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在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其中“核心素养”一词的出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较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暴露出有畏难情绪、依赖老师翻译、学习积极性不高且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本文结合高中文言文《六国论》具体教学实践,探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讲解汉字“字理”,巩固“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分析行文逻辑,完成“思维发展与提升”训练;指导阅读写作,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引导主旨探讨,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关键词:六国论;高中文言文;核心素养
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们越来越积极发现问题并寻找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高中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暴露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学生兴趣不足、有畏难情绪、依赖老师翻译、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而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较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样构建高效生态课堂,利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去挖掘这片沃土,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建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改善和提高语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六国论》为例,探析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进行。
一、 讲解汉字“字理”,巩固“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文言教学需要从字词的积累开始,没有字词积累,就没有文言语感,更谈不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而积累要讲科学,科学就是符合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依据“字理”。倪文锦教授认为,“讲解字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有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比如《六国论》“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中的“既”,这是个会意字,从旡从皀,表示人坐于乘满事物的簋旁,但已经转头向后,表明用食已经结束。然后在黑板上展示“既”的字源字形,还可以联系成语“既得利益”“既往不咎”中保留的“既”,结合字的本意去进行印证。这样在翻译时经常要翻译为“已经”就印象深刻了。另外,“暴秦之欲无厌”中“厌”,“始速祸焉”中的“速”也可以用字理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记住它们的本义或者引申义。
二、 分析行文逻辑,完成“思维发展与提升”训练
如果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那么“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长期以来,语文学科被学生边缘化,这与我们过于强调感性,过于重视主观感悟有关,也与语文教材过于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含蓄性、模糊化和多元化有关。除此之外,还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学生思维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其实通过一些文言文篇目的行文逻辑分析,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六国论》中,笔者重点分析了全文的行文逻辑,除了分析传统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还介绍了不是很常见的但对我们学生邏辑思维有帮助的推理的方法——完全归纳推理法。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是无一遗漏地考察了一类率物的全部对象、断定了该类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结论断定的是整个这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高三(1)班同学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一届高一年同学全部参加军训”等结论,都是通过完全归纳获得的
《六国论》中在文章中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苏洵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赂秦”。鉴于六国灭亡的复杂情况,如果从六国这个整体上笼统分析,论证效果很不确定。从“弊在赂秦”这样一个比较小的切口进入,作者经过分析,再将六国分为“赂秦”和“不赂者”两种情况。再从逻辑上检查确认没有第三种情况了。就六国的这两种情况,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和不赂两种情况,如果论证了这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自然就确立了。另外补充《韩诗外传》中“魏文侯问狐卷子”片段,狐卷子也是用到这样的完全归纳推理法来劝谏魏文侯,魏文侯的父、子、兄、弟、臣就是他周围最亲近最可信的五方面的人,涵盖了君主身边亲属和臣下。在魏文侯看来,如果代表他方面的力量的这五方面的人都不可以依靠,那么,其他外部量自然就不要说了。狐卷子的意图,显然是劝谏魏文侯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过多依靠他人。文言文中出现的这种完全归纳推理法对于培养我们思维逻辑严密很有好处,分析事情时能够尽可能把多种情况考虑进去。
三、 指导阅读写作,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上,“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体现。《六国论》是一篇对我们阅读和写作都有借鉴意义的古文,如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用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特别是最后三段,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流溢着作者的丰富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推崇,也有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还有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恨、激愤,多种情感都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气势磅礴,具有一种纵横恣肆、雄奇遒劲的美。 在阅读中感受美不是语文美育的最终目的,更应该在具体实践中展示真善美,最好能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写议论文时模仿《六国论》的“开门见山”开头,在文章中间,能够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结尾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情和个性化的表达,像《六国论》的最后三段,也许有的人觉得没有必要,没有这三段,文章也是完整的,但这三段带有苏洵强烈的个人感情的文字绝不是多余,是作者真实独特情感的流露,是作者對当时时局关心的体现,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这种这篇文章的魅力。
四、 引导主旨探讨,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体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旨归。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六国论》课文内容学习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主旨探讨,希望能够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当然在讨论中,也有同学提出这样的不同的观点:北宋朝廷也有可理解的地方,在自身实力的确不如对手的时候,“求和”可能是缓兵之计或者无奈之举,比如汉朝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对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也有一定的好处,北宋军事上不堪一击,但文化上繁荣昌盛,对北宋也不能一概简单批评,可能和统治者韬光养晦、热爱和平也有关系。但更多的同学还是认为六国灭亡还是实力不够造成的,秦一统天下也是靠实力,北宋应该靠强大自身实力,而不是靠屈辱求和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国家现在也是强调科技强国强军,有实力才有发言权,所谓“弱国无外交”,看看现在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落寞的身影就知道了,如同我们当年那样,曾经的中国在一战二战中作为战胜国,主权却遭到列强无情践踏。联系历史和现实的事件,我们更能够理解苏洵写这篇文章的深意,更好地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总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下番功夫研究教材,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改善和提高语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反思现实中的文言文教学,不少教师仍然以“串讲”为主要方式,注重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要求学生掌握背诵翻译就好,离我们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很远,现在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要大胆尝试,多在实践中探析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6-10-14(8).
