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待戈多》这篇课文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是教授课文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戏剧的主题,设置精当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思考,触发了一次成功的对话。
学习《等待戈多》这幕戏剧时,紧紧扣住“荒诞派”戏剧特点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先介绍作者生平、两幕戏剧的主要情节内容,接下来讨论文本,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一)两个流浪汉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二)“戈多”是谁?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三)“等待”是剧本的文眼,给它加一个修饰语来阐释你对主旨的理解。
前两个问题结合文本学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到第三个环节时,学生们纷纷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无可奈何的等待。处于绝望境地的人们,希望改变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支撑他们生存的信念,也就惟有等待了。”
“漫无目的的等待。戈多是谁?来不来?他们并不清楚。因而等待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
“懦弱的等待。现代化进程中人已成为物的奴隶,完全丧失了个性或人性,他们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是无法自我拯救的。”
在顺利完成了以上的教学环节时,教师正准备小结,这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两幕剧的结尾都要安排一个孩子上场,他送来口信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这样写有何意义,删去不行吗?”
这个情节在课本节选中并未出现,教师只是在介绍两幕剧的情节内容时有所提及,教学过程本身并未涉及,但没想到这个问题却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课堂的闪亮点,让学生展开探究,触发了他们这样的思考:
“孩子送来了口信,才使得绝望的等待能够继续下去,即使是虚无缥缈的、若有若无的,却能给两个流浪汉灰白的希望。”
“这个孩子类似《皇帝的新衣》结尾处出现的讲真话的小孩,小孩心灵纯真诚实,他讲的话是真实可信的,暗示流浪汉戈多是存在的,迟早会来,等下去就会有希望。”
“希望就在拐角,我也认为孩子的出现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个亮点,一个光明的尾巴。否则作者获诺贝尔文学奖时,颁奖辞怎么会讲‘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我不这样认为,小孩子的口信是个恶作剧,他只是作弄两个流浪汉,而流浪汉竟把一个小孩子的玩笑作为维系自己苟活的生命的纽带,他们的等待是多么的虚妄,作者借此告诉我们,世界是如此的荒谬。”
“小孩子是戈多的代言人或本身就是戈多,但他的出现,本身就是欠缺逻辑的,如同两个流浪汉不知所云的语言。小孩子的出现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他的口信‘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更让人觉得荒诞、不可信,这样的等待只能是痛苦的、甚至是绝望的。”
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他们有意识地将情节设置的安排与主题表达的需要这二者进行结合,阐释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进行的再创造与再加工。教师趁此介绍作者贝克特的创作目的:“社会的冷酷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受到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生活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这样,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贝克特将美好的撕裂给众人看,让混沌的世人清醒地明确自己迷惘的境地。”
最后,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站起来作了以下的总结:“小孩的出现只为增加文本的悲剧色彩,让这样的等待更加的绝望,即使他的口信是一种期望,一种精神寄托,也是虚无的,迷惑不安的。”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四中]
学习《等待戈多》这幕戏剧时,紧紧扣住“荒诞派”戏剧特点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先介绍作者生平、两幕戏剧的主要情节内容,接下来讨论文本,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一)两个流浪汉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二)“戈多”是谁?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三)“等待”是剧本的文眼,给它加一个修饰语来阐释你对主旨的理解。
前两个问题结合文本学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到第三个环节时,学生们纷纷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无可奈何的等待。处于绝望境地的人们,希望改变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支撑他们生存的信念,也就惟有等待了。”
“漫无目的的等待。戈多是谁?来不来?他们并不清楚。因而等待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
“懦弱的等待。现代化进程中人已成为物的奴隶,完全丧失了个性或人性,他们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是无法自我拯救的。”
在顺利完成了以上的教学环节时,教师正准备小结,这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两幕剧的结尾都要安排一个孩子上场,他送来口信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这样写有何意义,删去不行吗?”
这个情节在课本节选中并未出现,教师只是在介绍两幕剧的情节内容时有所提及,教学过程本身并未涉及,但没想到这个问题却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课堂的闪亮点,让学生展开探究,触发了他们这样的思考:
“孩子送来了口信,才使得绝望的等待能够继续下去,即使是虚无缥缈的、若有若无的,却能给两个流浪汉灰白的希望。”
“这个孩子类似《皇帝的新衣》结尾处出现的讲真话的小孩,小孩心灵纯真诚实,他讲的话是真实可信的,暗示流浪汉戈多是存在的,迟早会来,等下去就会有希望。”
“希望就在拐角,我也认为孩子的出现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个亮点,一个光明的尾巴。否则作者获诺贝尔文学奖时,颁奖辞怎么会讲‘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我不这样认为,小孩子的口信是个恶作剧,他只是作弄两个流浪汉,而流浪汉竟把一个小孩子的玩笑作为维系自己苟活的生命的纽带,他们的等待是多么的虚妄,作者借此告诉我们,世界是如此的荒谬。”
“小孩子是戈多的代言人或本身就是戈多,但他的出现,本身就是欠缺逻辑的,如同两个流浪汉不知所云的语言。小孩子的出现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他的口信‘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更让人觉得荒诞、不可信,这样的等待只能是痛苦的、甚至是绝望的。”
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他们有意识地将情节设置的安排与主题表达的需要这二者进行结合,阐释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进行的再创造与再加工。教师趁此介绍作者贝克特的创作目的:“社会的冷酷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受到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生活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这样,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贝克特将美好的撕裂给众人看,让混沌的世人清醒地明确自己迷惘的境地。”
最后,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站起来作了以下的总结:“小孩的出现只为增加文本的悲剧色彩,让这样的等待更加的绝望,即使他的口信是一种期望,一种精神寄托,也是虚无的,迷惑不安的。”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