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话剧《驴得水》又重新火了一把,这部自去年6月在京首演便火爆京城话剧市场的小剧场黑马,是由至乐汇舞台剧联合哲腾文化共同出品的。如今该剧在国话先锋剧场的演出已是第六轮,但不管经历多少轮,门票都会被抢售一空。
在新浪微博上,《驴得水》的口碑很好,它通过对独断官僚、精英加识分子、一朝得势的翻身农民的讽刺,揭示了社会的各种腐败,把人性的贪婪、虚伪、愚昧、冷漠、软弱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小剧场话剧颇受诟病的同时,《驴得水》却得以高调巡演,场面的火爆使得很多人对小话剧市场又充满了信心,或许春天真的到了。
荒诞现实主义
《驴得水》自与世人见面那天起,就被冠之以“荒诞现实主义”,当然也名副其实。虽然只是用那么几个人来表现,但社会每个阶层每个人者咆合其中,它讽刺的就是真正的生活。
这部剧讲述了一群心怀伟大理想的文化人,为了帮助山里的孩子,来到贫瘠缺水的山区,迫于生存的无奈,他们撒了第一个谎:他们编出一个叫“驴得水”的教员,每个月吃“驴得水”的空饷。结果,教育部来人要查这个驴得水,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没想到居然瞒过了上级,但上级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提拔成教育家。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保住山区学校,他们说了一个又一个谎,并不断取得成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人_生的扭曲被命运所推动,变得越来越失控。他们越陷越深,朋友反目、恋人分手、父女翻脸、夫妻对抗。他们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谎话连篇,出卖色相,认贼作父,直到最后不可收拾。
人们常说艺术的形式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驴得水》也是这样。这部剧的导演之一周申说,一个在甘肃当地被流传的趣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趣闻就是“驴得水”的原型。后来和朋友闲聊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题材,于是他和该剧的另一位导演刘露—起讨论,以此事为开头,做成了一个电影大纲。就周申个人来讲,他觉得这个故事更适合电影,“因为有些场景话剧舞台是很难表现的”。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在课堂上,有很多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话剧的舞台则承载不了那么多人。
虽然周申—开始的打算是拍电影,但剧本大纲搁了两三年,辗转于各个电影公司,一直没有开机的机会。周申本人并不着急,他说:“原本想做成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桑树坪纪事》那样的一个戏。所以我还想沉淀一下,用-段时间去下乡体验生活。”
然而还没等到他去体验生活,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某一天,周申的朋友一大早就打电话给他:“老周,你跟我说的那个驴得水的故事,已经被拍了,网上能查到,你陕看看吧。”他一下子就清醒了。他立马打开电脑,看到了朋友所说的微电影《驴得水》,让他气愤的是有四分之一是抄的他的电影大纲。
但气愤之余,也让周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自己必须陕速推出自己的产品。他立马行动起来,扪肖了做电影的念头,转而排起了话剧。“拍电影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话剧相对来说就快很多,一般半个月就可以完事。”
周申表示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打官司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电影大纲不是电影,重要的是拿自己作品来抵抗侵权者。然而,缺乏真实的农村生活经历和情感,对于“写实”的戏剧目标仍然是一个问题。周申和刘露的最终决定是绕开它,将戏的时间、空间都架空,“宁愿虚构,也不能容忍虚假”。
最终这部作品的背景放在了民国时期的农村。为了增加真实性,全戏的道具全部都是从农村里海来的。周申的解读是:“我们用戏谑的态度讲述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然而让人傻笑多久也会让人疼多久,爆笑背后的_尤伤,注定了这部剧的本质是悲剧。
努力没有白费
周申的努力没有白费,《驴得水》果然—炮走红。粉丝的盛赞在网络上迅速扩散,每一轮剧场都会安排紧急加演,演到最后加座全满,工作人员的座位也全部让出来,还不够。去年11月下旬,《驴得水》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在宣布加演第一天便将后四天的昕有票房都售罄!被业内人士赞为“使北京小剧场又上了—个台阶自嘴样剧目”。
