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里山、日月潭和台北101大楼是台湾最著名的三个旅游景点,但它们只是台湾的壳。要想了解真实的台湾,就必须去那里的小镇住上几天。
台湾最有名的小镇,一定是鹿港。
1982年,28岁的罗大佑出版了生平第一张唱片《之乎者也》,第一首歌便是《鹿港小镇》。“其实罗大佑写这首歌的时候还没去过鹿港呢,”台湾著名乐评人马世芳对我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台湾的文化界一心想着大陆,对长江黄河的了解远多于淡水河,对陕西青海的了解远胜于鹿港小镇。80年代之后,台湾人终于明白反攻大陆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台湾本土,而鹿港小镇和妈祖庙正是台湾本土文化最经典的象征。”
鹿港小镇
鹿港位于台湾中部的彰化县,不通火车,需要先从台北坐两小时长途车到彰化市,再坐半小时小公共后方可到达。
在我的想象中,鹿港应该是一个遍布着秦砖汉瓦的古朴之地,可下车后却大失所望。
鹿港最大的旅馆叫做“天后宫香客大楼”,也是鹿港最高的建筑,共10层。从我住的第8层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大海、一座现代化的跨海大桥和一组海上风力发电机。整个鹿港小镇的建筑风格杂乱无章,不但式样和颜色不统一,就连朝向也是各自为政,这一点和遍布欧洲的那些传统小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和丽江大理这类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陆古城完全不同。
说起来,鹿港小镇的历史非常悠久。鹿港靠近河口,是和大陆直线距离最近的港口,明末清初的战乱促使大批福建人逃离大陆,由鹿港登岛,逐渐把这个小渔村变成了台湾文化与商业的重镇。清乾隆49年(公元1784年),鹿港与福建泉州晋江县的蚶江之间正式开通了航线,鹿港进入了鼎盛时期。
台湾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一府二鹿三艋舺。“一府”指的是台南府,这是郑成功登岛的地方,也是台湾最早的首府。“二鹿”指的就是鹿港,整个19世纪,鹿港一直是台湾的第二大城市,据说那段时间鹿港“商船云集,店铺栉比”,绝对不是个“小镇”。
可惜由于大陆移民在台湾岛上大量开垦山林,造成了水土流失,河道泥沙淤积,鹿港终于退化为废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鹿港保留了大量历史古迹,妈祖庙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处。
神仙歌剧团
从香客大楼出来,右手边是一个由道路交汇点自然形成的小广场,广场中间搭了个戏台,横幅上写着“神仙歌剧团”。此时正值下午2点左右,化着浓妆、穿着戏服的演员们冒着盛夏的酷暑奋力地唱着,为他们伴奏的居然是一套摇滚乐队才有的架子鼓!听戏的都是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树荫下,面无表情。
大名鼎鼎的妈祖庙其实就坐落在小广场的一角,但广场四周的建筑物实在是太多了,我问了路人之后才找对了地方。妈祖庙的入口处是一个牌楼,上书“鹿港天后宫”(天后官是妈祖庙的正规叫法)。上面还有两个小字“开台”,说明这是台湾第一座妈祖庙。铭牌下面居然是一个电子显示器,不断闪过一些歌颂妈祖庙的文字。
妈祖庙正殿居中的位置摆放着一尊妈祖像,衣着华贵,脸盘丰腴,但肤色黝黑,双目紧闭,表情显得有些阴郁。几位香客双手拿着一束香,冲着妈祖像一边鞠躬,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向妈祖述说心事,祈求保佑。台湾人管这叫“拜拜”(四声),这大概是最富台湾特色的风俗。另有几人在“掷笺问事”,就是先在心里许个愿,然后把一对木片(签)摔到地上,根据正反面的排列组合来判断吉凶。
正殿两侧各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一捆捆冥币,每捆冥币上贴着一张复印纸,复印的是某位学生的学生证或者准考证,显然是临近考试的学生或家长祈求妈祖保佑考出好成绩。
