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堂电影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菲利浦·诺瓦雷、萨瓦特利·卡西欧主演的一部剧情电影。影片讲述了由萨瓦特利·卡西欧扮演的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费多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影片曾获1990年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奖最佳外语片,1989年第42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这部电影与他的另外两部电影《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起被人们称为“寻找三部曲”。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成长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费多则是“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师,因为电影的穿针引线,使得他们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感情。艾费多所扮演的是个引领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带领着多多成长。在他死后,他留给多多一盒胶卷,重新串连起多多遗失了三十年的回忆与情感,带他找寻旧日的时光。
《天堂电影院》,不同于《海上钢琴师》的惆怅,这部电影让我体会的是温馨与亲切。
电影一开始是一个面海的阳台的空镜头,阳台上摆着一个空盒,里面只有一株草,轻柔的音乐声中,白色的床单随风招展。镜头渐渐从阳台拉开,拉进屋里,屋里的桌子上有一盆柠檬。这是一个很抒情的长镜头,好似在召唤着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归故里。而影片中可以看到在童年多多的屋里,桌子上也常摆着一盘柠檬。导演在一开始就安排这样一个窗台观海的惬意的长镜头,意境简单而唯美。影片还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将人们的思绪拉回了从前。
影片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场方式处理得多种多样,有时利用形象的相似性剪辑,影片中神父审片时手中摇铃,转为广场上钟楼的大钟在摇摆;有时利用声音的相似性剪辑,如小多多想象中看到放映间的狮子型窗口发出兽吼,转为影院银幕上传来声声兽吼;有时利用动作的相似性剪辑,如老师按着学生的头一下下撞黑板,转为老放映员一下下在胶片盒上盖戳……
影片中艾费多让电影穿越墙壁到达广场一段时,音乐、灯光与镜头的美妙配合,创造出了童话般的效果。放映镜在艾费多的手中绽放着蓝色的光芒,画面跳上桌子,跳上墻壁,跳上窗台,最后小小的画面突然变得很大,出现在广场建筑物的墙壁上,音乐在这时也猛地推上高潮。在小多多的眼中,在观众的眼中,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瞬间。
未来,你会是什么模样?梦到的又是什么样的故事?你会为谁哭泣?为谁而欣喜?又会经历着怎样的人和事?
三十年后,功成名就的多多在深夜里回忆流去的旧日时光。闭上眼睛,过往岁月的片段仿佛斑驳的影片飘忽而过,那初恋的女孩,那等待着的母亲,那些熟悉的居民,还有那久不曾回去的故乡小镇,每个细节都那么生动鲜活。
多多回到了故乡,等待了三十年的母亲放下手中未织完的毛衣,蹒跚着跑过去拥抱儿子,慌乱中却忘记把线头放下,于是那毛衣任毛线拉扯,一圈圈缩小,岁月也随着那毛线,倒流回三十年前。时光流转,那时的萨尔瓦迪维塔还是那个小镇上的多多,一个爱看电影的孩子,电影放映员艾费多教会了他放映电影。电影最后放映着那些被神父删去亲吻镜头的爱情故事,放映着那时小镇上人们唯一的梦幻世界,也让他找回了那些旧时光。
小小的放映室承载了童年大半的回忆,对多多来说,那里无异于天堂,因为有梦想。放映机、露天影院、美好刻骨的初恋,小镇有着太多回忆,刻着成长的足迹。我还不太理解艾费多为何要让多多离去那么久,是为了让他抛弃所有追求理想?可能吧,没有退路的时候往往能迸发出能量。多多确实没有辜负艾费多的期望。当他拿着艾费多留给他的胶卷,独自在影院观看流泪时,脑中浮现的会是过往诸多美好的回忆吧,缘于那个教他放映、带给他无数快乐的人。时间之内,你、我也许早已容颜沧桑,各自于天之涯、海之角;时间之外,你、我依旧眉眼晶莹,并肩坐于那街边屋檐下的台阶上。
人生每一步走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些,也失去了自己不想失去的一些。这世界上的芸芸众生,谁不是这样呢?我想多多和艾费多一样,都不曾为自己做过的选择而后悔。
电影里让我感动的有很多,友情和爱情的比较,事业和爱情的权衡,信念和理想的释放……可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段没有光泽的接吻拼接镜头。一瞬间,所有的触觉、气味、声音、面容,嬉笑怒骂和诚心教导,都成了旧日时光,所有的爱都融进了这些曾经被删减的没有色彩的镜头里。
