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白介素-11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白介素-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白介素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77-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免疫机制的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的增多引发了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皮肤瘀点及瘀斑,其属于获得性的免疫介导的一类出血性疾病,一旦治疗的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采用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2]。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1.94±3.35)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02±2.15)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1.23±3.5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4±2.0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用地塞米松0.2-0.3mg·kg·d进行静脉输注,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中观察疗效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白介素-11进行治疗,白介素-11采用1200万单位肌注治疗,1次/d,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将疗效分为显效:血小板完全恢复正常,患者已无出血症状;有效:患者血小板升高至50×109/L以上或在治疗前的水平上提高30×109/L以上,患者基本无出血症状;进步:患者血小板有所升高,出血症状有所改善,且持续在2周以上;无效: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未见改善,出血症状未见减轻或者加重。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抗血小板抗体和血小板表明的靶抗原进行结合造成血小板破坏所发生自身的免疫性疾患。抗血小板抗体能够和血小板与巨核细胞相结合破坏血小板,还以抑制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使得血小板发生了髓内的破坏,影响了血小板的合成[3]。目前临床上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但是需要长期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多,而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这些治疗的费用较为昂贵,使得这些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院在使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白介素-11进行治疗,该药物于199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主要应用在放化疗、骨髓衰竭及骨髓移植等引发的血小板减少,展现了较好的升血小板效果。白介素-11属于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是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能够诱导巨核细胞成熟与分化并可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增加了外周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数量。而体内外的研究报道显示白介素-11对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合成具有较强促进效果,且其对于相对原始的爆式巨核细胞所集落形成单位和相对成熟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单位均具备强大的促进效果[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白介素-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黎,方芳,赖伏英,等.重组人白介素-11对人骨髓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0,10(7):510-512.
[2]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79-285.
[3]鲁惠敏,鲁会卿,王景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2):86-87.
[4]刘现民.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9(1):4760.
【关键词】白介素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77-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免疫机制的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的增多引发了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皮肤瘀点及瘀斑,其属于获得性的免疫介导的一类出血性疾病,一旦治疗的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采用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2]。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1.94±3.35)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02±2.15)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1.23±3.5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4±2.0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用地塞米松0.2-0.3mg·kg·d进行静脉输注,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中观察疗效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白介素-11进行治疗,白介素-11采用1200万单位肌注治疗,1次/d,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将疗效分为显效:血小板完全恢复正常,患者已无出血症状;有效:患者血小板升高至50×109/L以上或在治疗前的水平上提高30×109/L以上,患者基本无出血症状;进步:患者血小板有所升高,出血症状有所改善,且持续在2周以上;无效: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未见改善,出血症状未见减轻或者加重。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抗血小板抗体和血小板表明的靶抗原进行结合造成血小板破坏所发生自身的免疫性疾患。抗血小板抗体能够和血小板与巨核细胞相结合破坏血小板,还以抑制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使得血小板发生了髓内的破坏,影响了血小板的合成[3]。目前临床上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但是需要长期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多,而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这些治疗的费用较为昂贵,使得这些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院在使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白介素-11进行治疗,该药物于199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主要应用在放化疗、骨髓衰竭及骨髓移植等引发的血小板减少,展现了较好的升血小板效果。白介素-11属于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是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能够诱导巨核细胞成熟与分化并可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增加了外周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数量。而体内外的研究报道显示白介素-11对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合成具有较强促进效果,且其对于相对原始的爆式巨核细胞所集落形成单位和相对成熟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单位均具备强大的促进效果[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白介素-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黎,方芳,赖伏英,等.重组人白介素-11对人骨髓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0,10(7):510-512.
[2]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79-285.
[3]鲁惠敏,鲁会卿,王景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2):86-87.
[4]刘现民.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9(1):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