事实上,妈祖信仰从一开始就具有很浓的功利色彩。据史书记载,妈祖本姓林,死时还不满28岁。据说妈祖小时候非常聪慧,16岁时从异人处学得法术,为乡里人驱邪救难,深受乡民爱戴。妈祖死后屡屡在海上显灵,救助遇到危险的渔民,于是福建渔民喜欢带妈祖像出海,以求保佑,后来又开始在陆地上修建妈祖庙,供奉妈祖神像。
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平台,带着湄洲妈祖神像护军渡海,获胜后将这尊妈祖像留在了台湾,供奉在鹿港妈祖庙,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尊“黑面妈祖”。这尊妈祖像面部之所以是黑色的,就是长年烟熏的结果。据说湄州开基妈祖像原有6座,后来因为战乱和文革等原因仅剩此一座,极为珍贵。
作为福建移民的后代,罗大佑自然把鹿港妈祖庙视为自己祖先的图腾,所以才会写出那样的歌词。如今的妈祖庙香火依然很盛,烧香的人们依然一脸虔诚,但“神仙歌剧团”那喧闹的鼓点和高亢的唱腔通过大功率劣质音箱传了进来,充斥着妈祖庙的每一寸空间,并代替了罗大佑的歌曲,成为鹿港小镇真正的背景音乐。
九曲巷和摸乳巷
但妈祖庙甚至不能算是鹿港最有价值的寺庙,这个头衔必须让位给鹿港龙山寺。龙山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和妈祖庙一样,台湾也有很多座龙山寺,大部分都是从福建泉州安海镇的龙山寺分出来的。
鹿港龙山寺不在市中心,不像妈祖庙那么喧闹,香火也不盛,但却别有一番韵味。不过,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清幽的地方仍能体会到浓浓的生活气息。龙山寺的山门前有片空地,小孩子们在上面玩起了棒球,不断有棒球被打进寺庙,香客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停止“拜拜”,把球扔出山门。
其实,寺庙只是台湾乡土文化的一小部分,台湾文化真正的精髓都在寺庙之外。鹿港小镇有一条老街,至今仍保留了日据时代的样子。我拿了张导游地图,准备顺着上面标出的景点依次走一遍。刚进街,就看到一个算卦的摊子,招牌上却写着“命理咨询”这四个现代字眼。再往前走几步就进了“小天后官”,门前有块碑,上写“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下还有一块乌龟形状的下马石。可惜这里人气不旺,只剩一根残香有气无力地烧着。不远处有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乘凉,手边却放着一面中式大鼓,不时地敲两下。
这条街的氛围很像北京的胡同,差别在于建筑风格。世界上任何一条“古街”大概都会看重风格的统一,但这条街正相反,完全看不出任何统一的模式。沿街房屋有的很旧,几乎和古树长到了一起;有的却很新,看得出刚刚做过装修。那些所谓的“景点”其实就是整条街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部分,比如“半边井”就是一口一半露在墙外的古井,据说是当年的住家为了方便旅人而特意设计的。
古街上最有名的“景点”叫做九曲巷,我本以为会是一个迷宫样的街道,但其实就是一条稍微有点窄并且拐了几道弯的小街。像这样的街道在北京的胡同里到处都是,差别在于这里几乎见不到人,游客可以一个人不受打扰地穿行在九曲巷里,仔细研究每一棵盆景的品种,探究每一块红砖的来历。
还有一条街与此类似,叫做“摸乳巷”。其实这就是一条非常狭窄的 街道,长100多米,最窄处却只有70厘米,只能容一人通过,两人交汇必须侧身。不得不承认台湾人很会包装,他们为这样一条其实很普通的街道起了个古怪的名字,又赋予了它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传说,便引来了无数游客。
傍晚时分回到旅馆,妈祖庙的灯已经黑了,但不远处的另一座寺庙却热闹非凡。原来这天正好是“苏府大二三王爷”的生日,供奉这位神仙的奉天官正在举办一个盛大的庆生仪式,供桌上摆满了各种食品,还包括成箱的啤酒!庙里还专门请来一个电声民乐队,从二胡、琵琶、唢呐到铜锣鼓嚓一应俱全。主唱是个穿着对襟小褂的年轻姑娘,一手弹着电子琴一手拿着麦克风为大家表演佛教卡拉OK。
鹿港的魅力,尽在这一瞬间。台湾的文化传承,在这家小庙里一览无余。
艋舺——旧台北
