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建设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有责任感的中医人才,针对中医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中医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缺乏整体教育合力的现状,提出挖掘、总结中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建设目标明确、分类清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思政教育案例库,合理利用,加以推广,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增强中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应,推进中医院校中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 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医类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
  [作者简介] 郝 燕(1982—),女,山西晋中人,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损美性疾病、妇科疾病研究;张 梁(1982—),女,山西长治人,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代谢性疾病和脑病研究;黄康柏(1981—),男,广东广州人,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脑病机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9-0021-04    [收稿日期]2021-04-21
   2020年一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疫情缓解之后,医药卫生领域的人才培养又成了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有责任感的中医人才,深入贯彻“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指示,提升中医院校的思政德育水平,本文提出要从全面描述案例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目标明确、分类清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思政教育案例库。合理利用,以增强中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应,促进中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完善中医课程思政教育的资源建设,为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及科研态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医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
   首先,从课程性质来说,中医类专业课程除了有较强的专业性,更重要的是具备较强的人文属性,兼具医、文两方面的特色。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和体悟,就无法进入中医体系的核心和本质层面[1];缺乏对古代医学大家人生观、世界观的了解,仅学其医术,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中医大家”。中医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文内涵,中医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要以此为基础,提炼出与中医有关的思政德育要素,如大医精诚、仁爱之心、妙手回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以此达到培养真正“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的目的。
   其次,从中医发展的社会环境来看,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发布以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也提出了中医药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这为中医发展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而同时这一机遇也赋予每位中医人一项无上光荣的历史使命。中医药的“春天”还体现在国外的发展中,截至2018年7月,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但是国外中医药近几年“去中国化”趋势明显。对于中医学生来说,面对国内“传承创新”的中医药发展新局面,面对国外中医药“去中国化”、整体性淡化等不利因素[2],如何培养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培养责任感、担起复兴民族医药这一使命,是必须且应该要学习的思政内容。
   最后,为了避免在中医的教育中出现功利主义和技能主义,需要在课程讲授中传达坚持、传承、仁心、静悟的重要性。这些内容虽然和技术无直接关系,但却与医德医风、执业理念、从业素质、执业能力、服务水平和医患关系等多个社会问题密切相关[3-7]。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没有发自内心对人的尊重、没有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坚持,如何能够做一名真正治病救人的医生?医疗环境的净化、医患关系的和谐、医学技术的进步都迫切需要医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通过专业课程思政,让学生由衷地产生“希望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一代名医”的理想,并愿意为此不断付诸努力[8],那我们的中医学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二、构建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的必要性
   (一)构建案例库是促进中医类课程与思政教学高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中医类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是医学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师对思政教学不够重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技能传授等显性教育上,而忽视了中医教育所蕴含的隐性人文德育内涵;二是专业课教师的部分思政教育案例缺乏中医文化特色,认为思政教育就是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案例空洞乏味、牵强附会,导致学生接受度不高、认同感不足;三是中医课程中讲授的思政内容比较凌乱,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想到什么讲什么,没有具体、明确的分类和目标;四是中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大多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或者文献中的部分引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样的思政内容,学生没有深刻的记忆和认识,思想上也没有触动,因此,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意义十分有限。
   編制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是课程思政很好的切入点,案例教学启发、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案例库作为案例教学的支持系统,在案例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借由案例的桥梁作用,使中医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有专业课程支撑的思政教学就会成为“有源之水”,源源不断地滋养学生的精神心理,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和价值引导。    (二)构建案例库是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特别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10 ]课程思政的影响要素有很多,而关键的关键在于教师。建设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使教师先受教育,明道、信道,而后方可传“正道”。通过阅读、整理古代中医先哲和现代中医大家的文献、医话医案,使授课教师对中医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发自内心的认同,从而具备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历史視野,对中医文化更加自信和自豪,由内而外地提升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这样教师在将思政教学融入中医课程时才能够由心而发,想讲、愿讲,由生硬的灌输变为主动的分享,“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是课程思政创新的重要途径
   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启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发展新局面,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之中。而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构架离不开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德育教学自然而然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形成“人人做思政”“课课能育人”的教学氛围,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而中医类课程由于其内容繁杂、博大精深,有些又晦涩难懂,因此传统中医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这就为思政教育的融入带来困难,教师生搬硬套一定行不通。而有中医特色的思政教育案例库则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和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医学案例和中医文化的讲授中,既增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又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自信,同时使教师的育人水平也有所提升,可谓“一举三得”。充分发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各学科专业的“思政案例库”,坚持课程思政的独特性,是创新课程思政在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的构建与评价
   (一)挖掘、提炼中医课程中的思政德育要素
   中医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中医哲学思想,从《周易》到《黄帝内经》,再到《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中医学著作,无一不强调了医德的重要性。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是开展思政德育的重要资源[ 11 ]。“仁”是每位医者的内心和初心,是学医的出发点,无仁不得为医;“和”是中国文化和中医思维方法的集中体现,以和为贵,以(平)和为期;“精”是对于中医药技术的描述,精湛的治病技艺是每位医生应该孜孜不倦以求索的,需要医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精进技术;“诚”是对医者医德的基本要求,真诚、诚信、诚实,无诚无以为医。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化为案例库中的思政要素:仁爱之心、医患和谐、精勤不倦、奉献精神、医德操守、妙手回春,数据库的案例主要围绕这六个方面进行分类搜集、整理,使案例库更加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规范案例的纳入和记录
   从古至今,医家的各种案例不胜枚举,因此,为了更好地用于教学,选择最为典型的案例入库。典型主要体现在案例人物的代表性、事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事件的教育意义等方面。初步筛选之后,进行规范化录入。每个案例按照标题、事实描述、分析评价、教学建议四部分进行录入。分析评价主要描写案例的最重要、最有启发的点,教学建议则侧重于教师对案例的使用,例如建议在哪些课程或内容、章节中使用,从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从案例库中有所学习、有所获得。
