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 触发对话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待戈多》这篇课文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是教授课文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戏剧的主题,设置精当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思考,触发了一次成功的对话。
  学习《等待戈多》这幕戏剧时,紧紧扣住“荒诞派”戏剧特点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先介绍作者生平、两幕戏剧的主要情节内容,接下来讨论文本,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一)两个流浪汉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二)“戈多”是谁?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三)“等待”是剧本的文眼,给它加一个修饰语来阐释你对主旨的理解。
  前两个问题结合文本学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到第三个环节时,学生们纷纷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无可奈何的等待。处于绝望境地的人们,希望改变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支撑他们生存的信念,也就惟有等待了。”
  “漫无目的的等待。戈多是谁?来不来?他们并不清楚。因而等待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
  “懦弱的等待。现代化进程中人已成为物的奴隶,完全丧失了个性或人性,他们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是无法自我拯救的。”
  在顺利完成了以上的教学环节时,教师正准备小结,这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两幕剧的结尾都要安排一个孩子上场,他送来口信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这样写有何意义,删去不行吗?”
  这个情节在课本节选中并未出现,教师只是在介绍两幕剧的情节内容时有所提及,教学过程本身并未涉及,但没想到这个问题却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课堂的闪亮点,让学生展开探究,触发了他们这样的思考:
  “孩子送来了口信,才使得绝望的等待能够继续下去,即使是虚无缥缈的、若有若无的,却能给两个流浪汉灰白的希望。”
  “这个孩子类似《皇帝的新衣》结尾处出现的讲真话的小孩,小孩心灵纯真诚实,他讲的话是真实可信的,暗示流浪汉戈多是存在的,迟早会来,等下去就会有希望。”
  “希望就在拐角,我也认为孩子的出现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个亮点,一个光明的尾巴。否则作者获诺贝尔文学奖时,颁奖辞怎么会讲‘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我不这样认为,小孩子的口信是个恶作剧,他只是作弄两个流浪汉,而流浪汉竟把一个小孩子的玩笑作为维系自己苟活的生命的纽带,他们的等待是多么的虚妄,作者借此告诉我们,世界是如此的荒谬。”
  “小孩子是戈多的代言人或本身就是戈多,但他的出现,本身就是欠缺逻辑的,如同两个流浪汉不知所云的语言。小孩子的出现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他的口信‘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更让人觉得荒诞、不可信,这样的等待只能是痛苦的、甚至是绝望的。”
  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他们有意识地将情节设置的安排与主题表达的需要这二者进行结合,阐释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进行的再创造与再加工。教师趁此介绍作者贝克特的创作目的:“社会的冷酷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受到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生活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这样,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贝克特将美好的撕裂给众人看,让混沌的世人清醒地明确自己迷惘的境地。”
  最后,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站起来作了以下的总结:“小孩的出现只为增加文本的悲剧色彩,让这样的等待更加的绝望,即使他的口信是一种期望,一种精神寄托,也是虚无的,迷惑不安的。”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四中]
其他文献
偶尔客串一下初中语文课堂的评课者,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很努力,这一点值得高中语文教师学习。但是,对于文本的研读上,有时候会失之两端:有的好发掘微言大义,过度细度;有的游离于表面,走不进语言深处。一位老师执教吴冠中的《桥之美》,对于作者描述的各种桥的美视而不见,语焉不详,却按照说明文的教学思路,去大谈说明内容、方法、语言、顺序等等。教学《桥之美》,到底应该让学生领略吴冠中笔下哪些
《我与地坛(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教学这篇课文,教者往往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渗透在作品里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许多教学只注重文本思想内容的挖掘,但往往忽略了作者言说形式——重复叙述的意蕴。修辞论美学认为,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人们常常可以通过分析这种语言手段去认识文本的意义。重复,一般说来,是指文本中某些东西不止一次地反复呈现,每一次呈现之间约略相似但又有变化。重复的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着这些深得复沓手法之妙的句子,会让人产生梦幻般的感觉,无怪乎陆小曼说读了“这些神仙似的句子,会让人忘记人间有烟火味”。其实,在诗人笔下流淌出的这些“神仙似的”没有人间烟火味的句子,就是诗人吟唱的一首精神家园的恋歌,异国他乡的康桥是他心中的一方净土,是他那颗敏感的“诗心”独守的精神家园。    (一)徐志摩的第一个心结:我不知风是在
断断续续读完柳青的书稿《千年诗情千年叹》,那婀娜多姿、情志内蕴的文字始终盘桓脑际,绕梁不散,那穿云破雾、迎风傲雪的自由心灵更引领我穿越古今,出山入海,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灵魂的震颤,精神的洗礼。这是一本个性张扬的书,一本能够让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读了开篇就想一直读下去的书。  一、从个人的性情出发钩沉遴选,创新体式  柳青是中学语文老师,学生当然是她写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之一。但是,面对千年诗歌天空的耀
中职语文课文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育德因素,要重视德育的渗透。  一、紧扣文本析理,这是语文德育的基础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文质兼美的课文是进行德育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钻研课文时,要紧扣文本,探求主线,发掘育德的关键点,准确把握本课德育的方向与深度。  首先,紧扣文本析理,探究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思路,才能深化对文本的认识,真正了解作品的“道”。如,教《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抓住这
《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8月18日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意象丰富,情感激越。教学时如果不从“艺术”这一个角度处理,将会使课堂枯涩沉闷、生气全无。我县优秀教师李良永讲授本课时,基于“写作即是作者用笔在说话”的理念,将通俗意义上的“读”变为特定意义上的“说”,整堂课由“文章是作者用笔在说话——例说土地(说描写的话),文章是作者用笔在抒情——变说情感(说抒情的话),文章是作者用笔在战斗——畅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基础教学就不应忽视常识教学。但有些老师术业有专攻,对一般老师不大注意的东西,研究得非常透彻,比如“课程”和“学科”的区别,然后学以致用,把一些常识的东西,通过术语包装,让一线教师“觉今是而昨非”。张悦群老师的《学科与课程:不可混为一谈》(《中学语文(上旬)》2016年第12期)就是这样一篇文章。该文认为“对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是“修辞手法”,只是“表现手法”。张老
南开大学徐江先生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质量搞不上去归根结底是语文界对自己的教学缺少理性认识,换句话说,人们还不能进行理性教学。”徐语一出,中语界一片哗然,跺足痛斥者有之,冷眼相观者有之。我想,若真有拍手叫好者,恐怕也少有是咱们这些被批对象(中学语文教师)——谁愿意被指责为“不能进行理性教学”!  其实,身为基层的中学语文教师,若真能撇开当前那种“学术界”动辄闹情绪的“
每周一节的高中语文阅读课怎么上?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大问题之一。之前现场观摩部分教师的阅读课教学,大多都是将学生赶到偌大的图书馆里,让学生围桌而坐,进行集中的“放羊式”自主阅读。这种阅读课的优点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读什么,怎么读,各取所需,有一定的个体针对性。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颇多:一是因为时间的限制,只适合浅阅读、短阅读,学生大多浅尝辄止,无法深入复杂及宏大文本,与主人公及作者进行心灵之间的对
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课文《氓》:“抱布贸丝”的注解为“拿布来换丝”,值得商榷。  布,古代货币名称,又称刀布。《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管子·国蓄》:“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荀子·荣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