“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三艋舺”,指的是台北。
确切地说,指的是旧台北。当年鹿港没落后,商人们选择北上,在台湾岛北部设立了新的港口,这就是台北的雏形。日据时期因台北更接近日本,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于是台北后来居上,代替了“一府二鹿”(台南和鹿港),成为台湾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这段历史本来大陆知道的人并不多,但由于今年一部名为《艋下舺》的台湾电影,很多人才知道了“艋舺”这个奇怪的名字。这个词源自台湾原住民中的平埔族,他们把这块地方叫做“Mongar”。福建移民登岛后用汉语的“艋舺”二字代替。日据时期因艋舺的台语发音和日语“万华”二字相近,台湾政府遂将其改名为万华。今天的台湾地图上这块地方仍然标记为万华,但老一辈的居民习惯称之为艋舺。
艋胛位于大汉溪、新店溪和淡水河这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水上交通发达,是台北早期三大街市之一。当年这里聚居着大批靠经营运输业而发财的商贩,以及三教九流,逐渐形成了许多帮派,彼此间争斗不休。国民党上岛后,台北市一下子涌入近100万新移民,只好向东北方向扩展,原来靠海的老城区逐渐没落,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电影《艋舺》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从电影中可以看出,20多年前的艋胛还是一片三不管地带,帮派横行,犯罪率很高。
如今的艋胛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因为航班的原因,我到台北时已是深夜两点。艋舺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街边小吃摊。昏黄的灯光,灯光下各类食品码放得整整齐齐,让人食欲大开。马路踩上去黏糊糊的,显然粘过不少油污,但地上却几乎见不到垃圾。第二天我才知道,这里是台北著名的华西街夜市,也是电影《艋舺》最重要的外景地之一。晚饭时分这里吃客如云,把整条街堵得死死的,根本走不过去。
我住的地方名叫古山园旅社,旅馆门口吊着一排红色灯笼,气氛有些暖昧。“这片地方原来是艋胛的红灯区,这家旅店就是给嫖客们住的。”老板林宪忠对我说:“台湾禁娼后改为普通旅馆,但非典的时候没人来台湾旅游,新老板趁机盘下这家店,托我打理。”
林宪忠是地道的艋舺人,他的家距离这家旅馆仅几百米远,但父母禁止他到这条街上来玩,所以他从不知道这里有家旅馆。接手后,林宪忠打算将其改造成背包客旅馆,这就需要树立一个新的形象。于是林宪忠决定打文化牌,举办了一次艋舺老照片回顾展,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吸引了大批台北文化界人士前来参观。这次展览还让很多艋胛居民生平第一次走进这条幽静的小巷,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艋舺住了一辈子都还没来过这里。
正是因为这次展览,引起了台湾导演钮承泽的注意,他把电影《艋舺》的拍摄基地设在了古山园旅社,阮经天、赵又廷和风小岳等一班明星在这里工作了一个多月,这件事成了古山园旅社引以为豪的卖点。
这部电影最大的受益者大概就是像林宪忠这样的旅游业从业者了。台北市特意印了张旅游图,把所有出现在电影里的景点都标在了图上。第二天我按照这张地图的指引,重温了一遍艋舺的历史。
台北第一庙
电影中最重要的场景是Geta老大的角头“庙口”,这也是“太子帮”五人结拜的所在,其原型就是万华祖师庙。这座庙建于乾隆52年(公元1787),供奉的是福建安溪移民的守护神清水祖师。这座当年红极一时的寺庙如今被夹在两幢居民楼之间,很难找到。其实这座庙的建筑很有特点,是台湾少见的全木结构古庙,但如今这里几乎见不到香客。不过庙外面却热闹异常,原来这里是艋舺的成衣批发市场,看上去很像著名的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