小剧场话剧,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传统大剧场话剧而言的,其特点一是表演空间小,二是演员与观众接近,三是先锋性较强。现在比较出名的小剧场有人艺小剧场、东方先锋小剧场、中戏北剧场等。
从1982年第一部小剧场话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到现在31年来,小剧场话剧从数量上说翻了不如多少倍;题材类型从先锋实验到小情小调、温馨的、暴躁的、浪漫的、恶搞的乃至丑恶的,说不出来有多少种;导演、演职员从专业到业余,投资人从热爱话剧到玩票什么心态都有;从票房上看,门票获利不是唯一标准,广告植入的、演员植入的屡见不鲜。
或许正是这佯宽松的小剧场话剧环境,给了周申一个好机会,否则即使创造出来,也没有人看。
对这部剧,作家赵赵评价曰:“《驴得水》剧本之成熟冷峻,我个人感觉给中国话剧水平拔高了—大哉子。”因为故事涉及知识分子,赵赵直接说:“《驴得水》你们能环能免费给知识分子们演一场,就当感动中国了。”
每个人物都有用,每条线索都有寓意,故事紧凑而丰富,是很多人对《驴得水》惊叹的地方。就连重口味的段子,也成为本剧一大亮点。一曼老师为留住驴得水的替身铁匠,最后只能“睡服”他,这样的情景,现实中我们看得太多了,为了得到而进行毫无底线的交换。人的残忍来自于对现实的认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曼再次被牺牲。
然而,张一曼这个人物最后不加廉耻的堕落却成了《驴得水》首轮演出最大的争议,观众对她的不仅是耻笑,更多的是同情。对于这个人物的结局,周申和刘露改了很多次,周申对此的形容是,就像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最初他的目的是批判她,写一部否定婚外恋、弘扬道德的小说。可是写着写着,他被安娜控制了,对这个人物充满了同情”。所以一曼她最后并没有简单地与他人同流合污,而是被洗脑后在自我挣扎下变得疯狂,想要戴罪立功,想改变自己从而融入集体,—边恐惧被排斥,一边不断去迎合所有人。 这部剧里最让粉丝们大为赞赏的是女主角一曼老师的扮演者任素汐,因这部戏而爱上女主的大有人在。一网友说:“这戏真心不错。值得推荐!女一号的戏那演得更是杠杠地好。20多分钟—句台词没有,一人靠幕墙站着。前面那些人都乌烟瘴气了,姐们儿一点戏不跑一点戏不丢。”
剧中校长口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在观众看来是如此的可笑,因为在那个人性被扭曲的地方,大家看到的只有“人之初,性本恶”。
通俗而不低俗
如今中国小剧场话剧已满31岁,31年间,小剧场话剧从无到有、从冷到热,渐渐成为都市年轻人娱乐休闲的选择之一,其中承载了很多导演和编剧的梦想。作为话剧的“先锋”,小剧场话剧的市场状态受益于话剧市场整体的热度。以演出市场最为庞大的城市之一北京为例,据该市演出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话剧观众就达到了152.5万人次,演出比上年同期增长84.7%。
小剧场话剧之所以热,国话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说:“原因在于这些话剧表现的是制作者以及观众身边的生活,以及围绕今天的生活进行的思考。这种话剧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对话,既是新的话剧人不断参与其中的动力,也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种火热并不会让小剧场话剧高枕无忧,它们经常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有笑声无思想几成小剧场话剧最大的弊病。国家话冒院副院长王晓鹰很担心,在日趋娱乐化、商业化的大趋势下,小剧场话剧会更多地倾向“三低剧目”——低创作投入、低艺术质量、低道德水准,以迎合大众的名义刻意低俗,以取悦大众的名义追求无聊,为谋取票房利益不择手段,全然不顾在文化意义上对观众和对自己应负的责任。2010年初至2011年中北京上演的350多部剧目中,类似的“三低剧目”竟占到一半以上。
向金钱与娱乐折腰,让话剧创作过程也大打折扣。“现在小剧场的剧本创作,作者们的行话叫做砍戏剧,有一个剧本大家在里赶快砍,这个怎么发展成为一个戏剧。我认识几个作者,他们要求每个人每天晚上到这里集合,必须想出一个噱头来,想出一个让人发笑的事情来,把这些结合起来,用在构好框架的结构上去,这是胡编乱造,是不行的。”剧作家郑振环说。
在—片担忧之中,驴得水的出现如同一场及时雨,减缓了很多人的担忧。《驴得水》没有明显地想要表现它的深刻,这部剧学会了把锋芒藏得很深,或者换个说法,它压根就没打算藏什么机锋,本来打算被包裹于戏剧核心的东西,全部外翻出来给观众看,但和“浑不吝”式的装疯卖傻不同,它的立意与表达,是高级的、智慧的。它的尖刻批判令人激动,它对人性真实一面的坦诚描述令人信服,但它传递的思想却又是忠厚、温和以及充满希望的,很难想象“释放戾气”和“给予希望”这两种功能会在一部剧身上同时出现。
