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拥有历史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难题。本文试以人教版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一课为例,结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教育目标。
  一、运用唯物史观,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学家张艳国认为:“坚持唯物史观,就是要坚持其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基本原则和本质精神”。[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导入部分,我使用了希特勒的演讲视频。视频中,希特勒慷慨激昂地喊出:“我们要求人民爱好和平,但是同时也要勇敢!所以,你们必须既爱好和平!又要强壮!要同时两手抓!”当时他大量的和平演说使得数百万人将其视为和平王子。1939年1月瑞典议员埃里克·勃兰特甚至提名希特勒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为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起唯物史观,我将本课的标题定为:《从希特勒的“和平”演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在课堂的推进过程中,我逐步向学生展示以下材料:①进攻波兰前,希特勒称“我为了维护和平已尽了一切努力”,是“波兰选择了战争”,而德国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中欧和平”。[2]②进攻法国前,希特勒称“法国不放下武器”,影响了欧洲和平与稳定;为了“欧洲和平”,他不得不进攻法国。[3]③进攻英国前,希特勒声称愿意为“世界和平”同英国达成谅解,被拒绝后便称“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完全是英国的过错”。[4]这些说辞迷惑了二战时期的德国民众。而当代高中生应运用唯物史观,逐步掀开希特勒“假和平”的面具、揭露他“真战争”的本质。为称霸中欧、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他首先选择入侵邻国波兰,并用闪电战在一个月之内占领华沙;为称霸欧洲,他将侵略矛头指向了宿敌法国,并用短短六周时间使法国灭亡;为称霸世界,他试图与英国结盟,结盟不成后开始入侵英国。希特勒名义上打着和平的幌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实际上发起了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二、置身二战欧洲战场,树立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历史时间观念的培养和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不能截然分开;否则,事倍功半,影响时空观念和时空思维能力培养的效益。”[5]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时空观念,我请学生结合历史地图,设身处地地分析希特勒的扩张计划。这里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师:希特勒认为,德意志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有权要求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请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1939年9月前德国已经占领了哪些“生存空间”?
  生: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师:请从德国角度权衡利弊,接下来德国的侵略矛头将指向法国还是波兰?分别可能有怎样的结果?请小组讨论并发言。
  小组代表1:如果先侵略法国,德国可能被英法的盟友——波兰夹击;万一苏英法结盟,还得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
  小组代表2:如果先侵略波兰,则不会有后顾之忧。英法在二战爆发前一直推行绥靖政策。
  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对二战的全面爆发做一个初步认识。通过本部分学习,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德国入侵波兰的背景,从而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并据此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接下来讲述德国进攻法、英时,我将反复使用这张地图,以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时空观念。
  三、读懂史料,辨析史料,运用史料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齐世荣先生认为:“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治史者搜集了丰富、充足的史料,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得当的方法,才能得出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6]由此可见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科书基础上,找到有价值的史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同时“授人以渔”,教会同学们辨析史料的方法。
  首先是第一手资料,即当事人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准确性、科学性强,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是纳粹主义的理论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是研究希特勒法西斯思想的必读之物;希特勒译员施密斯的回忆录——《我是希特勒的译员》也是研究希特勒的重要参考著作。通过选取这两本书的关键片段在课堂上展示,有助于学生直接了解希特勒的真实想法,从而明确他发动战争的目的。我会提醒学生的是,第一手资料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与时代烙印,应辩证、全面地看待。
  此外,当代史学家的优秀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我主要参考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钜廉教授的《希特勒的战争谋略》。作者依据回忆录、专著、传记和文献档案,揭示了希特勒战争谋略的思想渊源,详细描述了希特勒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跟本課内容完全契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落实课堂标准。
  在课堂中加入适当的史料进行解读,有助于学生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提升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能力,从而真正学会运用史料,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四、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还原历史
  历史学家李剑鸣认为:“历史研究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构历史解释,而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环节是理解。”[7]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   课堂上有同学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德国对法国采取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对英国则是劝降为主,劝降无效后一开始只是重点打击其军事设施呢?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思考并查阅资料,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态度不同。
  德法是世仇。近代德、法的敌对,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1813年,拿破仑被英、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的反法同盟打败,此后,德(普鲁士)、法冤冤相报。尤其是经过一战的失败和羞辱后,德国与法国的仇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二战中德国对法国实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英国在希特勒看来正是德国的天然盟国。他希望英国能够投降,作为盟友一起对抗苏联。不列颠之战时,希特勒还特别作了一条附加规定:不得对英国的城市和平民实施“恐怖轰炸”。这反映了希特勒当时尚未完全放弃争取英国接受停战议和的幻想。对英国的错误判断,也是德国侵略英国未能得逞的原因之一。
  从质疑到釋疑,正是对历史现象进行重新理解和解释的过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已懂得如何自主查阅资料,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当遇到不同学者对同一事件给出不同的历史解释时,应如何加以评析、判断,从而尽可能地还原历史,接近更真实的历史。
  五、担当社会责任,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历史授课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带着人文情怀去关注现实问题,以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这也是本课立意所在。