那么,台北的香客都到哪里去“拜拜”呢?答案就是艋胛龙山寺。无论是从规模、香客数量还是影响力来评估,艋舺龙山寺都堪称台北第一庙。但是,电影中多次出现以龙山寺做背景的镜头,却没有一个镜头是在寺里拍的,原因就在于龙山寺的香火实在太盛,不可能空出足够的档期供剧组使用。
这是一座佛道儒三位一体的寺庙,正殿是佛,供奉观世音菩萨,后殿是道和儒,除了供奉妈祖之外,还供奉着华佗、关公、千里眼、顺风耳、天上圣母和月下老人等百余位中国神话人物。这种安排正好说明了宗教在大多数台湾人心目中不是一种形而上的信仰,而更像是一种功利色彩很强的迷信活动。艋胛龙山寺永远挤满了香客,一炷香7支,免费供应,想多烧就得付钱。贡品则都是需要花钱买的,卖贡品的窗口前总是排着长队。
龙山寺在台湾历史上很有名,当年法国人入侵台湾,正是由龙山寺出面组织军民抗敌,最终把法国人赶走了,因此龙山寺一直被台湾人视为国宝。后来台湾的“民主运动”也正是以龙山寺为重要的集结地,受到了龙山寺僧人的庇护。如今,龙山寺实际上是一家企业,有法人代表,有董事会,经营方式和企业没什么两样。
龙山寺的另一侧开着好几家佛具店,电影《艋舺》中“和尚”阮经天的父亲金盆洗手后开的就是一家佛具店,其原型就在这里。
艋舺最有特色的地方名叫剥皮寮,这是一条非常古老的街道,至今依然保留着100多年前的样子,电影中五兄弟逛妓院的那场戏就是在这里搭景拍摄的。
如今,剥皮寮有一半变成了仿古商业街,其建筑完全恢复成日据时代的模样。电影《艋舺》中角头老大Geta的家就是在商业街内的一家老装订厂——“太阳制本所”内搭的景。剥皮寮的另一半则变成了“乡土教育中心”,展出了大量文物和图片,让游客们在游玩的同时了解台北的历史和文化。
怀旧成为时代主旋律
电影《艋舺》并不是艋舺复兴的根本原因,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而已,人们对于旧时生活的崇拜和向往最终让艋舺这个“台北最后的小镇”成为了台北市新的旅游热点。
不过,作为艋舺的居民,林宪忠却有不同看法。“这电影让艋舺的部分商家赚到了钱,却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他说:“艋舺本来只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城中村,没有能力接待那么多游客,他们的到来挤占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空间,老百姓很有怨气。比如剥皮寮附近曾经有一家非常便宜的茶室,是附近老人们最喜欢去的聚会场所,可游客一多,房租看涨,这家茶室就不得不搬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林宪忠还对电影《艋舺》故意美化黑帮生活表示了不满。他指引我去了一条很隐蔽的小街,街道两旁全是色情酒吧和咖啡馆,不少流莺站在路边拉客,在她们身后,几个面色凶恶、一身横肉、胳膊上文着刺青的家伙坐在摩托车上冷冷地打量着过路行人。“旅馆业和色情业一直是艋舺黑帮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就被当地黑帮勒索过好几次,有监控录像作证,”林宪忠说。
林宪忠还告诉我一个八卦。原来电影《艋胛》使用的群众演员大都是货真价实的黑帮分子,当地黑帮老大一听说电影要正面表现他们的生活,便带着手下的弟兄们主动要求扮演群众演员,而且不要一分钱报酬,只要每天管一餐盒饭就行。电影公司为了宣传曾经拍过一张海报,五个主要演员站前面,身后站着一百多个“群众演员”,站第一排的是几个当地黑帮头子,结果这张巨幅海报成了警方的帮手,那几个站在前排的黑帮头目陆陆续续都被抓了起来。
“艋舺不光有黑帮,还有民间诗社和民间剧团等很多有意思的民间文化组织。我一直想借此机会向公众展示艋胛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是这太难了,大家都去追影星,没人在乎文化传承,”林宪忠说。
他的担心或许有些道理,但不管怎样,电影《艋舺》确实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否则的话没人关心艋舺,艋胛的文化传承也就无从谈起了。
临走那天,我再一次横穿艋舟甲市区,发现在闹市之中居然有一座安静的街心花园,面积不大,只有20米见方,周围种着一圈古树,把车水马龙的世俗世界挡在了外面。公园里有几张长椅,还有一个儿童滑梯,我在一张照片里同时拍到了一对玩滑梯的母女,一个坐在长椅上休息的游客,一个在长凳上睡觉的流浪汉,还有一条狗。
