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个人主动性与能动性在其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认知的转变正逐步引导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朝着突出学生主体性方向的转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但反观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可否认“多教少学”的现象还多有存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少教多学”模式在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践行提供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
一、引言
“少教多学”是针对过往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学得太少的课堂模式所提出的教学理念。这里的“少”与“多”是相对概念,“少”并非是指对教师教学时间“一刀切”式的压缩,而是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启发性与发展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更加精准有效。“多”也并非盲目地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而是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由此可见,“少教多学”并非是以时间为标准进行衡量,其本质在于突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宗旨。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弊端分析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教定学”、“以教为主”的理念长期占据教学的主流,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习惯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也正是现代教育理念在推广与实践中需克服的难题。部分教师会在传统与现代理念的冲突中难以找准定位,在教学方式的改进方面不够彻底,要么换汤不换药,要么旧坛装新酒。也有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在教学手段上盲目求新求异,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对“少教多学”理念的错误把握,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与过程并未引起深刻的转变[1]。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缺少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的机会,进而使得其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缺乏着力点。
三、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措施
(一)重构教学内容,考察学生学情
在“少教”的标准之下,具体应该教什么?这就需要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来分析,按照初中语文的知识体系,其教学内容分为教材指定的固定内容体系,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附带产生的补充性内容体系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后者则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教材文本的二次加工、内容增减、调换处理等重构操作[2]。在无法保证阅读教学面面俱到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加强对阅读内容的重构,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而重构阅读内容所参考的因素除了阅读内容本身的特性,还有學生理解能力、兴趣表现、培养目标等因素的考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情的考察,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使得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升。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老王》一文的教学为例,以往教师习惯于凭主观推测与教学经验来确定教学方案,比如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文中哪些部分表现了老王的生活不易,以及作者对老王关心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等。在“少教多学”的理念之下,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准,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结合学生的阅读反馈来确定教学方向,重构教学内容。比如学生的疑问更多表现为不理解课文最后作者所说的“愧怍”情绪的由来,以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不了解等。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疑问,再结合对文章语言特色、情感表达等教学目标,来进一步明确《老王》这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方案。
(二)用心设计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构建主义理论认知个体从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是通过外界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体系之间的碰撞,来引发个体对自身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由此可见,高效的学习既需要外部因素的刺激,也需要学生个人主动性的发挥,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3]。这与“少教多学”模式的本质是趋同的,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学任务、问题等来在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建构矛盾,驱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寻求答案,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更新学生自身的认知框架,在获得更多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使得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中《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导学问题时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为目标,要知道设置问题不是为了让学生给出答案,而是为了驱动其深入思考,以及引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强烈兴趣。比如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第一,如果要以“一个的皇帝”来作为文章的副标题,你会如何设计这一句话;第二,如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这两个问题分别考查学生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来加深其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
(三)自主学习为主,注重精讲点拨
在“少教多学”模式下,教师要做好课堂身份的转换,不应成为高居讲台的“圣人”,要主动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自觉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手和指导者。在借助问题、任务和情境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该给予学生的是思路和方法的知道,而不是直接公布答案,否则自主学习过程的思想性与探究性难以体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会更强。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的重难点进行精讲和点拨,要做到: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难度超出学生所处学段的不讲,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少教多学”是“以教为主”向“以学为先”的过渡过程,这并非是要求教师生硬地套用模板,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改掉面面俱到、“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与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从结论性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对学生思路与方法的引导,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永霞.少教多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1(10):110-111.
[2]苏昭云.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界,2020(50):49-50.
[3]张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20(90):47-4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
一、引言
“少教多学”是针对过往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学得太少的课堂模式所提出的教学理念。这里的“少”与“多”是相对概念,“少”并非是指对教师教学时间“一刀切”式的压缩,而是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启发性与发展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更加精准有效。“多”也并非盲目地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而是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由此可见,“少教多学”并非是以时间为标准进行衡量,其本质在于突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宗旨。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弊端分析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教定学”、“以教为主”的理念长期占据教学的主流,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习惯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也正是现代教育理念在推广与实践中需克服的难题。部分教师会在传统与现代理念的冲突中难以找准定位,在教学方式的改进方面不够彻底,要么换汤不换药,要么旧坛装新酒。也有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在教学手段上盲目求新求异,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对“少教多学”理念的错误把握,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与过程并未引起深刻的转变[1]。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缺少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的机会,进而使得其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缺乏着力点。
三、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措施
(一)重构教学内容,考察学生学情
在“少教”的标准之下,具体应该教什么?这就需要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来分析,按照初中语文的知识体系,其教学内容分为教材指定的固定内容体系,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附带产生的补充性内容体系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后者则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教材文本的二次加工、内容增减、调换处理等重构操作[2]。在无法保证阅读教学面面俱到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加强对阅读内容的重构,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而重构阅读内容所参考的因素除了阅读内容本身的特性,还有學生理解能力、兴趣表现、培养目标等因素的考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情的考察,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使得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升。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老王》一文的教学为例,以往教师习惯于凭主观推测与教学经验来确定教学方案,比如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文中哪些部分表现了老王的生活不易,以及作者对老王关心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等。在“少教多学”的理念之下,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准,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结合学生的阅读反馈来确定教学方向,重构教学内容。比如学生的疑问更多表现为不理解课文最后作者所说的“愧怍”情绪的由来,以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不了解等。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疑问,再结合对文章语言特色、情感表达等教学目标,来进一步明确《老王》这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方案。
(二)用心设计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构建主义理论认知个体从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是通过外界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体系之间的碰撞,来引发个体对自身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由此可见,高效的学习既需要外部因素的刺激,也需要学生个人主动性的发挥,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3]。这与“少教多学”模式的本质是趋同的,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学任务、问题等来在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建构矛盾,驱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寻求答案,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更新学生自身的认知框架,在获得更多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使得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中《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导学问题时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为目标,要知道设置问题不是为了让学生给出答案,而是为了驱动其深入思考,以及引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强烈兴趣。比如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第一,如果要以“一个的皇帝”来作为文章的副标题,你会如何设计这一句话;第二,如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这两个问题分别考查学生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来加深其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
(三)自主学习为主,注重精讲点拨
在“少教多学”模式下,教师要做好课堂身份的转换,不应成为高居讲台的“圣人”,要主动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自觉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手和指导者。在借助问题、任务和情境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该给予学生的是思路和方法的知道,而不是直接公布答案,否则自主学习过程的思想性与探究性难以体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会更强。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的重难点进行精讲和点拨,要做到: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难度超出学生所处学段的不讲,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少教多学”是“以教为主”向“以学为先”的过渡过程,这并非是要求教师生硬地套用模板,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改掉面面俱到、“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与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从结论性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对学生思路与方法的引导,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永霞.少教多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1(10):110-111.
[2]苏昭云.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界,2020(50):49-50.
[3]张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20(9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