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霸凌是一个自有教育以来就有的老问题,自上世纪末起,学校霸凌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并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人们曾认为霸凌是孩子(尤其是男孩)童年经历的一部分,不值得大惊小怪。“家长们最常对我说的就是‘孩子不就是孩子吗。’”范德贝尔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Schwarts这样说。这些家长还相信,孩子应该能保护自己。如果你不能保护自己,受霸凌就是活该。“所以,有的家长甚至鼓励孩子恃强凌弱的行为。”伊利诺依大学的Gary Ladd教授说。
但是世界各地对霸凌现象的研究却表明,霸凌不应该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经历。研究者发现,60%-70%的孩子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既没有施霸凌也没有被霸凌。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大多数孩子已经在内心建立起对自己行为的自控。而霸凌者是孩子中很特殊的一个类别。他们的霸凌倾向一般在学前期就初见端倪,然后在小学和中学期间顽固地、持续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在从小学转入初中的一年。
研究表明,霸凌者有特殊的认知构成。他们对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件常常持有错误的、甚至是偏执型的归因。他们总以为别人对他们持敌对的态度,常常在没有受到挑衅的场合(如有人不小心撞到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别人在寻衅,来为自己的侵犯性的行为找借口。这些孩子的暴力倾向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解读人际关系的信息。他们热衷于报复。这种对他人敌对的态度让他们喜欢用拳头说话。久而久之,他们相信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与人交往时,他们喜欢处于支配地位,并从别人的痛苦中得到满足。他们很少想到行为应该受社会准则的约束。他们不理解他人的感受,所以也不承认他们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其结果是,霸凌者不但不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为社会接受,他们反而对自己有很正面的自我形象。实际上,这种对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浑然不知的态度,贯穿在霸凌者的行为和观点中。
很特别的是,霸凌者不受自己焦虑情感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焦虑是一种负面的情感。研究发现,极度焦虑使人不能采取行动,而适度的焦虑则会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对霸凌者来说,失去了焦虑情感对行为的控制,他们在欺负别的学生时就会肆无忌惮。
奇怪的是,霸凌者在学校里并不孤立,他们会有一些朋友,一般都是和他们一样有侵犯性倾向的学生。但也有学生会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硬汉气质”而跟随他们。到了高中,他们的受欢迎程度才渐渐式微。这时的霸凌行为,成为他们维系人际关系、让自己成为人们关注对象的一种手段。但他们仍然对自己非常自信。这又和他们无法正确解读人际关系信息有关。“他们对自己在同学间不受欢迎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其他孩子怎么看他们。”北卡大学心理学家MelissaDeRosier如是说。从长期看,霸凌的最大受害者可能是霸凌者本人。研究表明,他们的霸凌行为对他们的学习、交友、工作、婚姻、收入和健康都有负面影响。他们更有可能犯罪,虐待他们的配偶和孩子,甚至影响他们的孩子成为新一代的霸凌者。这让他们一生的境况每况愈下。
研究发现,霸凌并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也可能成为霸凌者,她们霸凌的手段不像男孩子那样诉诸暴力,所以女孩的霸凌行为不容易觉察,发生率也往往被低估了。
研究显示,在七岁之前,霸凌者对霸凌对象不加选择。可是在这以后,他们残酷地“选择”他们的霸凌对象。伊利诺伊大学的Gary Ladd发现,在新学期开始学生们互相不了解的时候,有22%的学生报告曾受到霸凌。但是到学年结束的时候,霸凌对象集中在8%的学生身上。通常,这是些相对年幼或弱小的学生,在受霸凌时不能保护自己。在心理上,这些不幸的霸凌对象比较敏感、安静、谨小慎微。他们不但不推崇暴力,遇到冲突时的第一反应是退缩或哭泣。他们在个性和体力上的劣势,常常让他们成为霸凌的施暴对象。
这些孩子的行为特征从两个方面强化了霸凌行为。第一,他们在与同学交往时往往屈从,从没有自己的意见,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在霸凌发生之前就释放出他们软弱可欺的信号。第二,他们在被霸凌后,一般表现得不作反抗。这在心理上或物质上满足了霸凌者的需要。这种施虐者与被虐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使得霸凌行为一旦发动,就会愈演愈烈,甚至以悲剧收场。
1999年4月20日,Colorado州Columbine高中的两个学生,先用自制炸弹引开了警察和消防员,然后在学校里大开杀戒,杀死12位同学和一位老师。惨案后的调查发现,这两个学生曾经是长达四年的霸凌对象(不过也有研究者发现,其中一个更多的是霸凌者而非霸凌对象) 。美国警方曾