小镇艋舺的所有魅力,都展现在这张照片里了。
台湾最有名的小镇,一定是鹿港。
1982年,28岁的罗大佑出版了生平第一张唱片《之乎者也》,第一首歌便是《鹿港小镇》。“其实罗大佑写这首歌的时候还没去过鹿港呢,”台湾著名乐评人马世芳对我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台湾的文化界一心想着大陆,对长江黄河的了解远多于淡水河,对陕西青海的了解远胜于鹿港小镇。80年代之后,台湾人终于明白反攻大陆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台湾本土,而鹿港小镇和妈祖庙正是台湾本土文化最经典的象征。”
鹿港小镇
鹿港位于台湾中部的彰化县,不通火车,需要先从台北坐两小时长途车到彰化市,再坐半小时小公共后方可到达。
在我的想象中,鹿港应该是一个遍布着秦砖汉瓦的古朴之地,可下车后却大失所望。
鹿港最大的旅馆叫做“天后宫香客大楼”,也是鹿港最高的建筑,共10层。从我住的第8层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大海、一座现代化的跨海大桥和一组海上风力发电机。整个鹿港小镇的建筑风格杂乱无章,不但式样和颜色不统一,就连朝向也是各自为政,这一点和遍布欧洲的那些传统小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和丽江大理这类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陆古城完全不同。
说起来,鹿港小镇的历史非常悠久。鹿港靠近河口,是和大陆直线距离最近的港口,明末清初的战乱促使大批福建人逃离大陆,由鹿港登岛,逐渐把这个小渔村变成了台湾文化与商业的重镇。清乾隆49年(公元1784年),鹿港与福建泉州晋江县的蚶江之间正式开通了航线,鹿港进入了鼎盛时期。
台湾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一府二鹿三艋舺。“一府”指的是台南府,这是郑成功登岛的地方,也是台湾最早的首府。“二鹿”指的就是鹿港,整个19世纪,鹿港一直是台湾的第二大城市,据说那段时间鹿港“商船云集,店铺栉比”,绝对不是个“小镇”。
可惜由于大陆移民在台湾岛上大量开垦山林,造成了水土流失,河道泥沙淤积,鹿港终于退化为废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鹿港保留了大量历史古迹,妈祖庙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处。
神仙歌剧团
从香客大楼出来,右手边是一个由道路交汇点自然形成的小广场,广场中间搭了个戏台,横幅上写着“神仙歌剧团”。此时正值下午2点左右,化着浓妆、穿着戏服的演员们冒着盛夏的酷暑奋力地唱着,为他们伴奏的居然是一套摇滚乐队才有的架子鼓!听戏的都是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树荫下,面无表情。
大名鼎鼎的妈祖庙其实就坐落在小广场的一角,但广场四周的建筑物实在是太多了,我问了路人之后才找对了地方。妈祖庙的入口处是一个牌楼,上书“鹿港天后宫”(天后官是妈祖庙的正规叫法)。上面还有两个小字“开台”,说明这是台湾第一座妈祖庙。铭牌下面居然是一个电子显示器,不断闪过一些歌颂妈祖庙的文字。
妈祖庙正殿居中的位置摆放着一尊妈祖像,衣着华贵,脸盘丰腴,但肤色黝黑,双目紧闭,表情显得有些阴郁。几位香客双手拿着一束香,冲着妈祖像一边鞠躬,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向妈祖述说心事,祈求保佑。台湾人管这叫“拜拜”(四声),这大概是最富台湾特色的风俗。另有几人在“掷笺问事”,就是先在心里许个愿,然后把一对木片(签)摔到地上,根据正反面的排列组合来判断吉凶。
正殿两侧各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一捆捆冥币,每捆冥币上贴着一张复印纸,复印的是某位学生的学生证或者准考证,显然是临近考试的学生或家长祈求妈祖保佑考出好成绩。
事实上,妈祖信仰从一开始就具有很浓的功利色彩。据史书记载,妈祖本姓林,死时还不满28岁。据说妈祖小时候非常聪慧,16岁时从异人处学得法术,为乡里人驱邪救难,深受乡民爱戴。妈祖死后屡屡在海上显灵,救助遇到危险的渔民,于是福建渔民喜欢带妈祖像出海,以求保佑,后来又开始在陆地上修建妈祖庙,供奉妈祖神像。
