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赖饮食以养身,食须调和方相宜。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请脏之母,生血生气之源,周身的津液、营养都依靠脾胃来供给,而脾胃的健康与否,又与饮食的数量、质量、配伍,性昧以及摄取方法有密切的关系。饮食的摄取方法主要靠一日三餐,但是,一日三餐中却有很多平凡而简单的、又不为人们注意的养生秘诀。
如《养生镜》中的“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软些”,《寿世保元》中的“不欲苦饱”,“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等,都是饮食养生的可贵经验。为此,我们综合古代养生家和医学家关于进食前后的养生方法,归纳出如下几点,可供大家参考。
1、先饥而食、先渴而饮
饮食要有正常的规律,不要过分饥渴以后才进食和饮水。因此,宜适当安排饮食的时间,不使相距太远和太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中,就有“食哉惟时”的记载,《千金要方》中又说“饮食以时”。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饮食制,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有人主张多餐制?不分时间随意进食,这会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显然对健康有害。又有人主张用挨饿的方法来保健益寿,大概只对于需要禁食的病人才有利。另外,颇有影响的废止朝食论,也应该和节制饮食、饥饿疗法等一样,须因人制宜地去为确定饮食制度服务。
2、早饭宜早,午饭宜饱,晚饭宜少
人体经一夜睡眠,胃肠空虚,清晨早起,每感饥饿,这时须进些稀,软的饮食,才能使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早饭固宜早,而晚食亦不宜迟,因为饮食的消化需要一个过程,若食后即睡,会使饮食停滞胃脘,这样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呕吐、恶心、吞酸暖气,或导致慢性胃肠疾病,中医所谓“中满不消,而脾胃大伤矣”,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晚饭宜少的道理也大致与上述相似。午饭宜饱是因为一般说来,上午的劳动量较大,为补偿半天内能量的消耗,午餐可适当丰富一些,但也只是略饱而已。
3、胃好恬愉、脾好音声
安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胃的消化,食前和食后能够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对于饮食养生具有肯定的意义。与此相反的情绪有怒、喜、思、忧、悲、恐、惊等。进食前切记避免这种不良的情绪,否则对食物的消化和人体的健康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如《索问·举痛论》说: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体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推而广之,食前、食后一切反常情绪都应尽力排除,不使其危害健康。
音乐对饮食的消化和吸收有很大裨益。《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著作中亦有“脾脏闻乐则磨”之说。据说丹道家用一套“音符”奏出柔和清越的音乐,来配合进食。并说这样可以“陶冶性情,溶溶似醉,飘飘欲仙,元气归宗,乐以忘忧”。从这里我们得到的启发是,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整个舒适整齐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此相反,喧闹嘈杂的声音,刚强激昂的节奏,缠绵悲凉的声调,混乱不堪的环境,污浊难闻的气味,杯盘狼藉的食具,毫无疑问地会对情绪和食欲,消化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
4、食宜缓细,不可粗速
咀嚼是帮助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食物的消化,还有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解毒。口中唾液与食物的充分混合,以及通过细嚼使食物磨碎,都可减轻胃的负担,促进胃的消化和吸收。而缓食又能使胃、胰、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令其逐渐分泌消化液。《养病庸言》中说: “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又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都是这个惑思。总结缓食养生法的作用,约有如下三点;其一有利于提取饮食精华,滋养人体;其二有利于保护胃脏,不使受伤;另外,还使吞、呛、噎、咳的现象得以避免。因此,《相法》中“饮食如虎”的说法,最不能信。
5、食宜专致,不可分心
《论语·乡党》说;“食不语,寝不言”。《千金翼方》记有“食勿大言”,“及饥不得大语。”都说明进食的时候宜专心致志,才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如果说话太多,或边食边看书、边思考问题,就会使中枢神经不能专职地去调节进食和消化。这样就不符合饮食养生的要求。
6、食宜适置,不可过饱
谚语说: “少吃香,多吃伤”;“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可见这些普通的道理已为人所共知。然而,能够认真掌握、恰到好处、坚持不懈、长养益寿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节制饮食主要注意如下几点:“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千金要方》);晚餐宜少食,夜卧宜忌食;粘硬难消,荤腥油腻食物宜少食,腐败食品宜禁食,香燥炙簿的食品也宜少吃,剧烈运动以后,情绪不好或疲劳乏力的时候,以及病后体弱的情况下均宜少食。