通俗而不低俗,这让《驴得水》与很多三低剧目都划清了界限,或许这也会成为其他剧的风向标。
在新浪微博上,《驴得水》的口碑很好,它通过对独断官僚、精英加识分子、一朝得势的翻身农民的讽刺,揭示了社会的各种腐败,把人性的贪婪、虚伪、愚昧、冷漠、软弱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小剧场话剧颇受诟病的同时,《驴得水》却得以高调巡演,场面的火爆使得很多人对小话剧市场又充满了信心,或许春天真的到了。
荒诞现实主义
《驴得水》自与世人见面那天起,就被冠之以“荒诞现实主义”,当然也名副其实。虽然只是用那么几个人来表现,但社会每个阶层每个人者咆合其中,它讽刺的就是真正的生活。
这部剧讲述了一群心怀伟大理想的文化人,为了帮助山里的孩子,来到贫瘠缺水的山区,迫于生存的无奈,他们撒了第一个谎:他们编出一个叫“驴得水”的教员,每个月吃“驴得水”的空饷。结果,教育部来人要查这个驴得水,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没想到居然瞒过了上级,但上级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提拔成教育家。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保住山区学校,他们说了一个又一个谎,并不断取得成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人_生的扭曲被命运所推动,变得越来越失控。他们越陷越深,朋友反目、恋人分手、父女翻脸、夫妻对抗。他们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谎话连篇,出卖色相,认贼作父,直到最后不可收拾。
人们常说艺术的形式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驴得水》也是这样。这部剧的导演之一周申说,一个在甘肃当地被流传的趣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趣闻就是“驴得水”的原型。后来和朋友闲聊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题材,于是他和该剧的另一位导演刘露—起讨论,以此事为开头,做成了一个电影大纲。就周申个人来讲,他觉得这个故事更适合电影,“因为有些场景话剧舞台是很难表现的”。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在课堂上,有很多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话剧的舞台则承载不了那么多人。
虽然周申—开始的打算是拍电影,但剧本大纲搁了两三年,辗转于各个电影公司,一直没有开机的机会。周申本人并不着急,他说:“原本想做成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桑树坪纪事》那样的一个戏。所以我还想沉淀一下,用-段时间去下乡体验生活。”
然而还没等到他去体验生活,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某一天,周申的朋友一大早就打电话给他:“老周,你跟我说的那个驴得水的故事,已经被拍了,网上能查到,你陕看看吧。”他一下子就清醒了。他立马打开电脑,看到了朋友所说的微电影《驴得水》,让他气愤的是有四分之一是抄的他的电影大纲。
但气愤之余,也让周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自己必须陕速推出自己的产品。他立马行动起来,扪肖了做电影的念头,转而排起了话剧。“拍电影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话剧相对来说就快很多,一般半个月就可以完事。”
周申表示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打官司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电影大纲不是电影,重要的是拿自己作品来抵抗侵权者。然而,缺乏真实的农村生活经历和情感,对于“写实”的戏剧目标仍然是一个问题。周申和刘露的最终决定是绕开它,将戏的时间、空间都架空,“宁愿虚构,也不能容忍虚假”。
最终这部作品的背景放在了民国时期的农村。为了增加真实性,全戏的道具全部都是从农村里海来的。周申的解读是:“我们用戏谑的态度讲述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然而让人傻笑多久也会让人疼多久,爆笑背后的_尤伤,注定了这部剧的本质是悲剧。
努力没有白费
周申的努力没有白费,《驴得水》果然—炮走红。粉丝的盛赞在网络上迅速扩散,每一轮剧场都会安排紧急加演,演到最后加座全满,工作人员的座位也全部让出来,还不够。去年11月下旬,《驴得水》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在宣布加演第一天便将后四天的昕有票房都售罄!被业内人士赞为“使北京小剧场又上了—个台阶自嘴样剧目”。