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平台,带着湄洲妈祖神像护军渡海,获胜后将这尊妈祖像留在了台湾,供奉在鹿港妈祖庙,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尊“黑面妈祖”。这尊妈祖像面部之所以是黑色的,就是长年烟熏的结果。据说湄州开基妈祖像原有6座,后来因为战乱和文革等原因仅剩此一座,极为珍贵。
作为福建移民的后代,罗大佑自然把鹿港妈祖庙视为自己祖先的图腾,所以才会写出那样的歌词。如今的妈祖庙香火依然很盛,烧香的人们依然一脸虔诚,但“神仙歌剧团”那喧闹的鼓点和高亢的唱腔通过大功率劣质音箱传了进来,充斥着妈祖庙的每一寸空间,并代替了罗大佑的歌曲,成为鹿港小镇真正的背景音乐。
九曲巷和摸乳巷
但妈祖庙甚至不能算是鹿港最有价值的寺庙,这个头衔必须让位给鹿港龙山寺。龙山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和妈祖庙一样,台湾也有很多座龙山寺,大部分都是从福建泉州安海镇的龙山寺分出来的。
鹿港龙山寺不在市中心,不像妈祖庙那么喧闹,香火也不盛,但却别有一番韵味。不过,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清幽的地方仍能体会到浓浓的生活气息。龙山寺的山门前有片空地,小孩子们在上面玩起了棒球,不断有棒球被打进寺庙,香客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停止“拜拜”,把球扔出山门。
其实,寺庙只是台湾乡土文化的一小部分,台湾文化真正的精髓都在寺庙之外。鹿港小镇有一条老街,至今仍保留了日据时代的样子。我拿了张导游地图,准备顺着上面标出的景点依次走一遍。刚进街,就看到一个算卦的摊子,招牌上却写着“命理咨询”这四个现代字眼。再往前走几步就进了“小天后官”,门前有块碑,上写“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下还有一块乌龟形状的下马石。可惜这里人气不旺,只剩一根残香有气无力地烧着。不远处有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乘凉,手边却放着一面中式大鼓,不时地敲两下。
这条街的氛围很像北京的胡同,差别在于建筑风格。世界上任何一条“古街”大概都会看重风格的统一,但这条街正相反,完全看不出任何统一的模式。沿街房屋有的很旧,几乎和古树长到了一起;有的却很新,看得出刚刚做过装修。那些所谓的“景点”其实就是整条街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部分,比如“半边井”就是一口一半露在墙外的古井,据说是当年的住家为了方便旅人而特意设计的。
古街上最有名的“景点”叫做九曲巷,我本以为会是一个迷宫样的街道,但其实就是一条稍微有点窄并且拐了几道弯的小街。像这样的街道在北京的胡同里到处都是,差别在于这里几乎见不到人,游客可以一个人不受打扰地穿行在九曲巷里,仔细研究每一棵盆景的品种,探究每一块红砖的来历。
还有一条街与此类似,叫做“摸乳巷”。其实这就是一条非常狭窄的 街道,长100多米,最窄处却只有70厘米,只能容一人通过,两人交汇必须侧身。不得不承认台湾人很会包装,他们为这样一条其实很普通的街道起了个古怪的名字,又赋予了它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传说,便引来了无数游客。
傍晚时分回到旅馆,妈祖庙的灯已经黑了,但不远处的另一座寺庙却热闹非凡。原来这天正好是“苏府大二三王爷”的生日,供奉这位神仙的奉天官正在举办一个盛大的庆生仪式,供桌上摆满了各种食品,还包括成箱的啤酒!庙里还专门请来一个电声民乐队,从二胡、琵琶、唢呐到铜锣鼓嚓一应俱全。主唱是个穿着对襟小褂的年轻姑娘,一手弹着电子琴一手拿着麦克风为大家表演佛教卡拉OK。
鹿港的魅力,尽在这一瞬间。台湾的文化传承,在这家小庙里一览无余。
艋舺——旧台北
“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三艋舺”,指的是台北。
