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你不懂我的忧国忧民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和元年(806年),元稹辞去校书郎职务,全力以赴,闭门备考。当年考试的科目是“试策”,类似于现在的申论。在那个没有华图和中公的年代,元稹和白居易联手搞了一件大事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无数套全真模拟,写就75篇《策林》。这可不是简单的应试练习,而是针砭时弊的呕心沥血之作,揭露黑暗,抨击腐败,矛头直指朝廷大员乃至当今圣上。
  好一个热血元稹,亲朋好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这样下去,别说通过考试了,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阳都很难说。幸好,唐宪宗初登帝位,忙得实在抽不开身,本应由皇上主持的制科考试改由宰相韦贯之主持。而这位韦大人恰是一位敢说敢做的老愤青,以他的个性,绝对会欣赏元稹的为人。于是,那次考试,元稹和白居易双双及第,元稹还拿了个第一。
  状元及第后,元稹被任命为左拾遗,是个专挑皇上和朝廷毛病的官职。元稹上任后,工作非常认真,今天提醒皇上这里做得不对,明天纠正宰相那里干得不行,而且当面批评,毫不留情。时间一久,皇上不乐意了,给宰相杜佑发了条私信,“长安城里不允许有这么牛的人物存在。”于是,才当了几个月京官的元稹被朝廷借故贬为河南尉。
  刚离开京城,元稹便接到母亲逝世的消息,只得匆忙返程,回到长安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在宰相裴垍的提携下,元稹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上任伊始,元稹奉命去四川办案,由于手段强硬,铁面无私,弄得当地官员惶惶不可终日,百姓则盛赞元稹;不到一年,元稹又以同样的身份任职洛阳,大刀阔斧地惩治贪腐。
  有位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了,找到元稹协商,“都是出来混的,别做得太绝了。”没想到元稹大手一挥,“别误会,我不是针对哪一位。我的意思是说,洛阳城的官员,99%都是人渣。”
  元稹并没有夸大其词。东都洛阳遍地都是皇亲国戚,官员贪赃枉法时有发生,他们习惯了无法无天,又怎能容得下元稹。不久,他们便抱起团来,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联合向朝廷施压,停了元稹的职。
  赴京途中,元稹夜宿敷水驿。驿站仅有一间上房,元稹刚入住,正准备好好享受一下
  锃光瓦亮的浴缸,便听得一声巨响,大太监仇士良踹开房门,想要霸占这间房。监察御史和大太监本就官位相当,自然互不相让。元稹最看不惯宦官的霸道,便直言警告:“还想要上房,你咋不上天呢?”仇士良怒目而视,“我就是要上天,你能咋地?”话音刚落,十几个小太监蜂拥而上,将元稹打得鼻青脸肿,扔到了官道上。
  御史和太监干仗,很快就传到了天子耳中。朝堂上下都知道仇士良完全是无理取闹,不料唐宪宗权衡再三,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元稹此次被贬,根本原因还是在御史任上过于耿直,得罪权贵太多。
  殊不知,五年后,元稹又一次被贬,先后担任通州司马、虢州长史。十几年外放谪迁,元稹苦不堪言。直到元和十四年,在时任宰相的帮助下,元稹才得以回到京城,担任膳部员外郎。不久,元稹又当上了中书合人,负责起草诏令,备受皇上信任。
  据说此次升迁,是因为元稹的江陵旧识——大太监崔潭峻向唐穆宗进献了元稹的百余篇诗作,穆宗阅后,极为赏识,才委以重任。此后,元稹就留下了一个“巴结宦官”“无耻变节”的骂名。
  元和十五年冬,穆宗不顾大臣反对,执意要去骊山游幸。元稹上书劝阻。穆宗一愣:“泡个温泉也不行?”元稹回应:“陛下,不是不泡,只是时候未到,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再等等吧。”穆宗无语,转身离去,临走前握着元稹的双手,“爱卿啊,你还是执念太深。等有机会,朕再放你出去散散心吧。”
  次年,发生了一起科考舞弊案,暴脾气的元稹又一次仗义执言,得罪了一大片。群臣纷纷上书,对元稹各种攻击、诬陷,穆宗便借机将元稹贬为工部侍郎。一年后,为了安抚元稹,穆宗又拜其为相。不到三个月,元稹又因权贵排挤而再次外放十年。
  虽然多次被贬,元稹对穆宗仍是一片赤诚,时常上疏,深情告白:“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实制泪不止。臣若余生未死,他时万一归还,不敢更望得见天颜,但得再闻京城钟鼓之音,臣虽黄土覆面无恨九泉。”
  大和五年(851年)七月,岳州爆发山洪,良田房屋损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伤亡极多。元稹立即奏请朝廷开仓放粮、免除赋税,并亲自巡视灾情。看到灾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元稹心急如焚,不久卒于岳州灾区。或许,当年的元稹刚在慈恩塔下题名,便已预设了人生,“了却君王天下事,何计生前身后名”。
其他文献
