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hd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分析了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内涵及策略。
  关键词: 中学生 学习习惯 培养式
  我们时常听到有的中学生说自己学习吃力,不是学习的料,没有学习天赋,之所以有这样的抱怨和想法,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各项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把以往在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技能综合运用到新的学习中使新学习更简单的能力。下面我就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内涵、培养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是后天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养成的较稳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特征,即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某种行为的特殊倾向。只有使某些行为方式达到自觉化的程度,人才能把全部的意识和精力用在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上。可以想象如果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习惯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1.从生理学角度看,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习状态更理想。例如早上及时起床、自觉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自觉完成作业等对于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自动完成的。但是对于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就只能疲于应付、顾此失彼,更难谈达到理想的状态。
  2.从心理学角度看,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习变得轻松有条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撒切尔夫人说:“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其实生活中有些事,如果连想都不用想就去做了,那就是下意识在发生作用。同理,在学习中如果用下意识支配学习行为,就说明已经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各项学习安排得有条不紊、轻轻松松。
  3.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潜意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学习体验,虽然知道贪玩不利于学习,可强烈的欲望会使他情不自禁地玩,很难静下心学习。反之,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会把学习变成一种需要,对学习有一种亲和心理,学习被看做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历史上一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的灵感绝大多数来源于潜意识,李白的诗篇、贝多芬的交响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门捷列夫在“梦”中看见元素周期表,无一不是潜意识的作用。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所说“改造世界的力量就在你的潜意识中”。
  4.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同时缺乏效率的学习不会形成结构化的智力活动,也就不会是高质量的学习。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一个人的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如果得到顺利发展并形成一种需要,将会在学习中发挥极其深远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戴维·珀金斯认为培养运用策略化知识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内涵
  1.专心致志、一心向学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这种习惯是重中之重,如果这种习惯真正养成,学习者就会无意识地把周围的一切和自身的学习联系起来,巧妙利用时间见缝插针地学习。如有人用候车等人的时间尝试背诵诗文或记忆英语单词;利用别人休闲的时间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涉及的问题等。他们时刻下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到与学习有关的事上并充分发挥潜意识的作用,有所感有所想,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一心向学的人就是这样从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中积累知识的。
  2.严格执行计划的习惯。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好多中学生在开学伊始就制订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但遗憾的是不能坚持执行而变得形同虚设。因此,严格执行计划的习惯显得尤其重要,也就是说,谁能做到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谁就会无往而不胜。
  3.认真思考的习惯。思考可以解开疑惑、激发灵感,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创新能力,是一种最基本也是很可贵的学习品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中学生必须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4.系统把握知识的习惯。中学生通常只是跟着老师一节一章地学,很少注意各章节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学习内容庞杂模糊,学习负担加重,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及时把握学科知识结构,从整体上学习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及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拓宽知识视野、促进智力的发展。
  6.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中学生时期既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时期,又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注意身体与知识并重,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其实人的智力与精力都以体力为基础,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当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再提升一个台阶,往往拼搏的是体力而非智力。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
  1.做好自我控制。在培养习惯的初期,自己有时确实很难抵抗某些活动的诱惑,很难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这时可以请求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帮助,从而约束自己的各种行为,必要时可以让他们对自己提供一些带有强制性的措施,以达到约束自己行为的目的。
  2.做到循序渐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要从个人实际出发逐步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逐步按部就班落实,久而久之,习惯自然养成;另外,反复练习、简单的重复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
  3.及时调整偏差。绝大多数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如坏习惯的反复、敷衍了事、放任自流等现象。这就要求中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千万不能跟着感觉走。
  4.养成整体性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种刺激产生并养成习惯之后便可产生连锁反应,即对另一个与此类似的刺激也可以习惯化,而当习惯养成逐步顺其自然后就没有必要强制自己了。这时还应该注意排除内部障碍和消除外界的干扰。如果自身产生忧郁、迷恋等或有外界干扰学习情绪时,可通过做具体的事以转移注意力和消除外界的干扰。
其他文献
摘 要: 不管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都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德行。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做人教育仍然是教育之核心、根本。平时教育中,我们可以从亲情教育、责任教育、挫折教育、自制教育、协作教育和创新教育几方面的细节入手,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学会做人。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道德素养 做人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影响人一生行为或成就的基本素质,都取决于幼年时代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长期以来
摘 要: 中国一直坚持并遵守民族平等,而民族平等的一种表现就是语言平等。新中国成立之后,藏汉双语教学的政策及法规就已经制定,在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对藏汉双语教学这方面变得更加重视。本文结合藏区藏汉双语教学的状况,对藏汉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读,并对藏汉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藏汉双语 教学 可行性 方法策略  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就是语言,它在文字之前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近几年来发展势态喜人,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供需间的失衡,职校学生在学校内所学实用性技能较少,与用工需求不匹配。通过对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弥补学生在实操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  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年来,物流行业保持持续高速地
摘 要: 学习动机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手段,也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普遍存在厌学现象。本文主要根据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学习动机 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中职学生由于基础
摘 要: 科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中习得新知,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因此,活动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整个探究活动的效果。结合近期执教的几节公开教学活动,作者对探究材料如何处理干扰因素进行梳理和阐述,希望对后期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探究材料 干扰因素 小学科学  一、探究材料中干扰因素对学生科学研究的影响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
摘 要: 科学课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积极探索科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小学的科学课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并且当中的很多知识,如果没有用实物进行直观呈现,则学生将很难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的强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很直观地将各种自然界中的实物或者是实验的操作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更深刻地理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