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过一位学者的精彩讲课,讲课之前他引用了几幅图片:
教室里,书籍资料堆积如山,学子们不堪重负,却仍在苦苦忍受煎熬。
看书倦了,揉揉眼睛,再滴上几滴珍视明,完了接着苦读。
高考后,考生们如释重负,撕碎书籍资料。一时间,教学楼外纷纷扬扬,场面蔚为壮观。在他们看来,他们撕掉的不是一页页的课本,而是长时间压在他们心头且早已让他们不堪重负的大山!
这些图片让人悚然心惊!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无不为此心生酸楚。
那些平时被人们视若珍宝的书卷,怎么就会成为学生们的仇敌呢?怎么就成了剥夺他们自由快乐的罪魁祸首了呢?
回首自己的学生生活,总觉得有很多美好的记忆。
记得上小学时,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我们每个学生盼望的一节课。吃过午饭,大家陆陆续续往学校赶。这个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一只手拿着生红薯之类的零食边啃边小跑着,另一只手则压着鼓鼓囊囊的书包或同样鼓鼓囊囊的衣裤兜,因为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要是碰上了从另一个方向来的同学,大家会相视一笑,然后撒开脚丫一起向学校跑去。到学校以后,大家将所带的东西全部塞进书包,然后挂在课桌旁边的小钉子上(那个时候用的课桌都是四腿一块面板的长条形课桌,四个人一个桌,没有抽屉的)。这个时候彼此都心照不宣,你不动我的,我不动你的。
前面两节课,上课的时候也时不时有人趁老师不注意去摸摸那鼓鼓的书包,别的同学发现后,不是向老师“告密”,而是会心一笑以示“鼓励”。
下午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每个人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伸向自己的书包,至于回到家后根本想不起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老师是最宽容的,总是带着微笑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冲向操场。
学校的操场上,每天到了这个时候都是欢乐的海洋。
全校的学生都在操场上撒开了欢。大家所带来的“秘密武器”都一一亮了相——纸、木手枪、抽射筒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玩跳绳、滚铁圈、斗脚等等都成了学生玩耍的项目。虽然学校的操场到处坑坑洼洼,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的快乐。这个时候,校长及学校的每位老师都站在一旁不断为学生喝彩。有的老师因经不住欢乐的诱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学生嬉戏的队伍中。但是,这一节课总是过得太快。夕阳西下的时候,在老师的不断催促下,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校园。回家的路上,总有和着袅袅炊烟一块升起的孩子们的笑声,不用说,那肯定是在玩纸千时赢了厚厚一叠纸千的那些同学了。
这是什么?这是我读小学时的一节课——课外活动。但是,如今这些都已成记忆。这样的课外活动现在到哪去了呢?回想一下,这节课先是改为自习课,据说是因为学生太难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只好把学生集中在教室“圈养”起来。可是这一“圈”却把学生的天真与快乐给“圈”掉了。后来,据说是因不讲课只让学生上自习,学生在教室里吵吵闹闹,一方面不安全,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校形象,所以这节课也就自然而然演变成为现在的正儿八经的第七节课了。
这就是这一节课的变迁!
如今,还有几所学校会在春天到来的时候组织学生去追寻春天?还有几个老师有让学生去追寻春天、追寻自然的决策权和胆量?现在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让学生乖乖地坐在教室里背朱自清的《春》了,当然,“背”不够,还可以“抄它几十遍”的。这节课抄不完,还可以带回家去抄。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课外活动已成了一种奢望。
记得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说过:反思一下自己的学生生涯,我深深感觉到,我当学生时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让人深度自卑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把造物主创造出来的没有优劣等级的孩子分出了等级,这样的等级一直要到读完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兴趣爱好,你的阅读思考,都有人替你规定好了,生命的能量被消灭到最低限度。每个人的生命意识都被压抑了,他们被迫去关注外面的标准,唯独忘却了自己生命个性的真切感受。
应该说,“素质教育”本没有错,只是曲解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错”。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的过程,而这种发现,只有在自由中才会产生。自由是生命的乐园。教育是什么?就是给孩子——我们的学生——以自由,让他们发现自己,体验自己生命的优美,从而增强自信。作为教师,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用我们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去还原一个人的生命,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做一回他们自己。
而今已为人师的我,每当看见自己的学生整天都被7节课所束缚着,心里总会感到阵阵酸楚,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念那已成遥远的“课外活动”。◆(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开发区潭口坞埠初级中学)
教室里,书籍资料堆积如山,学子们不堪重负,却仍在苦苦忍受煎熬。
看书倦了,揉揉眼睛,再滴上几滴珍视明,完了接着苦读。
高考后,考生们如释重负,撕碎书籍资料。一时间,教学楼外纷纷扬扬,场面蔚为壮观。在他们看来,他们撕掉的不是一页页的课本,而是长时间压在他们心头且早已让他们不堪重负的大山!