  课堂接近尾声时,我展示了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在永恒的战争中人类将变得伟大,在永恒的和平中人类将会毁灭。
  ——(德)希特勒《我的奋斗》
  材料二:二战……把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人口80%的17亿人饱受战争折磨。双方动员军事力量约1.1亿。按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死亡者达5500万。……直接军费开支1.1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4万亿美元。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人教版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材料三:对于曾经参战的人而言,恢复和平的过程混乱繁杂又飘忽不定。
  ——(英)约翰·基根《二战史》
  通过以上材料,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希特勒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从而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永恒的战争中人类将会毁灭,在永恒的和平中人类将变得伟大。”此时本课已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同学们的情绪已经完全被调动:和平时代的高中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在这良好的环境中努力学习,成长为社会栋梁,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与现实的认同感,有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历史学科特性,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注重历史事件的时空性、增强史料实证能力、对历史史实做出合理解释、树立家国情怀,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注释】
  [1]张艳国:《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
  [2](德)施密特著,刘同舜译:《我是希特勒的译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1、156页。
  [3]李钜廉:《希特勒的战争谋略》,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第114页。
  [4]李钜廉:《希特勒的战争谋略》,第141页。
  [5]冯一下:《探寻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新方法》,《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8期。
  [6]齐世荣:《史料五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16页。
  [7]李剑鸣:《历史解释建构中的理解问题》,《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
其他文献
北京庆丰包子 —“挺好吃”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民生工作時,中午在月坛北街的庆丰包子铺排队买包子。他点了二两猪肉大葱馅包子、一盘芥菜和一碗炒肝,并坚持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总书记说:“包子挺好吃,食品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总书记的平易近人的亲民形象让这家包子店成为“网红打卡地”,大家都想来尝尝“总书记套餐”。贵阳牛肉粉—“吃一顿不过瘾”  2014年3月7日,习近
中学历史教学承载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但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从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问题设计等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宋明理学”一课为例,阐明如何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开发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内容。  一、关于理学产生的背景应该突出理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关于理学产生的背景主要叙述的是魏晋至隋唐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
户外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程序地指导学生在户外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或社会环境资源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其中户外环境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最易激发学生实践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不管是对学生经验知识的拓展还是对探究技能的培养皆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一、选取主题策略  户外教学形
趙清龙骑摩托车行驶在乡村道路上。  山大沟深崾岘宽,不是爬坡就翻山,甘肃省镇原县方山乡全乡10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96%坐落在山区,53岁的赵清龙是方山乡邮政所的一名邮递员。  从1996年开始,赵清龙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25年里,他骑坏了6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累计行程60多万公里,投递各类邮件580余万件,投递准确率100%。工作过程中,赵清龙还免费为老乡收售土产,代购生活用品、农资化
一、教学立意  近几年,教学立意的提法逐渐得到了历史教育界的认同,并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进行了课堂实践[1]。历史课的教学立意,是在充分体现理论研究成果、历史逻辑、课程逻辑等的基础上,立足学生认知水准和身心发展特点,确立教学的方向和组织教学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立意有两个层次:一是教学主题立意,[2]二是操作立意。目前的研究和探讨多是站在“教”的角度,但我们的培养对象是学生,是否也应该从“学”的角度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一部分。在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它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共同构成了列强侵略中国不断加深的重要史实。这场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好教材。笔者在这里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从甲午的废墟上站立起来。  一、感知  感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这一振奋人心的精神指明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遗址博物馆是展示与诠释考古学理论与成果的“排头兵”,在我国博物馆占
“史料教学”源自于20世纪中叶,英国“新历史”(NewHistory)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是指教师将史料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做历史学家的活动”,旨在借助史料证据,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的方法逻辑并构建历史认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史料教学引入我国,逐渐成为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常态。  英国史学家汤普森表示:“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
一、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Here is a story about two giant pandas. They__1__ the great China earthquake, and now they are about to start a __2__of peace and unity. It’s a busy t
抗日战争时期,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鎮是冀东八路军英勇杀敌的战场,留下了很多动人故事和红色遗迹。五一假期,该镇打造的“十里红色文化长廊”接待了大批游客。游人从刘庄子村爨岭庙烈士陵园出发,徒步穿行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抵达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青山岭战备洞,全程5公里,都是当年八路军及武工队常走的山野土路。一路下来,既重温从抗日战争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又体验了下营镇走绿色发展之路,全面乡村振兴的奋进蓝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