   (三)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的应用
   案例库的应用,要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思政教学案例,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例如讲授“方剂”概论时,通过分析新冠主方“清肺解毒汤”的组成,使学生明确君臣佐使的配伍,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清肺解毒汤对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均有效?”以此比较中西医不同的诊疗思维方式,说明中医中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及辨证施治的诊疗特点,进一步强调中医药治病的高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而在讲授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如何得来时,引入“药圣”李时珍不惧生命之危、亲尝百草得出药性,不畏艰难、历经数年踏遍全国十三省寻药,最终写出中草药巨著《本草纲目》的案例,一则说明医学知识的来之不易,二是鼓励学生要有为中医事业奉献终身的伟大情操。不仅仅是中医理论课程可以贯穿思政案例,在操作性较强的临床课程刺法灸法学中处处皆有思政。教授学生“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如临深渊,手如握虎”,任何疾病的治疗首先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疾病才能精神专一、细心细致,切不可治病下针如“插秧”,无心无神,自然不会有治疗效果。同时引入国医大师程莘农的针刺案例进一步说明针灸“治神”的重要性。可见,课程中处处有思政,处处可思政,只是需要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联系、总结的思维。由此可见,熟知学生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时事热点或古医籍中的思政元素,合理设计思政德育目标和完整的教学策略,就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中医专业课与思政德育的有效衔接。
   (四)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的评价
   案例库的评价来自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维度,评价方式均以问卷形式展开。专家评价主要从案例与思政教育、教材内容的相关性,案例内容的深浅,案例的应用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的调查问卷,均设置案例内容选择、案例启发性、案例吸引力、案例应用、教学效果五个评价内容[ 12 ],通过评价结果,可再次对案例库进行调整。案例库的评价是案例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评价、反馈就无从判断案例库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改进。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13 ]。中医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医疗人才的重任,应更加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现在的时代更加需要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精湛技艺的医务工作者。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的建设,能有效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培养中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坚定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4 ],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程,二者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育人与育德的完美结合,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敏俊,马重阳,谢军.论构建基于中医文化背景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719-720.
  [2]杜加辉,武东霞,王瑛.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6):17-19.
  [3]习近平.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N].人民日报,2018-08-18(1).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1).
  [5]加强党的领导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光明日报,2018-09-12(1).
  [6]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8-09-14(1).
  [7]王国宏,崔光成,王克娜.思政课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内评价方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0):86-88.
  [8]洪嘉婧,刘明军,张欣,等.从课程思政角度看针灸课程在医德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9):9-10.
  [9]龙女,郭旭方,孔丽,等.案例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4):312-314.
  [10]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1]杨宜花,刘瑞勇,赵永红,等.中医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思政德育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9,34(9):1454-1456.
  [12]付小梅,裴建国,吴志瑰,等.“中药鉴定学”案例库建设及教学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124-125.
  [13]韩宪洲.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N].人民日报,2019-08-18.(3).
  [14]蔡荣林,胡玲,余情,等.针灸类课程思政元素意蕴及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针灸,2021,41(1):99-102.
其他文献
通过2020年春季学期聆听“在线教学”各层次教师授课,发现在“在线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教学交互方式有多种形式.为增加研究面,对不同班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迅速掀起学党史、知党史、铭党史的浓厚氛围,让红色基因与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切实帮助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
期刊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要求高校教育从教者探索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更要积极应对突发的疫情对线上教育教学提出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特点进行建设和丰富OJ资源,以赛课结合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体系,推动了院计算机相关专业程序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是当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两种方法。本文立足于将两种教学方法应用到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通过科学设置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水平,为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中学习任务设计直接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本文从体验性学习任务设计、问题串式学习任务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设计、单元背景下的学习任务设计四个方面,对J省
[摘 要] 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会计专业中,采取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培养的会计人才更具国际视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聚焦广西民族大学会计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对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提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并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进行探索与改革,以期最终提
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核心主体是高品质教师,目标指向是高品质学生.高品质教师应该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躬耕课堂、课程、课题“三课齐驱”,在“五育并举、三课齐驱”的行
[摘 要] 体育教学的质量与课堂管理密切相关。新入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缺少处理课堂管理问题的经验和成熟的策略,课堂管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要提高对体育课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其次,要采取措施抓住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发信号是吸引并维持学生注意力最常见且有效的方式;再次,制定和建立体育器材规程、课堂程序和常规;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策略地制止学生不适当的行为。此外,体育实习
[摘 要] 在当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下,提出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进行“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在分析“中国园林史”的课程特点、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提出该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途径,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学生家国情怀、传承中国园林文化三方面,阐述“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建设中引入文化自信理论的方法。希望通过此探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生命力,并保持对中华民族风景园林文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悄然来临,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教育强国征程中的必由之路。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其信息化建设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建设。人事管理工作作为高校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肩负起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以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几点的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