊哙义正辞严当面申斥项羽,言之其所作所为乃“亡秦之续耳”,项羽竟然“未有以应”,半天只说出一个字:“坐”,项羽对公理心折、忠实厚道的性格跃然纸上。其次,项羽对待自己的士卒善良仁慈。《史记》中通过韩信和陈平之口道出:“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正因为此,将士们及许多大臣,在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情况下,始终心悦诚服地追随他,浴血沙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这里也凸现出项羽的人格魅力。即便对待自己的政敌刘邦,项羽也坚守“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鸿门宴上为刘邦的巧言奉承所迷惑,竟相信自己的政敌: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又为刘邦“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无赖逻辑所左右,对他们以礼相待并归还了刘邦,自己带兵解围而去。项羽这种诚信不欺的政治精神和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使其人格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和耀眼的光彩。
  但是项羽的悲剧也源于他自身性格的弱点,项羽在战场上的辉煌胜利使他产生了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认为凭武力可以解决一切。他自恃勇武,很少相信别人。陈平、黥布、韩信。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但由于始终得不到重用,一个个离开他而投奔了刘邦,成了刘邦手下有名的谋臣大将。包括谋略过人、始终忠于他的谋士范增,鸿门宴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却默然不应。正是他过于自信,认为小小刘邦不足为患,才会在鸿门宴上错失良机,铸就了他由胜而衰的转折点:由于他不信任别人,才会中陈平的反问计而赶走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最终成为孤家寡人,陷于末路。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项羽反复强调的,还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他自矜攻伐,至死不悟的悲剧性格。
  
  二
  
  从英雄气概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勇武盖世却无有政治远见。项羽凭借非凡的体魄和才气,加上项氏“世代为楚将”的威望,二十四岁起兵会稽。只身一人入会稽守府,杀郡守,聚义兵。树起反秦大旗:随后率领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志在灭秦,当宋义畏惧强秦,拒不实施北上救赵的军事部署。令大军止步于安阳四十六日而按兵不动时,项羽慷慨陈辞,发动兵变,果断地杀死楚军的最高统帅宋义,足见其灭秦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巨鹿之战锁定了大秦帝国的败局,项羽凭借此战树立了他的赫赫声威与崇高地位。司马迁确实高明,他仅用侧面笔锋,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面对严峻的形势,项羽“破釜甑,烧庐舍”,指挥楚军与秦背水一战,“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一举摧毁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大将风范和将帅神威。对此,明代凌约言在《史记评林》中议论道:“羽杀会稽守则一府慑伏,‘莫敢’起:羽杀宋义诸将皆慑伏,‘莫敢’枝梧:羽救巨鹿,诸将‘莫敢’纵兵:已破秦军,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势愈张而人愈惧,下四‘莫敢’字,而羽当时勇猛可想见也。”二十七岁的项羽消灭了暴秦,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他“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自号“西楚霸王”。
  项羽想凭借自己的神勇继续演绎自己的辉煌,当他与刘邦广武对峙时,“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杀之,项王瞑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使敌人望而生畏。垓下被围时,“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候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声如雷霆,威猛如画。乌江岸边,他命令剩下的二十八名子弟兵。弃马持短刀与敌搏斗。他独“杀汉军数百人”。临死前还那样英勇,那样蔑视敌人,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勇武的项羽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只可惜政治短视,不谙机谋,没有长远眼光,还是一步步地走向失败,走向灭亡。鸿门宴上项羽看不 到刘邦的政治野心,又不听范增的再三忠告,终于让刘邦从自己眼皮底下溜之大吉。当他带兵进入咸阳后,不是像刘邦那样采取种种政治手段争取民心,却不假思索就“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只图一时快意。根本不计后果。当有人建议他占据富秦而霸天下时,项羽振振有词地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显示了他眼光短浅的贵族本土观念,消灭暴秦,项羽已达到政由己出的地步。