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赤峰市松山区的主要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担负着向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在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支持农民增产增收的主渠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杠杆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信用社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村金融角度对信用社的定位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农信社 金融服务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仅2006年,松山区信用社贷款12亿多元,其中直接放到农户达90%以上,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资金需求的矛盾。2006年全区仅设施农业使农民人均增收220元。这里包含了信用社的贡献。
一、农村信用社的定位
随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我国农村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为解决三农问题,即解决农民生活贫穷、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问题,指明了方向。由于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成因,要想稳妥解决也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政府优惠政策倾斜,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城乡居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必须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的实力。信用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样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松山区农村经济长期发展落后、积累不足,资金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二、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没有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真正的合作经济,应该是消费者、农户或市场经济中实力较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各环节的垄断力量,结合成集团开展自我服务的经营形式。这种合作社,出资者与受惠者合一,门户开放,进出自由,民主管理,设定股息上限,盈余按与社员发生的业务量摊还。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合作金融恰恰是最薄弱的。传统体制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只是以合作为名的集体化措施,其实质,不是为社员服务,而是为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提供农业剩余。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更多表现出的是商业金融特性。自20世纪80年代要求“恢复合作金融性质”的信用社,十几年后依然如故。这种要求的无效,正说明它从来就没有过“合作”性质,更谈不上“恢复”。建国初期,农村信用社按照自愿、互助互利原则成立,几经历史变迁。已经脱离农民群众,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农民与农信社之间尚没有建立稳定的利益制约和共享机制。农村金融机构至今还没有摆脱行政化管理模式,计划经济痕迹相当突出。
(二)制度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金融的内部管理以自我为中心,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业务发展,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变化的形式和内容。农村信用社职工队伍的现状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都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人员素质较低,是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同时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
(三)信用社资金不足且经营成本高
农村信用社资金主要来自于乡镇居民的储蓄。松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区,社会的资金量本就不多,各种非农建设吸走了部分资金,邮政储蓄又吸收了很大一部分资金,而这部分资金根本回不到农业上来,这是制约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主要矛盾之一。目前,资金的市场化流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障碍,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其服务对象是广大分散的农户。由于风险因素等造成资金的营运管理成本高,在农村地区,贷款利率大部分上浮幅度达到或接近最高限。据调查,2006年一季度,赤峰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1.5.2]的贷款额占全部贷款额的73.75%,浮动区间在[2.2.3]的贷款额占全部贷款13.90%;农村信用社贷款平均上浮幅度在90%以上;而城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平均浮动幅度在30%以内。农村地区贷款利率偏高,抑制了一部分低效益的贷款需求。农业生产本身属于弱质产业,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增加了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四)信用社和农民的双重高风险
目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既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又缺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那样的专门担保机构,大额农户贷款很难寻找到合规的担保保证人。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种田能手、种养业大户和民办(农民)的经济实体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削弱了信用社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本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农民则是弱势群体,其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尤其在赤峰地区,农业生产力还很落后,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还在自给自足阶段徘徊,大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和种植业是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资金投入将血本无归。自然灾害不仅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而且使农村信用社投放的农业贷款沉淀增多,增加了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五)资金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
现阶段的农村经济,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人,加大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投入,加大对支柱项目、支柱产品、出口创汇产品的投人,加大对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支持。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即资金投入问题。尽管农村信用社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扶持,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但需求资金农户的比重在扩大,单个农户需求资金的额度也在扩大。贷款需要周期长,如畜禽养殖、大棚种植、荒山治理等,资金使用周期长,而贷款大多在1年以内。多年来,由农村信用社的自身经营特点和资金实力所限,始终奉行“额小、面宽、分散”的信贷原则,对于规模化经营的农牧业专业户的支持,在额度上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专业户向深层次、高层次发展。
三、加强信用社金融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见解
农村信用社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农村金融的支柱,因此需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高其竞争力,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主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有效支持当地农业 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促使“三农”问题得到较快解决。
(一)积极组织资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资金后盾
一方面,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引进存款。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努力协调当地政府关系,动员政府部门将涉农资金账户吸收到农村信用社,帮助组织存款、清收旧贷等,为农村信用社壮大资金实力,增强防范风险能力。当前农村金融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难、服务缺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松山地区尤为突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常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加大了资金筹集的难度。因此,没有外力介入,仅立足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模式无助于农村金融现状的好转。必须集中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贴息,解决农业地区的农信社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把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信贷产品服务,积极探索“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联保贷款新模式,创新农村金融业务。如增加信息咨询服务,收集、分析、筛选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业的信息含量,最大限度地支持农业产业化,不仅要帮助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寻找致富门路、提供资金,还要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农村经济发展保险基金,通过专业理财手段帮助农民尽量规避经营风险。扩大票据使用和流通范围,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结算功能。推广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不断推进结算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开发适合农村实际、农民喜欢的金融结算服务品种,真正方便农民的非现金支付。进一步加大电子化建设的力度,畅通结算、资金汇划等渠道,尽量满足“三农”资金往来中的方便、快捷、安全等多种需求,让更多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各类金融服务。
(三)选准信贷投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信贷支持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农村信用社应本着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拓展信贷服务领域,培育新的贷款增长点,不断扩大信贷投放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和带动力较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结起来。
