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堪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8年12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刘堪,生于河北乐亭农家,有燕赵人的豪气,又有江南人的秀气,性格内敛,从不张扬。从个人经历看,他是老革命;而最辉煌的一段经历,是1979年1月到国家农委(后改为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以后,连续参与为中央起草80年代著名的五个“一号文件”,推动中国农村改革和经济振兴。
  
  1976年“文革”结束后,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仍提到“不许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是农民先自己干起来的,然后一步一步发展,经过中央的讨论和争论,最后把政策合理化。”时隔30年后,曾任农研室副主任的刘堪回忆起改革开放的风云变幻,曾有这样的感喟。“农业改革比较成功,跟我们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工作有关,当然是在中央的领导下,但成就最终还是农民的。”
  
  中央农研室是个一百多人的小单位,起草“一号文件”则是名副其实的“苦力活”。当时的工作程序是,一般年初中央领导出题,紧接着深入农村调查;夏季汇报,理出头绪,然后再下到基层;9月前后进京,开始与各有关部门座谈,起草文件初稿。12月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开会的过程也是“一号文件”争论、诞生的过程,最后文件由中央审发。刘堪等一班人在万里、田纪云等领导和农研室主任杜润生亲自掌握下,日以继夜,字字计较,真是辛苦之极。刘堪带领调查组深入乡村农户,跑遍了半个中国,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情况和农民诉求了如指掌。但他生性内向,从不显山露水,外人“只知有杜(润生),无人知刘(堪)”。其实他是“一号文件”的主要执笔者之一。
  
  刘堪早年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学的中文专业,文字素养极好,理论水平很高。但他起草文件从不用文学语言,而是十分严谨地采用科学语言,明白晓畅。在实际工作中,他协助杜老,协调折冲,博采众长。农村工作從“一刀切”、一个模式,到“可以可以也可以”,先多样化,再逐步规范化,促成如此决策,刘堪是一大功臣。
  
  1990年以后,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被撤销,许多农村研究者劳燕分飞。难能可贵的是,刘堪仍作为杜老的忠实助手,思考农村改革和发展,而且进一步从宏观上考虑中国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如何相匹配,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2008年7月18日,何康、陈锡文等一批农口新老同志,聚会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刘堪已卧病在床,还是作了长篇书面发言。
  
  刘堪是1926年5月生人,1948年7月在华北联合大学参加革命,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2年至1966年,历任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农村工作部干事,山西省委宣传部理论教员,中央高级党校语文教研室及哲学教研室助教。1966年调国家农林部政治部,做过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1月至1990年12月,历任国家农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等。
  
  
  刘堪晚年自谦为“四平老人”——平凡、平庸、平常、平和。他有一个传统,就是从不突出自己,不写回忆录,也几乎不写个人署名文章。他总是说,我就是只会当当助手。他夫人多次对我说:“老刘这个人呀,内向。我看他对你们说的话比对我说的话多得多。回家从来不谈公事,只是埋头搞文件。”
  
  我曾有幸作为地方上参与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程的“农民工”,得以亲炙刘堪的教诲。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根据农村社队企业的探索,在《红旗》杂志上写了一篇“论以工补农”的文章,后来湖南等地读者认为这有“一平二调”之嫌。刘堪帮我具体分析,认为在同一社区合作(集体)经济内部,在务工、务农社员之间,根据按劳分配原则作一定的调剂,是体现了社区范围内的社会劳动公平和人际之间的社会公平;将务工收入购置农机具等补农措施,更是社区合作组织内部的调剂,不是“大跃进”时的“共产风”和“一平二调”。这些认识在今天已是常识,且国家已明确要求让工业反哺农业,实行以工补农、城乡统筹了,但在当时是一场争论。
  
  此外,江苏省曾提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等,也受到一些同志的质疑。刘堪帮助我理清思路,写了答辩文章,把争论和我的小文都刊载在他主编的中央农研室内刊《农村问题论坛》上。这一争论受到高层重视,总书记发话“不要再争了,这几年我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刘堪指导我们的方法,总是先讲原则和原理,再讲逻辑和方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基本点是从农民的心愿出发来看问题;不是指责农民“自发倾向”,而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刘堪早有遗嘱,身后不写生平,不收花圈,不准搞遗体告别。他逝世的消息今年2月2日才由新华社播发,此前只有极少数同志知道,搞了一个极小规模的追思会。但是党和人民不会忘记这么一位农村改革的幕后先驱者之一。中央领导人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老农口同志更纷纷表示悼念和哀思。刘堪不虚此生。■
  
