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元二十四年(756年),张九龄被罢相,大唐权柄落入李林甫手中。张九龄曾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所以王维深情地写诗相送。
同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有人认为他是受了李林甫的排挤,但这种说法没任何凭据;况且监察御史这一官衔不算低,王维正是在任职期间写下大量意气风发的边塞诗,充满积极的入仕精神,怎么也不像被排挤的样子。
李林甫虽说背负“奸相”骂名,但《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肯定了他的行政能力。而王维向来“佛系”,待人处事无比温和,很少表现出强硬的姿态,而且以他的官阶并不能对李林甫构成威胁,所以他们既没政见不和,也没权力冲突,至少表面一派和谐。
公元744年秋天,李林甫、王维等陪同唐玄宗在骊山温泉疗养,李林甫特意给王维写了首诗,王维立刻酬和一首,盛赞李林甫处政得当、劳苦功高。众人皆知李林甫学问不大,王维却说他“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毫无疑问是在拍马屁。至于“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一句,就更肉麻了,在王维的诸多佳作中显得无比羞耻。其实这不算什么黑点,当时以诗相交是潮流,贺知章等清流都曾与李林甫诗歌酬唱。
王维与李林甫不仅是诗友,还是画友。李林甫擅作丹青,王维大概也很认同他的画技,曾为他的私宅作过壁画。
王维与李林甫的秘书苑咸关系更近,曾为他写了首言辞真挚的诗,夸他多才多艺,并称他为“故旧”。王维还开玩笑道:“好好跟着上司干吧,希望你早日位列三公!”不过他并没借这层关系攀附李林甫,而是对苑成说:“我能在君王身边做个言官已经很知足了,岂敢怨天尤人,更干不出巴结宰相的厚脸皮之举。”
王维笃信佛教,佛家讲究“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好人、坏人并无明显区分。在他眼中,李林甫大概也是个善恶混沌的家伙,他不会旗帜鲜明地与其对抗,也.不会趋炎附势甚或为虎作伥。他只要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行事与贪官污吏泾渭分明,就问心无愧了。
公元753年,李林甫去世,并在次年被朝廷追剥官爵,但王维平安无事,还升任吏部郎中,可见他与李林甫的交往足够干净,并无黑料可挖。
王维后半生的官场生涯几乎都在李林甫为相时期,即使半官半隐也仍有存在感,说明他没受过李林甫的打压,兩人起码保持着客气、体面的关系。这是王维“极少结怨”的为官之道,而同时代的李白因狂傲张扬得罪小人,在长安官场混了一年多就被打发走了,从此浪迹天涯,终老江湖。
王维在本质上是艺术家、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对于他的人际关系,不能完全用“政治标准”来衡量,更何况他生在思想自由的盛唐。后人评论他的生平时,习惯宣扬他与李林甫不和,或批评他们的关系过于密切,其实都有些“意气用事”了。
同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有人认为他是受了李林甫的排挤,但这种说法没任何凭据;况且监察御史这一官衔不算低,王维正是在任职期间写下大量意气风发的边塞诗,充满积极的入仕精神,怎么也不像被排挤的样子。
李林甫虽说背负“奸相”骂名,但《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肯定了他的行政能力。而王维向来“佛系”,待人处事无比温和,很少表现出强硬的姿态,而且以他的官阶并不能对李林甫构成威胁,所以他们既没政见不和,也没权力冲突,至少表面一派和谐。
公元744年秋天,李林甫、王维等陪同唐玄宗在骊山温泉疗养,李林甫特意给王维写了首诗,王维立刻酬和一首,盛赞李林甫处政得当、劳苦功高。众人皆知李林甫学问不大,王维却说他“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毫无疑问是在拍马屁。至于“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一句,就更肉麻了,在王维的诸多佳作中显得无比羞耻。其实这不算什么黑点,当时以诗相交是潮流,贺知章等清流都曾与李林甫诗歌酬唱。
王维与李林甫不仅是诗友,还是画友。李林甫擅作丹青,王维大概也很认同他的画技,曾为他的私宅作过壁画。
王维与李林甫的秘书苑咸关系更近,曾为他写了首言辞真挚的诗,夸他多才多艺,并称他为“故旧”。王维还开玩笑道:“好好跟着上司干吧,希望你早日位列三公!”不过他并没借这层关系攀附李林甫,而是对苑成说:“我能在君王身边做个言官已经很知足了,岂敢怨天尤人,更干不出巴结宰相的厚脸皮之举。”
王维笃信佛教,佛家讲究“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好人、坏人并无明显区分。在他眼中,李林甫大概也是个善恶混沌的家伙,他不会旗帜鲜明地与其对抗,也.不会趋炎附势甚或为虎作伥。他只要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行事与贪官污吏泾渭分明,就问心无愧了。
公元753年,李林甫去世,并在次年被朝廷追剥官爵,但王维平安无事,还升任吏部郎中,可见他与李林甫的交往足够干净,并无黑料可挖。
王维后半生的官场生涯几乎都在李林甫为相时期,即使半官半隐也仍有存在感,说明他没受过李林甫的打压,兩人起码保持着客气、体面的关系。这是王维“极少结怨”的为官之道,而同时代的李白因狂傲张扬得罪小人,在长安官场混了一年多就被打发走了,从此浪迹天涯,终老江湖。
王维在本质上是艺术家、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对于他的人际关系,不能完全用“政治标准”来衡量,更何况他生在思想自由的盛唐。后人评论他的生平时,习惯宣扬他与李林甫不和,或批评他们的关系过于密切,其实都有些“意气用事”了。