小剧场话剧,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传统大剧场话剧而言的,其特点一是表演空间小,二是演员与观众接近,三是先锋性较强。现在比较出名的小剧场有人艺小剧场、东方先锋小剧场、中戏北剧场等。
从1982年第一部小剧场话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到现在31年来,小剧场话剧从数量上说翻了不如多少倍;题材类型从先锋实验到小情小调、温馨的、暴躁的、浪漫的、恶搞的乃至丑恶的,说不出来有多少种;导演、演职员从专业到业余,投资人从热爱话剧到玩票什么心态都有;从票房上看,门票获利不是唯一标准,广告植入的、演员植入的屡见不鲜。
或许正是这佯宽松的小剧场话剧环境,给了周申一个好机会,否则即使创造出来,也没有人看。
对这部剧,作家赵赵评价曰:“《驴得水》剧本之成熟冷峻,我个人感觉给中国话剧水平拔高了—大哉子。”因为故事涉及知识分子,赵赵直接说:“《驴得水》你们能环能免费给知识分子们演一场,就当感动中国了。”
每个人物都有用,每条线索都有寓意,故事紧凑而丰富,是很多人对《驴得水》惊叹的地方。就连重口味的段子,也成为本剧一大亮点。一曼老师为留住驴得水的替身铁匠,最后只能“睡服”他,这样的情景,现实中我们看得太多了,为了得到而进行毫无底线的交换。人的残忍来自于对现实的认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曼再次被牺牲。
然而,张一曼这个人物最后不加廉耻的堕落却成了《驴得水》首轮演出最大的争议,观众对她的不仅是耻笑,更多的是同情。对于这个人物的结局,周申和刘露改了很多次,周申对此的形容是,就像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最初他的目的是批判她,写一部否定婚外恋、弘扬道德的小说。可是写着写着,他被安娜控制了,对这个人物充满了同情”。所以一曼她最后并没有简单地与他人同流合污,而是被洗脑后在自我挣扎下变得疯狂,想要戴罪立功,想改变自己从而融入集体,—边恐惧被排斥,一边不断去迎合所有人。 这部剧里最让粉丝们大为赞赏的是女主角一曼老师的扮演者任素汐,因这部戏而爱上女主的大有人在。一网友说:“这戏真心不错。值得推荐!女一号的戏那演得更是杠杠地好。20多分钟—句台词没有,一人靠幕墙站着。前面那些人都乌烟瘴气了,姐们儿一点戏不跑一点戏不丢。”
剧中校长口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在观众看来是如此的可笑,因为在那个人性被扭曲的地方,大家看到的只有“人之初,性本恶”。
通俗而不低俗
如今中国小剧场话剧已满31岁,31年间,小剧场话剧从无到有、从冷到热,渐渐成为都市年轻人娱乐休闲的选择之一,其中承载了很多导演和编剧的梦想。作为话剧的“先锋”,小剧场话剧的市场状态受益于话剧市场整体的热度。以演出市场最为庞大的城市之一北京为例,据该市演出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话剧观众就达到了152.5万人次,演出比上年同期增长84.7%。
小剧场话剧之所以热,国话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说:“原因在于这些话剧表现的是制作者以及观众身边的生活,以及围绕今天的生活进行的思考。这种话剧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对话,既是新的话剧人不断参与其中的动力,也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种火热并不会让小剧场话剧高枕无忧,它们经常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有笑声无思想几成小剧场话剧最大的弊病。国家话冒院副院长王晓鹰很担心,在日趋娱乐化、商业化的大趋势下,小剧场话剧会更多地倾向“三低剧目”——低创作投入、低艺术质量、低道德水准,以迎合大众的名义刻意低俗,以取悦大众的名义追求无聊,为谋取票房利益不择手段,全然不顾在文化意义上对观众和对自己应负的责任。2010年初至2011年中北京上演的350多部剧目中,类似的“三低剧目”竟占到一半以上。
向金钱与娱乐折腰,让话剧创作过程也大打折扣。“现在小剧场的剧本创作,作者们的行话叫做砍戏剧,有一个剧本大家在里赶快砍,这个怎么发展成为一个戏剧。我认识几个作者,他们要求每个人每天晚上到这里集合,必须想出一个噱头来,想出一个让人发笑的事情来,把这些结合起来,用在构好框架的结构上去,这是胡编乱造,是不行的。”剧作家郑振环说。
在—片担忧之中,驴得水的出现如同一场及时雨,减缓了很多人的担忧。《驴得水》没有明显地想要表现它的深刻,这部剧学会了把锋芒藏得很深,或者换个说法,它压根就没打算藏什么机锋,本来打算被包裹于戏剧核心的东西,全部外翻出来给观众看,但和“浑不吝”式的装疯卖傻不同,它的立意与表达,是高级的、智慧的。它的尖刻批判令人激动,它对人性真实一面的坦诚描述令人信服,但它传递的思想却又是忠厚、温和以及充满希望的,很难想象“释放戾气”和“给予希望”这两种功能会在一部剧身上同时出现。
通俗而不低俗,这让《驴得水》与很多三低剧目都划清了界限,或许这也会成为其他剧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