(四)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堵塞金融安全漏洞,规避金融风险;其次,农村信用社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规范自身行为,采取自学、在岗培训、脱产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职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农信社 金融服务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仅2006年,松山区信用社贷款12亿多元,其中直接放到农户达90%以上,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资金需求的矛盾。2006年全区仅设施农业使农民人均增收220元。这里包含了信用社的贡献。
一、农村信用社的定位
随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我国农村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为解决三农问题,即解决农民生活贫穷、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问题,指明了方向。由于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成因,要想稳妥解决也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政府优惠政策倾斜,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城乡居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必须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的实力。信用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样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松山区农村经济长期发展落后、积累不足,资金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二、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没有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真正的合作经济,应该是消费者、农户或市场经济中实力较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各环节的垄断力量,结合成集团开展自我服务的经营形式。这种合作社,出资者与受惠者合一,门户开放,进出自由,民主管理,设定股息上限,盈余按与社员发生的业务量摊还。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合作金融恰恰是最薄弱的。传统体制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只是以合作为名的集体化措施,其实质,不是为社员服务,而是为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提供农业剩余。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更多表现出的是商业金融特性。自20世纪80年代要求“恢复合作金融性质”的信用社,十几年后依然如故。这种要求的无效,正说明它从来就没有过“合作”性质,更谈不上“恢复”。建国初期,农村信用社按照自愿、互助互利原则成立,几经历史变迁。已经脱离农民群众,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农民与农信社之间尚没有建立稳定的利益制约和共享机制。农村金融机构至今还没有摆脱行政化管理模式,计划经济痕迹相当突出。
(二)制度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金融的内部管理以自我为中心,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业务发展,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变化的形式和内容。农村信用社职工队伍的现状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都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人员素质较低,是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同时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
(三)信用社资金不足且经营成本高
农村信用社资金主要来自于乡镇居民的储蓄。松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区,社会的资金量本就不多,各种非农建设吸走了部分资金,邮政储蓄又吸收了很大一部分资金,而这部分资金根本回不到农业上来,这是制约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主要矛盾之一。目前,资金的市场化流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障碍,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其服务对象是广大分散的农户。由于风险因素等造成资金的营运管理成本高,在农村地区,贷款利率大部分上浮幅度达到或接近最高限。据调查,2006年一季度,赤峰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1.5.2]的贷款额占全部贷款额的73.75%,浮动区间在[2.2.3]的贷款额占全部贷款13.90%;农村信用社贷款平均上浮幅度在90%以上;而城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平均浮动幅度在30%以内。农村地区贷款利率偏高,抑制了一部分低效益的贷款需求。农业生产本身属于弱质产业,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增加了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四)信用社和农民的双重高风险
目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既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又缺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那样的专门担保机构,大额农户贷款很难寻找到合规的担保保证人。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种田能手、种养业大户和民办(农民)的经济实体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削弱了信用社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本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农民则是弱势群体,其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尤其在赤峰地区,农业生产力还很落后,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还在自给自足阶段徘徊,大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和种植业是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资金投入将血本无归。自然灾害不仅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而且使农村信用社投放的农业贷款沉淀增多,增加了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五)资金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
现阶段的农村经济,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人,加大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投入,加大对支柱项目、支柱产品、出口创汇产品的投人,加大对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支持。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即资金投入问题。尽管农村信用社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扶持,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但需求资金农户的比重在扩大,单个农户需求资金的额度也在扩大。贷款需要周期长,如畜禽养殖、大棚种植、荒山治理等,资金使用周期长,而贷款大多在1年以内。多年来,由农村信用社的自身经营特点和资金实力所限,始终奉行“额小、面宽、分散”的信贷原则,对于规模化经营的农牧业专业户的支持,在额度上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专业户向深层次、高层次发展。
三、加强信用社金融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见解
农村信用社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农村金融的支柱,因此需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高其竞争力,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主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有效支持当地农业 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促使“三农”问题得到较快解决。
(一)积极组织资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资金后盾
一方面,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引进存款。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努力协调当地政府关系,动员政府部门将涉农资金账户吸收到农村信用社,帮助组织存款、清收旧贷等,为农村信用社壮大资金实力,增强防范风险能力。当前农村金融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难、服务缺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松山地区尤为突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常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加大了资金筹集的难度。因此,没有外力介入,仅立足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模式无助于农村金融现状的好转。必须集中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贴息,解决农业地区的农信社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把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信贷产品服务,积极探索“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联保贷款新模式,创新农村金融业务。如增加信息咨询服务,收集、分析、筛选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业的信息含量,最大限度地支持农业产业化,不仅要帮助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寻找致富门路、提供资金,还要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农村经济发展保险基金,通过专业理财手段帮助农民尽量规避经营风险。扩大票据使用和流通范围,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结算功能。推广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不断推进结算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开发适合农村实际、农民喜欢的金融结算服务品种,真正方便农民的非现金支付。进一步加大电子化建设的力度,畅通结算、资金汇划等渠道,尽量满足“三农”资金往来中的方便、快捷、安全等多种需求,让更多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各类金融服务。
(三)选准信贷投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信贷支持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农村信用社应本着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拓展信贷服务领域,培育新的贷款增长点,不断扩大信贷投放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和带动力较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结起来。
(四)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堵塞金融安全漏洞,规避金融风险;其次,农村信用社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规范自身行为,采取自学、在岗培训、脱产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职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