时光总是刹那的,短暂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分外匆匆,未及珍惜,转眼已逝。
时光又是永恒的,漫长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永刻心底,一生一世,无法忘记。
作者简介:陈小篇(1993-),女,傣族,本科,籍贯:云南省德宏州,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成长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费多则是“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师,因为电影的穿针引线,使得他们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感情。艾费多所扮演的是个引领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带领着多多成长。在他死后,他留给多多一盒胶卷,重新串连起多多遗失了三十年的回忆与情感,带他找寻旧日的时光。
《天堂电影院》,不同于《海上钢琴师》的惆怅,这部电影让我体会的是温馨与亲切。
电影一开始是一个面海的阳台的空镜头,阳台上摆着一个空盒,里面只有一株草,轻柔的音乐声中,白色的床单随风招展。镜头渐渐从阳台拉开,拉进屋里,屋里的桌子上有一盆柠檬。这是一个很抒情的长镜头,好似在召唤着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归故里。而影片中可以看到在童年多多的屋里,桌子上也常摆着一盘柠檬。导演在一开始就安排这样一个窗台观海的惬意的长镜头,意境简单而唯美。影片还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将人们的思绪拉回了从前。
影片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场方式处理得多种多样,有时利用形象的相似性剪辑,影片中神父审片时手中摇铃,转为广场上钟楼的大钟在摇摆;有时利用声音的相似性剪辑,如小多多想象中看到放映间的狮子型窗口发出兽吼,转为影院银幕上传来声声兽吼;有时利用动作的相似性剪辑,如老师按着学生的头一下下撞黑板,转为老放映员一下下在胶片盒上盖戳……
影片中艾费多让电影穿越墙壁到达广场一段时,音乐、灯光与镜头的美妙配合,创造出了童话般的效果。放映镜在艾费多的手中绽放着蓝色的光芒,画面跳上桌子,跳上墻壁,跳上窗台,最后小小的画面突然变得很大,出现在广场建筑物的墙壁上,音乐在这时也猛地推上高潮。在小多多的眼中,在观众的眼中,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瞬间。
未来,你会是什么模样?梦到的又是什么样的故事?你会为谁哭泣?为谁而欣喜?又会经历着怎样的人和事?
三十年后,功成名就的多多在深夜里回忆流去的旧日时光。闭上眼睛,过往岁月的片段仿佛斑驳的影片飘忽而过,那初恋的女孩,那等待着的母亲,那些熟悉的居民,还有那久不曾回去的故乡小镇,每个细节都那么生动鲜活。
多多回到了故乡,等待了三十年的母亲放下手中未织完的毛衣,蹒跚着跑过去拥抱儿子,慌乱中却忘记把线头放下,于是那毛衣任毛线拉扯,一圈圈缩小,岁月也随着那毛线,倒流回三十年前。时光流转,那时的萨尔瓦迪维塔还是那个小镇上的多多,一个爱看电影的孩子,电影放映员艾费多教会了他放映电影。电影最后放映着那些被神父删去亲吻镜头的爱情故事,放映着那时小镇上人们唯一的梦幻世界,也让他找回了那些旧时光。
小小的放映室承载了童年大半的回忆,对多多来说,那里无异于天堂,因为有梦想。放映机、露天影院、美好刻骨的初恋,小镇有着太多回忆,刻着成长的足迹。我还不太理解艾费多为何要让多多离去那么久,是为了让他抛弃所有追求理想?可能吧,没有退路的时候往往能迸发出能量。多多确实没有辜负艾费多的期望。当他拿着艾费多留给他的胶卷,独自在影院观看流泪时,脑中浮现的会是过往诸多美好的回忆吧,缘于那个教他放映、带给他无数快乐的人。时间之内,你、我也许早已容颜沧桑,各自于天之涯、海之角;时间之外,你、我依旧眉眼晶莹,并肩坐于那街边屋檐下的台阶上。
人生每一步走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些,也失去了自己不想失去的一些。这世界上的芸芸众生,谁不是这样呢?我想多多和艾费多一样,都不曾为自己做过的选择而后悔。
电影里让我感动的有很多,友情和爱情的比较,事业和爱情的权衡,信念和理想的释放……可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段没有光泽的接吻拼接镜头。一瞬间,所有的触觉、气味、声音、面容,嬉笑怒骂和诚心教导,都成了旧日时光,所有的爱都融进了这些曾经被删减的没有色彩的镜头里。
时光总是刹那的,短暂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分外匆匆,未及珍惜,转眼已逝。
时光又是永恒的,漫长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永刻心底,一生一世,无法忘记。
作者简介:陈小篇(1993-),女,傣族,本科,籍贯:云南省德宏州,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