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建立“数据分析观念”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统计概率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统计意识。从“自主探究”和“思练配合”两个教学实践片段中分析总结:只有突出“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才能真正设计出能满足学习需求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据分析;折线统计图;以学定教
  一、提出问题
  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了“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内容,在统计概率的教学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统计意识。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需要引导学生体验统计的整个过程,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呈现描述”、“数据的分析与预测”。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领域,很多时候我们都比较关注“折线图”制作方法,强化计算技能训练,无意之中走进了“为画图而画图,以计算技能作为教学重点”的误区,这无疑淡化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把统计教学变成了读图和画图课。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如何设计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堂?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就是立足于“以学定教”,凸显“数学本质”的课堂。今天的课堂实施,力求创设新旧贯通、探导和谐、思练配合的“研学课堂”,从而彰显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的深刻内涵。
  针对上述思考,下面将从“自主探究”和“思练配合”两个教学实践片段,引发我们对“如何使用好新教材”做更深入的思考。
  二、片段回放
  片段一:自主探究,研学新知
  1. 对比观察,整体感知
  师:科学中心的叔叔阿姨们为什么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而却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呢?通过这幅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呢?(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研学小组互相交流发现。)
  生1:在折线统计图中每个圆点表示什么?
  生2:折线统计图的线段变化很多,有时上升的线,有时下降的线,有时水平的线。
  生3:我发现哪段是上升的,2009年到2010年那段是下降的。
  2. 交流互学:处理折线统计图中的“圆点”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每个点表示什么?
  生1:表示不同的数量。
  生2:表示横轴和纵轴交点对应的数据。
  生3:这个点就表示了当年参观广东省科学中心的人数是多少万人。
  3. 结论:折线统计图中的点就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数量多少)
  4. 交流互学:处理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段”
  师:同学们,既然点已经反映出数量的多少了,那为什么还要连线呢?这些线有什么特点呢?最后两次上升的线段一样吗?
  生1:连线后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增加和减少的变化情况了。
  生2:我还发现它们不是任意地连线的,是按照年份依次地连接起来的。
  生3:通过折线的变化,反映了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增减变化)
  师:刚才我们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的,现在我们从整体观察一下,它的变化又是什么样的呢?(板书:变化趋势)
  5. 后教整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谁能预测一下,2015年广东省科学中心会有多少人来参观呢?说说你的预测的理由。(研学小组内相互交流预测情况)
  生1:2015年参观的人数可能在60万人以上的。
  生2:有可能超过70万人,因为我从2013年到2014年增加了13万人,由此预测到2014年到2015年增加的数量可能更大的。
  小结:通过对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下一年的数据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比较于条形统计图,它更体现出它的生活应用价值。
  片段三:思练配合,巩固新知
  1. 对比观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师: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已经认识了两种统计图,分别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请大家看看投影上的两个统计表,你选择哪种统计图更为合适呢?(根据统计表的特点和要求,研学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1)同一年份而不同地点:2015年部分城市5月10日白天最高气温统计表。(图略)思考:如果要想很快地找到4月10日白天哪个城市最高气温,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些?
  (2)同一地点而不同时间:2015年广州市5月10日至15日白天最高气温统计表。(图略)思考:如果要想预测一下广州市5月16日白天的最高气温,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些?
  2. 下面是小明5月20日6时—18时体温情况统计表
  (1)小丽和小强根据以上的统计表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两幅折线统计图。(如下图)
  (2)师:为什么他们所制的两幅折线统计图的形状完全不同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医生,会选择哪幅统计图更合适?