确切地说,指的是旧台北。当年鹿港没落后,商人们选择北上,在台湾岛北部设立了新的港口,这就是台北的雏形。日据时期因台北更接近日本,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于是台北后来居上,代替了“一府二鹿”(台南和鹿港),成为台湾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这段历史本来大陆知道的人并不多,但由于今年一部名为《艋下舺》的台湾电影,很多人才知道了“艋舺”这个奇怪的名字。这个词源自台湾原住民中的平埔族,他们把这块地方叫做“Mongar”。福建移民登岛后用汉语的“艋舺”二字代替。日据时期因艋舺的台语发音和日语“万华”二字相近,台湾政府遂将其改名为万华。今天的台湾地图上这块地方仍然标记为万华,但老一辈的居民习惯称之为艋舺。
艋胛位于大汉溪、新店溪和淡水河这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水上交通发达,是台北早期三大街市之一。当年这里聚居着大批靠经营运输业而发财的商贩,以及三教九流,逐渐形成了许多帮派,彼此间争斗不休。国民党上岛后,台北市一下子涌入近100万新移民,只好向东北方向扩展,原来靠海的老城区逐渐没落,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电影《艋舺》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从电影中可以看出,20多年前的艋胛还是一片三不管地带,帮派横行,犯罪率很高。
如今的艋胛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因为航班的原因,我到台北时已是深夜两点。艋舺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街边小吃摊。昏黄的灯光,灯光下各类食品码放得整整齐齐,让人食欲大开。马路踩上去黏糊糊的,显然粘过不少油污,但地上却几乎见不到垃圾。第二天我才知道,这里是台北著名的华西街夜市,也是电影《艋舺》最重要的外景地之一。晚饭时分这里吃客如云,把整条街堵得死死的,根本走不过去。
我住的地方名叫古山园旅社,旅馆门口吊着一排红色灯笼,气氛有些暖昧。“这片地方原来是艋胛的红灯区,这家旅店就是给嫖客们住的。”老板林宪忠对我说:“台湾禁娼后改为普通旅馆,但非典的时候没人来台湾旅游,新老板趁机盘下这家店,托我打理。”
林宪忠是地道的艋舺人,他的家距离这家旅馆仅几百米远,但父母禁止他到这条街上来玩,所以他从不知道这里有家旅馆。接手后,林宪忠打算将其改造成背包客旅馆,这就需要树立一个新的形象。于是林宪忠决定打文化牌,举办了一次艋舺老照片回顾展,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吸引了大批台北文化界人士前来参观。这次展览还让很多艋胛居民生平第一次走进这条幽静的小巷,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艋舺住了一辈子都还没来过这里。
正是因为这次展览,引起了台湾导演钮承泽的注意,他把电影《艋舺》的拍摄基地设在了古山园旅社,阮经天、赵又廷和风小岳等一班明星在这里工作了一个多月,这件事成了古山园旅社引以为豪的卖点。
这部电影最大的受益者大概就是像林宪忠这样的旅游业从业者了。台北市特意印了张旅游图,把所有出现在电影里的景点都标在了图上。第二天我按照这张地图的指引,重温了一遍艋舺的历史。
台北第一庙
电影中最重要的场景是Geta老大的角头“庙口”,这也是“太子帮”五人结拜的所在,其原型就是万华祖师庙。这座庙建于乾隆52年(公元1787),供奉的是福建安溪移民的守护神清水祖师。这座当年红极一时的寺庙如今被夹在两幢居民楼之间,很难找到。其实这座庙的建筑很有特点,是台湾少见的全木结构古庙,但如今这里几乎见不到香客。不过庙外面却热闹异常,原来这里是艋舺的成衣批发市场,看上去很像著名的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
那么,台北的香客都到哪里去“拜拜”呢?答案就是艋胛龙山寺。无论是从规模、香客数量还是影响力来评估,艋舺龙山寺都堪称台北第一庙。但是,电影中多次出现以龙山寺做背景的镜头,却没有一个镜头是在寺里拍的,原因就在于龙山寺的香火实在太盛,不可能空出足够的档期供剧组使用。