但“他把轰轰烈烈的反秦人民战争看作是六国对秦复仇的战争,无统一之志,只希望作一名战国式的霸主。”分天下,立诸侯,逆历史潮流而动,将自己置于历史发展的对立面,败亡的命运便无可挽回。正是由于他缺乏政治远见,所以在兵力强大的情况下,处处被人牵着鼻子走,先是被田荣牵到了齐国,随后又被刘邦牵回了彭城。当他几次在荥阳取得胜利,应对刘邦进一步发起进攻时,又总是被彭越牵回了梁地,简直是马不停蹄,疲于奔命。究其原因,是政治短视所致,是政治短视导致他辉煌的功业毁于一旦,正如吴见思《史记论文》中云:“八十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而化为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项羽的勇武。使他在波涛汹涌的反秦浪潮中如出水蛟龙,叱咤风云:而他的目光短浅。则使他泥融雪消,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的结局。
  
  三
  
  从儿女情怀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重情重义却过于儿女情长。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太史公对项羽的悲剧性格进行了工笔渲染。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当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四而响起楚歌的时候,他意识到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了。此时他想到的不是战争,不是事业,不是天下,而是乌骓马和虞美人。项羽悲歌慷慨,热泪滚滚,左右随从受其感染,手举火把,泪洒征袍。当轰轰烈烈的生命戛然而止时,项羽放心不下的是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心爱的女子,是伴随自己身经百战、驰骋疆场的骏马,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楚汉春秋》里还记载了虞姬的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唱完之后,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为项羽和自己的诗歌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后来,就有了美丽的传说:有一种花开得鲜红鲜红,那花就叫虞美人。《垓下歌》与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痴情、最动人的对歌,项羽的悲剧形象在歌声中得到浓墨重彩地渲染,正如韩兆琦《史记通论》中品评:“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可以说,没有《垓下歌》,项羽悲剧英雄的形象便不能如此悲壮淋漓。
  当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逃生时,项王笑日:“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在生死抉择的关头,项羽不愿苟且偷生,他珍惜的是家乡父老与江东子弟的感情。面临自己一生的终点,前有大江。后有追兵,英雄失志。霸王穷途,项羽“笑”了,这是“悲凉的笑、愤恨的笑、无奈的笑、愧疚的笑、自责的笑、表达谢意的笑、苦痛的笑,还是无畏的笑、蔑视的笑、高傲的笑、自尊的笑、坚定的笑,抑或还有深情的笑、留恋的笑……”一个“笑”字。举重若轻,把项羽慷慨赴死的人生悲剧渲染得无以复加。项羽重情重义,笑对生死,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令千年之后的我们唏嘘不已。
  总之,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了,他失去了江山乃至生命,却赢得了历史,赢得了人心。首先他赢得了政敌刘邦的亲自拜祭。项羽死后,刘邦不仅用安葬王公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而且还亲自参加了葬礼,“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能让自己的敌人哀悼祭祀,为之诚服,此乃项羽的人格魅力。其次,项羽赢得了史家的肯定。在《项羽本纪》论餐中,司马迁满怀深情地称赞:“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以史家的深刻见解,充分肯定了项羽在反秦运动中所建立的功业。其三,项羽赢得了后世人们的由衷赞叹。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诗人热情讴歌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本色。直到今天,有关项羽的影视剧不断地推陈出新,“破釜沉舟”、“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故事始终活跃在荧屏,正是项羽的人格魅力、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所熔铸的悲剧魅力之所在,它“表现人的伟大和崇高”,“以深刻的真理,壮丽的诗情和英雄的格调使我们深受鼓舞”。
其他文献
什么是套头?  所谓套头,也就是指相机厂商搭配自己的某款机身销售的套装镜头。在单反时代,非全画幅机型的套头通常是18-55mmF3.5-5.6变焦镜头,而全画幅单反则可能是24-70mm F4、24-85mm F3.5-4.5或24-105mm F4等变焦镜头。  这些套头拥有实用的变焦范围,但画质等方面与24-70mm F2.8这样的“大三元”镜头相比总是差一点。因此是购买单机身加专业镜头,还是