7、食后宜摩腹
孙思邈说:“平日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令食消化)之。”又说: “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千金翼方》卷十四)。这是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后养生法,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饭后以热手轻轻摩琏,手法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环转推摩,显然能促进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肠消化功能;经常行此食后保健按摩法,必定对身体大有好处。孙思邈还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又说明这一方法还可用于治病。诸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都是本法的适应症。其作用机制除了上述几点外,还由于食后摩腹作为一种良性刺激,经传入神经送给大脑皮层,引起有益于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的条件反射,从而对多种疾病产生治疗作用。这种便宜的疗效能否兑现,就要看你是否能够做到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当然,在此同时,你又违背了其它养生原则,造成了新的损害,那还是不行的。
8、食后宜缓行
上述食后养生法已经提到食后缓行的问题,这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保健方法之一。孙思邈曾强调说“食毕行步踟蹰(要走不走的样子)则长生”(《千金翼方》卷十二)。可见,食后宜行步,行步宜缓慢。食后缓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人体的休息,这是显而易见的。古人强调“饱食勿硬卧”, “食饱不得急行”。这是因为食后硬卧会使饮食停滞,不易消化,即中医所谓“气血凝结”,“脾失运化”。而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液流于四肢,胃的消化受到影响,即中医所谓“气满而激,致伤脏腑”。这样时间久了,必然会损害健康,引起疾病。此外,饱食后跳跃、骑马、登高、千活等各种活动都是应当避免的。《摄养枕中方》中说:“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可见食后缓行以数百步为宜。《寿世保元》指出; “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食讫当行步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有所作为,乃佳。”
9、食后宜嗽口
经常嗽口、刷牙,可使口腔清洁、牙齿坚固,并能防治口臭、龋齿等疾病,有重要的保健作用。但一般人都在早晨刷牙,而忽视饭后嗽口,使食物残渣容易存留。所以,《金匮要略》指出“食毕当嗽口数过,令牙齿不败口香”。
(插图 罗 伟)
如《养生镜》中的“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软些”,《寿世保元》中的“不欲苦饱”,“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等,都是饮食养生的可贵经验。为此,我们综合古代养生家和医学家关于进食前后的养生方法,归纳出如下几点,可供大家参考。
1、先饥而食、先渴而饮
饮食要有正常的规律,不要过分饥渴以后才进食和饮水。因此,宜适当安排饮食的时间,不使相距太远和太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中,就有“食哉惟时”的记载,《千金要方》中又说“饮食以时”。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饮食制,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有人主张多餐制?不分时间随意进食,这会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显然对健康有害。又有人主张用挨饿的方法来保健益寿,大概只对于需要禁食的病人才有利。另外,颇有影响的废止朝食论,也应该和节制饮食、饥饿疗法等一样,须因人制宜地去为确定饮食制度服务。
2、早饭宜早,午饭宜饱,晚饭宜少
人体经一夜睡眠,胃肠空虚,清晨早起,每感饥饿,这时须进些稀,软的饮食,才能使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早饭固宜早,而晚食亦不宜迟,因为饮食的消化需要一个过程,若食后即睡,会使饮食停滞胃脘,这样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呕吐、恶心、吞酸暖气,或导致慢性胃肠疾病,中医所谓“中满不消,而脾胃大伤矣”,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晚饭宜少的道理也大致与上述相似。午饭宜饱是因为一般说来,上午的劳动量较大,为补偿半天内能量的消耗,午餐可适当丰富一些,但也只是略饱而已。
3、胃好恬愉、脾好音声
安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胃的消化,食前和食后能够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对于饮食养生具有肯定的意义。与此相反的情绪有怒、喜、思、忧、悲、恐、惊等。进食前切记避免这种不良的情绪,否则对食物的消化和人体的健康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如《索问·举痛论》说: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体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推而广之,食前、食后一切反常情绪都应尽力排除,不使其危害健康。