  作者为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曾任江苏省政协秘书长、省委农工部部长等职
  
  
其他文献
元宵夜的火灾,亦使公司化运作和新址建设中的“黑洞”端倪渐显    《财经》记者 欧阳洪亮 罗昌平    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下称央视新址)大火发生半月之后,指向渎职侵权的调查已获新的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措施。    2009年2月9日晚8时20分左右,农历元宵之夜,央视新址因其工作人员擅自雇用烟花公司违规燃放A类烟花,导致北配楼起火并持续近六个小时。事故导致一死七伤(参见《财
期刊
如果“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审批权再次调整后的项目环评仍难逃有名无实的尴尬    《财经》记者 张瑞丹    2月24日,中国环境保護部(下称环保部)终于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版本的直接审批和委托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目录。    此时,距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下称《环评分级审批规定》)正式实施,只有不足一个星期。1月16日,经过数
期刊
一审被判极刑,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正在秦城监狱等待生死攸关的二审开庭    《财经》记者 罗洁琪 于宁      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李培英在受查近两年后,日前被山东济南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极刑——“死刑立即执行”。    2月10日,一审判决结果公布,法院认定李培英犯有受贿罪和贪污罪: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且具有索贿情节,判决死刑立即执行;贪污罪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鉴于其贪污赃款已全部
期刊
尚德在政府的帮助下挺过一轮危机,但市场瓶颈并未打开。能否摆脱补贴依赖,克服技术和成本的局限,将决定中国“光伏巨头”的未来    《財经》记者 宫靖 季敏华 陈竹    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纽约交易所代码:STP,下称尚德)董事局主席施正荣来说,正在过去的这个冬天,无疑是他回国创业以来最感寒冷的。    就在20天前,施正荣一手创立的尚德登上美国《财富》杂志2月号的封面,被称为“中国新太阳
期刊
轰轰烈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所支付的巨额财政补贴,是推动商业可持续的催化剂,还是诱发道德风险、挤出市场行为的铺张浪费?    《财经》记者 陈慧颖 李微敖    在过去两年间,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农业保险的试点范围扩展到16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覆盖了中国全部的粮食主产区。200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10.7亿元,同年农业保险赔款70亿元。上述数据均比2007年翻了一番。   
期刊
2009年第一起特大矿难,发生在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百万吨零死亡率”安全纪录、在瓦斯治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国有大矿    《财经》记者 朱弢 王和岩    77人死亡,1人失踪,114人受伤——2月22日凌晨2时20分左右,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当晚,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赴古交市,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宣布成立国务院事故调
期刊
我们之所以能赢得“冷战”并非只因为我们的军事实力,我们获胜的原因还来自我们的经济活力以及思想的耐受力。21世纪,如果通过对石油的依赖向恐怖分子和独裁者提供资金,我们将毫无安全可言。如果我们不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毫无安全可言。除非我们在年轻人身上投资并要求他们回报美国,否则,我们将无法成就美国伟大的承诺。     我们现在应该制定创造就业机会和机遇的新政策——一个建立在教育和能源、创新和基础设施
期刊
《食品安全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召回制度、标准的统一等制度,但未对食品监管体制作根本性的改革    《财经》记者 叶逗逗      “三聚氰胺”阴影尚未消散,“瘦肉精”恐慌却又袭来。至2月19日,广州市“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病人数增加到70人。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神经已经无比脆弱,食品安全不啻为最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之一。    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期刊
一个自利的人,给他天下的万分之一,要他一万根毛都是可以的。只是那样的好机会,哪里会经常有呢      孟子把力辟杨、墨作为一生的大事业。一方面,有想法而无体系的人,每需要辩论的对手,来澄清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看稷下学宫的巨子,半是后世所谓的道家者流,便知当时异见的流行程度,已令正人君子忍无可忍。“异见”是从孟子的立场上说,他看到孔子的智慧被无知无识的人们冷落,杨、墨之言反倒充盈天下,气得死去
期刊
收入将发生转移,需求将出现改变,供给面将不得不改变以适应“后泡沫经济时代”的多层次需求    全球政策制定者们似乎并没有理解当前经济危机的实质。现在已经到了20年泡沫期的终结时刻,以资产为基础的经济形态的终结时刻,也是IT革命和全球化产生的生产力红利(productivity dividends)的终结时刻。    可能全球经济的十分之一收入来自泡沫活动,而现在已经永远消逝了。收入将发生转移,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