[摘要]散文《听听那冷雨》在对景物、画面、形象的描述过程中,赋予许多影视作品的特征,从构图方式、色彩处理、声音效果、视觉造形等方面,构建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鲜明的雨意象,充满诗韵、情丝、雨丝交织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抒发浓浓的乡国之愁。  [关键词]《听听那冷雨》影视特 征构图巧妙 声形结合 意蕴丰瞻    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内心深处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制于你,使你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在
[摘要]由陈嘉上,庞洪,杨洪涛联合打造的“中国首部魔幻巨制”《画皮》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画皮》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原型,民族化职材,融入合理的商业化改编,体现了传统与商业的结合,在商业层面上让故事更“好看”耐看”,具有视觉性的同时,故事更加曲折和具有矛盾性,同时在价值观,地域色彩,审美理想方面满足民族化的诉求。  [关键词]画皮 改编 商业化    由陈嘉上,
摘要 迪斯尼研究是西方特别是美国大学内学术研究的新兴课题,在中国振兴民族动画艺术的今天,作为借鉴与学习,笔者在阅读大量资料和参加多次国际有关学术会议的基础上,将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于迪斯尼研究的状况加以概括综合成文介绍给国内同侪,师友和学子们。  关键词 迪斯尼迪斯尼公司 迪斯尼动画电影沃尔特,迪斯尼 电影批评 中国动画艺术    一、对迪斯尼的美学分析与研究    对于迪斯尼的作品进行美学分析和
摘要 荣获67届奥斯卡六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讲述的是智障人阿甘经历了二战后美国将近四十年的风雨激荡的历史,成为商业巨贾的故事。阿甘以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传奇般的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成为推动分崩离析的美国社会走向和谐的感召力量,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在人和神之间冲破障碍,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美国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主流文化 亚文化 融合  
在使用最近對焦距离时,这只腾龙镜头不仅能拍摄细节丰富的微距照片,还能获得出色背景虚化效果。相机:索尼α7R IV;镜头:腾龙24mm F2.8 Di III O SD M1:2;光圈:F2.8;快门:1/15秒;感光度:ISO-100。理想的体积和重量  如果说以往人们对微单系统有什么不满的话,那么“微单不微”恐怕是被提到最多的问题。现在,腾龙发布的多只FE卡口微单镜头,都采用了小巧轻量化的设计,
摘要 在京剧《死水微澜》中,浸透在文本、表演、时空把握、光色运用……等方面的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前卫的戏剧观念,充分体现了制作者在尊重戏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求美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这种戏剧观念,对于处在急剧变化时代的京剧一戏曲艺术来说,既具有启示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 京剧 《死水微澜》 戏剧观念 印象    2009年7月4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戏剧院,作为上海青年京
[摘要] 陈嘉上新版的《画皮》大大削弱了以前原生态的暴戾,将重点转移到人心、欲望、情爱的纠缠之上。人妖之间、人伦之间、妖魔之间情感纠葛错综复杂,一时间,情欲与道德,背叛与忠贞、诱惑与挣扎、陷害与抗争轮番上演,无所谓好坏对错,有的只是对欲望的解读以及人性的拷问。  [关键词] 《画皮》爱 割舍    陈嘉上导演的新版《画皮》,在一系列的魔幻镜头之中弥漫着爱的至情至性、爱的无奈和伤感,无论人、妖
[摘要]电影《儿子与情人》表现了葛楚德从淑女到魔鬼的转变,并借人物命运之转变,强烈批判了不幸的婚姻给夫妻双方以及孩子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天使 婚姻 魔鬼    引言    电影《儿子与情人》是根据D.H劳伦斯自传体原著小说《儿子与情人》改编的英国文艺片,由杰出摄影师出身的杰克·卡迪夫执导。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剧情描述年轻矿工保罗个性文静而敏感,其母葛楚德与时常酗酒的丈夫感情不睦。竟转向儿子
摘要 电影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所形成的超乎寻常的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从最早的儿童娱乐,到如今的电影节大片,电影的每一次跳跃,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随着3D技术应用于电影,现代大片中我们欣赏到那些绚丽的画面、宏大的场景,在传统电影中是无法看到的。数字技术曾经在电影中被当作特技的工具,但今天它对电影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工具”这个层次。  关键词 3D技术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