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适应形势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备课环节。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提高历史教师备课能力的策略。
一、认真研读课标,做到以课标引领教学
课标是教师施教的标准,教师在备课前,一定要熟知本课的课标要求,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把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备课前必须研读课标,做到以标领航。
二、要有驾驭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的能力
历史教材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汇集了编者的智慧,既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又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去研究教材,钻研教材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好教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
三、要有开发课外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备课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入相关的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最大限度地提升教材和课程资源的价值。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遗址、文物、互联网等资源,以及各种人力资源,认真挖掘与教学有关的课程资源。对那些有利于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使之转化成符合教学实际和新课改要求的新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在整合这些资源时,应注意选择内容的目的性、科学性、通俗性、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当性、适量性。
四、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长于形象思维、直观认识。如何把历史知识生动、形象、直观、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历史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为历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空,所以,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策略。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化教学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配合新课改下高速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现代历史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历史学科教研组建设,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加强历史学科教研组建设有利于历史教师备课能力的提高。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教研组长要加强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并在组内让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帮助教师更新和转变观念,从而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教研组长要组织学科组教师上公开课。教师讲授公开课,是提升备课能力和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参与公开课活动的教师可以是不同年级、不同教龄。课前,教师要集体备课;课上,教师要一起听课;课后,教师要认真评课,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最后,教研组长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注重专业成长。教研组的功能之一是研究教学,因此,教研组长要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从中搜集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一步形成研究成果,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备课能力的提高。
六、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所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历史教师要走出本校,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多听名师授课,通过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加强兄弟学校间的教研协作,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另外,县、市等各级教研室也应定期给历史教师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总之,提升教师备课能力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注: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增强历史教师备课能力 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151131017。
一、认真研读课标,做到以课标引领教学
课标是教师施教的标准,教师在备课前,一定要熟知本课的课标要求,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把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备课前必须研读课标,做到以标领航。
二、要有驾驭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的能力
历史教材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汇集了编者的智慧,既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又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去研究教材,钻研教材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好教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
三、要有开发课外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备课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入相关的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最大限度地提升教材和课程资源的价值。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遗址、文物、互联网等资源,以及各种人力资源,认真挖掘与教学有关的课程资源。对那些有利于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使之转化成符合教学实际和新课改要求的新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在整合这些资源时,应注意选择内容的目的性、科学性、通俗性、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当性、适量性。
四、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长于形象思维、直观认识。如何把历史知识生动、形象、直观、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历史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为历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空,所以,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策略。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化教学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配合新课改下高速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现代历史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历史学科教研组建设,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加强历史学科教研组建设有利于历史教师备课能力的提高。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教研组长要加强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并在组内让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帮助教师更新和转变观念,从而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教研组长要组织学科组教师上公开课。教师讲授公开课,是提升备课能力和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参与公开课活动的教师可以是不同年级、不同教龄。课前,教师要集体备课;课上,教师要一起听课;课后,教师要认真评课,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最后,教研组长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注重专业成长。教研组的功能之一是研究教学,因此,教研组长要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从中搜集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一步形成研究成果,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备课能力的提高。
六、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所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历史教师要走出本校,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多听名师授课,通过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加强兄弟学校间的教研协作,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另外,县、市等各级教研室也应定期给历史教师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总之,提升教师备课能力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注: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增强历史教师备课能力 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151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