这些图片让人悚然心惊!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无不为此心生酸楚。
那些平时被人们视若珍宝的书卷,怎么就会成为学生们的仇敌呢?怎么就成了剥夺他们自由快乐的罪魁祸首了呢?
回首自己的学生生活,总觉得有很多美好的记忆。
记得上小学时,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我们每个学生盼望的一节课。吃过午饭,大家陆陆续续往学校赶。这个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一只手拿着生红薯之类的零食边啃边小跑着,另一只手则压着鼓鼓囊囊的书包或同样鼓鼓囊囊的衣裤兜,因为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要是碰上了从另一个方向来的同学,大家会相视一笑,然后撒开脚丫一起向学校跑去。到学校以后,大家将所带的东西全部塞进书包,然后挂在课桌旁边的小钉子上(那个时候用的课桌都是四腿一块面板的长条形课桌,四个人一个桌,没有抽屉的)。这个时候彼此都心照不宣,你不动我的,我不动你的。
前面两节课,上课的时候也时不时有人趁老师不注意去摸摸那鼓鼓的书包,别的同学发现后,不是向老师“告密”,而是会心一笑以示“鼓励”。
下午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每个人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伸向自己的书包,至于回到家后根本想不起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老师是最宽容的,总是带着微笑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冲向操场。
学校的操场上,每天到了这个时候都是欢乐的海洋。
全校的学生都在操场上撒开了欢。大家所带来的“秘密武器”都一一亮了相——纸、木手枪、抽射筒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玩跳绳、滚铁圈、斗脚等等都成了学生玩耍的项目。虽然学校的操场到处坑坑洼洼,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的快乐。这个时候,校长及学校的每位老师都站在一旁不断为学生喝彩。有的老师因经不住欢乐的诱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学生嬉戏的队伍中。但是,这一节课总是过得太快。夕阳西下的时候,在老师的不断催促下,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校园。回家的路上,总有和着袅袅炊烟一块升起的孩子们的笑声,不用说,那肯定是在玩纸千时赢了厚厚一叠纸千的那些同学了。
这是什么?这是我读小学时的一节课——课外活动。但是,如今这些都已成记忆。这样的课外活动现在到哪去了呢?回想一下,这节课先是改为自习课,据说是因为学生太难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只好把学生集中在教室“圈养”起来。可是这一“圈”却把学生的天真与快乐给“圈”掉了。后来,据说是因不讲课只让学生上自习,学生在教室里吵吵闹闹,一方面不安全,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校形象,所以这节课也就自然而然演变成为现在的正儿八经的第七节课了。
这就是这一节课的变迁!
如今,还有几所学校会在春天到来的时候组织学生去追寻春天?还有几个老师有让学生去追寻春天、追寻自然的决策权和胆量?现在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让学生乖乖地坐在教室里背朱自清的《春》了,当然,“背”不够,还可以“抄它几十遍”的。这节课抄不完,还可以带回家去抄。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课外活动已成了一种奢望。
记得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说过:反思一下自己的学生生涯,我深深感觉到,我当学生时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让人深度自卑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把造物主创造出来的没有优劣等级的孩子分出了等级,这样的等级一直要到读完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兴趣爱好,你的阅读思考,都有人替你规定好了,生命的能量被消灭到最低限度。每个人的生命意识都被压抑了,他们被迫去关注外面的标准,唯独忘却了自己生命个性的真切感受。
应该说,“素质教育”本没有错,只是曲解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错”。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的过程,而这种发现,只有在自由中才会产生。自由是生命的乐园。教育是什么?就是给孩子——我们的学生——以自由,让他们发现自己,体验自己生命的优美,从而增强自信。作为教师,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用我们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去还原一个人的生命,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做一回他们自己。
而今已为人师的我,每当看见自己的学生整天都被7节课所束缚着,心里总会感到阵阵酸楚,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念那已成遥远的“课外活动”。◆(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开发区潭口坞埠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