这是一座佛道儒三位一体的寺庙,正殿是佛,供奉观世音菩萨,后殿是道和儒,除了供奉妈祖之外,还供奉着华佗、关公、千里眼、顺风耳、天上圣母和月下老人等百余位中国神话人物。这种安排正好说明了宗教在大多数台湾人心目中不是一种形而上的信仰,而更像是一种功利色彩很强的迷信活动。艋胛龙山寺永远挤满了香客,一炷香7支,免费供应,想多烧就得付钱。贡品则都是需要花钱买的,卖贡品的窗口前总是排着长队。
龙山寺在台湾历史上很有名,当年法国人入侵台湾,正是由龙山寺出面组织军民抗敌,最终把法国人赶走了,因此龙山寺一直被台湾人视为国宝。后来台湾的“民主运动”也正是以龙山寺为重要的集结地,受到了龙山寺僧人的庇护。如今,龙山寺实际上是一家企业,有法人代表,有董事会,经营方式和企业没什么两样。
龙山寺的另一侧开着好几家佛具店,电影《艋舺》中“和尚”阮经天的父亲金盆洗手后开的就是一家佛具店,其原型就在这里。
艋舺最有特色的地方名叫剥皮寮,这是一条非常古老的街道,至今依然保留着100多年前的样子,电影中五兄弟逛妓院的那场戏就是在这里搭景拍摄的。
如今,剥皮寮有一半变成了仿古商业街,其建筑完全恢复成日据时代的模样。电影《艋舺》中角头老大Geta的家就是在商业街内的一家老装订厂——“太阳制本所”内搭的景。剥皮寮的另一半则变成了“乡土教育中心”,展出了大量文物和图片,让游客们在游玩的同时了解台北的历史和文化。
怀旧成为时代主旋律
电影《艋舺》并不是艋舺复兴的根本原因,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而已,人们对于旧时生活的崇拜和向往最终让艋舺这个“台北最后的小镇”成为了台北市新的旅游热点。
不过,作为艋舺的居民,林宪忠却有不同看法。“这电影让艋舺的部分商家赚到了钱,却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他说:“艋舺本来只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城中村,没有能力接待那么多游客,他们的到来挤占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空间,老百姓很有怨气。比如剥皮寮附近曾经有一家非常便宜的茶室,是附近老人们最喜欢去的聚会场所,可游客一多,房租看涨,这家茶室就不得不搬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林宪忠还对电影《艋舺》故意美化黑帮生活表示了不满。他指引我去了一条很隐蔽的小街,街道两旁全是色情酒吧和咖啡馆,不少流莺站在路边拉客,在她们身后,几个面色凶恶、一身横肉、胳膊上文着刺青的家伙坐在摩托车上冷冷地打量着过路行人。“旅馆业和色情业一直是艋舺黑帮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就被当地黑帮勒索过好几次,有监控录像作证,”林宪忠说。
林宪忠还告诉我一个八卦。原来电影《艋胛》使用的群众演员大都是货真价实的黑帮分子,当地黑帮老大一听说电影要正面表现他们的生活,便带着手下的弟兄们主动要求扮演群众演员,而且不要一分钱报酬,只要每天管一餐盒饭就行。电影公司为了宣传曾经拍过一张海报,五个主要演员站前面,身后站着一百多个“群众演员”,站第一排的是几个当地黑帮头子,结果这张巨幅海报成了警方的帮手,那几个站在前排的黑帮头目陆陆续续都被抓了起来。
“艋舺不光有黑帮,还有民间诗社和民间剧团等很多有意思的民间文化组织。我一直想借此机会向公众展示艋胛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是这太难了,大家都去追影星,没人在乎文化传承,”林宪忠说。
他的担心或许有些道理,但不管怎样,电影《艋舺》确实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否则的话没人关心艋舺,艋胛的文化传承也就无从谈起了。
临走那天,我再一次横穿艋舟甲市区,发现在闹市之中居然有一座安静的街心花园,面积不大,只有20米见方,周围种着一圈古树,把车水马龙的世俗世界挡在了外面。公园里有几张长椅,还有一个儿童滑梯,我在一张照片里同时拍到了一对玩滑梯的母女,一个坐在长椅上休息的游客,一个在长凳上睡觉的流浪汉,还有一条狗。
小镇艋舺的所有魅力,都展现在这张照片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