[2]杜长明.从核心素养角度看高中文言文[J].教学语文建设,2017(7).
作者简介:
谢美明,一级教师,福建省三明市,三明第一中学。
关键词:六国论;高中文言文;核心素养
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们越来越积极发现问题并寻找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高中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暴露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学生兴趣不足、有畏难情绪、依赖老师翻译、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而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较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样构建高效生态课堂,利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去挖掘这片沃土,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建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改善和提高语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六国论》为例,探析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进行。
一、 讲解汉字“字理”,巩固“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文言教学需要从字词的积累开始,没有字词积累,就没有文言语感,更谈不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而积累要讲科学,科学就是符合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依据“字理”。倪文锦教授认为,“讲解字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有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比如《六国论》“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中的“既”,这是个会意字,从旡从皀,表示人坐于乘满事物的簋旁,但已经转头向后,表明用食已经结束。然后在黑板上展示“既”的字源字形,还可以联系成语“既得利益”“既往不咎”中保留的“既”,结合字的本意去进行印证。这样在翻译时经常要翻译为“已经”就印象深刻了。另外,“暴秦之欲无厌”中“厌”,“始速祸焉”中的“速”也可以用字理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记住它们的本义或者引申义。
二、 分析行文逻辑,完成“思维发展与提升”训练
如果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那么“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长期以来,语文学科被学生边缘化,这与我们过于强调感性,过于重视主观感悟有关,也与语文教材过于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含蓄性、模糊化和多元化有关。除此之外,还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学生思维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其实通过一些文言文篇目的行文逻辑分析,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六国论》中,笔者重点分析了全文的行文逻辑,除了分析传统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还介绍了不是很常见的但对我们学生邏辑思维有帮助的推理的方法——完全归纳推理法。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是无一遗漏地考察了一类率物的全部对象、断定了该类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结论断定的是整个这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高三(1)班同学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一届高一年同学全部参加军训”等结论,都是通过完全归纳获得的
《六国论》中在文章中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苏洵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赂秦”。鉴于六国灭亡的复杂情况,如果从六国这个整体上笼统分析,论证效果很不确定。从“弊在赂秦”这样一个比较小的切口进入,作者经过分析,再将六国分为“赂秦”和“不赂者”两种情况。再从逻辑上检查确认没有第三种情况了。就六国的这两种情况,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和不赂两种情况,如果论证了这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自然就确立了。另外补充《韩诗外传》中“魏文侯问狐卷子”片段,狐卷子也是用到这样的完全归纳推理法来劝谏魏文侯,魏文侯的父、子、兄、弟、臣就是他周围最亲近最可信的五方面的人,涵盖了君主身边亲属和臣下。在魏文侯看来,如果代表他方面的力量的这五方面的人都不可以依靠,那么,其他外部量自然就不要说了。狐卷子的意图,显然是劝谏魏文侯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过多依靠他人。文言文中出现的这种完全归纳推理法对于培养我们思维逻辑严密很有好处,分析事情时能够尽可能把多种情况考虑进去。
三、 指导阅读写作,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上,“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体现。《六国论》是一篇对我们阅读和写作都有借鉴意义的古文,如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用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特别是最后三段,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流溢着作者的丰富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推崇,也有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还有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恨、激愤,多种情感都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气势磅礴,具有一种纵横恣肆、雄奇遒劲的美。 在阅读中感受美不是语文美育的最终目的,更应该在具体实践中展示真善美,最好能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写议论文时模仿《六国论》的“开门见山”开头,在文章中间,能够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结尾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情和个性化的表达,像《六国论》的最后三段,也许有的人觉得没有必要,没有这三段,文章也是完整的,但这三段带有苏洵强烈的个人感情的文字绝不是多余,是作者真实独特情感的流露,是作者對当时时局关心的体现,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这种这篇文章的魅力。
四、 引导主旨探讨,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体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旨归。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六国论》课文内容学习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主旨探讨,希望能够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当然在讨论中,也有同学提出这样的不同的观点:北宋朝廷也有可理解的地方,在自身实力的确不如对手的时候,“求和”可能是缓兵之计或者无奈之举,比如汉朝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对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也有一定的好处,北宋军事上不堪一击,但文化上繁荣昌盛,对北宋也不能一概简单批评,可能和统治者韬光养晦、热爱和平也有关系。但更多的同学还是认为六国灭亡还是实力不够造成的,秦一统天下也是靠实力,北宋应该靠强大自身实力,而不是靠屈辱求和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国家现在也是强调科技强国强军,有实力才有发言权,所谓“弱国无外交”,看看现在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落寞的身影就知道了,如同我们当年那样,曾经的中国在一战二战中作为战胜国,主权却遭到列强无情践踏。联系历史和现实的事件,我们更能够理解苏洵写这篇文章的深意,更好地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总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下番功夫研究教材,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改善和提高语文课堂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反思现实中的文言文教学,不少教师仍然以“串讲”为主要方式,注重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要求学生掌握背诵翻译就好,离我们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很远,现在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要大胆尝试,多在实践中探析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6-10-14(8).
[2]杜长明.从核心素养角度看高中文言文[J].教学语文建设,2017(7).
作者简介:
谢美明,一级教师,福建省三明市,三明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