1934年,冬天的广州仍旧细雨缠绵,小学老师关山月正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一篇日记让他顿生怜惜:“父亲病倒了,没钱请医生,也许我要被迫退学……”关山月翻到封面一看,学生姓名是:李小平。  这个16岁姑娘是关山月班上年龄最大、成绩最好的学生,曾经同样穷困的关山月顿时对她起了恻隐之心。为了帮助李小平,他出钱为她父親看病,为她申请到免费的三餐,可命运还是不可逆转,不久,李小平的父亲去世了。  屋漏偏逢连夜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家族自清代起,就是世代官宦,其父也是个为官清廉的好官。衣食不愁的官家少爷吴敬梓,从小除了才华惊艳外,更养成了豪爽的性情。外加看够了父亲在官场上受的窝囊气,他早早断了科考入仕的念想,常年醉心于诗词歌赋,不到20岁就是当地的风流才子。  父亲去世后,守着父亲留下的产业,吴敬梓的风流人生一度也放了羊:隔三岔五就是饮宴游玩,而且和当年喜欢仗义疏财的父亲一样,哪个朋友急缺钱,二话不
梁启超曾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范仲淹更被历代读书人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可以得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在世,离不开一个“拼”字。而在不同的年纪,所“拼”者不同,决定了一个人的福运。  少年拼命,立一生之基  宋代的风流人物,大多来自书香门第,但范仲淹家境贫寒,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因“拖油瓶”身份,他经常被人讥讽。于是,很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兵部尚书陈新甲被斩于京城西市,震惊整个明朝官场。要知道,明朝兵部尚书身负国防重任,位高权重,崇祯为何说杀就杀?  1640年,松錦之战爆发,皇太极率八旗铁骑兵分三路,围困锦州、松山等重镇,清军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突破关宁防线了。  与此同时,明朝内部也战火不断,李白成攻城略地,兵锋直指京城。一时间,朝廷两线作战,心力交瘁。  陈新甲建议崇祯先安内再攘外,暂时与皇太极议和
白崇禧的发妻马佩璋是桂林人,马父是清末贡生、名门绅士,自视颇高,因此为女儿选婿相当严苛,马佩璋直到23岁才嫁给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  此时白崇禧刚将旧桂系将领的队伍赶到湖南境内,他成婚后离开桂林不久,旧桂系就来偷袭,还下令全城捉拿马佩璋,其岳父的家财也被掳走不少。白崇禧闻知,立即带兵重返桂林,几经波折,终于和妻子团圆。此后,白崇禧每遇变故都先安置好妻儿再赴战。  1930年,白崇禧率部进入南宁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有名的“嘴炮”,常胡说八道,可与动辄骂骂咧咧的尼克松总统相比,他只能甘拜下风。  “水门事件”后,被联邦政府扣留、如今已公开的长达3500小时的“白宫录音带”中,记录了大量尼克松与亲信交谈时毫不掩饰的粗鄙之语。  1971年6月30日,得知“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败诉的消息后,尼克松在白宫高声咆哮,把三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骂得狗血喷头,“最高法院太倒霉了,有一个穿着黑袍的软弱杂种、
古代两河流域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早在5000年前左右,这里就诞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而人们对楔形文字的研究,离不开一部刻在玄武岩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0世纪初,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发掘出了《汉谟拉比法典》,然后运回法国,现收藏于巴黎罗浮宫,是罗浮宫的镇馆之宝之一。令
开元二十四年(756年),张九龄被罢相,大唐权柄落入李林甫手中。张九龄曾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所以王维深情地写诗相送。  同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有人认为他是受了李林甫的排挤,但这种说法没任何凭据;况且监察御史这一官衔不算低,王维正是在任职期间写下大量意气风发的边塞诗,充满积极的入仕精神,怎么也不像被排挤的样子。  李林甫虽说背负“奸相”骂名,但《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肯定了他的行政能力。
《红楼梦》中,荣国公夫人头胎生了个儿子,高兴;第二胎还是儿子,喜庆;第三次有孕,好希望是个女儿啊,毕竟有子有女方是好!没想到,一朝分娩,天遂人愿,贾敏出生了!  贾敏出生时自带光环,从小就过着童话般的公主生活。而且爸爸疼妈妈爱,关键这爸妈都不是一般人!用清虚观里张道士的话说,贾敏的爸爸贾代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怒时而似笑,嗔视而有情”,是一位待人亲切的翩翩公子。再看贾政毒打宝玉时,
中日战争接连失败,张之洞和袁世凯都意识到,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新式军队才能保卫国家。于是,袁世凯在小站编练北洋新军,张之洞就在南京筹练自强军,聘请了德国教官,并按照德国的营制练兵,后来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能与北洋新军相媲美的南洋新军。  编练新军的过程中,张之洞深感人才稀缺。一日,两江总督刘坤一向他推荐了一位年轻人,名叫刘仁。刘仁曾在德国留学,聪明过人,但从小缺乏管教,再加上家境优渥,逐渐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