分析37起未遂校园枪杀案,分析表明,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件和霸凌及学校行政和老师对霸凌行为视而不见有关。
(作者单位: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教育学院)
但是世界各地对霸凌现象的研究却表明,霸凌不应该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经历。研究者发现,60%-70%的孩子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既没有施霸凌也没有被霸凌。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大多数孩子已经在内心建立起对自己行为的自控。而霸凌者是孩子中很特殊的一个类别。他们的霸凌倾向一般在学前期就初见端倪,然后在小学和中学期间顽固地、持续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在从小学转入初中的一年。
研究表明,霸凌者有特殊的认知构成。他们对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件常常持有错误的、甚至是偏执型的归因。他们总以为别人对他们持敌对的态度,常常在没有受到挑衅的场合(如有人不小心撞到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别人在寻衅,来为自己的侵犯性的行为找借口。这些孩子的暴力倾向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解读人际关系的信息。他们热衷于报复。这种对他人敌对的态度让他们喜欢用拳头说话。久而久之,他们相信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与人交往时,他们喜欢处于支配地位,并从别人的痛苦中得到满足。他们很少想到行为应该受社会准则的约束。他们不理解他人的感受,所以也不承认他们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其结果是,霸凌者不但不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为社会接受,他们反而对自己有很正面的自我形象。实际上,这种对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浑然不知的态度,贯穿在霸凌者的行为和观点中。
很特别的是,霸凌者不受自己焦虑情感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焦虑是一种负面的情感。研究发现,极度焦虑使人不能采取行动,而适度的焦虑则会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对霸凌者来说,失去了焦虑情感对行为的控制,他们在欺负别的学生时就会肆无忌惮。
奇怪的是,霸凌者在学校里并不孤立,他们会有一些朋友,一般都是和他们一样有侵犯性倾向的学生。但也有学生会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硬汉气质”而跟随他们。到了高中,他们的受欢迎程度才渐渐式微。这时的霸凌行为,成为他们维系人际关系、让自己成为人们关注对象的一种手段。但他们仍然对自己非常自信。这又和他们无法正确解读人际关系信息有关。“他们对自己在同学间不受欢迎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其他孩子怎么看他们。”北卡大学心理学家MelissaDeRosier如是说。从长期看,霸凌的最大受害者可能是霸凌者本人。研究表明,他们的霸凌行为对他们的学习、交友、工作、婚姻、收入和健康都有负面影响。他们更有可能犯罪,虐待他们的配偶和孩子,甚至影响他们的孩子成为新一代的霸凌者。这让他们一生的境况每况愈下。
研究发现,霸凌并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也可能成为霸凌者,她们霸凌的手段不像男孩子那样诉诸暴力,所以女孩的霸凌行为不容易觉察,发生率也往往被低估了。
研究显示,在七岁之前,霸凌者对霸凌对象不加选择。可是在这以后,他们残酷地“选择”他们的霸凌对象。伊利诺伊大学的Gary Ladd发现,在新学期开始学生们互相不了解的时候,有22%的学生报告曾受到霸凌。但是到学年结束的时候,霸凌对象集中在8%的学生身上。通常,这是些相对年幼或弱小的学生,在受霸凌时不能保护自己。在心理上,这些不幸的霸凌对象比较敏感、安静、谨小慎微。他们不但不推崇暴力,遇到冲突时的第一反应是退缩或哭泣。他们在个性和体力上的劣势,常常让他们成为霸凌的施暴对象。
这些孩子的行为特征从两个方面强化了霸凌行为。第一,他们在与同学交往时往往屈从,从没有自己的意见,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在霸凌发生之前就释放出他们软弱可欺的信号。第二,他们在被霸凌后,一般表现得不作反抗。这在心理上或物质上满足了霸凌者的需要。这种施虐者与被虐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使得霸凌行为一旦发动,就会愈演愈烈,甚至以悲剧收场。
1999年4月20日,Colorado州Columbine高中的两个学生,先用自制炸弹引开了警察和消防员,然后在学校里大开杀戒,杀死12位同学和一位老师。惨案后的调查发现,这两个学生曾经是长达四年的霸凌对象(不过也有研究者发现,其中一个更多的是霸凌者而非霸凌对象) 。美国警方曾
分析37起未遂校园枪杀案,分析表明,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件和霸凌及学校行政和老师对霸凌行为视而不见有关。
(作者单位: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