音乐对饮食的消化和吸收有很大裨益。《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著作中亦有“脾脏闻乐则磨”之说。据说丹道家用一套“音符”奏出柔和清越的音乐,来配合进食。并说这样可以“陶冶性情,溶溶似醉,飘飘欲仙,元气归宗,乐以忘忧”。从这里我们得到的启发是,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整个舒适整齐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此相反,喧闹嘈杂的声音,刚强激昂的节奏,缠绵悲凉的声调,混乱不堪的环境,污浊难闻的气味,杯盘狼藉的食具,毫无疑问地会对情绪和食欲,消化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
4、食宜缓细,不可粗速
咀嚼是帮助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食物的消化,还有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解毒。口中唾液与食物的充分混合,以及通过细嚼使食物磨碎,都可减轻胃的负担,促进胃的消化和吸收。而缓食又能使胃、胰、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令其逐渐分泌消化液。《养病庸言》中说: “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又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都是这个惑思。总结缓食养生法的作用,约有如下三点;其一有利于提取饮食精华,滋养人体;其二有利于保护胃脏,不使受伤;另外,还使吞、呛、噎、咳的现象得以避免。因此,《相法》中“饮食如虎”的说法,最不能信。
5、食宜专致,不可分心
《论语·乡党》说;“食不语,寝不言”。《千金翼方》记有“食勿大言”,“及饥不得大语。”都说明进食的时候宜专心致志,才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如果说话太多,或边食边看书、边思考问题,就会使中枢神经不能专职地去调节进食和消化。这样就不符合饮食养生的要求。
6、食宜适置,不可过饱
谚语说: “少吃香,多吃伤”;“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可见这些普通的道理已为人所共知。然而,能够认真掌握、恰到好处、坚持不懈、长养益寿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节制饮食主要注意如下几点:“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千金要方》);晚餐宜少食,夜卧宜忌食;粘硬难消,荤腥油腻食物宜少食,腐败食品宜禁食,香燥炙簿的食品也宜少吃,剧烈运动以后,情绪不好或疲劳乏力的时候,以及病后体弱的情况下均宜少食。
7、食后宜摩腹
孙思邈说:“平日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令食消化)之。”又说: “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千金翼方》卷十四)。这是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后养生法,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饭后以热手轻轻摩琏,手法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环转推摩,显然能促进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肠消化功能;经常行此食后保健按摩法,必定对身体大有好处。孙思邈还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又说明这一方法还可用于治病。诸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都是本法的适应症。其作用机制除了上述几点外,还由于食后摩腹作为一种良性刺激,经传入神经送给大脑皮层,引起有益于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的条件反射,从而对多种疾病产生治疗作用。这种便宜的疗效能否兑现,就要看你是否能够做到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当然,在此同时,你又违背了其它养生原则,造成了新的损害,那还是不行的。
8、食后宜缓行
上述食后养生法已经提到食后缓行的问题,这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保健方法之一。孙思邈曾强调说“食毕行步踟蹰(要走不走的样子)则长生”(《千金翼方》卷十二)。可见,食后宜行步,行步宜缓慢。食后缓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人体的休息,这是显而易见的。古人强调“饱食勿硬卧”, “食饱不得急行”。这是因为食后硬卧会使饮食停滞,不易消化,即中医所谓“气血凝结”,“脾失运化”。而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液流于四肢,胃的消化受到影响,即中医所谓“气满而激,致伤脏腑”。这样时间久了,必然会损害健康,引起疾病。此外,饱食后跳跃、骑马、登高、千活等各种活动都是应当避免的。《摄养枕中方》中说:“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可见食后缓行以数百步为宜。《寿世保元》指出; “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食讫当行步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有所作为,乃佳。”
9、食后宜嗽口
经常嗽口、刷牙,可使口腔清洁、牙齿坚固,并能防治口臭、龋齿等疾病,有重要的保健作用。但一般人都在早晨刷牙,而忽视饭后嗽口,使食物残渣容易存留。所以,《金匮要略》指出“食毕当嗽口数过,令牙齿不败口香”。
(插图 罗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