  生1:小丽的统计图太扁了,因为她选择纵轴每一格表示5℃,太大了;而小强他选择纵轴每一格表示0.5℃,看起来比较清晰了。
  生2:如果我是医生,会选择小强制作的统计图表示,因为比较容易看出每个时段小明体温变化增减情况。
  生3:我发现确定纵轴每格表示多少也是很关键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三、议论分析
  有效教学不仅要把握好新教材编写的“序”,更要研究好学生学习的“序”。只有突出“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才能真正设计出能满足学习需求的数学课堂。
  1. 寻求经验支撑: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
  在案例片段回放一中,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再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设计手段,将静态的条形统计图动态起来,让学生经历由条形统计图演变成折线统计图的全过程,深入感悟“知识迁移”带动“思维变化”,为新知识学习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看似简单的将一条条“宽直条”缩变成“竖线段”,再由一条条“竖线段”缩变成一个个“小圆点”。在学生的头脑里,这样的演变过程恰好寻求到了学习经验的支撑点。学生每一个新知的学习都不可能是全新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们更要努力地寻求到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的经验,以满足学生学习的真正需求。
  2. 满足学习需求:突出以学定教,建立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教给学生些什么?在设计时必须思考好学生需要些什么?该要教些什么?今天的《折线统计图》教学,扎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对折线统计图中“点”和“线段”这两个教学关键的把握,有效树立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呈现描述”、“数据的分析与预测”。例如:在处理折线统计图中“点”时,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研学、合作互学,寻找识图的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能够找到直观分析数据处理的方法。在处理“线段”时,围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同样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和教师手势等肢体语言配合,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呈现出来的变化趋势。进而通过对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理解与分析,引发学生对数据中蕴含着信息的思考,并合理地做出预测与解释。本课教学并没有弱化“画图”技能,而是顺应新课程理念中把“统计观念”转化为“分析观念”。学生学到的是有用的数学,开拓了数学思维的空间,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储备。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智慧是精彩课堂的成因之一。学习智慧教学,演绎智慧教学,追求智慧教学,可打造出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智慧教学;精彩课堂  没有人会否认“智慧的教育能培养出智慧的人,智慧的教学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课堂生成资源,捕抓精彩瞬间,培育智慧课堂,演绎智慧教学,实现有效的教学,智慧教学应该成为我们老师追求的专业成长方向,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阶梯。  一、学习智慧教学,培
【摘 要】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积极的情感意志,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用“心”辅导学困生,有助于数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孩子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对孩子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正视
【摘 要】抽象的数学知识一直是具象思维丰富的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很难去深层理解那些数学概念,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绘本这种集文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读物,深受低段孩子的喜爱,如果能够整合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去,可以弥补我们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利用绘本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绘本;兴趣  一、听一听、看一看,激发孩
【摘 要】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对教材的取舍倾向,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语文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教与学密切配合的过程,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的结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主动性;高效  一、教材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每一单元学习的开始,我就将整个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计划、
【摘 要】历代文人骚客总会从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形成动人的意象,而“落红”“落英”“落花”是其间的经典意象,相似的表达却在情意上各有所侧重,进入文字的微观世界,可梳赏花影摇曳下纷纷落落的心情。  【关键词】落红;落英;落花;暗示  只恨此月随江去,黛紫鹅黄叹落红。  青山晚月,坠下一川落红,这无疑是美境。古往今来,每在诗人们伤春怀古,轻愁初泛时,“落红”便成了他们笔
【摘 要】社团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学由于观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社团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组织。本文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农村中学社团活动概况,并展示了灵山中学组建社团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农村中学;社团活动;社团建设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三个主要环境,学校与家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社会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因此,如何在学校环境中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摘 要】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变与创新。直视中职会计教育的现存问题,探讨实践特色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策略,有利于建构中职会计人才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中职;会计人才;实践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界出现了脱节,以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与用人单位会计人才缺乏的矛盾凸显。可以说,现时的中职会计教育问题重重。  一、中职会计教育现存问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是体现各个学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创建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宁波市首批“轻负担、高质量”的实验学校,我校一直注重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本文试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对当前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就当前校本课程建设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学生成长;
【摘 要】顺利衔接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相互承接的教育阶段,不仅能为学前儿童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提供一个充裕的心理过渡期,同时对他们后续的学习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加速两者的融合。本文以教学实践与思考为起点,围绕四个维度提出促进幼小衔接的教学若干策略,彰显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
摘 要:本文从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入手,分析成绩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等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通过创设成功机会、增加替代性经验、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等有效途径来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同时,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研究,也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高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